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江蘇導游詞 > 江蘇精選范文大全

江蘇精選范文大全

發(fā)布時間:2019-12-05

江蘇精選范文大全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江蘇的一些導游詞,歡迎閱讀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南京棲霞寺導游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南京棲霞寺旅游,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下南京棲霞寺~

  棲霞山位于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臥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她的深秋紅葉,特別是20xx年發(fā)現的“東飛天”石窟,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旅游勝地。

  棲霞山沒有鐘山高峻,但清幽怡靜,風景迷人,名勝古跡,遍布諸峰,被譽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棲霞,楓林如火,漫山紅遍,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素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

  棲霞山馳名江南,因為不僅有一座棲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巖和隋朝名構舍利塔,還因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間素有“春牛首、秋棲霞”。山西側稱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登高遠望,甚為壯觀,景色十分迷人。

  棲霞山風景區(qū)的第一景是明鏡湖,有“彩虹明鏡”碑立于湖邊,它位于棲霞寺大門西面,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間興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橋與岸相連,造型精巧,向東有月牙池,向前就來到棲霞寺大門。

  棲霞寺座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后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fā)祥地。 棲霞寺是南京地區(qū)最大的佛寺,現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藏經樓、鑒真紀念堂等主體建筑。

  棲霞寺座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后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fā)祥地。),唐代時稱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間,規(guī)模很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臺的國清寺并稱天下四大叢林。清咸豐年間毀于火災。清光緒三十四年()重建,現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攝翠樓、藏經樓等,為南京地區(qū)最大的寺廟。

  千佛巖在鳳翔峰西南麓。聞名遐邇的“東飛天”就在中102號佛龕中。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之子與智度禪師合作開鑿三圣像以紀念明僧紹。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龕上出現佛光,驚動齊梁貴族,于是紛紛前來鑿石造像,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jiān)十年(484-520xx年)逐漸開鑿而成。又據傳,棲霞寺創(chuàng)建人僧紹曾夢見西巖壁上有如來佛光,于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齊永明二年(484年)開始與僧智度禪師在西壁上鑿佛龕,鐫刻了三尊佛像,這三佛合稱“西方三圣”,該殿也稱“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鑿于294個佛龕中,望之如峰房鴿舍,號稱千佛崖。

  后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丈,小者僅盈尺。其中“大佛閣”為開鑿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石窟,鑿于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無量壽佛坐像高達12米。

  20xx年南京旅游界要說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棲霞山發(fā)現“東飛天”,各大媒體更是抓住這一熱點進行大量報道,學術界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使“東敦煌”、“東飛天”蜚聲海內外,很多人慕名而來。“東飛天”位于中102號佛龕中。

  這個洞龕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頂的兩組飛天為橙色,線條清晰可辨,中間佛像頭頂的火焰隱約可見。雖然僅有這么兩對飛天,但這是我國所發(fā)現的最東部的“敦煌遺跡”。最近又傳來消息稱在千佛巖旁的舍利塔上又發(fā)現了飛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線條皆與敦煌相似,據有關報道稱,這一發(fā)現進一步豐富了"東敦煌"的文化內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20xx年),始為木塔,后毀于唐武宗會昌年間。現存之塔系南唐時高越、林仁肇建造。從棲霞寺南側圍墻外山路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tài)生動傳神。

  塔基上刻著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誕生、出游、苦行、坐禪、說法、降魔、涅般。該塔為五級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釋迦八相圖和海石榴、魚、龍、鳳、花卉等圖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賢騎象圖和文殊菩薩像,像上還刻有“匠人徐知謙”等題名。

  塔檐下雕飛天、樂天、供養(yǎng)人等像。第二層以上每面都刻兩個圓拱形龕,均內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計64尊,雕刻精細,甚為生動。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細膩、精湛,裝飾華麗,為佛教藝術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棲霞山還有若干自然奇觀,饒有情趣。如棲霞寺東北,平山頭的南坡上有一處青灰?guī)r石,表面呈波浪狀,人稱“迭浪巖”,十分罕見。此外還有“青鋒劍”、“天開巖”、“一線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觀。

