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黨員個人心得體會(精選5篇)
決戰脫貧攻堅黨員個人心得體會 篇1
到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當“以點帶面”齊心聚力抓好收入、住房、醫療三大點,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抓好收入關鍵點,擴大就業增收面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解決貧困群眾的收入問題是確保群眾“真”脫的關鍵點。抓好收入關鍵點,應當立足實際看問題,依據現狀定措施。就業扶貧做好“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助力穩崗復工,產業發展落實“獎勵獎補”激發生產積極性;消費扶貧助銷農產品,確保產得出銷得完,擴大貧困戶的就業增收面,讓群眾勞有所得,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攻克住房重難點,保障群眾安居面扶貧工作一看房,二看糧。保障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是脫貧攻堅的重難點。攻克住房難題,要有針對性,要早部署、早謀劃、早行動。開展全面摸排工作,深入到貧困戶的家中去,詳細了解貧困戶情況,制定“一村一方案”“一戶一策”的作戰方略。全方位落實危房改造政策,動員全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資金、建房材料等靈活助力貧困群眾建房,參與到脫貧攻堅戰役中來,全面解決貧困人口的住房問題,共圓百姓安居夢。“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要緊盯收入、住房、醫療三大點,抓牢政策落實,力破突出問題,修復薄弱環節,以點帶面,全面決勝脫貧攻堅!
決戰脫貧攻堅黨員個人心得體會 篇2
20__年,我們迎來了脫貧攻堅最關鍵的一年。中華民族將徹底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的千年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要加強脫貧攻堅干部培訓。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脫貧攻堅工作進入到了決勝的關鍵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畫卷即將繪制完成。在這“黎明前的黑暗”時刻,扶貧干部要能真正沉得下、坐得住,更要注重從思想、能力、作風等方面提升綜合素質能力。
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把學習作為政治責任和第一需求,認真學習習近平關于扶貧重要講話精神,以每月至少開展1次的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活動、收看遠程教育等方式推動黨員干部將學習落到實處深處,進一步鞏固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高度和政治站位。同時注重樹立黨員先進典型,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良好的先鋒榜樣,引導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克服功利主義和交差應付的思想,把目光放長遠,把思想升高度,把工作落實處。
進一步強化能力水平,激發干事創業熱情。一是加強干部隊伍教育培訓,強化業務培訓指導,根據基層實際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以扶貧政策解讀、黨建促脫貧、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內容為抓手,采取集中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師傅帶徒弟等形式,針對不同崗位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對黨員干部進行業務能力教育。二是適時選派優秀干部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業務培訓班,幫助他們提高工作實際操作能力,開闊視野,提升素質,增強解決基層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
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擔當作為意識。堅持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至上。在工作上以群眾脫貧致富為出發點,努力克服“年底脫貧歇口氣”的思想,強化乘勝追擊、超前謀劃的意識,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每月進行工作小結,抓好每月工作重點,推動各項工作有序落實。成立3-4人扶貧互助小組,通過幫扶責任人相互幫助的方式,壓實幫扶責任,增強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擔當作為意識,有效提升扶貧質量。
決戰脫貧攻堅黨員個人心得體會 篇4
“小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為確保“點散、量大、面寬”的扶貧資金規范使用,聚焦扶貧領域,強化精準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對膽敢動扶貧“奶酪”的行為零容忍、嚴懲處。無疑,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扶貧工作縱深化的開展,與之同時推出了許多政策和舉措,并輔以大量的扶貧資金。而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不良分子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在面對利益誘惑把持不住,動手腳、玩貓膩,將貪婪的手伸向貧困群眾的“救命錢”,挑戰黨紀國法,讓原本惠民利民的好事大打折扣,扶貧資金無法落到真正貧困群眾的頭上。創新“互聯網+脫貧攻堅”監督模式,密織監督網絡就是不錯的方式。
建立全省互聯互通的12388網絡舉報受理平臺,開設舉報專區和曝光平臺,打造群眾家門口的舉報網絡;開通省、市、縣三級遠程視頻接訪系統,探索并推廣聘請信訪信息員、綠色郵政、信訪直通車等方式;緊盯重大項目資金、重點部門、重點區域,見人、見項目、見資金,保持督促檢查常態化、長效化等等如是。勢必讓責任落實、機制到位、保障監督機制完善,讓困難群眾獲得感滿滿。
話又說回來,扶貧領域腐敗之所以存在,除了當事人思想覺悟不高之外,更可能是因為相關的監督機制運轉失靈,懲處機制有“雨過地皮濕”之嫌。也就是說,嚴懲扶貧貪腐得有的放矢,標本兼治。要思量督沒有及時跟上、監督滯后、缺位、錯位問題所在;要探索體制機制漏洞和深層次弊端原因所在;要找到在一定程度存在管黨治黨不力、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癥結所在。總之,只要用好“紀檢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一體化模式和問責利器,定能遏制扶貧貪腐。
決戰脫貧攻堅黨員個人心得體會 篇5
伴隨著各地支持“地攤經濟”政策的相繼出臺,擺地攤正式獲得了“城市認證”,部分底層收入群體也有了正式“上崗證”。“地攤經濟”的規范管理不僅折射社會發展的進步,更彰顯黨和政府的民生情懷。作為“地攤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郴州開行“地攤專列”,讓“地攤經濟”的觸角延伸到了田間地頭,為脫貧攻堅跑出“加速度”。
“地攤專列”是“地攤經濟”的溫情延伸。“放開地攤經濟,既是促就業,也是保民生。”“地攤經濟”的主力軍主要為從事農業生產、選擇進城務工等無固定收入的底層百姓。他們依賴著微薄的攤販生意來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也維系著扎根城市的夢想。如同各地“地攤經濟”政策的暖心出臺一般,湖南郴州“地攤專列”的持續開行讓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鐵路部門特殊的溫暖與愛。這趟只有2節的車廂的免費專列,每日往返于鄉村與城鎮,它的開行除了便于日常,也切實的為沿線百姓節省了路途的周轉與費用,更便于將家中富余農副產品的運輸販賣,以換得家中后輩們求學等生活資費等。從田間地頭到“地攤經濟”,“地攤專列”承載著底層百姓的收成與生計,也用它的溫情蔓延串起了一條民生線,成了百姓的“脫貧專列”。
“地攤專列”是“地攤經濟”的時代縮影。時代在進步,城市在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社會的不斷進步,“地攤經濟”也將逐步脫下了“臟亂差”的“舊裝”,走向了集中管理、文明規范的“人間煙火”。作為“地攤經濟”的載體之一,“地攤專列”的演變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個縮影。自20__年開行以來,它從沿線村民自發登乘到如今有專門的鐵路乘務人員組織上下車,從堅持不收費到如今有指定的站臺與進站通道等等,“地攤專列”變的服務,不便變的是初心,它的變與不變映射著鐵路的服務溫情,讓底層百姓的收獲感與幸福感更強,也印證著“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帶隊”的初心與諾言。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地攤專列”的開行為底層百姓提供了出行的方便,也為“一年之計”“一日之計”“一家之計”提供了真切的實惠。“地攤專列”的速度雖慢,卻不可或缺。短短的車廂與行程,在漫漫歲月里為脫貧攻堅“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