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發展簡史讀書筆記
黨的發展簡史讀書筆記三
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抵御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不斷進步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關于“愛黨”與“愛國”的關系,經常會有人展開很多激烈的爭論。有的人認為:“國是屬于整個中華民族的每個人,黨只是一部分人的利益集團。國家只有一個也是唯一的,政黨可以多個。黨可以通過權力控制國家,國家可以通過人民更換政黨。愛黨不等于愛國,愛國也不等于愛黨。”有的人認為:“愛國是每個中國人應該的事情,而愛黨是每個黨員的事情。(中國人)可以不愛黨,但不能不愛國。”還有的人認為:“熱愛祖國就是熱愛她的壯麗河山、悠久歷史和文化,愛國與愛政黨、愛制度沒有必然聯系。”顯而易見,這些理解、看法和觀點是錯誤的、片面的、表面的。
我們不回避“愛國”與“愛黨”之間存在區別。由于愛國者的政治觀點的不同,我們承認存在兩個愛國統一戰線,即擁護社會主義的統一戰線和擁護祖國統一的統一戰線。擁護社會主義、擁護黨的領導,是愛國者;不信仰社會主義,但擁護祖國統一,愿意為國家效力,也是愛國者。新時期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的兩個聯盟包括:一個是大陸范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和愛國者的聯盟,在這個聯盟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一個是同大陸范圍外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的聯盟,在這個聯盟里,求愛國和祖國統一之同,存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之異。這兩個范圍的聯盟構成愛國統一戰線的整體,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雖然,不是所有的愛國者都是共產主義信仰者,都是中國共產黨的追隨者,但是,透過《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我們不難發現,熱愛中國共產黨就是熱愛中國是一條顛簸不破的真理。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革命史、建設史、發展史所已證明的。
《中國共產黨簡史》是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而編寫的一本普及讀物,全書10章16萬字,分為三個部分:從黨的創立到新中國的成立;從開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全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為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經走過的八十年艱辛而輝煌的歷程。今天閱讀這本書,我們把它和喜慶建黨90周年聯系在一起,會有更多新的感悟。其中之一就是進一步激發了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熱情。
首先,中國共產黨是最愛國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簡史》,向我們描述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改造舊中國、建設新中國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誕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淪落到深重苦難和極度屈辱的境地。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改造中國為己任,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經過20xx年的浴血奮戰,中國共產黨
領導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開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民族受屈辱、人民災難深重的局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中國人民近代愛國主義的第一個目標——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國從此走上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辟了新的歷史紀元。在近30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己任,并為此做出了巨大犧牲,其愛國程度超過我國歷史上任何階級、政黨、團體所能達到的高度。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開辟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中國共產黨在實現了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偉大勝利。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家富裕了,軍隊強大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增強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所以我們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回顧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建設史、發展史,印證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中國共產黨人是愛國主義的最高典范。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在戰爭年代,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繼,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不愧為現代愛國主義的最高典范;而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他們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共和國60多年發展與進步的征途上,每一個足跡更是都浸潤著共產黨人的智慧與汗水。
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是共產黨員的驕傲,更是全中國人的驕傲!他們踐行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誓言,不愧是時代的楷模、祖國的英雄、黨和人民的好兒女!
第三,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實現了空前大團結。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運動的任務,可以歸結為爭取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爭取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富裕,其主題可以概括為擺脫奴役使中國人民站立起來,擺脫貧窮使中國人民富裕起來。這兩大歷史任務的完成和兩大時代主題的踐行,都與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必須指出的是,真正的愛國者,都是以報效祖國為己任的,都是希望自己的祖國日益繁榮昌盛的,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這個愿景。所以,雖然我們不強求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都信仰共產主義,但是,作為一名愛國者,沒有理由反對中國共產黨,沒有理由不信任、不擁護和不支持中國共產黨。
在近代中國,是中華民族“獨立起來”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把愛國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內在地統一起來、一致起來;在當代中國,是中華民族“富裕起來”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把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制度內在地統一起來、一致起來。我們說愛國主義與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相一致、相統一,是由近代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歷史進程、事實所決定的,是由當今時代和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
愛國從來就不是抽象的,我們所講的愛國主義,作為一種體現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進歷史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是同維護國家獨立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愛國就要心系民族命運、心系祖國發展、心系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