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特色導游詞(精選3篇)
威海特色導游詞 篇1
威海是魯菜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以烹制海鮮爾著稱,特別是海鮮貨,小海貨的制作更具特色。威海菜肴特別講究刀功、拼擺花樣、火候和味道,以清鮮、脆嫩、原汁原味見長。烹飪方法多采用扒、溜、炸、炒、煎、蒸、烤等,主要風味菜有紅燒海參、手扒對蝦、芙蓉干貝、紅燒海螺、油爆“天鵝蛋”、姜汁螃蟹、清蒸加吉魚、油炸萬壽菜、威海清湯等。
隨著城市開放度的擴大,如今已發展成為中西餐兼備、各地名吃薈萃的百花齊放的飲食文化。在這里你除了可以品嘗到獨有的威海海鮮,還可以享受到川、粵、揚州菜系的美味,如果有興趣的話,還可以一飽大韓風味、日式料理的口福。
威海特色導游詞 篇2
我的家鄉在祖國的東邊,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這里山美、海美、人更美。我為能居住在這樣的城市里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藍藍的海水一望無際,遠遠望去好像和天空連在了一起。一陣海風吹過,大海就搖身一變,把它的容貌變成了一個跳芭蕾舞的小姑娘,在藍色的大舞臺上翩翩起舞。那一排排浪花像連衣裙上的花邊,在陽光的照射下,像顆顆珍珠閃著耀眼的光芒。威海有著歷史悠久得名勝古跡。舉世文明的甲午戰爭就發生在威海的劉公島。
在清朝時期,我們的海軍戰士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于日本侵略者英勇奮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精神和勇氣值得我們學習!威海是聯合國公認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一年一度的人居節就在這里召開,每年的人居節都會吸引來國內外的友人前來參觀。威海有干凈寬闊的板油馬路,馬路兩邊有綠樹成蔭的街道,有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有娛樂休閑風景優美的海上公園,時尚、新潮、精致的花園式生活小區處處可見。還有
這是美麗的威海,我的家鄉。山東半島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愛威海,更愛威海的美麗。
威海特色導游詞相關文章:
4.全陪導游出發講解稿
威海特色導游詞 篇3
位于肅南裕固民族自治縣境內,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民族風情于一體的旅游區。石窟始建于北涼,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余處窟龕。馬蹄寺石窟是一規模宏大的石窟群體。它包括七個小石窟群,迤邐近三十公里,豎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民間傳說:天馬下凡時一蹄落在了這里的一塊巖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每個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兩窟,總共有七十多窟。
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晉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時期曾有僧眾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改名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的御物。馬蹄石窟由于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馬蹄寺石窟群,從東晉以來,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國到現在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是省歷史悠久、藝術價值很高的文物古跡之一。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寵大,是體驗草原游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