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黨員的思想?yún)R報2000字(通用3篇)
關于黨員的思想?yún)R報2000字 篇1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基礎、最核心的部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反映了我國社會所尋求的價值標準和文化觀念。價值觀是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核心與基礎,在現(xiàn)今價值觀多樣化、文化多元化的社會轉型期間,在青年大學生中旗幟鮮明地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更深層次地影響青年大學生的思想熟悉與行為方式,進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愛國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心識,也是調理公民和國家關系的基本政治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愛國主義始終是國家同一、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獨特性情、價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雖然不同的時代,愛國主義具有不同的時代特點,但作為一種正義的氣力始終一脈相承。從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赤忱照汗青”;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都是古代知識份子愛國情懷的生動寫照。
最近幾年來,我國制定的公民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都把“愛國”放在首位。作為一脈相承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盡不能切斷歷史文化的血脈和傳統(tǒng),只能在繼續(xù)的基礎上結合新的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要求予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
二、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
以人為本是時代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迫切要求,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必定要求。價值觀是人們在實踐中構成的,對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是處理各種價值題目時所持的比較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觀點的總和。以人為本之所以能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就是社會發(fā)展不再能把人當作客體、手段和工具,而要當作出發(fā)點和回宿,切實保障人的生存權、自由權和發(fā)展權,切實尊重人的尊嚴、人的勞動和人的創(chuàng)造,為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的延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
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理想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屬性。它最集中、最鮮明地體現(xiàn)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訴求,是指導社會成員價值選擇、行為取向的基本標尺。資本主義所提倡的核心價值觀是效益,這是一切邏輯中的重要邏輯。這類價值觀固然能增進經(jīng)濟發(fā)展,物資財富增加,但也致使人際關系的冷漠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繼續(xù),也是關注民生、重視公平的,是發(fā)展中的,是動態(tài)中的,是有序中的,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
四、責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底線。
責任作為一種寶貴的品質,是個人或組織應當秉承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能對文明進化和社會發(fā)展作出質量上的規(guī)定,現(xiàn)在日趨遭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中國幾千年來的文明和道德傳統(tǒng),已構成了獨具魅力的東方人格——社會型人格,例如,“以天下為己任”、“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盡學,為萬世開太平”等等。作為我們大力提倡的核心價值觀,就應將大寫的“責任”作為共同的價值目標和理想尋求。
作為一位黨員,應當依照共產(chǎn)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以實際行動爭取踐行入黨的錚錚誓言。
第一、作為一位黨員要正確地了解黨,就是要充分了解黨的歷史。了解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建黨時的幾十名地下黨員,發(fā)展到現(xiàn)在具有的7000多萬名執(zhí)政黨員。了解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獲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了解黨實行改革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一系列方針、政策,了解黨與時俱進,發(fā)展創(chuàng)新馬列主義,思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了解黨提出的“”發(fā)展規(guī)劃的雄偉目標。通過了解這些,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黨過往現(xiàn)在乃至將來仍然保持了旺盛和強大的生命力,你就會更加酷愛它。
第二、作為一位黨員要對黨的有深深的摯愛。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黨的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寫下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而又催人淚下的英雄史章。方志敏義士的《清貧》、《可愛的祖國》現(xiàn)在讀來至今還在鼓舞和鼓勵著我們每個黨員。一個黨有這么多為之奮斗的黨員,它能不偉大嗎?黨之所以有這么強的凝聚力,是由于它除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外,沒有其他任何私利。作為黨的一份子我感到很是自豪,酷愛黨、擁戴黨,在黨的領導下,繼續(xù)和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yè),是新時期黨員努力尋求的目標。
第三、作為一位黨員要對黨有著堅定不稱地信念。就是要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念,假如理想信念動搖,信仰失落或缺失,就會被金錢、權色、名利所,乃至走向沉溺。因此,堅定理想信念,不忘黨的宗旨和入黨誓言,就要認真學習,打牢馬克思主義理底,進步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自覺承受住改革開放和各種風浪的考驗。
