部隊黨課體會(通用3篇)
部隊黨課體會 篇1
兩個周前參加了劉偉平書記講的 “兩學一做”專題黨課和馬石莊副書記關于“我們入黨干什么”的主題黨課,對劉偉平書記所說的話印象深刻:“國科大學生學習科研條件優越,從進入國科大的校門起就肩負著科技報國的時代責任,都應當高揚理想風帆,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刻苦學習,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學成文武藝,報效祖國和人民,報效中華民族。”我開始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入黨動機。
我的外公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軍人,我對外公嚴于律己、寬于待人、愛干凈整潔、辦事一絲不茍的作風印象特別深刻。受外公的影響和一些英雄事跡的熏陶,從小就非常崇拜中國共產黨,覺得能當上黨員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剛進入大學,我就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加入共產黨,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接受黨課培訓,讓我對黨性黨紀、黨章黨規有了系統的了解,知道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組織,我立志一定要加入這個優秀的組織,嚴格要求自己,樂于幫助別人,思想上和行動上同時向黨組織靠近。20xx年6月10日,是我人生中意義重大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黨組織接納了我,我成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同時也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唯有好好學習,努力進取,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優秀人才才不負黨組織的培養。
上個周我們黨支部組織了“兩學一做”學習會,我和其他黨員同志們一起重新梳理了一遍黨章黨綱,溫習了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我認為,我們不僅要一條一條地好好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更要把這些實實在在應用于學習生活中來,嚴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成為合格黨員,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部隊黨課體會 篇2
“講,要大興學習之風。我的理解是,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一門心思研究打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打贏本領。”戎貴卿代表說,軍人要有本領恐慌意識,近年來,新型裝備相繼列裝部隊,新裝備多了,有些老戰法就不太管用了。為學好新戰法,軍師旅團四級專門成立了訓練“第一班”。今年上會前,他還組織集團軍所有營連長搞了一次大比武,以賽促學。
在戎貴卿代表看來,學習應該成為一種自覺習慣。對此,軍隊人大代表、海軍裝備研究院院長汪玉十分認同。
“我們無時無刻不都在學習嗎?”汪玉代表笑著說,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幾天不讀報、不上網,就會錯過很多新知識,連他11歲的兒子都時不時地沖他說:“爸爸,你又OUT(落后的意思)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汪玉代表說,我經常對新分配進來的碩士、博士們講,大學教的只是基礎,重要的是在崗位上不斷學習新知識。
在海軍裝備研究院,有一條共識:不學習就是失職,就要被淘汰。“隨著海軍執行任務日趨多元化,面對亞丁灣護航等新情況、新挑戰,我們的裝備建設也要跟著轉型,實現創新發展。”汪玉代表說,作為裝備研�咳嗽保?壞ヒ?舳⑹瀾縝把丶際酰?掛白髡講慷踴?局?叮?岣噠鉸運嘉?�
“學習,可以創造奇跡。”汪玉代表說,實踐一次次證明,中國人民是善于學習、勇于創造的,航母“遼寧”艦入列以及艦載機首降成功,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我們要把學習當成日常習慣,就像呼吸空氣那樣自然,那樣須臾不可缺少。
學習改變命運,這是軍隊人大代表、陸軍軍官學院訓練基地技師巨孝成的樸素看法。這位有著20xx年軍齡的老兵,是連任代表。當年,他從陜西農村窯洞走出來剛到部隊時,只有初中文化。得益于好的環境,他自學成才,成為一名優秀技師,和教授同臺講課。
“我的體會,就是帶著問題學,在干中學、學中干。”巨孝成代表說,毛主席有句話說得很精彩,就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我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部隊給我搭建了一個平臺,我抓住了機會,一樣學到了本領。
學以興業。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要前進,離不開學習;個人的成長進步,也要靠學習。現實中,有不少人感慨:“學習很重要,可事務纏身,應酬太多,實在抽不出時間。”
對此,軍隊人大代表、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政委姜援朝一針見血地指出:“千理由、萬理由,說到底,還是心思不在事業上,沒有學習的緊迫感。”他激動地說,中央強調要轉變工作作風,就是希望大家少一點無謂的應酬,少一點形式主義的東西,沉下心來研究問題,多拜群眾為師,多向實踐學習,把學習培養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決不能昏沉沉、輕飄飄過日子,那樣會誤了大事。”
學風連著作風、黨風。軍隊人大代表、云南省軍區政委楊成熙直言,一個人的學習態度,實質上反映了其價值取向問題。“真心實意做事的領導干部,自然會抓緊學習,唯恐自身能力與任務不相適應。
楊成熙代表介紹說,云南省軍區正準備推進一項工作,即心態建設。“主要是針對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年齡到頭、職務到頭、軍銜到頭’消極思想,大力開展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學習教育,端正大家的目標追求,激發干事業的熱情。”
“歸結為一句話,要讓學習成為一種信仰。”全軍學習成才標兵、沈陽軍區某師高炮營教導員向南林代表說,要大興學習之風,更有力地托舉起“中國夢”“強軍夢”!
