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明清宮導游詞(精選3篇)
橫店明清宮導游詞 篇1
我說的“故宮”是橫店明清宮。來到明清宮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扇朱紅色的大門,透露出皇宮的森嚴。走進明清宮,看見了二十四根蟠龍柱。那柱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反出一圈耀眼的七彩。將視線投得更遠些,我看到一個大廣場,兩邊是如茵的草地,翠綠的小草在風中點頭,中間是大理石路。
走過大理石路,高聳在前面的是三扇兩層樓高的朱紅色大門,大門上鑲嵌著拳頭大小的銀釘。走進大門,便是正宮了,真雄偉啊!三座白玉橋在宮門前拱著,白玉的欄桿上雕刻著朵朵祥云,清澈的河水在橋下潺潺流過。三座大房子緊挨在一起,那雕梁畫棟的房子不比天安門遜色。三角型狀的紅色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透出皇權的威嚴,好象被鍍上了一層金邊。紅色的墻壁什么奢華,透露出無限莊嚴。窗戶給這紅墻鑲上了眼睛。我想,明清的帝王們,在這樣的大堂接受臣子們的朝拜,管理國家大事,是何等的神圣啊!
橫店明清宮導游詞 篇2
橫店的“明清宮苑”是按照北京紫禁城一比一的比例修建的,占地1500畝,匯聚了京城宮殿、皇家園林、
王府衙門、胡同民宅等四大建筑系列,真實地再現了北京故宮原貌及老北京民居。
20xx年建成的“明清宮苑”則是這一輪造城運動的登峰造極之作,總計炸掉了13個小山峰,占地1500畝,投資8億元,3年建成。這里與北京故宮的相似程度讓人震驚,單體建筑全部是1∶1仿造,只除了“天安門”是縮小了20%的,名字也用了明清時期的“承天門”——太相似,就太敏感。大明門、承天門、午門,然后直接到了太和門,乾清宮為中軸線的終結。
明清宮苑主體建筑有太和殿、乾清門廣場、乾清宮、坤寧宮、漱芳齋、承天門、午門、養心殿、軍機處、西陸六宮等。雖然是“克隆”,但氣勢卻是一樣的恢宏。“北京故宮也只有中軸線、珍寶館、花園是游人經常參觀的,其他的也沒人去,所以我們省掉一些類似的大殿,拍戲沒必要。”周國平說。中軸線兩側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老北京灰磚房被移植,還有甕城、天橋、八大胡同……很多北京消失的東西在這里重現。
因此,去了橫店,不能不去明清宮。這里不僅有幾乎完全按照北京故宮、天安門仿造的讓你真假難辯、目瞪口呆的明清宮,而且有令人震憾的馬戰等大型室外現場表演。
橫店明清宮導游詞 篇3
被譽為“江南第一鎮”的橫店,地處浙中黃金旅游線上,距上海380公里,距杭州、溫州各180公里,距東陽市區18公里,距義烏市區36公里,是亞州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被譽為“東方好萊塢”,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場景而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區。
影視城共有七大景區,分別是秦王宮景區、清明上河圖景區、江南水鄉景區、大智禪寺景區、廣州街香港街景區以及明清宮苑、屏巖洞府景區。
橫店影視城作為國內拍攝場景最多、規模最大、設施最全的影視拍攝基地,每天都有劇組在這里演繹著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自《鴉片戰爭》開始,已有包括《荊柯刺秦王》、《雍正王朝》、《絕代雙驕》、《楊門女將》、《英雄》、《天下無雙》、《天地英雄》、《天下糧倉》等10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在中國橫店影視城拍攝完成,謝晉、張藝謀、陳凱歌、吳子牛、李少紅、王家衛、孫道臨、劉家良、唐季禮、何平、徐克等國際知名導演,李連杰、鞏俐、張曼玉、梁朝偉、李雪健、王慶祥、張豐毅、劉德華、鄭少秋、郭富城、林志穎、陳道明、趙薇、章子儀、金喜善、藤原紀香、飯島愛等國內外明星都到橫店影視城參加影視劇的拍攝。在這里,不經意間也許就能夠邂逅哪位明星呢。
[明清宮]
明清宮苑影視拍攝基地是由橫店集團投資6億元人民幣,以北京故宮為原型,按1:1比例興建的一座特大型景區。占地面積150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薈萃了京城宮殿、皇家園林、王府衙門、胡同民宅等四大建筑系列,真實地再現了北京紫禁城原貌及老北京民居。主體建筑有太和殿、乾清門廣場、乾清宮、坤寧宮、漱芳齋、承天門、午門、養心殿、軍機處、西陸六宮、親王府等。
在這里拍攝完成了《天下無雙》、《皇宮寶貝》、《大明王朝》等多部影視劇,眾多的名導、明星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廣州街.香港街]
廣州街是于1996年8月為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而建;香港街影視拍攝基地是于1998年9月建成,她們以逼真的實景建筑,藝術地再現了1840年前后的羊城舊貌和香江風韻。
