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建設的相關材料
報告是回顧成就、總結經驗的報告,是高舉旗幟、科學發展的報告,是解放思想、推進改革的報告,是制定藍圖、引領未來的報告,是凝聚力量、增強信心的報告。報告對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本文是關于政黨建設的相關材料,僅供大家參考閱讀。
黨的報告從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高度,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明確了新形勢下加強黨建工作的目標和方向,是黨建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
一、充分認識建設“三型”政黨的重大意義,增強建設“三型”政黨的自覺性
(一)建設“三型”政黨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我們黨是由中國的先進和優秀分子集合而成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堅持先進性這一本質屬性,不僅將先進和優秀體現到自己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而且體現到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思想和行動中。誕生超過90年、執政逾60年的時間里,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牢記黨的宗旨,切實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光榮使命,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創新發展,從而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經受考驗、化解危險,最根本的是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三型”政黨,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必然要求,是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必然要求。
(二)建設“三型”政黨體現了共產黨執政的價值取向。“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我們黨的執政根本理念。我們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是我們工作的全部意義所在。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要以學習增強本領,以服務落實宗旨,以創新推動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建設“三型”政黨,體現了共產黨人心中時刻裝著人民的政治胸懷,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了人民的執政理念,體現了黨真心實意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
(三)建設“三型”政黨體現了共產黨永不停滯的政治追求。自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勇敢擔當歷史使命,帶領人民走出一條強國富民之路,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新時期、新階段、新使命,我們黨做好了重新出發的準備,始終深懷憂黨興黨意識,以強國富民為己任,依靠自身建設不斷激發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永葆生機活力,從而推進改革不斷深化,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建設“三型”政黨,是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客觀要求,是推進改革不斷深化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
二、深刻把握建設“三型”政黨的基本要求,不斷鞏固堅強領導核心地位
(一)深刻把握主線要求。黨的報告在總結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建設新鮮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黨的建設的新主線。這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踏上新的征程,我們的任務更重、責任更大,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而不懈努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
(二)著力提高“四自能力”。黨的報告強調提高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這是堅持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體現,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在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上的高度自覺,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而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從嚴要求,努力在堅守理想信念中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能力,在提高能力素質中不斷增強自我完善能力,在鍛造優良品格中不斷增強自我革新能力,在改進思想作風中不斷增強自我提高能力,牢牢堅守思想上的防線、法紀上的紅線和道德上的底線,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科學發展的領跑者。
(三)切實增強“四種意識”。黨的報告強調,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創新意識、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四種意識”,振聾發聵,發人深省。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增強“四種意識”,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關系我們黨的執政能力,關系我們黨的生存發展,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的實現,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必須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宗旨使命,永懷憂患意識,忠誠履職盡責,銳意改革創新,大力整治慵懶散奢等不良風氣,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三、扎實推進“三型”政黨建設,為茂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一)不斷加強學習教育,打牢“三型”政黨建設的基礎。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必須始終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要根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深入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歷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二是要增強能力素質。進一步密切聯系茂名發展實際,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組織黨員干部努力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學習反映當代世界發展趨勢的現代市場經濟、現代國際關系、現代社會管理、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特別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知識,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素質能力。三是要完善體制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共茂名市委關于貫徹<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加強市、縣領導班子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和黨員干部個人學習,進一步增強學習壓力,激發自覺學習的動力,讓真學實干的人有肯定,善于學習的人有激勵,學有所長的人有舞臺。
(二)始終堅持執政為民,把握“三型”政黨建設的核心。一是要強化宗旨意識。能否牢固樹立并不斷增強宗旨意識,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是否堅強、作風是否優良的試金石。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面對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二是要堅持群眾觀點。必須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積極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嚴格落實好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工作制度,進一步做好黨代表接訪和“第一書記”掛職駐村工作,真正做到真心聽民意,細心察民情,熱心解民憂,盡心幫民富。三是要弘揚實干精神。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著眼點,克服浮躁情緒、拋棄私心雜念、多接基層地氣、多辦利民之事。不搞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和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要切實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積極貫徹落實我省“八個行動計劃”,全力推進現代化濱海新茂名建設,帶領全市人民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三)繼續推進改革創新,增強“三型”政黨建設的動力。一是要筑牢創新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肩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任,我們一定要下功夫打牢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這個基礎,努力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的覆蓋面。要進一步完善黨建協作機制,深化品牌支部建設,深入開展“五好班子”建設,扎實推進掛點幫扶、固本強基工程建設,不斷夯實黨永不停步、銳意創新的基礎。二是要創新體制機制。必須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完善科學的選拔干部方式,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形成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設一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執政骨干隊伍。要充分利用我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試的契機,削減審批項目,規范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要結合黨管人才的有關政策,大力引進我市科學發展需要的各種人才,為建設現代化濱海新茂名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要積極推進大部門制改革,精簡機構,減少領導職數,濱海新區更是要在體制和機制上大膽探索,形成體制特色,彰顯競爭優勢。三是要營造創新氛圍。必須堅持科學態度,大力弘揚創新精神,積極營造“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倡導鼓勵創新的探索精神,努力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加快建立科研創新基金和項目孵化基地,鼓勵和支持創新人才脫穎而出,以創新實現跨越發展,讓創新成為建設現代化濱海新茂名的強大引擎,助推茂名實現科學發展、跨越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