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大閱兵黨員思想匯報(精選3篇)
2023年10月大閱兵黨員思想匯報 篇1
敬愛的黨組織:
20xx年9月3日,我國將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和閱兵式。作為中華兒女倍感振奮,深深領悟到國泰民安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時代責任。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意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余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持續8年之久。
紀念大會和閱兵式的主題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據了解,抗戰勝利日閱兵是新中國歷史上第15次大閱兵,是進入21世紀以來第2次大閱兵,同時也是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的大閱兵。作為中華兒女更不能忘記歷史,就拿圓明園來說吧,圓明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去參觀的人自然是被震撼極深。人群中有憤怒,有痛心,憤怒當年英法聯軍禽獸般的暴行,痛心這被燒毀掠奪的絕世園林。然而,大多數人恐怕是一時的感情沖動,離開園林后便將一切拋之腦后,照樣我行我素。若是這樣,那圓明園只能又徒添一聲嘆息。圓明園這副悲愴的面孔如今最想告訴我們:崇尚科學,廣納百川,以傷疤作為警鐘,不斷進取,揚名海外。雖然現今中國已有些成就,而要趕上發達國家,還必須得靠新時代的我們發奮圖強,繼續努力,確保國泰民安。
而今,試看濃密的樹木合抱著圓明園,像是在守護一個殘缺的夢,這個夢曾經器宇軒昂,曾經光彩奪目。中國夢,是屬于我們的夢,我們的夢,一定是跌宕起伏卻又精彩滿程。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匯報時間:XX年XX月XX日
2023年10月大閱兵黨員思想匯報 篇2
湛藍的天空,耀眼的陽光,九月三日北京的天氣應該也是格外的好吧!也許老天也在為我們中華民族慶祝,很感謝它的極力配合。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70華誕的光輝日子。聽著國歌,看著國旗升起,感覺自己整個身體都是涑癘的。噢,居然穿著中山裝唉,支持他一下,就是嘛,還是我們自己的中山裝穿起來帥氣,正式場合還是要支持我們中國本土化的東西,西裝畢竟是國外的東西。這情景不由讓我想像著毛主席檢閱軍隊的樣子。通過閱兵大會,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慶典開始時,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肅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 “首長好!為人民服務!”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包括三支“娘子軍”在內共徒步方隊14個,裝備方隊30個,空中梯隊12個,共計4732人,每個方陣都有著雄偉的氣勢,精良的裝備,高昂的士氣,充分展現了中國的力量。
XX周年的抗戰紀念日閱兵慶典,激起了我們滾滾心潮!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多少的艱難困苦,才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啊!伴隨著共和國逐步發展壯大的步伐,半個世紀以來,我國解放軍在毛澤東、鄧小平、,為核心的幾代領導人的帶領下,發揚光大我國優良傳統的美德。他們為了中國能夠更好的發展,不惜獻出了他們一生的心血,他們是多么的無私、偉大啊!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的今天了,這次抗戰紀念日閱兵典禮,向全中國展現了他們一生心血的結晶,向世界展示了新時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我為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感到自豪…… 我們年輕的共和國,穿越了70年山河巨變的歲月,再一次挺立于新的歷史起點.70年過去,我們所處的世界,經歷了太多的沖突與坎坷,在發展與變革中行進,同樣面臨秩序的重建,同樣期待破除橫亙在腳下的一切障礙,從發展的困頓中突圍,孜孜以求人類美好的彼岸。
有人說,一個國家,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的歷史,才能在現實奔騰的浪潮中把握方向;一個民族,只有正確理解自己的道路,才能在不斷的社會變革中走向進步。像一個迎著朝陽奔跑的青年,我們的共和國以70年不變的執著和堅韌,沿著走向復興的“中國道路”,開始又一次現代化征程的跋涉。
我們從遙遠的歷史中走來,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未來的答案。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開啟了自身發展的歷史紀元。但這個嶄新的紀元,所面臨的困難和考驗,所經歷的挑戰和艱辛,絲毫不比此前一個世紀少。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世界用狐疑的眼光看著在戰爭廢墟上插上五星紅旗的新中國,看社會主義的小草,如何從這塊貧瘠堅硬的大陸上挺立。遠大的目標立足于貧弱的基礎,光明的前景發端于艱辛的探索,歷史的豪情蘊藏著現實的挑戰,新中國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盡管這種落差與沖撞,伴隨著70年風雨歷程,但新中國終究以70年崢嶸歲月,在中華大地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70年,新中國用舉世矚目的跨越,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回首中國百年現代化歷程,一條歷史結論分外鮮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70年來,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回首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不同尋常的30年,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找到了這條“跨越發展之路”。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從未出現在經典理論中的概念,化為中華大地風雷激蕩的偉大實踐。沿著幾代人開辟的光輝道路,迎著民族復興的壯麗前景 “更加美好的未來必將屬于歷盡滄桑而自信自立自強的中國人民!”
