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踐行工匠精神感悟(精選3篇)
黨員干部踐行工匠精神感悟 篇1
日前,市交通局副局長王光銀、市公路局黨委書記丁伯承一行,來到懷遠分局督導“兩學一做”工作,并全程參與機關支部黨課學習。
按照機關黨支部“預習、講習、見習”三步學習法的安排,此次的黨課主題為“解碼工匠精神,爭做合格黨員”,學習大綱和內容已在提前召開的預習會上發放給每位黨員,并布置了相應的“課堂作業”。在當天的“講習”環節中,支部書記劉寧從工匠精神的內涵講起,結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齊明和身邊先模人物張連祥的先進事跡,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新時期工匠精神在磨礪黨性、堅定理想、強化擔當和引領風尚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尤其是在當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當中,工匠精神在促進黨員素質提高、業務能力提升和思想品質凈化方面,帶來的深刻啟迪。
在討論環節,與會黨員踴躍發言,紛紛從各自崗位實際出發,提出了對工匠精神的認識理解和貫徹思路,其中范元祥用詩歌的形式帶來了對工匠精神的的另一種解讀,贏得滿堂喝彩。懷遠公路分局黨總支書記、局長郁培和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學習,并匯報了分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總體開展情況。
丁伯承書記在隨后的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學習活動,并指出工匠精神貴在堅持,懷遠分局要結合中心工作,制定“工匠”標準,發掘培樹更多典型。
王光銀副局長最后總結發言,他高度評價了懷遠分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對此次學習形式學習內容都給予充分肯定,要求懷遠分局要結合行業實際培養一批優秀的“工匠”,把工匠精神發揚光大。同時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要在思想認識上下功夫,二是要在深化學習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問題整改上下功夫,四是要在深入落實上下功夫。
黨員干部踐行工匠精神感悟 篇2
“過去學門手藝,是為了不餓肚子、養家糊口,到了這把年紀,就要考慮怎樣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也是我的樂趣,離不開了。”杭州下沙工業園區的萬事利絲綢科技有限公司古法扎染手藝人吳劍敏說到。吳師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守藝人,他身上的工匠精神,正是現在的黨員干部所缺失的。
作為黨員干部,怎樣去傳承工匠精神?傳承什么樣的工匠精神?值得廣大黨員干部深思。
筆者認為,作為黨員,所要傳承的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鍥而不舍。
黨員干部的精益求精就是要對群眾負責。要深刻理解毛主席在《紀念張思德同志》一文中提出來的為人民服務的內涵。為人民服務,就要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讓權利為民公轉。只有將惠民生作為自己的事業和追求,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黨員干部的鍥而不舍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習在七一講話時強調,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不遠了,越是在這樣的關鍵當口,黨員干部越是要堅定理想信念、不驕不躁、傳承使命。
