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導游詞怎么寫(通用3篇)
沙湖導游詞怎么寫 篇1
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我的名字叫--,,我是來自--的,身邊的朋友都稱呼我為--,大家也可以這樣稱呼我或者直接稱呼我小-。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及衷誠的問候,祝愿給為朋友工作順心,大吉大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在導游界流傳著這樣一段話:“投身導游英勇無畏,游山玩水貌似可貴,其實生活極其瑣碎,為了生計吃苦受累”可我想說,作為導游的一員,我驕傲啊!導游是神圣又受人尊敬的職業,導游的工作培養了我的責任心,鍛煉了我對生活的態度。 快樂,向上是我對生活的態度,熱情、真誠是我對工作的態度。希望用我的熱情給您帶來一份快樂,用我的真誠給您帶來一份平安!
簡短的互動之后呢,我們之間相互的都有了一些了解,很高興能夠跟大家相聚在這小小的空間里,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都能玩的開心,旅途順暢。那么今天我將要帶領大家去游玩的是沙湖旅游景區。沙湖旅游區在距銀川市西北56公里平羅縣境內的西大灘。90年開發建設,94年被列為全國35個王牌旅游景點之一;00年,又確定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01年,被評定為“AAAA”級生態旅游區;07年,又被評定為“AAAAA”級旅游景區。先后又被國家相關部委和自治區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景區先進單位”、“全國旅游行業先進集體”、“優秀企業文化示范基地”、“誠信企業”等榮譽稱號。
沙湖獲得了如此之多的榮譽,那么沙湖到底有啥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就給各位介紹一下沙湖所擁有的獨特的旅游資源,沙湖的主要特色有金沙,碧湖、翠葦、游魚、飛鳥五大特點。
那么先要給各位介紹的是沙湖的第一大特點金沙,沙湖的整體面積是80.10平方公里,而金沙的面積是22.5平方公里,與其他的沙漠不一樣,沙湖的沙質細軟,赤腳踩上去軟綿綿、麻酥酥愜意的感覺傳遍全身。此沙不僅來歷不明,用處更是有趣,金沙不僅有觀光旅游價值,還有許多醫用神奇之處。陽光中許多歲人體有用的微量元素,都聚集在金沙之中,因此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為人體補充微量元素、舒筋活血、解除疲勞都是有幫助的!
第二,碧湖!沙湖的湖泊面積45平方公里,最初的時候沙湖的湖水是由于賀蘭山夏季遇暴雨山洪下泄多年積蓄而成的天然湖泊。形成之初,人們用它來養魚,增加經濟收入,為了保證水源,后來變引黃河水做補給水源,這里湖水清澈,魚蝦鮮美,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第三,翠葦,說啥胡的秀美,美就沒在那隨風搖曳,獨具特色的蘆葦上,在這遼闊的湖面上,分布著4300多畝的蘆葦,迎風招展的蘆葦,就像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迎接著八方游客來沙湖旅游觀光。正是這些星羅棋布而又疏密有致的綠色風景,才將沙湖裝點的如此的秀美。
第四大游魚,沙湖水產資源豐富,常見的鯽魚、草魚、鯉魚,還有擺放不常見的武昌魚和娃娃魚,每年3月,當萬物蘇醒之時,沙湖的草魚最喜歡吃新鮮的嫩芽,所以就把成片的蘆葦嫩芽作為了美食,同樣經過草魚修剪過的蘆葦也變得錯落有致,東一叢,西一簇的,構成了獨特的風景。此外沙湖中還有另外一種長著大頭小身的怪魚,由于奇特味道鮮美所以經常拿來招待貴賓。來到了沙湖,大家就可以一飽口福了!