一片歡樂的海洋呀!我愛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看著我們國家力量的無限強大,祖國的蓬勃發展,我驕傲,我自豪!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匯報時間:XX年XX月XX日
2023年10月大閱兵黨員思想匯報 篇3
敬愛的黨組織:
20xx年9月3日,對于每個國人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慶祝抗日戰爭70周年勝利的日子,更是每個國人應該銘記的時刻。雖然閱兵只有短短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卻是從鴉片戰爭到抗戰勝利,我們幾代人通過近百年的屈辱換來如今祖國的繁榮昌盛。也許那段曾經的艱苦歲月已漸漸被人們淡忘,但作為一個有根,有血性的中國人是不能忘記那段有血有淚的歲月,因為他是我們的歷史,那里有我們不屈的英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作為一個有民族信仰的國家來說,無論前人離我們多么久遠,他們在這片熱土曾灑下炙熱的鮮血,我們不能忘。
記得初中那會兒,第一次接觸中國近代史,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外國列強通過船堅炮利敲開了中國的大門。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近百年的屈辱也由此開始,每次讀及此處無不深感痛心。試想在當時一個11歲的少年的心中是怎么也無法想象得到,如今一個正在走向富強的國家在過去盡是滿目瘡痍。隨著時間的久遠,人們也會因未曾切身的經歷過那段歷史而漸漸將它淡忘,更何況是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反思過去,對這來之不易的今天心懷感恩。曾今,我也迷失在一種偽歷史心態中,認為那過去的都是不真實的,直到在一次公交車上遇到了一位80高齡的抗戰老兵,從他口中得知了那段歷史的片段,在他飽含熱淚的雙眼里,我看到了穿梭在槍零彈雨中的恐懼和對未來的無限希望。那位老人給予我一次靈魂上的洗禮,從那時開始,每次讀及歷史我都無法不認真對待,也許那看似寥寥數字的描述,都是用無數人的鮮血鑄成的。即使你沒有身處那個時代,用心去感受,它卻是早已融入了身邊的環境。如果無法身處那個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去了解它;如果我們身處這個時代,當盡力的去參與這段歷史,即便你我并不能青史留名,但我們參與的這段歷史,并不是虛妄的存在。正是在這樣一種號召下,當知道今年會舉行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的那一天,我就將去北京看閱兵視為今年最重要的事之一。
從內蒙到北京,我坐了14個小時的車,身體雖然疲憊,心卻熱情高漲,自踏上北京的土地時,心就早已飛奔長安街而去,看著涌動的人群,仿佛大家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去。雖然知道閱兵期間會交通管制,卻不想出了站連一步也動不了了,幾乎所有的車都停運了。要是以前我會看到有人會抱怨,會與別人爭執,可今天都出奇的安靜,一切都瞬間慢了下來,我想是大家默契的不愿打擾節日的氣氛吧。有人隨意的找了個地坐了下來,耐心地等著,工作人員來引導,也非常配合;有人選了大橋作為高點,即使遠處什么都看不到,但眼睛盯著地方,有個影子晃動也是一種希望;有人爬在飯店的壁窗上,你一言我一語地等待著,當國歌響起時,每一個人都自覺地起立,輕哼起來,這里,我感受到了他們心中的自豪。而我,不愿只是在這寸步不移的守候著,心想每踏出一步,就離我們的閱兵隊伍更近一步。幾經轉折,我盡力走到了閱兵的警戒處,看到已經早已聚集的人們,無不談論閱兵,等待閱兵,平時也許大家形同陌路,此刻的愛國熱情卻將大家輕易的團結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全國人民的盛會啊!在國家這個大家庭里,我們每一位都是家庭忠實的成員。這一刻,我有了參與歷史真實的存在感。
我們身處外圍,已被告知閱兵方隊不會從面前經過,唯一看到的就是飛機方隊。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人們的心情卻沒有因此而減弱,反而因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而更加急切了,每一個小的動靜都會引起人們的一陣歡呼。當直升機方隊組成的“70”字樣向我們飛來,人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互相慶賀,等到轟炸機、戰斗機成群的越過頭頂時,那機械的轟鳴是遠在電視機前觀看時無法相比的,那不僅是聽覺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震撼,此時,我聽到了無數人心中有一個聲音在吶喊“中國,我行!”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