  南朝石刻

  體現南京南朝古都神韻的藝術瑰寶——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蘇省內共有32處,其中南京地區(qū)有19處,分布在江寧、棲霞等處,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劉宋,距今約1520xx年,19處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處,另有失考墓7處。

  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約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鎮(zhèn)墓神獸、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幾種。鎮(zhèn)墓神獸分雙角天祿、獨角麒麟與無角辟邪三種,形態(tài)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張齒露,目含兇光,腹部兩側刻有雙翼,四足前后交錯,神態(tài)威猛莊嚴。天祿與麒麟僅限用于帝陵,辟邪則專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棲霞區(qū)獅子沖陳文帝陳倩永寧陵前的天祿、麒麟,是帝陵石獸的代表作。它們相向而立,造型矯健靈活,雕刻手法細致圓熟,已脫盡漢代簡樸作風,給人以挺拔、豐滿的印象。而位于仙鶴門張家?guī)齑宓牧号R川王蕭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渾簡練,雕刻技法嫻熟,造型的整體和局部皆十分和諧,顯示出一種勻稱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稱華表,以棲霞十月村吳平忠侯蕭詹墓的碑文保存最為完整。南朝立碑較少,千百個碑毀散湮沒,流傳極少,而此碑巍然獨存。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 碑身、龜趺三部分。碑身鐫刻當時著名書法家貝義淵所書2840多字的楷體碑文,是十分罕見的書法藝術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而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在中國石雕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杰作,也稱得上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祿、麒麟雕刻

  精美者,當屬位于棲霞鎮(zhèn)獅子沖的陳文帝永寧陵石刻。天祿又稱“天鹿”,也稱“挑撥”、“符撥”,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與“天命”和“祿位”有關。麒麟是傳說中的“仁獸”,它的出現,往往被附會為圣賢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寧陵現存石天祿、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飛,富有動感,給人以挺撥、豐富的印象。

  好,游客朋友們,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蘇州寒山寺

  各位游客:說起寒山寺,大家都會想起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詩:“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當年張繼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歸途中夜泊楓橋,寫下的千古絕唱。寒山寺的鐘聲使他消除了煩惱,繼續(xù)寒窗苦讀,后來再次赴京應試,終于得中了進士。因而,蘇州寒山寺的鐘聲能消除人們心中的煩惱,啟迪心靈的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給您帶來美好吉祥的預兆。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覽。

  【寒山寺創(chuàng)建歷史—寒山寺大鐘】

  寒山寺位于蘇州閥門外的楓橋鎮(zhèn),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502—520xx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后來在唐代貞觀年間,這里來了兩位天臺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才改名為“寒山寺”的。傳說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后來被人識破,兩人就雙雙乘鶴而去。又傳說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鐘,飄洋過海東渡日本,到了一個名叫薩堤的地方,傳播佛學和中國文化。

  在寒山寺,最為游人感興趣的就是那口大鐘了。寒山寺的鐘,歷來受到詩人們的題詠,這在文學史上是罕見的。相傳張繼詩中所涉及的鐘,歷經滄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的山田寒山先生四處探尋,欲將此鐘歸還,但終無下落,便募捐集資,在日本明治38年()由小林誠等一批工匠精心鑄成一對青銅鐘,一口留在日本觀山寺,一口送來蘇州寒山寺,在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史冊中寫下了美好的一頁。在日本,蘇州寒山寺幾乎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在日本的小學里,甚至把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作為課文來講授和背誦。

  自1979年12月31日除夕夜,蘇州舉辦首屆除夕寒山寺聽鐘聲活動以來,已連續(xù)舉辦了20屆。20個除夕,近3萬以日本人為主的海內外游人來寒山寺聆聽夜半鐘聲。