部隊黨課體會 篇3
一名上尉據槍、裝彈、瞄準一氣呵成,槍響靶落,5發子彈50環;徒手搏擊,攔腰抱膝、掃堂腿、背后鎖喉動作凌厲,對手束手就擒;駕駛新型防暴處突車開進中射擊,子彈呼嘯,目標一片火海……
“嘩!”武警8712部隊裝甲連連長朱嘉武的這個“見面禮”,贏得了新戰士們的熱烈掌聲。
這樣的掌聲,不止一次回響在朱嘉武的軍旅人生。憑借過硬的軍事素質,朱嘉武3年來曾先后28次冒著生命危險深入處突一線,22次出色完成處突行動,成為一名享譽南國警營的優秀警官。
赫赫戰功,源自哪里?當記者詢問官兵時,朱嘉武的戰友們不約而同地說:敏銳的學習意識、過人的學習能力,是朱嘉武最突出的特質。
學習,課堂在國外。20xx年夏,某國特種兵訓練基地。朱嘉武和其他14名經過層層篩選的中國武警官兵來到這里,接受培訓。
一天,中國武警和外軍特戰隊員進行輕武器射擊比武。200米外,一個頭像靶緩緩升起。從射擊臺望去,靶子還不及人的手指甲蓋大。
“砰!”朱嘉武精確瞄準,屏息靜氣打出一槍,子彈正中靶標眉心。一位外軍軍官脫口稱贊:“好槍法,這就是中國成語里所說的‘百步穿楊’吧?”
聞聽此言,朱嘉武自豪地笑了……
然而,隨后的比賽讓朱嘉武笑不出來了。他看到,外軍特戰隊員速射課目要求背向12個目標,轉身5秒鐘內,至少命中10個目標。外軍最好的射手全部命中目標僅用3.66秒,有的射手從轉體、拔槍到命中第一個目標僅用1.09秒!
“這么快!”朱嘉武大吃一驚。外軍教練解釋說:“實戰中往往沒有精確瞄準的時間,只能概略瞄準,往往是速度決定生死。”
“是啊!”回想在國內的處突經歷,悟性極高的朱嘉武一點就透。從此,他認真鉆研外軍的訓練經驗,每次訓練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嘗試。培訓結束,朱嘉武20個課目成績全優。歸國后,他結合訓練體會,編寫了《特種戰術基礎動作》《反恐怖應用理論》等5本反恐訓練教材,讓戰友們普遍受益。
學習,課堂在緝私戰場。去年5月,朱嘉武帶領執勤小組,對一艘可疑船只執行追緝任務。
月黑風高,緝私艇像片樹葉在浪尖飄蕩,慢慢接近目標。突然,走私分子調轉船頭企圖逃竄。朱嘉武眼疾手快,一個魚躍,跳上走私船!
這時,一個大浪襲來,朱嘉武迅速抓住船上攀附物,但腿卻被船幫磕破,露出骨頭。海水濺在傷口上,朱嘉武強忍劇痛,沖進船艙制服走私分子,控制住船只。押解凱旋途中,他靠船幫坐下,撕下長褲,勒緊傷口,額頭上的汗水和海水混在一起……
誰說學習只在臺燈下、書桌旁?此次夜戰,成為朱嘉武學習特殊條件下處突本領的寶貴一課。他聯系其他戰例,反復總結得失,寫出《夜間偵察訓練指導法》,連隊夜戰能力大增。此后,他帶領官兵協助海關晝夜出擊,先后完成重大緝私任務11次,總案值達10多億元。
學習,課堂也在創新攻關一線。采訪朱嘉武時,記者發現他的書架上有300多本書:《現代兵種》《高技術兵器知識》《數字化部隊》《特種部隊與特種作戰》……
都說基層干部“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他有時間看書嗎?記者隨意抽出一本,只見里面畫滿了條條杠杠,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批注。這還不算,朱嘉武還整理出43本讀書筆記,剪輯的學習資料有1尺多厚。
作為一名隨時要率領戰士上戰場的警官,學習意味著什么?朱嘉武講了一段難忘的往事——
那年8月,正在大漠駐訓的裝甲連官兵迎來了某新型防暴處突車,朱嘉武帶著戰士們天天擠在艙內反復研習駕駛。一次,他一不小心,頭撞到艙蓋把手上,頓時鮮血直流。
這一撞,倒是撞醒了朱嘉武:“把大量精力耗費在學習駕駛上,充其量是一名司機,新裝備到底有什么作戰新本領,它的優長是什么?弱點是什么?我們掌握了嗎?”
怎樣讓戰士多打勝仗少流血?從此,朱嘉武有空就圍著處突車轉。他發現,處突車在高原高寒地區射擊修正方法有待改進。于是,他白天在訓練場上搜集數據,晚上運用微積分和動力學等方面的知識推算,經過100多次失敗和改進后,終于總結出利用瞳孔變化來修正射擊精度的方法,射擊精度提高3倍以上。
接著,他又開始琢磨:處突車在反恐中受到燃燒瓶、石塊攻擊咋辦?
經過反復試驗,他研制成功一種防護網。這種阻燃材料制成的防護網展開后,就像為戰車搭起防護罩,能把燃燒瓶等危險物品擋在外面。
學習研究,推動朱嘉武從技能勇士向智能警官跨越。近年來,他先后革新出步槍瞄準儀、裝甲車機槍瞄準激光檢查儀、槍管安全棒、彈道分布表,探索出5公里分割訓練法等13項體能訓練新方法,大大提高了訓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