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導游詞(精選3篇)
湖北十堰導游詞 篇1
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她既是“東風車”的故鄉,號稱“東方底特律”的汽車城,也是一座靈山秀水環抱、四季景色誘人的山城、旅游城、生態園林城。
十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曲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現今的城區,于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筑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這里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筑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堰城區既是一座因車而建、因車而興、因車而名的車城,也是一座靈山秀水環抱、四季風景迷人的山城、旅游城,是鄂豫川陜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
這里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曲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時屬絞、庸等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現今的城區,于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筑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國家為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這里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筑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綠松石、金、銀、石煤、稀土、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鈾、鉀、鉬、鈷等50多種,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500萬kw,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0kw;林特資源聞名遐邇,茶葉、食用菌產量豐富,質優品高,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藥材資源品類繁多,共生產藥材2700余種,在國家確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我市約占235種,素有“天然藥庫”的美稱;旅游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境內有道教圣地武當山,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龍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龍骨架化石。
十堰是旅游勝地。是“長江三峽—神農架—古隆中—武當山—丹江口水庫—古城西安”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境內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并獲得4A級旅游區稱號的道教圣地武當山,有號稱亞洲第一大人工湖的丹江口水庫,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有恐龍蛋化石群和恐龍骨骼化石,是世界罕見的恐龍故鄉。有溫泉、瀑布、天池、峽谷、溶洞,有原始森林,有現代汽車都市。十堰這個地方,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四季無大風,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是一塊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水寶地。
十堰是南水北調水源頭。位于十堰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和取水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直達京、津、冀、豫四省市,年調水130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將使十堰成為“世界水都,亞洲天池”,給十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十堰是生態屏障。由于秦嶺、巴山兩大山脈在十堰交匯,構成了我國南北氣候的地理分界線。可以抵御北方沙塵暴南下東移,阻止南方酸雨北上西進,因此,十堰是一個生態調節器,是我國的生態心臟。
