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東導游詞口試(精選3篇)
2025廣東導游詞口試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三灶島萬人墳位于中國南部的 廣東省 珠海市三灶島,占地約四千平方米,現今是廣東省的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揭示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侵占中國的殘酷史實。
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珠海市計劃重新擴建三灶島萬人墳,并以800萬元經費建造三灶島侵華日軍暴行及罪證陳列館。計劃會令原本萬人墳的范圍,增至逾四萬平方米。館場地包含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兩層樓館﹑紀念碑和紀念公園。陳列館展示內容:主要是日軍侵略三灶島時的暴行,還有華南地區特別是粵港澳地區中國人民抗日斗爭歷史。館內陳列的文獻資料﹑日軍侵華罪證和圖文史料,實行愛國主義教育。紀念碑是悼念和奠祭抗日死難同胞的場地,碑文擬向珠海市社會大眾公開征集。紀念公園廣植松樹﹑柏樹和菊花等「君子植物」,令到休閑區域有著一股莊嚴氣息。
三灶島“萬人墳”地址在三灶鎮竹瀝山。“七·七”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1938年1月17日,日軍6000多人在三灶島蓮塘灣登陸,日軍登陸后就在島的南部修建飛機場,設立以藤田中將為首的海、陸、空軍組成的司令部,把三灶作為侵略華南的軍事基地,日軍為其軍事上的需要,在三灶島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是年農歷3月12日,日軍洗劫魚弄村,386人遭槍殺,13日,日軍燒毀了上表、鄧家灣等36座村莊和164艘漁船,他們__婦女、殺戮兒童,在全島施行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14日,日軍又將抓來的男女老少,20__多人分別在草堂沙崗、蓮塘灣沙灘、春園祠堂、石灣關帝廟前、魚林先鋒坑、青灣等地進行集體槍殺,短短三天內,島上北部村落被焚為焦土,尸橫遍野,慘絕人寰。
在淪陷八年中,日軍殺害我三灶同胞2891人,餓死3500人,同時還將從朝鮮、中國臺灣以及萬山、橫琴等地抓來修機場的3000多名民工秘密殺害,日本投降后,逃離的群眾陸續返島,1948年,他們收拾死難同胞骨骸埋葬于上茅村等,1979年將骨骸遷葬于竹瀝山。1983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1000平方米。
2025廣東導游詞口試 篇2
歡迎來到鶴兜山旅游景區。我是珠江旅行社的導游,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暢游鶴兜山,每個都市人的都向往遠離都市的塵囂,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進入景區我們有必要強調一些關系到該景區的環境保護和設施的愛護。路邊的鮮花不要采,野花也不要采,果實更別采!不要攜帶火種,不要吸煙。我希望大家配合支持我的工作!
現在,我們登山去,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鶴從很遠的地方飛經此地,盤旋中但見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魚戲湖中,不禁被眼前美景迷住了,于是決定不再四處飄零,從此棲息在此地,在此安居樂業,時至今日,千年仙鶴化作壽星公老人,屹立在群山之中,庇佑民眾,從此民眾喚作此山叫鶴兜山。我們右面兩個建筑群,一個是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酒店。另一個就是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偉創力集團的高尚住宅區,往前走是充滿古色古香的醉茶館,閑時大家可以可約三五知己品茶聊天。
現在第一個映入我們眼前的是笑佛迎賓,俗話說:“出門在外,佛寶平安。”而它肚圓而大,“大肚能容天下之難容之事”。祈禱笑佛保佑大家笑口常開,天天都有好心情!我們繼續往前行,行走過程中請注意安全,現在映入我們眼前的第二個石雕是獅人共戀,從這面看到的是一只威武的雄獅,正展示它的威嚴,保護著這一方水土,讓其興旺發達!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觀賞,會讓您驚訝無比,一個東方美女正向您展示嫵媚的笑容,其實這也是我們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之象征,同時象征著結婚的朋友夫妻恩愛,和睦相處。好了,人往高處,我們繼續往前走……
我們現在所站的方位是第一階梯觀景臺,所謂站的高看得遠,站在這里我們可以觀望到整個新青科技園的全貌,看到它那生機勃勃的熱鬧景象。在這里我祝愿大家在事業上像現在一樣把目光放得更遠,事業興旺發達,更上一層樓……
好了,各位朋友,大家回頭看山的那一面,一塊凸中帶平的大石塊,頭部向下伸展,好象要奔向前方的天湖,我們稱之為神龜入海。我們把目光投向右方,大家想知道壽星老人身在何方?動動腦筋,發揮一下豐富想象力,呼喚老人和大家見見面,保佑大家長壽健康……
現在準備往山下進行觀賞,在途中大家要團結互助,注意安全。好了,下了山,又到平坦地段,右邊是尋寶地帶;前面五彩繽紛的睡蓮正爭輝斗艷,那是五彩蓮池,而周邊的花草如山茶花、山捻花、黃歧子等野生植物,是經過園丁精心的栽培和修剪成型的。前面大家看到的是紅屋家園---動物的家,有時,您很不經意就看見小兔子在山間覓食,小蜜蜂在花叢中辛勤勞作,鴿子在自由飛翔,您不必驚訝,也不要驚動它們;如果,您看到小雞在散步,小狗對你搖尾巴,記住要打個招呼哦!手中的美食別忘了分甘嘗味!又到重溫紅軍長征的記憶中,讓我們勇渡鐵索橋,大家要注意安全呵!現在已接近用餐時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下山到燒烤樂園野炊吧!
