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明緬懷先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2年清明緬懷先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1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__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后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里,“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于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干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后,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后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于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于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背負一團心冷在風里哀號盤旋。
2022年清明緬懷先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2
清明節中國的“時年八節”之一,由周代始,如今已經將近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在清明那幾天,人們會祭祖、掃墓,為先人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好。
當然,家家都有先人,咱們家也不例外。清明節那天,我一早起床,幾絲陽光透過小窗射入家內,顯得格外美麗,格外耀眼。我從床上爬起來,跑到窗戶旁邊,看到天邊淡著幾絲紅霞,如不好意思的小女孩,紅著臉偷偷笑呢!我沉浸在這美景中,眼前不時的出現幾個偏偏起舞的少女在為我表演,心里美滋滋的。突然,一聲“兒子”把我從幻想的世界里拉了回來,使我不時感到有些驚恐、驚訝。“老媽!干啥呀?嚇我一跳!”她回答道:“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姥姥姥爺要去新鄭掃墓,你去不去啊?我高興地回答,說:”我去我去,今天天氣多好啊!“在經過了我的同意后,媽媽又打征求了舅媽的同意。咱們磨嘰了一個多小時后,在九點整出發了。
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在高速路上,咱們遇到了堵車,只能乖乖等候了。終于,在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奔波后,咱們終于來到了新鄭,進行掃墓。在姥爺的指導下,媽媽開著車顫顫巍巍的來到我姥姥的媽媽的墓邊。這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入我的耳中。姥姥說:”小孩子掃墓不好,讓大人去吧!“頓時,我火冒三丈,心想:”開車開了那么長時間,終于到了,而你們卻不讓我去,什么意思啊!“可是我在口齒利索,也說不過三四個大人啊!唉!只好帶著妹妹在菜地里玩了。于是——我一手拿著相機,一手牽著妹妹,走向了田野。
田野里都是麥子,如今還沒有熟呢,但是他們都長得很高大約有30厘米長,像猴子的尾巴,彎彎翹起。在這一望無際的田野中,有妹妹,有我,更有那斑斑點點。各形各色的昆蟲呢!又偏偏起舞的蝴蝶、臭熏熏的屎殼郎、斑斑點點的七星瓢蟲以及美麗的無名鳥(其實是我不認識)等等,他們與我和表妹一起,享受著春日的陽光和松軟的土地。這時,遠處出現了一片金黃色的地方,走近看,原來是一片油菜花地啊!我迫不及待的想過去,可是中間一道溝阻擋了咱們,于是,我和妹妹”跋山涉水“,那些昆蟲跟著咱們,一同來到了那。我和妹妹躺在那里,感受陽光,感受花香,感受昆蟲的氣味,還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不知不覺中,半個小時過去了,咱們該走了,我戀戀不舍,想和大自然拍張照,那些昆蟲成全了咱們,我和他們一起拍了張大自然與人的全家福。
一上午過去了,我從剛開始的不情愿到了不舍離去,雖然沒有掃墓,但我卻祭奠了城市沒有的美麗大自然,這一趟,我沒有白來。
2022年清明緬懷先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3
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了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傳統節日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傳統節日清明節啊,傳統節日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2022年清明緬懷先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4
清明節的時候,老師安排我們參加“網上祭英雄、英雄”的體驗活動。
晚上回家,打開電腦,登錄文明網,點擊“在線祭祀英雄”頁面。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宏偉畫面映入我的眼簾。我點擊“弓”和“花”。我要向英雄和英雄深深鞠躬,獻上一朵美麗的花。最后,我也留言表達了對革命烈士的悲痛。
烈士們,你們把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變成了在戰斗中抗擊敵人的精神力量。你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烈士們,在最需要社會主義建設的時刻,你們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無私地把自己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鮮血灑向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正是因為你們無數的革命先烈,你們的崇高,你們的無私,才成就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成就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通過網絡上的祭祀英雄和英雄的活動,我們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學好技能,為將來建設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時節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人們祭奠逝去的親人,其中有一個特別值得我們膜拜,那就是為祖國而犧牲的烈士。
那些置生死于不顧的烈士,那些在戰場上拼命殺敵的人,沒有忘記歲月,沒有忘記革命,沒有忘記祖國,沒有忘記人民!烈士們,沒有你們,我們的祖國就不會像今天這樣繁榮昌盛!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國家的時候,勇敢站出來的是你。當時中國很弱。你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城墻,絕不讓敵人占領我們的國家!最后,你用你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與安寧。
勇敢的烈士們,我們現在正把你們的骨灰從世界各地運過來,讓你們在祖國的懷抱中安息!你的遺體甚至都不完整。我該怎么辦?在戰場上抓一把血和土,放在棺材里,一路帶回來,讓你在這個和平的祖國安息。你為祖國,為革命,為人民付出了太多。烈士們,你們聽到祖國的聲音在呼喚你們嗎?沒有你的英勇犧牲,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英勇就義的英雄們,我贊美你們,敬佩你們,懷念你們。你是祖國的驕傲!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初升的太陽下高高升起,在陽光下飄揚。它似乎宣揚他們的事跡,欣賞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
清明祭英雄豪杰,讓祖國英雄安息!
2022年清明緬懷先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5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先烈們把生命獻給了他們熱愛的祖國和人民,只留下一個個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一行行簡短而厚重的事跡。那些烈士紀念建筑物,是一座座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斗爭的豐碑,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國革命史,是一面面激勵后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旗幟。這些建筑物,正因為留下了英雄奮斗的足跡,掩埋著先驅的骸骨,浸透著烈士的鮮血,才有了光耀千載的歷史價值,才值得后人瞻仰、憑吊、懷念……
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要學他們那種模范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象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忍不拔的毅力。對于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清明節承載的是一種道德、一種文化,始終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時代在變化,我們更是要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清明節要寄托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情懷,要起到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精神的作用,要表達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對先賢先烈風范的緬懷和景仰。優良的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如今一些人對黨的歷史學習不夠系統,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缺乏親身感受,對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理解不足;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對革命歷史不清楚,對先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知之甚少;社會中一些人惡搞英雄還有一定的市場,這些都說明傳統教育之重要。在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傳統教育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資源,是我們克服各種障礙的重要武器,是形成良好思想作風、提高政治道德品質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緬懷先烈,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銘記身上的使命,牢記肩上的責任,不辜負先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