  【景區(qū)概況—寒山別院】

  游客們:現在我們已經進人寒山寺景區(qū)了。寒山寺景區(qū)擁有“古寺、古橋、古關、古鎮(zhèn)、古運河”。古寺即寒山寺。古橋指寒山寺兩側大運河上的江村橋和楓橋,即張繼詩中“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江、楓這兩座橋。古關指大運河和上塘河交匯處的鐵鈴關,建于1557年,為明代抗擊倭寇的關隘,城樓雄偉,現設抗倭史跡陳列室。鐵鈴關、滸墅關、白虎關是歷史上有名的“蘇州三關”。古鎮(zhèn)就是楓橋鎮(zhèn),粉墻黛瓦,一派姑蘇水鄉(xiāng)風光。古運河即開鑿于隋場帝時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從寺前流過。

  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輝煌,宏偉莊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會兒我們進了寺內再去參觀。現在我們取道寒山別院去寒山寺。

  寒山別院是1993年修筑的,滿園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怕,蒼松、翠竹、桂花、櫻花、臘梅、草坪與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橋、聽鐘坪、覓詩廊等,景物交相暉映。園中的那座松茂亭內,于1993年立了一塊碑,碑文為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30歲時用行草書寫的《楓橋夜泊》詩。1956年,他的女兒李星華將這幅原作捐獻給國家,現存于中國革命博物館。寒山寺內還珍藏著宋代、明代、清代、民國年間以及現代文人學者寫的楓橋夜泊詩碑。

  【照壁—山門—主庭院—五百羅漢堂】

  穿過寒山別院,各位看到前面的那座石拱古橋就是江楓橋。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山門前的照壁,黃墻上“寒山寺”三個大字,是由浙江東湖名土陶浚宣所寫,字體古樸蒼勁,給歷經千年風霜的古剎增添了莊重感。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大家發(fā)現沒有,寒山寺的山門是朝西的。通常的民居建筑或寺院建筑都以坐北朝南為最佳,而寒山寺的廟門為何要朝西呢?據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師說,這乃是“因地制宜”。原來蘇州是水鄉(xiāng)。隋代開的那條運河正位于寒山寺的西邊。唐宋之際,水上交通日益發(fā)展和繁忙,為便于路過的商人、船民、農民、信徒乘船來此朝拜進香,廟門便朝兩靠河邊開了。還有,人們都知道《西游記》中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兩天是佛祖居住地,西天又稱極樂世界,光明圣潔,無一煩惱,所以廟門朝西開,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國圣地,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再者,寺院多火燭,歷代寺僧都以大運河的水來消防滅火。按中國五行學說,水能克火,從風水上來克制火災。然而,和尚們的苦心仍逃不脫人間的災難。歷史上的寒山寺也避免不了戰(zhàn)火和火災,前后共五次火毀。破壞最嚴重的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清軍與太平軍交戰(zhàn),一把大火,將古寺樓閣化為塵埃,除詩碑外無復留存。現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緒三十二年,即重建的,宣統二年()又加修繕,重建大殿,一時成為吳中名剎。

  寒山寺現存主要建筑和古跡有:大雄寶殿、廡殿、藏經樓、寒山拾得塑像、碑廊、鐘樓、楓江樓等。下面讓我們進內參觀。各位請看:這塊“古寒山寺”的匾額,是清末江蘇巡撫程德全的手筆。進入山門,迎面是慈顏常笑的彌勒佛坐像,背面是韋馱的威武立像。

  穿過山門,我們來到了寒山寺的主庭園,園內青松挺拔,回廊曲折通幽,左側的花壇兩面嵌有兩塊石刻,一為明代崇禎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為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妙利指的是初建時的寺名“妙利普明塔院”。這兩塊石刻概括了寒山寺的歷史淵源。

  接著我們來看看左側的五百羅漢堂。這些都是清代留下的小型香樟木雕成的鍍金五百羅漢,在羅漢堂中央矗立著一尊于1995年落成的觀音銅像,高2.5米,重1.5噸,是由日本宗教畫院、日本禪宗畫家協會贈送的,于1995年落成。