第五,飛鳥。沙湖鳥島總面積4247公頃,在鳥島內共棲息鳥類11目24科9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和黑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大天鵝、小天鵝、灰鶴、等14種。沙湖茂密的蘆葦叢是它們天然棲息和繁衍地。到了秋季,伴著落日的余暉和搖曳的葦花,成群的鳥兒從水面掠過,頗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情畫意。
上面講的幾大特點,如果分開來講,確實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不同的就是這些不是新鮮事的事集中在一起那就是新鮮了!提起沙湖,人們感嘆最多的是它沙水相依的奇觀,沙與水原本該是勢不相容的,但在這里,一切都渾然天成。然而,如果只是這樣的風情,沙湖大概也不會使眾多游者流連忘返,沙水相依終究只是它沉寂的外在,卻缺少了一份生氣。而正是沙湖種類繁多的飛鳥和游魚為這里帶來了生命的靈性。這里是鳥的天堂、魚的世界、游人的樂園。廣闊的沙湖萬畝水面宛如一幅巨大的銀色錦緞,初夏,新葦如茂林修竹,郁郁蔥蔥,或如華蓋,或如屏障,微風吹來,綠影搖曳,婀娜多姿。沙湖以自然景觀為主體,是一處融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景區。“金沙、碧水、翠葦、飛鳥、游魚、遠山、彩荷”幾大景源有機結合,構成獨具特色的秀麗景觀。
好了,我們馬上就要進入沙湖游玩參觀了,請大家檢查好自己的隨身物品,這里面還要做幾點溫馨的游玩提示,相機要隨時用隨時在開,以免沙子進入相機里面,希望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好現在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有想唱歌的去大家的左手邊,十分鐘之后在檢票口前方的藍色亭子下集合,給大家發放門票。
篇三:寧夏大自然國際旅行社導游-沙湖導游詞
Ladies and Gentlemen:
下午好!歡迎各位來到我們美麗富饒的塞上江南寧夏川,我叫沈國際旅行社及司機師傅對大家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在寧夏游覽期間玩的開心,本次大家的寧夏之旅就由我來擔任地方導游服務工作,我右手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張師傅,張師傅已有及張師傅祝大家玩得開心,旅途愉快!
各位朋友,我們的車即將駛上銀川黃河大橋,它全長1200米,居1994年7月18雕塑各一組,東組為駿馬騰飛,象征寧夏各項事業蒸蒸日上;西組用漢語拼音:yt組成有伊斯蘭風格的鳳凰騰飛圖案,寓意銀川騰飛,紹一下銀川概況;銀川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現轄三區、一市。總面積9555.3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47.64平方公里。
20090.12川市地處東亞大陸和中國北部的中心,位于寧夏引黃灌區的中部,東臨黃河,西屏賀蘭山,平均海拔1100米,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具有春遲秋早,夏熱而無酷暑,冬長而無奇冷的川是一座具有悠久的歷史、充滿濃郁的伊斯蘭教特色的古城,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
匯地帶最具有魅力和發展潛力的旅游城市之一,它建于公元年(也就是唐高宗鳳儀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了西夏國,銀川為國都,當時稱興慶府,歷時巖畫、拜寺口雙塔等等;
各位團友,我們大家下榻的銀川國際飯店馬上就要到了,銀川國際飯店是按國際五星級標準興建的,飯店占地6萬平方米,相信大家明天我們參觀的景點分別是沙湖、鎮北堡西部影城、西夏王陵,我們大家洗漱完畢可以前往一樓西餐廳用自助早餐,我們8:30準時出發,好了,大家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啦!
