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黨員讀書心得體會(通用3篇)
預備黨員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自去年12月轉正以來,我內心除了興奮,還有一絲忐忑,因為加入共產黨這一先進組織的夙愿終于實現,隨之我又感覺到了壓力,自己要如何努力才能與共產黨組織保持一致的先進性,思來想去,我認識到必須在思想上武裝自己,因此選擇了《做最好的黨員》來研讀。這本書觀點新穎,緊跟時代的步伐,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講述深刻的道理:案例鮮活,學習榜樣不是“高、大、全”式的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普通人;可操作性強,不強調應該怎么辦,而是告訴你面對工作中的困難到底該怎么辦,觀點和建議會給你的實際工作帶來幫助。
《做最好的黨員》主要從“最好的黨員怎樣想、最好的黨員怎樣做、最好的黨員怎樣說、最好的黨員怎樣學”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教導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最好的黨員。其中“最好的黨員怎樣做”是我最為關心的,作者也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作者在文中從頭到尾都在告訴你面對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到底要“怎么辦”,對于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我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比如每個人在工作中都難免會遇到沖突和矛盾,那么該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和沖突?書中提出了化解矛盾的四步曲:第一步:積極詢問;第二步:認同感受;第三步:請求,征得允許;第四步:解釋和提出盡可能多的選擇方案。再比如,書中提到,對最好的黨員而言“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只要是共產黨員的工作崗位,必然是最能閃光的崗位。
可又如何面對平凡而又很難出閃光點的崗位呢?書中是這樣詮釋的,在最好的黨員眼里,工作沒有貴賤之分。最好的黨員能將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能在人人厭倦的地方不厭倦,而且能夠“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愛一行、干一行”是人們職業生涯中最理想的狀態,可絕大多數人無法實現這樣的理想。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黨員的崗位都是很平凡的。“不是我沒能力,而是這個工作無法讓我充分發揮。如果讓我做另外的工作,我相信自己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這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我們容易抱怨工作太平凡、太枯燥、太沒有挑戰性,我們以為換了個工作就能將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發揮到極致,能夠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可是我們都忘記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一個對工作不愛、對專業不精的人,到哪里都不可能把工作做的最好。越是簡單的枯燥的挑戰性小的工作越要做到極致,因為做到極致的困難本來就很小。可能由于你做得最好,才能顯示你潛在的能力,才有機會去獲得更多挑戰的機會。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給我的另一個收獲那就是對“工作創新”的詮釋。自己一直認為只有技術改革、科學研究、發明創造才能體現創新。看了這本書后,才知道這是自己思想的一個誤區。創新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對于從事一般行業的人來說,創新就是從改善工作方法開始的。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我們通過不斷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其實就是最好的創新。
讀完全書后我感覺獲益匪淺。以前不曾想到的問題,這里想到了;以前困惑的問題,這里給出了答案。最重要的是以直白淺顯的道理講述了該如何去做,對于今后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保持先進性,讀書是一種方式,今后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
預備黨員讀書心得體會 篇2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開篇從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同時要對自己進行改造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在革命實踐中改造自己、進行自我修養是共產黨員進步的必要條件兩個方面解釋了共產黨員為什么要進行修養。特別的,在這一部分的最后提到共產黨員需要在革命勝利和成功的時候“加緊自己的無產階級意識的修養,始終保持自己純潔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品質”,才能避免“歷代革命者在成功時的覆轍”。
這樣的表述在今天看來尤為重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不斷取得了新勝利。在這一偉大進程中,絕大部分共產黨員都能始終堅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然而,一小部分共產黨員在新形勢下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改造和自我修養的提高,在相關法律法規、監督機制等有待進一步完善的背景下,不能埋頭苦干、不能默默奉獻,而是或精神空虛、或貪污腐化,完全失去了共產黨員的黨性,直至滑向犯罪深淵,嚴重敗壞了黨員形象,突出影響了人民群眾和黨的血肉聯系,任其發展下去,甚至會動搖黨執政的基石。
客觀上法律法規、監督機制存在有待進一完善的環節,這確實給一部分共產黨員提供了便利條件;經濟社會的快速變化和巨大變革也給共產黨員了解、適應客觀世界,不斷對自身進行改造和學習帶來了較大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共產黨員加強個人自身修養更顯得非常必要。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變化。同樣,共產黨員自身的修養也應該適應現實社會與共產主義事業的新變化。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且這一階段還將長期繼續下去,共產黨員需要在日新月異的變革中和各種思潮的激烈碰撞中切實加強自身修養,積極主動對加強自身學習和改造,始終保持黨性。
加強共產黨員的修養,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預備黨員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敬愛的黨支部:
最近這些年因貪污腐敗而落馬的高官如滿天繁星,數不勝數。近日又聽聞某某縣城一個770人的科級單位竟有110人貪污受賄,涉案金額竟高達500余萬元,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不敢想象。而高官落馬之后,往往流著悔恨的淚水,痛恨自己沒有接受組織、社會、群眾的監督,由于一意孤行,導致墜入墮落的深淵。這些現象所折射出來的社會問題發人深思。
一名成熟的黨的領導干部的成長之路,包含了組織的培養和人民群眾的實踐,耗費了大量黨的資源和社會資源。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從經濟學角度,領導干部的腐敗變質都是國家、社會和人民的損失。俗話說的好:“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對于犯了案的高官,固然要問責,但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現今當務之急就是抓住此問題層出不窮更深層面的關鍵,而這個關鍵就是監督虛置,因此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監督體制乃是當前首要。
也就是通過監督機制和監督氛圍,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提供一種有效的約束。如果領導干部個人手里的權力大于監督部門的權力,大于人民監督的權力,那么將權力的運行置于嚴格的監督下就難以實現,克服公權私用也就成了一句空談。實踐證明,監督虛置不僅是對黨和政府的工作不盡力,也是對領導干部的成長不負責。
我們黨一直非常重視監督的作用,積極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在反腐倡廉和黨風廉政建設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不可否認,在不少地方仍存在著兩種傾向。一是監督虛置。上級監督疏于見面,監督時隱時現;同級監督縮手縮腳,顧慮重重;下級監督紙上談兵,名存實亡;群眾監督水中望月,形同虛設。二是個別領導干部不愿意接受監督,我行我素,既不監督別人,也不愿意接受別人的監督,對監督有畏難情緒,甚至嚴重到從心里不敢接受監督。這種客觀上疏于監督和主觀上害怕監督的傾向,對我們事業和干部個人的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
找到了問題所在,就應積極行動起來解決它。對于當前此問題的解決,需要各地各級黨和政府積極努力構建立體化、全方位的監督網絡,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監督體制,尤其突出了對“一把手”的監督,把學校、家庭、社會的監督力量整合起來,既有工作圈的監督,又有社交圈的監督。而要讓這樣的監督網絡行之有效,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從制度上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在思想上充分重視,把提高思想覺悟和接受監督當作自身義務,切切實實接受監督,真正意識到,監督是對領導干部最好的保護,在陽光下行使權利,真正得為人民服務。我相信未來的黨、國家和社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