  【大雄寶殿—釋迦牟尼像—十八羅漢像—大銅鐘】

  在進大雄寶殿前,我們先留意一下大雄寶殿前的漢白玉欄桿,全長34.50米,柱高1.5米,欄板高0.7米,采用蓮花寶座和海棠的圖案。這只鐵香爐上鑄有“大化陶熔”四字,暗示了佛的神通廣大,意為佛的教化可以造就信徒成為大器。大殿前的一對石柱,稱為“露盤”,是和尚就餐前放飯盛水,以供所謂餓鬼食用的器具。

  殿內正中供奉的是釋迎牟尼佛木雕像,左邊長者為迦葉,右邊年輕的叫阿難,他們是如來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迦葉在靈鷲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會;阿難是佛祖的從弟,聰明有智慧,擅長記憶,跟隨佛祖20xx年,把佛祖生前的講經說法都寫在貝葉樹的葉子上,成了佛經。“戊戌變法”改良家康有為參拜寒山寺,曾寫了一副“真經書貝葉,法果證菩提”的對聯,點出了佛經的歷史,墨寶現珍藏在寒山寺楓江樓里,成為寒山寺重要文物。

  大殿兩側沿墻分列著明代時從山西五臺山清來的鐵鑄十八羅漢金身坐像。釋迪牟尼佛像背后東墻上嵌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所畫的寒山、拾得石刻。寒山右手指地,拾得擔胸笑顏,畫面上還有講述寒山、拾得勸人和好歡顏的詩篇:“我若歡顏少煩惱,世間煩惱變歡顏。”南墻上嵌有清代佛教居士大鶴山人鄭文焯于1880年在楓橋船中所作的指畫豐子像石碑。據說豐干和尚是寒山、拾得的師傅。

  大殿后測東南角懸掛的這口大銅鐘就是由日本山田寒山贈送的,銅鐘高80多厘米,直徑近70厘米,周圍鑄有陽文漢字《姑蘇寒山寺鐘銘》,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寫。

  【普明塔—寒拾殿—藏經閣—鐘樓】

  出大雄寶殿,左通普明寶塔和方丈室,右邊是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正前方的兩層樓即是寒拾殿。屋頂上雕了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的塑像。

  我們先登塔遠眺。寒山寺始建時,就有“妙利普明塔”,后毀于戰(zhàn)火,北宋重建寶塔,元代末年又毀,后600多年來寒山寺一直無塔,建塔是寺僧們的心愿。此塔是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舉行隆重的開光典禮。塔高42.2米,5層,呈正方形,為仿唐木結構樓閣式塔;塔剎為銅鑄鍍金,高9.6米,重12噸,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塔外四周掛有108個風鈴,塔內各層都有木梯可供游人登臨。登上寶塔,東可望蘇州古城,南觀蘇州新區(qū)和大運河,北眺虎丘和西面的獅子山,吳中美景幾乎盡收眼底。塔院四周建有回廊,廊間可觀賞古代名人書寫的《楓橋夜泊》詩碑。

  下了普明塔,讓我們去參觀一下“寒拾殿”。請看:門上方這三個字的匾額為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寫。進入殿內,抬頭可見在一座巨大的蓮花座盤上,有兩個祖胸露乳、蓬頭赤足的胖子:兩手一上一下、手拿方桂圓口凈瓶的叫寒山;左手持腰帶、右手持一枝荷花的就是拾得,那副眉開眼笑的樣子,好像在跟我們游人逗樂呢。寒山、拾得確有其人,是唐代詩僧。寒山曾隱居浙江天臺寒巖,自號“寒山子”,他善于作詩,人稱詩僧,其詩內容有釋道思想,語言通俗,把深奧的佛學玄理用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有《寒山子詩集》流傳于世。拾得原是個孤兒,被大臺國清寺高僧車于在赤城山道上抬得收養(yǎng)為僧,故名拾得。在《全唐詩》中收有寒山詩一卷,共有303首;收拾得詩一卷,共50來首。據說寒山、拾得本是七世冤家,經豐干禪師點化,終于和好,朝夕相處,親密無間。他們三人經常聚會談禪,寒山、拾得以友善而齊名。你看他倆一持荷花,一捧凈瓶,一“荷”一“瓶”,其諧音就為“和”“平”了。意為和和氣氣,平平安安,百年好合。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為“和圣”,抬得為“合圣”。所以民問講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

