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紀律包括哪些內容
㈤《 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歷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定》
1997年5月25日 中央、國務院針對黨內和各級行政存在著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等奢侈浪費現象,為了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加強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推動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重申和制定了本規定。本規定主要從十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1、嚴格控制新建和裝修辦公樓。2、嚴格控制各種會議。
3、嚴格控制各種慶典活動。4、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揮霍浪費。5、嚴格控制用公款安裝住宅電話或購買移動電話。6、嚴格控制各種檢查,禁止形式主義的評比和達標活動。7、嚴格按規定配備和更換小汽車。8、嚴格管理公費出國(境)。9、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執行本規定。10、本規定所適用的范圍。
以上內容,僅對五項規章、章程、規定做了簡要的說明,還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原文。我們對黨的紀律的學習需要持之以恒,要認真地去學習并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紀律的內容非常豐富,在學習中我們首先應聯系我們的實際,學習與我們有關的規定。每項黨紀條規都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明確和劃分了正確與錯誤,應該做和不應該做或必須反對的界限,以便黨員在行動中所遵循,同時對黨的組織和全體黨員起著警示和預防違紀的作用,給我們指明了哪些是違紀行為,是禁止做的。從另一方面來說,黨紀條規是加強反腐敗斗爭的強有力武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增強黨的戰斗力的強有力武器,所有共產黨員都應自覺地拿起這個法規武器,用以辨別是非、嚴以律己,自覺遵紀守法,從而進一步保證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黨的紀律黨課學習心得
這次的黨課講到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和紀律,我深受感動,也更加了解了黨和信任黨。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原則,這一原則是無產階級政黨在領導人民爭取解放的革命實踐中產生的,同時伴隨著黨的建設和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和完善。它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民主和集中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礎和前提,集中是民主的指導和歸宿。明白了這個看似簡單的理論,但在實踐中卻并不容易那么做到。往往很多時候,因為不能正確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而導致了很多可怕的錯誤。
就拿蘇聯的民主集中制的發展來看:在列寧領導革命時期充分發揚民主,調動了廣大勞動人民參與革命的積極性,推動了革命的發展,為無產階級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存在著不能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到了斯大林領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過分強調集中而忽視民主,雖然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為能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但也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為蘇聯最后的土崩瓦解埋下了禍根;最后,在戈爾巴喬夫等領導的時期,有過分強調民主,而導致不能集中,攻擊社會主義的思想泛濫,最終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這一歷史事實充分說明了處理好民主與集中關系的重要性。作為共產黨員一定要權衡好這兩者的關系,不能因為自己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兩者的關系,只為低是,充分堅持民主,而身居高位時就狂妄的集中,以權謀私。不過什么時候,都要堅持好民主與集中相統一的原則。時刻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說話,全心全意為人民,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建設。
從小到大,我們都對紀律這個詞耳熟能詳。在家父母教育我們要有家教,要遵守做人的紀律,上學后老師也教我們要守紀律。在任何地方都要有紀律,紀律是一個組織嚴明的代表,一個有紀律的人是一個有著高修養的人、一個有作為的人、一個有利于人們的人。
有規矩才成方圓,國家有法律,黨內有黨紀。那么什么是黨的紀律呢?黨的紀律是一個政黨內擁有制定黨內法規權力的機關按照黨的政治綱領和民主集中制原則,根據革命斗爭和建設的需要,根據黨的章程制定和頒布的各種規章制度、條例和決定的總和。黨的紀律又具體分為政治紀律、經濟紀律、組織紀律、宣傳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人事紀律、外事紀律、保密紀律等等。簡單地說,黨的紀律就是黨內的各種黨規黨紀,所有黨的組織和黨員必須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