湖北十堰導游詞 篇2
十堰位于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里,城區20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陜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
十堰在商代至元代,屬鄖陽府鄖縣管轄,清代中期,這里的人們為謀生計,先后在百二河與犟河上筑起堤壩,以蓄水灌溉農田,稱堤壩謂之堰,兩河之上筑壩共十道,故名十堰。
十堰市是鄂西北旅游中樞城市之一。它東有以“仙山瓊閣”而飲譽海內外的道教武當山;南有神秘莫測的天然動植物園——神農架;西有竹溪縣境內的楚國長城遺址;北有煙波浩渺的漢江。市內有以林海、云海、峰巒、瀑布制勝的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有白馬寺、回龍寺、清真寺等宗教名寺。
十堰是聞名海內外的汽車城。世界三大卡車廠之一的東風汽車公司、我國四大輪胎廠之一的東風輪胎廠,都建在這里。“汽車產業開發開放試驗區”對世界開放。現與南通市、美國奇里科綏市建立了友好關系。十堰汽車工業為主體,橡膠,輕紡,電子,食品等工業也隨之發展。
十堰是一座獨具風彩的“百里花園城”。青山環抱、空氣清新、交通方便、市容整潔、秩序安定、風氣文明、住房寬敞、舒適宜人。文教衛生體育事業長足發展,文娛設施星羅棋布。
湖北十堰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歡迎你們來到著名的旅游景點-----龜峰山游覽觀光!我是今天帶領大家參觀游覽龜峰山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加我小李。如果在呆會的講解中小李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及時給小李指出來,以便我能快速改正。相信,我們一定能合作愉快的。最后祝愿我們的每一位游客都能游的開心,玩的愉快。趁現在還沒到目的地,我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龜峰山風景區。
龜山風景區位于麻城的龜山鄉境內,距市區40公里,由龜頭、龜腰、龜尾等九座山峰組成,方圓100多公里,最高峰海拔1320米。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堪稱世界地質奇跡,被譽為“天下第一龜”,又稱“長壽山”。”。20__年4月25日,國際杜鵑花專家研討會在麻城龜峰山召開,參加的7個國家的60多名專家相聚在麻城龜峰山,震撼在龜峰山,經過現場調查,取樣和檢測向全世界發布:湖北麻城杜鵑該種杜鵑分布最集中,林分結構最純,種群面積最大,樹齡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株型最優美,景觀最壯麗的自然群落,令人眼界大開,堪稱世界奇跡,真可謂麻城杜鵑甲天下。
“此山潛寶物,前進莫躊躇。”隨著京九鐵路麻城二級站、滬漢蓉快速鐵路、大(慶)廣(州)、武(漢)合(肥)高速公路在麻城縱橫貫穿,麻城將成為湖北第三大交通城市,成為武漢名符其實的后花園。我們相信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龜峰山風景區將成為中華大地上一顆璀璨奪目的風光旅游明珠!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在龜峰山腳下了,就讓我們走進去細細觀賞龜峰山吧。大家請看,龜峰山實際是由神奇的龜頭、雄偉的龜背和形象逼真的龜尾巴等九座山峰組成,形似神龜,勢若參天,量包天地,氣吞山河;山巒起伏,茂林幽徑;懸崖峭壁,萬壑千峰;瓊花瑤草,萬紫千紅;遠眺青山浮碧綠,近觀翠嶺臥蒼龍;晨至神龜吞日美,幕臨喜觀夕陽紅,夜來林海碧空近,龜峰山下月如霜;晴則三臺八景盡收眼底,遐觀九省通衢,車水馬龍;陰則霧鎖龜頭騰白龍,云封電塔起蒼龍;雨則摯電轟雷鳴,霧氣騰騰如搏虎,烏云滾滾似擒龍;春則萬紫千紅,百花齊放斗芬芳;夏則蒼松翠柏,綠蔭苒苒遍天涯;秋則層林盡染,霜葉紅于二月花;冬則白雪封山,青山變作白頭翁。龜峰山以奇、險、峻、秀的自然景觀和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景色吸引八方游客,又因其夏季日平均氣溫為23℃而成為鄂東休閑避暑勝地。
其實呢,關于龜峰的傳說亦多亦奇。其中一種傳說是說龜峰山則一個神龜變的,古代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大地寸草不生,人畜難存,年輕的神龜被激怒了,就一只氣吞下了九個太陽,嚇得玉皇大帝急差雷公電母轟擊,才保住現在這一個。龜山下被擊落掉一塊大巖石,傳說就是當年雷公電母所為。
龜山風景區內山勢險峻,尤其是神似龜頭的龜峰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拔地而起,垂直高度達300余米,終日白云環繞,登臨其頂,如入仙境。龜頭至龜尾延綿25公里,其間是50多平方公里的大片原始森林,需穿越數道峽谷,沿途蒼松古樹、千年綠藤遮天蔽日,野獼猴桃、山楂、毛栗、野葡萄密布;清澈見底的山澗、溪流縱橫交錯,娃娃魚成群游弋其中,是一條極佳的野營爬山路線。風景區內已發現一個幾公里深的自然山洞,該山洞隱藏深山密林中,洞中常年溪流不斷,是旅游探險的好去處。風景區內主要景點還有化主廟、沖擔石、險八腳、迎客松等30多處。