  寒山、拾得有一段對話值得我們品味。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日: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拾殿的樓上是藏經閣,上面秘藏珍貴佛經、書籍共7300多卷。寒拾殿后墻的背面正中供奉的刻有千手于眼觀音、韋馱和關公等人物的巨碑,刀法細膩,形象生動。內墻環(huán)壁嵌有的《金剛般著波羅密經》石刻和董其昌的題跋41塊。這些都是傳世珍品。

  現在我們到鐘樓去看看那只聲音洪亮,清越深遠的鐵鐘。樓上懸掛的鐵鐘是江蘇巡撫陳菱龍重修寒山寺時,為保存古跡,仿舊鐘式樣鑄造的,鐵鐘高1.2米,直徑約1.2米,重約2噸。鑄于清光緒三十二年,即。寒山寺的鐘聲歷來被詩人們題詠,那悠揚的鐘聲已深入人心。那寺院的鐘聲為何要敲108響呢?唐代大智禪師懷海創(chuàng)立“百丈清規(guī)”佛教典儀中規(guī)定在晨昏二時雞大鐘108聲,以“覺醒百八煩惱之迷夢”。根據我國佛教經典和風俗,108響鐘聲有3種含意:第一種含意是因為一年有12個月24個節(jié)氣72個候(古代稱五天為一候,按農歷360天計,一年分為知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既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種煩惱之數。所以要聽108下鐘聲,表示回顧舊歲,迎接新春的意思。第二種含意是表示對佛門108位長老的懷念。第三種是說人生禍福相依,沉浮無常,一年中有108個煩惱,佛經上有“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所以敲一下鐘聲能除去一個煩惱,敲108下,就除盡所有煩惱,一年中化兇為吉,平平安安。每年除夕夜半,寒山寺僧敲鐘108響,最后一個鐘聲正好是新年零點開始。各位游客,不妨今年的除夕夜再到寒山寺來,聆聽這108響鐘聲,消除人世的108個煩惱。

  【碑廊—弘法堂—“機江第一樓”】

  寒山寺的碑刻素來聞名,而其中最著名的首推《楓橋夜泊》詩碑了。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就到碑廊去觀賞一下。自古至今,寺中《楓橋夜泊》詩碑到底有幾塊呢?答案是:一詩七碑。

  北宋翰林學士殉國公王珪(1019—1085年)書張繼《楓橋夜泊》詩石刻,為張繼詩第一石,可借此碑早年失傳。為恢復歷史遺跡,弘揚民族文化,在海峽兩岸有關人士的努力下,于1996年用王珪字跡集成的張繼詩第一石又重立于普明塔旁。這要感謝中國臺灣博斯年圖書館,他們無償慷慨惠贈3000余字的王珪手跡墓志銘拓片,經蘇州著名書法家費之雄集字,蘇州碑刻博物館雕刻藝術家時忠德重刻,又向世人展示了張繼詩第一石的神采,為了解王珪書體特征和風格提供了實物。

  全詩集字只有28字,但能直接選用的王珪完整原字只有14個,即:月、滿、天、江、火、對、姑、城、外、寒、山、寺、夜、半,其余的都是通過原字部首組合而成。如:“霜”,用“雨”和“相”結合;部民”以“目”和“民”組合等等。字作為正楷,介于顏、柳書體之間。碑石選用了有一定年代的無字舊青石碑,總高2.5米,寬0.84米,厚0.2米,高1.66米,每字約13厘米見方。詩碑碑拓于1996年9月已被故宮博物院收藏。

  第二塊碑是明代文微明所寫,因寺失火,僅存殘碑一塊,剩下不到10字,現展示在碑廊墻內。第三塊碑為清代俞樾所寫,保存完好,現市面上常見的《楓橋夜泊》條幅即是俞樾書碑的拓本。該碑陳列在碑廊內。第四塊碑是與唐代的張繼同姓同名的河北滄州人張繼于1947年12月14日書寫的。張繼寫好此碑,想不到第二天便碎然逝世,這幅墨跡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絕筆了。這塊詩碑保存較好,現陳列在普明塔院內,詩的原件保存在中國臺灣中國國民黨中央史館。

