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非公企業處在經濟建設的第一線,是黨的重要陣地,處在黨檢驗群眾政策效果的關節點上,是黨實現經濟任務的生力軍。當前,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利益新格局、思想文化多元化,矛盾凸顯的關鍵時期,非公企業是否能全面地執行好黨的群眾路線政策,是否能處理好復雜的內、外部矛盾,是否能應對經濟轉型的陣痛,是否能起好黨員模范作用,關系重大,責任重大,考驗重大。因此,非公企業領導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四風”,這是當前非公企業的政治使命。
形式主義,投機務虛,誤國、誤民,實事求是才是我們黨思想路線。反對“四風”,可有效地加強非公企業領導的作風建設,防止決策脫離實際,粗放擴張,盲目投資,忽視宏觀導向和市場發展規律,不權衡企業的基礎實力和市場定位,滿足于市場利于驅動,追逐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短期行為,不求企業的長期穩定,科學發展。這些病垢就是形式主義的表現。大處講是誤國誤民,小處講是錯失企業發展好時機,誤事誤人。因此,我作為一名非公企業中層領導應主動地貫徹高效、務實的企業作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上,以“攻堅、提速、沖刺”的精神,求真務實的態度,努力為實現富民強民的“中國夢”工作。
官僚主義,失人心、民意,動搖執政地位,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作為非公企業的黨員領導應該自問:我 是誰?權從哪里來?為誰經營?我認為:我作為非公企業黨員的個人第一屬性是中國共產黨員,是黨組織聯系群眾的一份子。必須清楚權力是組織賦予的,決非個人的資產或資本獲得。要深懷組織的使命,聯系群眾,尊重民心,黨為民執政,經營和管理好企業,不辱使命。必須始終牢記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當家作主。必須在現代企業管理的框架內,依法合規,授權經營,嚴格按照“三重一大”權力約束和權力運行機制運作。對待權力,既要防止個人專斷集權,也要防止辦事推諉扯皮,不負責任。當前非公企業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制度,有效杜絕權力尋租、以權謀私現象,管住人,管住權,使官僚主義不能為之。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完善審計、考核測評等管理手段,管住行為方式,使官僚主義不能成之。建立完善公開透明,群眾監督機制,管住心,管住靈魂,使官僚主義不敢動之。
享樂主義,導致腐敗和滅亡,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作為黨員的非公企業領導更應把艱苦奮斗作為一種政治覺悟、精神境界和思想作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作為執政黨的非公企業黨員還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增強憂患意識,堅決克服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思想,扎扎實實把本企業工作與全省推進“三個發展”、“建設綠 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我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戰略結合,與富民強滇的建設任務結合,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狀態。作為掌握經濟資源、有權支配企業 財產的非公企業領導,應該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把寶貴的資金和資源用在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關鍵部位,攻克薄弱環節上,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較快發展。
奢靡之風,破壞黨群關系,失去人心,傾家敗產,葬送執政地位,為民務實清廉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作為非公企業領導接觸經濟利益較多,必須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害,構建起精神立柱,確立共產黨員的思想情懷。必須切實加強財產、財務的管理,習慣預算制控制運作,把權、錢關進籠子中,壓縮一般性支出,嚴守公私界限,規定不該拿的,堅決不拿,規定不該花的,堅決不花,堅守清晰的財產歸屬法律界限,保護國家財產不受到侵犯,染指必受誅,竊取必受罰,嚴格遵守為黨履職,為民用權的法人財產歸屬意識。嚴格控制和管理“三公”消費,在用車、用人、辦事、接待等環節杜絕鋪張浪費行為,履行責任人意識,樹立天下為公的高尚胸襟。作為非公企業領導要以改革的精神,創新思路,解決制度缺陷,防控代理人利益套利行為等問題,發揚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創新特征。
作風建設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是一個滲透與吸收的行為。我堅信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周圍,在省委的領導下,這次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將使我們的黨獲得更加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我一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扎實的工作作風,貫徹落實好省委的統一要求,精細組織開展本單位的活動。讓組織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