各位團友;大家早上好,按照行程安排我們今天前往被譽為塞上明珠的沙湖生態旅游區,沙湖位于銀川平原北部,石嘴山市平羅縣境內,在姚葉高速公路(也就是我們現在行駛的公路)和包蘭鐵路交叉點,交通十分便利。距銀川市56公里,石嘴山市20公里,我們乘車大約行駛50分鐘;沙湖的總面積80.1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最深處可達4米,流動沙丘22.5平方公里。
我們都知道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憶江南》一詩中曾對江南水鄉有過這樣的描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然而在中國塞上江南,再放異彩等題詞,包括我們景區大門上的沙湖兩個字。我們今天要去的沙湖,就是鑲嵌在塞上江南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是一處融于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為一體,自然資源蘊藏豐富、景觀秀麗、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區。它品味高,層次多,質量好,特色明顯的旅游區。目前為止,沙湖已經
沙湖旅游區自19--年開始接待游客,平均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近幾年沙湖每年接待100多萬中外游客;“沙湖”顧名思義,既有沙、又有湖、金沙碧湖在這里巧妙地融合構成了一副粗狂而秀美的絢麗畫家旅游局評為國家5A級景區。20--年榮獲“中國十大魅力休閑旅游湖泊”稱號,并入選中國百強景區;20--年被美國媒體評為“中國觀鳥首選之地”。
設的景點項目有:濕地博物館、湖心鳥島、水上滑梯、劃船、觀魚、垂釣、滑沙、騎駱駝等旅游娛樂項目,在這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沙湖參魚類、鳥類,棲居著白鶴、黑鶴、天鵝等十數種珍鳥奇禽。你可在觀鳥塔上遙看群鳥嬉戲的場景,在水邊葦桿間、蘆叢底部更有鳥巢無數,每年春季,五顏六色鳥蛋散布其間,堪稱奇觀。除了品種繁多的鳥類體圍1米多的大鱉。由于盛產魚類,在沙湖附近的餐館里,專門設有
沙湖的面積從西南的長勝東沙窩到東北的米家沙窩全長25公里,從西北的歸德溝洪積扇下洼地到東南的包蘭鐵路寬12公里,總面積至少在200平方公里到300平方公里,甚至更大。銀川在歷史上得上湖的水面的只有一處,那就是歷史上的沙湖。沙湖這個地名是古代從平羅威鎮堡到歸德溝、韭菜溝中間唯一的地名,而且在地圖上的跨度長達216年(公元1725年~公元1941年)。文字記載473年。排水溝的情況下,大武口溝口、韭菜溝、歸德溝、大風溝、小風溝(汝箕溝歷史上入沙湖,現在改道入鎮朔湖),這六條大溝十幾條小溝的上書朝廷需要這個地名,二是僉事齊之鸞在工程竣工后報告朝廷也需要這個地名。
沙湖旅游季節很強,每年的五至十月份是“有朋自遠方來”的黃穎有趣,讓您玩在沙湖,樂在冬季。
沙湖導游詞怎么寫 篇2
北川猿王洞景區地處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這里是羌民族聚居區。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已有3000多年文明歷史,古代羌族生 活在青海、甘肅、陜西、四川等省的大部分地區,史書上稱之為西羌。遠古時候僅有史稱南蠻、北狄、東夷、西羌的4個民族。我們今天的56個民族就是從這4個民族演變過來的,可見我們羌民族的歷史悠久。在景區數十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各具特色的高山溶洞23個,是世界罕見的高山溶洞群,猿王洞就是其中的一個。地處海拔1250米的高山之上,洞內景觀獨特集奇、秀、險容為一體。景區二、三級平臺地形復雜,氣候多樣,風景怡人。這里樹木茂盛,古藤纏繞,生長著多種珍稀樹種和生活著多種珍稀動物。在后山的人文景觀羌寨風情園別墅群區,還可以看到宏偉雄壯的天神殿、巍峨聳立的西羌第一碉,精彩刺激的動物表演等等,因負氧離子濃度較大,在這天然的大氧吧里,盡情呼吸新鮮而潔凈的空氣,蕩盡身心的疲倦和煩惱。
高山溶洞
景區溶洞群大多是發育在泥盆系厚層石灰巖中的典型高山溶洞,在不到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各具特色的高山溶洞23個,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屬罕見。如煙云洞幽邃深廣,化石極為豐富;鰱魚洞與地下暗河相通,有水陸兩個出口;林豐洞的洞中瀑布、豎井等各具特色,給人以奇、險、幽的美感享受。已經開發的猿王洞,高懸在數百米的絕壁上,面臨連綿群山和深澗峽谷,氣勢十分雄偉,洞內有世界罕見的鈣化五彩池,被人們稱之為“地下黃龍”,在海內外已進行旅游開發的溶洞中,幾無出其右者,具有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