第四、作為一位黨員要努力為黨工作。也就是為黨努力工作。作為老師,要立足于本職工作,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要有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時刻用新時期黨員先進性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忠實履行黨員的義務,創(chuàng)造性、有效性地展開工作,增強黨員和服務意識,進步工作能力、業(yè)務能力和辦事效力,盡心盡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為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而努力。
關于黨員的思想?yún)R報2000字 篇2
在黨的報告中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出發(fā),科學地總結了過去工作和改革開放xx年的發(fā)展歷程與新經(jīng)驗,深刻闡明了我們黨在新世紀堅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xiàn)什么奮斗目標等重大問題,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xù)奮勇前進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論述,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要深刻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引導全社會在思想道德上共同進步端正社會風氣的迫切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迫切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條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價值體系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二、要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共同構成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樹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領群眾,就能夠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文化在推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要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
加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研究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新任務,有許多東西還不熟悉,一定要加強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不斷深化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
1、加強調查研究。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的調查,深入研究我國社會人們思想活動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特點,深入研究社會變革和利益關系調整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影響,深入研究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不同思想追求和價值追求,深入研究現(xiàn)階段我國的思想觀念結構、價值取向結構、道德追求結構和心理素質結構,深入研究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體系建設。
2、加強理論研究。要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和外延,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結構和實踐要求,深入研究國外在價值體系建設上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的積極要素。
(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
正確的價值體系只有被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才能為人們所自覺遵守和奉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教育,應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充分運用各種手段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輿論氛圍,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要引導群眾將自發(fā)形成的價值觀念由感性向理性升華,對各種淺薄、混沌、片面甚至錯誤的價值觀念進行矯正,幫助群眾學會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種錯誤價值觀念的影響。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為中心,切實加強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群眾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主導作用。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建立在堅實深厚的科學理論基礎之上,必須直面現(xiàn)實社會矛盾,針對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和疑問,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從實際出發(fā),從問題入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進行深入具體的理論探究。要善于發(fā)現(xiàn)前所未解的新問題,揭示前所未知的新規(guī)律,提出前所未有的新創(chuàng)見,作出前所未明的新論證,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武器。對于那些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有普遍意義、需要在理論層面作出回答的現(xiàn)實問題,以前沒有深入研究過的,我們一定要進行深入研究,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發(fā)人深省、開人心竅的新結論,并做出論據(jù)充分、令人信服的科學論證。
(四)加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適應的制度建設
沒有制度的支撐,任何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核心價值體系都會成為空話。社會基本制度直接決定著人們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的相互關系,決定著人們各自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因而對人們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直接的有決定意義的制約作用。
目前來說,有兩種制度、機制特別重要。一是擇優(yōu)汰劣的選拔制度和機制。二是賞罰分明的激勵制度和機制。
