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景點導游詞(精選5篇)
烏鎮景點導游詞 篇1
早就聽說烏鎮是個十分美麗的地方。剛好正月初三爸爸媽媽要帶我一起到烏鎮去游玩。
來到烏鎮,真的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啊!。青的磚,白的墻,黑的瓦,配上木結構建成的房子,座落在石板鋪成的小道兩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鎮像一幅畫似的掛在我們的眼前。我從介紹碑上知道,烏鎮分為兩個好玩的地方。一個是東柵,另一個是西柵,而西柵的面積要比東柵大三倍,從導游處我知道了烏鎮的由來,原來從前有個將軍叫烏贊,他為了保衛小鎮而犧牲,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個小鎮稱為烏鎮。
首先,我們來到東柵,一幕美麗的景色馬上吸引了我,我們走在青石板路上,只見兩岸都建著全木結構的房子。希奇的是這些房子都建筑在水面上,走一會兒就有一座小橋架在河道上,真的是小橋,流水,人家,美不勝收。中午的時候,我們吃著具有烏鎮特色的醬鴨面,看著老街的風情人物,別提有多愜意。東柵還有百床館,三白酒坊,林家鋪子,皮影戲等,最讓我難忘的要數矛盾故居了。矛盾是烏鎮人,字雁冰,與魯迅,巴金,葉圣陶都是好朋友,他是一代大文學家。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西柵,頓時下起了毛毛雨,春風細雨使人非常舒服。我們乘坐游船
觀賞兩岸的風景,此時此景如詩,如畫,如夢,聽導游說晚上的西柵,河道兩岸都點上景觀燈會更加美麗,但是因為時間的緣故,我們只好告別了這夢里水鄉。
烏鎮景點導游詞 篇2
我一直很想知道,一個到處都是水的小鎮會是一幅什么樣子的畫卷。這不,我就來到了美麗的江南水鄉----烏鎮。
進入烏鎮的東柵景區,我不禁被眼前這從來沒有見過的景色給深深吸引住了,一條條小河交叉在一起,通向景區的各個地方,水上時不時會有一位船夫搖著烏鎮特有的烏蓬船從我們面前飄過,船尾處,蕩漾起幾圈微微的漣漪。那景色,是我從未見過的一種美。
那里的一座座小房子傍水而居,看上去,那房子十分古老,但又十分精致,房子到處都雕刻著各式各樣、與眾不同的花紋,讓歷盡滄桑的房子透露出一絲神秘的美。
最引人注目的,該屬于那些極具欣賞性的景點了。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江南百床館了。
在江南百床館里,擺放著許許多多、各具特色的床,有的是雙人床,有的是單人床,但相同的是,每一張床到處都是鏤空的花紋,而且每一張床還都像是一個小房間。在這么多的床里,我覺得,最有趣的該是那一對“姐妹床”了,為什么叫它們“姐妹床”呢?原來,這兩張床幾乎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只不過床的高矮不同,上面雕刻的字也不同,一張床是兩人年輕時睡的,另一張床是年老時睡的。在百床館里,我看著這么多的床,心想:古代的人是不是有些太浪費了呢?光就這么一個睡覺用的床,竟然還要做這么漂亮,花費這么長時間!
除了江南百床館,還有木雕館、茅盾故居、香山堂、財神灣等好多好多有趣但也別具風味的景點。看著這么秀麗的景色,我似乎忘了時間,只沉醉于景色之中了,久久不愿離去……
烏鎮景點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烏鎮游玩,我是導游小劉。好了,我們馬上進入烏鎮了,大家排好隊跟緊我。
大家應該知道烏鎮很出名,既然烏鎮這么出名,想必大家對烏鎮的來歷也一定非常好奇。烏鎮在南宋以前,以現在鎮中的車溪為界分為烏鎮和青鎮兩個鎮。河西的烏鎮屬于湖州府,河東的青鎮屬于湖興府。關于:“烏鎮”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小故事:傳說在唐朝時,漸江刺史李琦想割據稱王。這位吳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的李琦的軍隊節節敗退。最后烏贊連人帶馬掉進了陷阱里。當場被人射死。烏贊忠君愛國的精神感動了所有百姓。大家為了紀念他,就用它的姓氏來作為鎮名。
接下來去參觀矛盾故居,書院跟故居只有一墻之隔。矛盾故居在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兩層木桔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矛盾的曾祖父購買的,稱“老屋”。
好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你們,可以自己拍拍相,留下美好的記憶吧!
烏鎮景點導游詞 篇4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劉。今天我們要游玩的地方是位于浙江桐鄉市的烏鎮。
江南水鄉——烏鎮,它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肴;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烏鎮還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游客們!我們現在已經到達烏鎮了。你們是不是感覺到了一種古老的氣息?是的,因為烏鎮這個地方歷史悠久,所以很容易給人帶來古樸的感覺。走,我先帶大家去做烏鎮著名的烏篷船吧!
坐完了烏篷船,接下來我們一起去參觀歷史悠久的.制布作坊吧!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種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印花,又稱靛藍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是用豆粉,合成灰漿烤藍,采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制成。大家可以購買一些,帶回去留作紀念。
游客們,今天的旅程在我的陪伴下過得怎么樣?大家還滿意嗎?請注意哦,在游覽的時候不要亂丟垃圾,愿你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烏鎮景點導游詞 篇5
古屋頂上的黑色瓦片已褪去原有的色澤,唯有一只孤鳥掠過,留下幾聲啼鳴。
住在烏鎮當地的居民說,烏黑的瓦片和純白的高墻是最好看的,只是現在的人,不會懂這些淡淡的東西。
朝陽已升,照耀著還未蘇醒的大地,顯得有些冷清。一過早,依河的烏鎮喧鬧而又繁華,總有嬉鬧的聲音傳遍大街小巷。兩旁,一磚一瓦壘起的小屋充實的再現了舊時代的那一種悠久,纏綿的情感。走在小道上,望著這些早已陳舊,不再沾染風華的黑瓦白墻心里總是有些回憶。烏鎮的水清澈見底,如同一塊去了塵的碧玉;水中的魚兒總是那么無憂無慮,兩個鰭劃著水,游動在水中。穿過觀前街,走過應家橋,越過古廊棚,登上仁義橋,繞過九曲廊,停駐在香火繚繞紅燭高燒的財神灣的財神廟前,看著滴答的檐雨切割著狹窄的視線。
時過下午,撒著絢麗余暉的夕陽落下了,但緊接著,便是幽靜神秘的銀月。依舊是河畔;依舊是古道;依舊是舊屋;卻在幽深的夜里顯現出了格外的一種美。“啪”一簇火燃了起來,接著“啪啪啪”街道上印滿了火紅的燈籠。停泊在水中央的“拳船”上發出的急切而熱烈的鑼鼓聲所吸引。偶爾在河的對岸響起一兩聲吳儂軟語,一下子使人的心柔軟到了極點,生怕承受不住似的,急忙擠進那些釀酒、刨煙、紡織、藍印花布、根雕、竹編、制筆等一個個洋溢著日常質樸生活氣息的傳統作坊里。
迷迷蒙蒙的天空,如煙如霧似夢似幻的雨絲,濕漉漉的青石板……這,就是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