情人橋
民間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猿王洞生活著一群猿猴,猿王帶領著它們覓食野果、抵御猛獸,晚上就歇息在溶洞中,過著舒心自在的生活。傳說天上的仙女也羨慕這里的美景,常在此游玩。猿王愛慕仙女,攀著古藤,蕩過深澗,來此等候仙女,后來猿王與仙女終于成為情侶,永結同心。猿王和仙女的純真愛情終于感動玉皇,把猿王也超度成仙,讓他與仙女能天長地久地生活在天堂。后來人們猿王上天的地方建起了飛仙閣,為紀念猿王與仙女的愛情又叫“鳳凰亭”,在猿王攀藤蕩澗的地方建起了“情人橋”。有詩贊曰:“古藤斜掛牽玉女,飛澗橫鉤渡玄猿”。
泥盆系地質剖面
西羌九黃山猿王洞山地峽谷旅游資源特征概括地反映為奇、秀、雄、險、絕,從沙窩子至桂溪鄉下場口12公里的峽谷范圍里,反映地球3.5-4億年間變化的中國龍門山泥盆系標準地質剖面。在這里可在看到至今連續3億年地球的沉淀物,這里的泥盆系剖面出露完整,沒有缺失,厚度大,而且化石種類非常豐富,被地質專家稱作世界罕見的地質博物館。它是由淺海上升為陸地的歷史見證,再經過內外壓力的共同塑造,形成了現今的地貌形態。其地景資源包括:猿王洞西側柔緩和多層次的斜坡、東側壁立剛勁的峭崖、三級平臺山頂、勁拔雄偉長達十余公里的千仞絕壁以及形態較好的石筍、風動石、蘑菇石等。
原始森林
由于猿王洞二、三級平臺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因此它繁育著豐富的植物和種類眾多的動物。二、三級平臺高山原始森林被覆蓋率達95%,群落結構完整,除原始森林外,夏季可以開展滑草,冬季可以開展滑雪等項目。特別是三級平臺以上的山頂由于四周是絕壁,動植物與外界聯系少,形成了獨立的生物體系,如箭竹海、古藤生態園,山上的古樟 、古銀杏、紅豆杉和被稱之為“活化石”的水青樹、珙桐等,以及獼猴、鹿、麝香、錦雞、野雞、綠尾虹雉等,昭示著猿王洞風景區的巨大生態價值。
平通河谷
峽谷中桂溪河水景清麗而氣勢不凡,其形、聲、色、光具有觀賞價值。水體晶瑩、清澈,整個河流宛如銀帶,水流或舒緩或奔放,給人以安詳樸實的感受。沿江的河灘小巧玲瓏,秀麗可人,觀瞻性強,靈氣足。絕壁棧道要步行進入后山原始森林區,必須走棧道,棧道建修在絕壁之上,險峻陡峭。登山是辛苦,也是一種樂趣 ,游客在飽覽九黃山秀美風光的同時,可體驗探險的樂趣。有游客在這里吟詩一首:“棧道掛絕壁,云從腳下起,飄飄凌虛空,或可遇仙女?
西羌晚會
羌寨碉樓式建筑,把你帶回到遠古的西羌大地,你佇立演藝廳外,可以感受到“以射獵為事”,“所屬無常,依隨水草”的狩獵和游牧生活。廳內,富麗堂皇而不失古樸的羌民族風情,似遠古回聲的羊皮鼓隱隱就在耳邊響起,穿獸皮、圍草裙,手執白石和棍子的遠古羌人,踏著羊皮鼓點正向你走來!一臺臺“西羌風情”文藝晚會,讓您在柔和的夜色中感慨古樸的羌民族風情的雄厚與原始!以羌族歌舞、樂器演奏、游客參與的互動游戲等形式展現羌族文化和民風民俗。在“西羌第一堡演藝中心”內游客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和著羌族特有的音樂節拍,跳羌族“沙朗”、烤全羊,邊吃 邊跳,融入羌家生活。每臺節目約2個小時左右。
徒手逮獵
廣闊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人類回歸大自然的理想場所,莽莽林海蒼翠欲滴,場內水草豐盛,無數野菜、野果竟相生長,百花爭艷,氣候宜人,為棲息繁衍在里面
的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源。猿王洞景區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成功的繁殖了第三代、第四代以野豬為主的野生動物,目前數量達千只以上(其中:包括草兔 、山雞)等幾十種野生動物。供游客逮捉,游玩逮獵場的同時,還可觀賞到場內的其它景觀,你可慢步于有驚無險的空中走廊,在云霧繚繞中,仿佛進入了人間仙境,呼吸到云霧中的氣息,腳下的大好河川盡收眼底,體驗到居高臨下的感覺。
高空滑道
滑道:源于歐美,素有“旱地雪撬”之稱,是世界上近年來最時興的一種新型體育娛樂項目,由游客自己駕駛,操作簡單,自由控制速度,在管軌上快速,安全自由滑行,帶給您驚險刺激的人生真趣味。險山滑道根據景區地勢陡峭、奇險的特點設計全長1500多米;勢如盤龍,依山就勢視為壯觀,經專家鑒定該設施符合國家標準運行安全可靠。是風景區一道靚麗搶眼的風景線,也是以車代步的交通工具,玩一把驚險、高速、刺激的滑道會讓您更加神采奕奕、活力四射,來體驗一下生命的快節奏吧!