下午,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們可在景區的另一區域進行參與性游戲及體育競技活動!
我們所來到的的地方是愛好遠動挑戰人的最佳之處,也是我們鶴兜園風景區的一個剛開發的旅游項目游客可盡情的去玩耍和嬉戲,游玩的項目有:攀巖,水上竹筏,高爾夫,網球,籃球等,有的娛樂運動設施必須要有專業的教練的指導和保護下才能夠去實施去游玩。現在我們往回走在我們景區大門的左側是我們燒烤樂園,里面可以游玩竹筏等娛樂項目,今天就讓我們就在這里盡情的吃燒烤去深深感受鶴兜山鶴兜山燒烤樂園的魅力。
最后希望大家能夠在鶴兜山吃好玩好真切的感受一會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天然風情,自然景觀,歡迎再次光臨鶴兜園,鶴兜園會再次給你最好的服務。
2025廣東導游詞口試 篇3
客家民系是中國八大民系之一,也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他們的村落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圍龍屋。深圳市現存200余座,僅龍崗區各鎮保留下來的就有100多座。占地從幾千平方米至兩萬平方米不等。其中龍崗羅氏鶴湖新居坪山曾氏大萬世居,占地面積均在2.5萬平方米左右,可謂是客家圍龍屋之最。在去客家博物館的路上,就讓我跟大家介紹一下客家人的淵源歷史和客家圍龍屋的基本特征吧。
說起客家人,就不得不提到客家人得名的由來。俗話說有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似乎客家人跟山有著十分特殊的緣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客家人的祖先原是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民,從秦朝末年開始,由于戰亂和自然災害等各種原因,很多中原人紛紛南下遷徙,另謀生路。在千余年的時間里,他們避往山區,聚族而居。因為一心不忘祖先根基,他們稱自己為客人,久而久之也就被叫成了客家人
客家人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和頑強的生命力,創造了自己的客家文化和廣闊的社會區域,從而成為漢民族的一支人口眾多,分布甚廣,英才輩出的客家民系。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客家精神:四海為家,刻苦勤儉,崇尚忠義,敬祖睦宗,重教崇文。
目前,廣東大約有2100萬人講客家話,全世界約有6500萬人使用客家話。世界客屬大會曾經在多個地方召開,高朋友云集,熱鬧非凡。
雖然深圳的考古發現顯示在五六千年以前這里就有人類生活的足跡,但客家人徙居在此的歷史最早只能追溯到800年前的宋末元初。而大規模成批的遷入,則是在清代1684年下令招墾時期,所以現存的客家民居主要始建于清代中后期。為了保護圍龍屋古建筑,深圳市已經把它列入文物保護范疇。被界定為一級保護的客家民居有10處,2級的有26處,3級的有28處。
圍龍屋的建筑非常獨特,整體布局以圓形或者橢圓形的建筑結構,或是方型,長方形的城池結構為住。房間與房間首尾相連,整個大院只留一個出口供出入,既可互相照應,又容易防御攻擊。由于所有的房間大門都向內開,整個建筑外墻將所有房間都包圍在內,而且首尾相連,恰似一條巨龍,故此叫圍龍屋。
由于世代相居,新成長起來的一輩和新搬過來的族人在原來的圍龍屋外又蓋起了新的房屋,而且同樣是首尾相連,只不過規模在內圍之上,將內圍龍屋團團包圍起來。內圍和外圍有天井相通,屋頂上也有崗亭和甬道,構成了一個既可作為居住地帶,又可作為防御工事的獨特建筑。圍龍屋所用的建筑材料也非常特別,不是用傳統的土磚建造,而是用加了糯米漿,稻草,甚至是蜜糖等材料,這樣就能增強泥土的黏性,使圍墻更加堅固耐用。
圍龍屋前通常會有半月形的池塘,一是可以蓄水,防火,二又可以養魚,符合廣東人有水即為財和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各位游客,我們已經抵達了位于距離深圳約28公里的龍崗鎮羅瑞合村,即將參觀的客家博物館也就是鶴湖新居,是龍崗地區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
鶴湖新居始建與公元1817年。歷三代,數十年建成,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內部結構嚴謹,造型別距特色。最興盛時有四代同堂,千人居住。
圍墻內民居呈回字型,整座建筑群由內外兩圍相套而成。外圍平面前寬后窄,就像一枚古代的銀錠,內圍有高墻與外圍相隔,平面呈正方形。一條中軸線上,地勢從低到高,有下,中,上三堂。圍龍屋內部布局錯落有致,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九天就是指九條天街,井就是天井,十閣就是指兩個望樓和八個碉樓,走馬廊指的是在圍屋的后墻上,并靠外一邊都有一堵高1。3米的墻,兩墻之間一條寬40厘米的人行過道。
我們在鶴湖新居可以通過杰出人物榜,看到民族英雄文天祥近代革命家廖仲愷,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當代商界曾憲梓等眾多文學家,科學家。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客家人的驕傲。
如今的鶴湖新居展出了民間的釀酒坊,水車,榨糖機等農用工具,設有客家婚俗展,舉辦過國際攝影節,客家文化節,隨著多部反映客家生活的電影,電視劇在這里拍攝,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海外人士會回到中國,會到這里尋根。
感謝大家的配合,接下來請自由拍照半小時后于門口集合上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