黨員干部踐行工匠精神感悟 篇3
老趙手提花盆,追逐光線曬太陽,舉動荒誕卻透露出胡同的逼仄和狹窄,連一盆花兒都曬不到陽光,更遑論常年生活于此的鄰里。矛盾不少,閑話多多,皆源于胡同內的私搭亂建,還有常年累月積存下來的舍不得清理的煤棚子和破物件。
停車難,先來有地兒停,后來無法擱。矛盾一觸即發,斗嘴的爺們把老北京的難聽話不由自主的撂這兒了,嗆嗆鬧鬧,惹得四鄰圍觀看熱鬧。作為小巷管家的老趙聞聽去勸架,卻惹得雙方指責他,原來老趙的媳婦報警打電話,讓警察把人和車帶走,城管把售貨三輪車也拖走。老趙心里委屈更郁悶,好事沒做好,好人沒當成,反惹一身騷,風言風語說他少管閑事多吃糧。
窩火的老趙到社區委員會去報到,向上級訴說內心的煩和躁,真的想把挑子撂。話是開心鎖,嘮嘮嗑,話家常,理明道通情感溢滿一心窩。國風胡同的環境改造是里子,老趙的工作順利推進是面子,眼看著新中國70華誕的喜慶節日越來越近,曾經猶豫不決的老趙此時卻打包票,一定做好這個小巷管家,把胡同私搭亂建的老大難問題要不留死角的解決掉。
首先拆掉了自家的煤棚,讓久違的陽光照射進來,再也不用提著花盆去遛花兒;拆掉了老關家的破棚子,采用擊鼓傳花式的螞蟻搬家,快速地讓逼仄的院子擴展了空間,也讓拒絕拆除的老李若有所思,讓老張若有所想;廁所革命也是新時尚,為了胡同廁所的改造,他夜半三更帶著媳婦溜進女廁,白天蹲守細數如廁人數,只為了得到詳實數據,便于廁所改造更精確,也為了檢驗吹哨報道制度落實的怎么樣;他騎上車,風風火火去奔波,風景真美沒進心,只為購花兒省得多。幾十里的路程,幾毛錢的摳唆,有限的經費被用在美麗街道的改造上,感動得賣花姑娘淚水出眼窩。老趙的坦誠,打動了她,姑娘連夜把花兒送到街道,讓早晨起來的老趙驚喜連連,豈不知是自己的執著和真誠打動著人家。
街道上的花兒綻放開來,吸引了胡同游的客人拍照,望著如織的人流,老趙喜上眉梢樂陶陶。一朵花兒不是春,百花齊放春來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那知花圃內垃圾亂扔,花盆丟失,“偷花入鄰里,弄筆書墻壁。”弄得老趙心情郁悶,無精打采。自愈能力極強的他很快就把這件事擱在了一邊,依舊東奔西跑,為胡同的瑣事操心,為鄰里的幸福生活上心。屋漏雨,去幫忙,幾盆花兒讓老張心慌慌,找塊藍布忙蓋上,不料弄巧成拙被瞧見,臉發燒,話囁喏,鄰里相處見真章,扭扭捏捏拉家常,老趙心寬不計較,瞬間感動了老張,從此安分守己配合工作成為一個新老張。
倔強老李破煤棚,矗立胡同成一景,好話說盡碰釘子,難題難趨同。眼瞅著70周年大慶的節日臨近,老趙卻為了拆除老李的破煤棚而撓頭,恰在這時,老李的姑娘找到了老趙,一陣“咬耳朵”,計策商量好,迫使老李主動“繳械投降”拆除破煤棚。真是“胡同雖小乾坤大,藏龍臥虎我當家,人人為他獻計策,真情一片遍地花。”
鏡頭定格在“吳奶奶爛肉面館”,一碗面一吃就是幾十年,吃出了鄰里的情,吃了一份真摯的香!留駐胡同的老味道,好像嗅到了來年槐花綻放時的一襲清香。每個人都把胡同當成了自己的家,街坊鄰里的照應,默默情感的積淀,幾十年如一日的廝守,變遷的是生活的富足,不變的是彼此的情感。家家戶戶幸福殷實,皆源于擼起袖子加油干!為了歷史街區這一張嶄新的名片,鄰里守望相助,共同為面館的喬遷之喜而合影留念!把一張張笑臉定格在鏡頭之中。
忙碌的老趙喜上眉梢,黨徽掛在胸前,老趙成了一名預備黨員,加入了光榮的中國共產黨,為民干實事的老趙的形象永遠讓人難以忘記。
禮贊老趙及無數像老趙一樣勤勉為民的小巷管家們:
老趙雖老志必堅,東家跑來西家轉,巷小家大瑣事纏,日積月累定克難;
為民服務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平凡小事掛心間,解民憂來美名傳;
擼起袖子加油干,鍥而不舍走在前,閑言碎語耳邊傳,投身工作沒空閑;
助人為樂心里甘,小巷雖小天地寬,胡同潔凈花兒艷,紅旗飄揚迎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