羌人溜索
羌人溜索是生活在幾千年前的古羌人的一種交通工具,在兩山之間架一根鐵索,羌人用它來運送食物、衣 物、生活用品等等。羌族人利用鐵索從山的一端滑到山之另一端運送物品。在現代我們用這種工具讓游客來體驗那樣一種驚心動魄。兩山之間架設長達380 米、高達138 米的鋼索,游客乘坐背帶借助自身重力溜滑至對岸,體驗羌族古老的交通工具給現代人帶來的樂趣。
羌族風情園
在海拔20__米左右的山上,植被更為茂密,這里有面積達數百畝的箭竹林,有紅豆杉、水杉、銀杏、水青杠、珙桐等珍稀植物。這里春夏可以看杜鵑與百花爭妍,秋可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可以看瓊雕玉砌、白雪皚皚 。
西羌第一碉
相傳西羌第一碉始建于漢代,史書記載,這一帶于“番漢要沖”、羌民“人尤勁悍、性多質直、工習獵射”,經常“剽掠漢地”。明嘉靖25年,西 蜀名將何卿平“白草番亂”時將其拆毀,20__年在原基礎上恢復重建。碉樓是羌寨主要的防御工事,座座分布在險關要隘,碉樓全身用泥石砌成,下大上小,如削去尖的金字塔,被稱為“建筑的活化石”。西羌第一碉建在西羌九黃山景區羌情園東南側,海拔2300米的山頂之上,雄踞松平茶馬古道,山腳江水奔流,四周是高山絕壁,底部邊長8米,碉高30米。此座碉樓既是野豬城寨子的防御工事,更是羌番之地了解官軍行動的瞭望塔,如有戰事,點燃狼煙,數十里均能看見。
天神殿
羌族的宗教保留著原始宗教的內核,為多神信仰。據《羌族史》載:『羌族崇敬的神共有三十余種』概括起來,有三大類:一是自然界神靈,諸如天、地、日、月、水、石、樹等神靈;二是土地神,不同的山寨有不同的神,有的是樹,有的是羊;三是家族和個人的神靈,如自己的祖先,自己的保護神。但在這所有的信仰中,是以白石為中心的。羌族尚白,『以白為善』,崇拜白石,以白石作為偶像的表征。白石常常被供奉在山上、地里、屋頂或廟內,另外在門楣、窗口、碉樓、神樹、神林中也供奉著白石,作為神靈的象征。這種以白石為中心的多神崇拜和信仰,在其它民族是不多見的,非常獨特。除此之外,羌族還信仰道教、藏傳佛教、天主教等。尤其以道教、佛教信徒眾多,并與天神為主的多神崇拜相互融合,相互補充。
爾瑪古道
爾瑪是羌族人的自稱,遠古時候僅有史稱南蠻、北狄、東夷、西羌的4個民族。據傳,3000多年前,這里翠木簇擁,在羌民族長詩《羌戈大戰》中記載,羌人南遷沿爾瑪古道來到岷江、涪江上游一帶定居,與戈基人部落打仗,羌族人敗了,南下而潰不成軍,眼看全軍覆沒,突然涌出一座雪山,就是今天的岷山山脈,擋住了戈基人,挽救了這個古老民族。1935年,紅四方面軍沿爾瑪古道途經北川,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如今,這條用石板鋪成的古道是原爾瑪古道的一 段,沿線的藝術墻真實地再現了羌族歷史變遷,通過這段古道送您直達羌族風情園,親身體驗羌族風土人情。
羌山云海、日出
氣候資源具有魔幻性。日出、云海是西羌九黃山猿王洞氣候資源的優勢要素之一。由于是山地,氣候立體差異大,尤其是日氣候變化大,所以在夏天,云寶頂一帶,時而艷陽高照,時而云遮霧繞,剛才還藍天幽幽,轉眼又烏云壓頂,瞬息輪變,動感節奏鮮明。
沙湖導游詞怎么寫 篇3
星期六,陽光燦爛!我們學校開展了一次20__年湖州市“關注大熊貓,關注我們的家園”征文征名攝影繪畫比賽的活動,活動地點是安吉竹博園。
坐在車上,憑窗眺望,就連公路邊上也可以看見一簇簇不知名的綠的野草在風中搖蕩。車在飛跑著眼底不時掠過的那份綠,讓我在想象中呼喚那青綠般的竹子,呼喚那可愛的熊貓,那份急切的渴望在心里燃燒。導游給我們發了一個可愛的活動標志,我立馬就貼在了衣服上,顯得更可愛,更活潑了!
