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城導游詞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年盤龍城被攻陷時的畫面,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城內貴族們早已喝得東倒西歪,城中的奴隸和城外的三苗人拿著武器,里應外合,出其不意地同貴族軍隊拼死硬仗,整個盤龍城中火光映天,商朝貴族落荒而逃。正是三苗人不畏強權、視死如歸的英勇精神,終于趕跑了中原商人,而這座興盛一時的商代城堡最終埋沒在了武漢的荒郊野外。我想,盤龍城的興盛與沒落也正雙向反映了積極進取、寧死不屈的楚文化精神層面的特征。
好,接下來,讓我們參觀一下盤龍城文物展覽室。在這里,出土文物之豐富,形式之多樣,藝術之感人,是盤龍城遺址的一大特色。他展現了我國南方古代文明的瑰寶,描繪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圖景。這里出土的文物有青銅、陶器、玉雕、木雕和石雕等多種物件、在生產方面,則有鍤、羌、斧、鏟、錛、鑿、鋸、刀、鐮等些是衡量當時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尺;在禮儀祭祀等方面,有鼎、鬲、甗、簋、斝、爵、觚 、盉、罍、卣、盤等,這是奴隸社會一定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在兵器方面,有戈、矛、斧、鉞、刀、鐓、鏃等數種類。特別是厚重的大鉞、既是戰爭的重要武器,又是“大辟”的刑具,說明當時這里曾駐有一支裝備“先進”的部隊;在食器和飲器方面 則有鬲、鼎、甗、斝、爵、杯、簋、盆、碗、甕、缸、豆、壺、罐等器具。其種類、形制益臻完備。大家看這些隨葬用的酒器,有釀酒用的罍,貯酒用的壺、卣,溫酒用的盉、斝,飲酒用的爵、觚等、其種類數量之繁多,令我們不禁想到,我們的祖輩們是如何的嗜酒。
這些文物大都造型典雅,雕飾奇巧,線條流暢,僅銅器上使用的紋飾就有饕餮紋、夔紋、目云紋、弦紋、夔紋、三角紋、圓圈紋、鏤孔、渦紋、云雷紋和線紋等。如這饕餮紋,古代傳說是一種食人的猛獸,眼如銅鈴,口似血盆,令人毛骨悚然!秴问洗呵铩飞险f的“周鼎者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它象征了一種權威。
隨著這個富含文化的千年“死城”的沉寂,楚國的先民帶著中原文化在荊楚大地成功地與本土三苗各族融合,隨著楚國的強盛,形成了與中原文化分庭抗禮,中華主流文化之一——楚文化。正是盤龍城引進了中原文化,傳播了開創的精神,加深了民族間的了解和溝通,加快了南北文化融合的步伐,成為了博大精深,異彩分呈的文化的淵源。才讓我們于數前年后在這個車水馬龍,燈火闌珊的都市之外的承載悠久文化盛宴的殷商博物館心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