(五)充分發(fā)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必須充分發(fā)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這就要求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當前,領導干部帶頭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培養(yǎng)強烈的自我修養(yǎng)意識和堅強的克己毅力,充分發(fā)揮主動精神,解決自己內在思想和品質中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矛盾。要切實按照在報告中提出的要求,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fā)展觀的忠實執(zhí)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
關于黨員的思想?yún)R報2000字 篇3
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課堂上,我還記得*老師曾給我們講授了“中國組織原則和中國紀律”這一講。之前的我對黨的組織原則不甚了解,通過*老師的講授,一下子讓我醍醐灌頂。
任何組織團體必然有它自身的系統(tǒng)的組織原則,我黨也毫不例外。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是無產(chǎn)階級政黨在領導人民爭取解放的革命實踐進程中產(chǎn)生的,同時又伴隨著黨的建設和發(fā)展,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運用于國家政權并作為國家政權的根本原則,是作為國家政治經(jīng)濟生活的重要指導原則。經(jīng)歷了四代領導集體。分別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積極探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制度;第二代領導集體,首創(chuàng)了“核心”的新思想,;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把“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作為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的基本制度,把堅持民主集中制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根本宗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第四代領導集體“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tǒng)一”。
民主和集中的關系,辯證統(tǒng)一,有機結合才達到內在集中和外在的統(tǒng)一。正如拉馬車,有進才有退,目標確定之后,達到目標的方法至關重要,尤其在市場競爭的年代,以成敗論英雄,所以必須考慮效率問題,否則耽誤時間,喪失機遇,必然達不到預期目的。南轅北轍就是這方面典型的失敗例子。而省時、省力、高效、合理的方法是取得事業(yè)成功的法寶,是取得接近目標的最短距離,必然事半功倍,人皆樂為。黨在行使的過程中,更要將目標和方向有機結合,否則只能南轅北轍。黨章中也有明確規(guī)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必須充分發(fā)揚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發(fā)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任何一個組織和部門都有其紀律。中國有著嚴密的組織紀律。包括:日常行為中的紀律,組織建設上的紀律,和防腐防敗的紀律。中國*黨員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組織紀律,把它當成人生生活的準繩。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為人民服務,特別是在組織上始終保持,擁護黨的領導,發(fā)揮黨員的積極性,先進性。如果這一制度動搖,則民主得不到伸張,人民積極性下降,造成黨內同志的渙散。甚至整個黨將會,就會沒有凝聚力。就會無法面對突發(fā)性的問題,就會失去人民的信任。從歷史和經(jīng)驗來看,蘇聯(lián)的挫折給了我們經(jīng)驗教訓,國內的十年動亂給全國人民上了生動的一課。結合這些血與淚的教訓,在這樣一個國際競爭如此強烈,社會形勢變化如風云般變化的時代里,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是一個尤為重要的堅持。反對是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斗爭。如果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堅持清除黨內分子,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使我們黨始終成為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成為人民真正的當家人。
課堂上,老師給我們推薦了梁曉聲的《年輪》和余華的《活著》。課后讀完后,深有感觸。其中《年輪》中,主人公們在少年時期經(jīng)歷了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青年時期經(jīng)歷了上山下鄉(xiāng),人到中年又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的大潮……他們的經(jīng)歷見證了共和國的創(chuàng)業(yè)與發(fā)展。
三年自然災害,使他們過早地品嘗了生活的艱辛;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他們過早地成熟起來;上山下鄉(xiāng)艱苦的生活,使他們迷茫無奈;當改革開放的大潮襲來時,他們青春已逝,年華不再,剩下的只是一張張布滿了皺紋與愁容的臉龐……他們有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親情,又有比親情更高、為朋友義不容辭的友情,還有陰差陽錯、充滿了悲劇色彩的愛情。當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時候,他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已經(jīng)逝去。但是,他們憑著堅忍不拔的意志,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鮮血譜寫著一代人輝煌壯麗的人生,刻畫出共和國同齡人的年輪。
而現(xiàn)代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利益化,金錢化了,友情這永恒的財富反而被沒有溫度的rmb所取代,更有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其實,串聯(lián)各類社會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他們才是人際關系中的紐帶,物質化只會讓我們人與人之間更加的冷漠和喪失本性。但我相信的是無論歷史的年輪滾多久,碾多少年,在壓碎我們身體的同時,也會碾出每個時代特有的真情,物質腐朽,精神永存。
而對于我們大學生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做到不沾染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端正自己的作風,始終以一名合格的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隨波逐浪,戒驕戒躁,謙虛謹慎,不為成績而沾沾自喜。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也是一個容易放大成績,縮小缺點的“溫床”。這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沉住氣,厚積薄發(fā),一切為步入社會服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有太多偶然和意外,誰也無法做到卜算子、能做到未來先知,那么就讓我們返璞歸真,重視精神層面的自我剖析和提高,努力向黨組織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