  第五塊碑我們在寒山別院松茂亭內,已先睹為快了,就是李大釗書寫的那塊。

  第六塊碑是當代書畫大家劉海粟的作品。1981年冬,時年86歲高齡的畫家把自己關在房內約5個小時,用整個身心完成了一件力作——行草《楓橋夜泊》。劉老完成這件作品后病倒了多天,但他對這幅作品非常滿意,認為不亞于俞樾所書。根據劉老生前愿望,這塊碑于1994年鐫刻完成后置于寒山寺碑廊內。

  第七塊碑是1998年新豎在“楓橋詩碑廊”內的由革命前輩陳云所書,原件是他82歲時贈給評彈名家劉韻若的。

  碑廊內與俞樾手書碑相對而立的是康有為在寒山寺題的詩:“鐘聲已渡海云東,冷盡寒山古寺風;勿使豐干又饒舌,化人再到不空空。”康有為曾慷慨于古鐘流失到日本,他風趣地說:也怪豐干和尚多嘴多舌,向浙江臺州太守閣邱點破了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兩菩薩化身的天機。若不是泄露天機,再有轉世者到來,寺內就不會空空地連古鐘也保不住了。

  碑廊斜對面是弘法堂,里面供有三尊銅像。正中為唐代高僧玄奘,他于620xx年去西天取經,645年返回長安,翻譯了大量的佛經,還寫了《大唐西域記》一書,在《西游記》里,他是孫悟空的師傅唐僧,已成為婦孺皆知的形象。右側是唐代高僧鑒真,他五次東渡日本失敗,第六次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于753年在蘇州張家港黃泅浦起航,這次歷盡千辛萬苦,成功抵達日本,傳播佛教、建筑、雕刻、農業(yè)、文學、醫(yī)學、書法等知識和技術,被譽為日本律宗始祖。763年,76歲的鑒真在奈良后招提寺病逝。左側還供奉著日本高僧空海的銅像,820xx年,他隨日本遣唐使來華,農歷十一月二十二日抵蘇州,二十三日乘船到楓橋參拜寒山寺,最后到達唐京城長安,學習佛學、詩文、繪畫等,三年后回國成為日本真言宗密教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日本的鑒真大師”。852年去世,日本天皇追賜“弘法大師”謚號。

  游客們:參觀完碑廊和鐘樓之后,有興趣的游客還可以登上“楓江第一樓”。楓江樓在寺的南面,上下兩層,飛檐斗角。舊時的楓江樓在解放前就坍塌了,現在的這座樓是解放后從蘇州城里移來的一座著名的花籃樓。因樓的底層南部比一般廳堂少用兩根楹柱,即省去二步柱,而在大殿前檐處換上了兩個雕刻精細的木質花籃,故名“花籃樓”。花籃樓的樓梯就像南京靈谷寺塔里的樓梯一樣,圍繞著中心柱盤旋而上,十分精致奇特。順著樓梯,登上樓頂,臨窗眺望,遠山近水,風光如畫。怪不得文人墨客到此有說不盡的詩情畫意!

  各位游客:寒山寺的參觀就到此為止,但愿寒山寺的鐘聲能給您帶來美好的祝愿。

江蘇精選范文大全 相關內容:
  • 浙江蘇堤的導游詞(精選10篇)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筑而成。后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臥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 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

  • 有關江蘇個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15篇)

    從黃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樓的西面,有一個幽靜的景區(qū),這區(qū)域的主體建筑是一座南北敞達,東西用墻圍閉的小廳,這些建筑給人的感覺好像帶了某些“京味”。...

  • 江蘇個園的導游詞(精選16篇)

    歡來到這里,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個園建于清代中葉。因園主愛竹,園內遍植竹子,因竹葉的形狀象 “個”字,故以“個園”名之。竹是古代文人喜歡歌頌和表現的題 材,認為它是清高、有節(jié)氣的象征。...

