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黨的心得體會
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如果只是這樣泛泛而論,或許我們不能夠很好地了解到底什么是民主集中制,而為什么我們黨又要采取民主集中制來作為根本組織原則。然而,老師在課上給我們播放了關于蘇聯解體的一段視頻,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
當蘇共宣布解散,一個諾大的國家頓時四分五裂。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面對這樣的結局,竟然沒有一個人甚至是蘇聯共產黨人出來抗議。可見,人們已經對蘇共黨徹底失去信心了。
人民冷漠不是人民無情,反倒是蘇共應當自我檢討。早在列寧逝世前,蘇維埃國家官僚化過程已經開始。斯大林上臺后,強化了官僚體制,建立起一種盲目服從上級的“等級制度”,并賦予各級官員種種特權,在龐大的干部隊伍中形成了一個被稱之為“官僚特權的階層”。在當時進行調查得出的數據更是鐵一樣的事實,超過半數乃至80%以上的人們認為蘇共代表的是高層領導人的意志,而基本不代表人民的利益,無情地指責了蘇共在民主上的嚴重錯誤。
中國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黨的民主集中制是維系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制度,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與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黨內民主更是黨的生命所在。民主集中制執行的好,就能增強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就能形成合力。同心山成玉,協力土成金。
然而,并非只要民主就足夠。民主是集中的基礎和前提,集中才是民主的指導和歸宿,民主與集中是辨證的統一。在尊重個人意見的同時,我們還是需要建立起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這樣一種集中制度。
在這方面,蘇聯仍然是我們的前車之鑒。赫魯曉夫以反對個人崇拜為借口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歷史攻功績,由此撕開了脫離共產主義信仰的第一道裂口。后來的勃列日涅夫又以同樣的手段否定了赫魯曉夫,推行大國沙文主義的霸權行經,引起國際共產主義陣營的分裂,從而加劇了蘇聯內部隱含的矛盾。最終導致戈爾巴喬夫徹底背叛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根本原則,把蘇聯共產黨拖入了走向崩潰的泥潭。
可見,民主集中制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關鍵。如果只是一味的集中而沒有民主,那必將導致官僚主義甚至集權統治;如果完全走向民主而喪失集中,那就要徹底地喪失黨的領導權。所以,只有將二者很好地融合起來,才能夠使黨內黨外氣氛和諧融洽,增強黨的團結統一。
關于黨的心得體會(2):
關于黨史,既然是心得,那就不必整個歷史都敘述一番,只需就某個具體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那么可以選定黨史上的某個具體的大事件,簡要說說他的經過,談后重點說他的影響和經驗教訓。我給您些例子,以供參考。
比如,“為什么第一次工人運動會失敗”(您可以從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角度闡述);再如“為為什么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會失敗”(您可以就物產階級政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領導地位角度闡述);再如“七屆二中全會的偉大指導意義”(您可以就二中全會中提出的“資產階級糖衣炮彈”問題展開闡述);再如,什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意義了”“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了”(我想這在教材上一定可以找到相應的論述)都可以寫,畢竟我覺得,既然這本來就是形式,那自然可以形式主義的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