車子到目的地了!我開心的跑下車,與好朋友集合,唧唧喳喳的聊著天,等待著導游領我們進去。
一走進竹博園大門,首先迎接我們的是一個用竹子做成的鳳凰,它那么高大,那么精美別致,那么栩栩如生,那么引人注目,我真想把它縮縮小,放進口袋里,帶回家!
迎著一條水泥路,我們兩旁時不時地出現美麗的景色,有竹子做成的奧運圈,里面有許多體育項目;雖然已經是冬天,可樹木依然郁郁蔥蔥的,和紅、黃、綠形成鮮明的對照;還有竹子,它們顏色不一,形狀更是有粗有細,有大有小,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天與地之間的頂梁柱!忽然,我發現有一條用葉子做成的“地毯”,心想:“喲!這里怎么會有用葉子做成的“地毯”呢?我還是第一次看見!我得好好的觀察觀察它!”我走過去,彎下身子,定睛一看,才發現,用葉子做成的“地毯”原來是竹子!又心想:“這是什么竹子,怎么長得這么矮?”導游介紹說:“這叫鋪地竹,是日本進口的竹子,永遠也不會長高的!”我聽了,才恍然大悟!接著,導游又向我們介紹了巨龍竹、金鑲玉竹、龜甲竹。。。。。。
后來,另一個導游又把我們領進了熊貓館,熊貓館的門口兩只假熊貓,簡直像極了!我們又看了兩只大熊貓,它們穿著一條黑白相間的衣服,戴著一副黑黑的“墨鏡”,像明星似的,好酷!好帥啊!他們走路和害羞的樣子也很有趣,屁股扭呀扭,肚子上的肉抖呀抖,好像在給我們表演肚皮舞呢!另一只大熊貓就像一個害羞的姑娘似的,害羞極了!一看見我們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飛快的就回到洞里去了!如果,你覺得它們走路和害羞的樣子很惹人喜愛的話,那么它們吃竹子的樣子就更惹人喜愛了!它們先用鋒利的牙齒把竹子的葉子咬掉,慢慢的、細細地品味竹子的味道!怎么樣!大熊貓憨態可愛吧!
聽媽媽講:剛出生的幼仔全身都是白的,一至兩周后,大熊貓開始變色,黑白開始分化;一個月后,它們的耳朵、腿、眼圈和肩帶將長得和它們的媽媽一樣;六至八周,幼仔開始睜眼;九十天左右,四肢勉強開始將身體支撐起來爬行;四個月大時,熊貓幼仔開始活躍起來,一年左右開始采食竹子;一年半,所有的牙齒都長齊,平均每天增重100克左右,主要食物:奶水(母乳或人工乳)。
我們又去玩了碰碰車、恐怖城,還喂了鴿子、猴子,看了美麗的孔雀……
通過這次活動,我不光了解了一些關于竹子和熊貓方面的知識,我們還應該去關愛那些快要滅絕的動植物!讓我們一起愛護我們的家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