  • 浙江蘇堤導游詞(精選9篇)

    據《元史》記載,元祐五年(1090)蘇東坡任杭州刺史時,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條南北走向的堤岸。蘇東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約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這一條堤岸的雛形。...

  • 江蘇靈山的導游詞(精選18篇)

    歡迎來到第一批5a級國家旅游景區(qū)——靈山風景區(qū)!靈山風景區(qū)位于無錫市太湖之濱,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文化底蘊深厚、精神風貌濃郁的佛教主題公園。首先,墻上。...

  • 浙江蘇堤的導游詞(精選13篇)

    蘇堤南起 南屏山麓,北到 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 文學家、書法家 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筑而成。后 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

  • 江蘇園林導游詞(通用6篇)

    寄暢園是一處始建于明代的漢族古典園林構筑,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惠山橫街。園址原為惠山寺漚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約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秦金得之,辟為園,名"鳳谷山莊"。...

  • 江蘇熱門旅游導游詞(精選19篇)

    俗語說:江南園林甲全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從總體上說,具有三個特點,一是造園圖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為主題,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致,沿阜壘山,洼地建池,巧建亭榭,點綴樹木,講求詩情畫意。...

  • 江蘇旅游美景導游詞(通用15篇)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歷年間太仆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莊,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茸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

  • 江蘇靈山導游詞優(yōu)秀范文(精選14篇)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春游,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里我們要去靈山圣地游玩。走進靈山圣地,頓時豁然開朗,眼前是巍巍青山,一尊大佛屹立在山上,她用慈愛的目光望著蕓蕓眾生。雖然游人如織,但是腳步輕輕,顯得十分寧靜。...

  • 江蘇湖泊的導游詞(精選3篇)

    首先非常歡迎各位來到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景點,西湖。想必大家已經聽說了很多關于這個美麗的地方的傳說,如今終于能夠身臨其境的來到這里,就讓我來帶領大家一睹她美麗的風采。...

  • 江蘇旅游導游詞(精選20篇)

    瘦西湖位于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

  • 江蘇最好的導游詞(通用3篇)

    一江奔海萬千里,兩記呼樓六百年。這副絕妙的對聯,是南京閱江樓六百年風雨滄桑的真實寫照。登上閱江樓,放眼遠眺,但見浩瀚的大江滾滾東去,一覽無余,仿佛鄭和下西洋以來六百年煙雨盡收眼底。...

  • 介紹江蘇靈山的導游詞(精選11篇)

    各位游客們,歡迎諸位來江蘇靈山參觀游覽。靈山自然風景區(qū)距京城122公里,其頂峰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第一峰。西與龍門森林公園毗鄰;東與龍門澗景區(qū)相連;南與109國道相通,由于其海拔高度所致,使靈山在方圓25平方公里內形成北京地區(qū)集...

  • 最新的江蘇個園導游詞(精選15篇)

    各位游客: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線的太湖石表現秀雅恬靜的意境,那么秋景則以黃山石粗擴豪放的直線表現雄偉闊大的壯觀。因為黃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嶺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個園最富畫意的假山。...

  • 江蘇導游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 奶头好大揉着好爽视频午夜院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 |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青青草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 九九热精品国产 | 456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丁香五月欧美成人 | 国产精品厕所 |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看 | 国产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桃子视频网站在线看 | aaaaaaaa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色片 | 日韩色网址 | 亚洲领先的自拍视频网站 | 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 | 国产aⅴ无码片毛片一级网站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 | 97超碰caoporen公开人人爽 | 性欧洲xxxx | 国产精品一区91 |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 野花社区www在线观看 | 国产嫖妓风韵犹存对白 | 国产色播av在线 | 欧洲经典二三区 | 成人网站免费大全日韩国产 | 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 久草色播|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 第一色站 | 少妇被強暴到高潮 | 成人黄色网 | 性开放按摩av大片 | 91麻豆精产国品一二区灌醉 | 蜜桃麻豆视频 | 国产视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