龜峰山人文歷史悠久豐厚,“神龜吞日”的神話將歷史帶進洪荒遠古,“柏舉之戰”的春秋吳越爭霸史實則將2500年的烽火彈指在一揮之間。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清代廉吏于成龍等歷史人物在此留下斑斑蹤影;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蒞臨過龜峰山這方正在崛起的土地。因此,自古便是名人雅士風云際會的勝地,如今更是城鄉游客流連忘返的天堂。
說到“龜峰旭日"呢,它可是此景區的一大奇觀。史書上曾對龜峰作過這樣的描繪:"每當秋高云盡登龜山頂,望江漢披練,而于夜半觀日出尤奇,此時觀日出,只見扶桑動搖,海水吞吐,金蛇萬道,射目蕩心。"黎明時站在雁門寨上,可看到玫瑰色的天幕下,群山活象浩浩渺渺的大海。太陽初升,如同神話里的紅寶石熠熠生輝,霞光萬道。
上面已經說到龜峰山曾經發生的”柏舉之戰“,其實龜峰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這里是吳楚柏舉戰場之一。傳說三國時,曹操在這里操練過兵馬,并在峰頂化主廟前題了一副對聯:"名山名剎名僧此曰名傳,原是龜峰名勝景;古寺古人古圣當時古跡,儼然天竺古能仁"。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曾在此大敗清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是著名的大別山革命根據地。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要登上龜頭頂端,事實上對于游人來說,是一次考驗自己膽量的好機會。經過"沖擔石"、"險八腳"這樣的險處,寬不足一尺,下臨萬丈深淵,膽小者只能望而卻步,如能征服艱險登上龜頭,千嶂奇觀,盡收眼底,白云繚繞,飄忽腳下,從山如丘。看來我們都有機會當上探險家哦。
這一路走來,相信各位游客也有看到了,龜山風景區是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古有唐太宗李世民登臨龜尾御筆題寫的"能仁寺",一代文豪曹操親臨龜頭題寫的對聯(現存化主廟門楹),今有1958年董必武視察龜山的題詩:"昔日游擊地,今為產茶區。龜峰名久著,牯嶺德不孤。燦漫紅花勝,蒙茸綠草鋪。此山藏寶物,前進莫躊躇。"
龜峰山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而且也有豐富的物產,產有獲部優產品稱號的"龜山云霧茶",遠銷各地的白廠絲和真絲綢,還有849種野生藥材,產有地藕、苦菜、竹筍、蕨菜、白花菜等野生綠色食品,都是極好的旅游紀念品。當地的土特產品應有盡有;龜山巖綠、竹筍、龜峰銀耳、黑木耳、香菇、天麻、龜山地藕、蠶砂保健枕、老米酒、龜峰白花菜、斷板龜、龜蛇、龜峰赤蜜、龜峰板栗、龜峰柿餅、龜石耳、龜珠砂、龜山葛粉、魔芋豆腐、神仙豆腐、栗漿粉、龜山糍粑、腐豆腐、炸豆腐、龜山魚面、魚糕、龜山吊鍋、鍋巴粥以及各種絲織制品等。有機會希望我們的游客都能一飽口福。
解放后,龜山建成國營龜山茶場,這是一個以茶為主,茶糧并舉,農林牧副漁相結合的國有農墾企業,總場下轄九個茶葉專業大隊,三千多人,版圖面積43。9平方公里,其中茶園面積20__畝,年產干茶30多萬斤,已經形成以"龜山巖綠"茶為主的七大名優產品系列,產品遠銷東歐各國得國內19個省市區,各種茶葉產品先后二十多次在國際、國內各級茶葉評比中獲獎。龜山茶樹多分布在海拔600至1000米的半高山地帶,山間日照時間短,氣候變幻莫測,尤其是春夏,多為云霧籠罩。該土壤巖石風化及雜草枯枝落葉腐料后的黑色土層,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有機質,土壤肥沃深厚,PH值在5。5左右,年均氣溫16度,降雨量在1200到1300毫米之間,相對濕度80%,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宜茶之地。
龜山風景區是一處旅游勝地,春季滿山杜鵑似火,蘭草吐幽,是春游的好地方;夏季白天蒼松翠竹蔽日,夜晚涼氣襲人,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季山上野果遍地,山下一派豐收景象,正好參與農家樂;冬季滿山銀裝素裹,松濤之聲不絕入耳,可盡心探古訪幽。目前,龜山風景區內各種度假別墅隱現于松柏竹林之中,幽勝誘人,成為著名的避暑消夏勝地。新的龜峰勝地正張開雙臂,迎接四海游人前來探究她的神奇與壯美。
好了,游客朋友們,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如此的短暫,我們今天的龜峰山之行到這里就結束了。在這次旅行過程中,我的工作還有很多應該做好而沒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夠向大家說的只有—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如果來年我們有緣再次相會,我愿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