廣州街占地300畝,建筑面積23400平方米,香港街占地120畝,建筑面積25600平方米,還有占地7000平方米的攝影棚。古樸的街巷點綴著“花城”,交錯的河汊流入“珠江”,“十三夷館”宛如萬國建筑博覽會,天下第一茶樓“天瀾閣”則集亭臺樓閣之大全,老式蒸汽火車及車站、軌道,盡顯華夏建筑風景。香港街讓人恍如穿越時空隧道,步入了維多利亞鼎盛時期。以畢打街、遮打街、干諾道、皇后大道、皇后像廣場、總督府、圣約翰教堂、顛地洋行和維多利亞兵營等30多座象征往昔殖民統治的歐化建筑,真實地再現了十九世紀香港中環維多利亞城繁華街景。在這里拍攝完成了《鴉片戰爭》、《天下糧倉》、《雍正王朝》、《小李飛刀》、《新霍元甲》等100余部影視劇。
這里還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建筑面積達3080平方米的禁毒館,是我國為禁毒教育專門設計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禁毒教育基地。
[秦王宮]
秦王宮影視拍攝基地是1997年為拍攝歷史巨片《荊軻刺秦王》而建,也是巨片《英雄》的誕生地,景區占地面積800畝,建筑面積達11萬平方米。有雄偉壯觀的王宮寶殿27座,主宮“四海歸一殿”高達44.8米,面積17169平方米。長2289米,高18米的巍巍城墻與王宮大殿交相輝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秦始皇并吞六國,一統天下的磅礴氣勢。還有一條長120米,占地面積20畝,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的“秦漢街”,充分展示了秦漢時期的街肆風貌。黃塵古道,金戈鐵馬,燕趙建筑,秦漢文化,在秦王宮得以真實再現。
在這里,拍攝完成了《荊軻刺秦王》、《英雄》、《尋秦記》、《風云》、《漢武大帝》、《無極》等100余部影視大片。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景區是依據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實景再現,于1998年11月建成,其占地800畝,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建有房屋120幢,橋梁6座,碼頭9個,船只6艘,牌坊14座。景區分外城、里城和宮城。城中有"汴河"蜿蜒,形成了城外有城,河內有河的獨特格局。城內店鋪林立,樓宇鱗次櫛比,氣派的樊樓,別致的水門,名妓李師師精美的繡閣,奸臣佞相蔡京、童貫的府第,都讓人依稀感受到宋朝中原的權貴奢華,展示出宋代京都文化和繁華喧鬧的市井文化,真正是"一朝步入畫中,仿佛夢回千年"。
在這里拍攝完成了《飛天舞》、《小李飛刀》、《楊門女將》、《絕代雙嬌》、《少年黃飛鴻》等120余部影視大片。
[大智禪寺]
大智禪寺始建于南梁年間(公元502-557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1994年元月奠基修復,占地面積280畝,建筑面積為20000平方米。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地藏殿、羅漢堂、玉佛殿、鐘鼓樓等。修復后的大智禪寺古風重振,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巍峨壯觀,是古樸幽深的佛國凈土,又是翠枝如黛、環境優雅的游憩怡情勝地。在建的有藏經閣、念佛堂等建筑。
在這里有《書劍恩仇錄》、《南少林》、《三言二拍》等多部影視劇走向屏幕。
[屏巖洞府]
屏巖洞府素有"江南第一洞天"之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占地面積523畝,建筑面積為1530平方米,歷來為道家修行之福地,沿著陡壁建有三清殿、玉帝、王母、黃大仙、胡公、四海龍王、八仙、土地、張天師等道家祠觀。峭壁、幽洞、紫花、紅葉是景區的四大特色。典型的丹霞地貌構成了陡直的屏巖,險峻的洞穴,成片的紫荊、茂密的森林,加之棧道、亭閣、天門、纜車等景觀,風光旖旎而又自然天成。影視名片《呼嘯蒼穹》等就是在這里拍攝完成的。
橫店影視城已成為目前國內拍攝場景最多,配套設施最全,歷史跨度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在影視、旅游界頗具影響,并榮獲多項"全國之最":
最大規模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下轄12個影視拍攝基地,總計用地4963畝,建筑面積495995平方米,是目前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影視城。最大規模的旅游景點橫店影視城下轄的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影視旅游基地氣勢宏偉,此3個基地的建設規模均居全國同類拍攝基地(景點)第一。
最大的殿堂佛像 橫店集團修復的大智禪寺主殿大雄寶殿高45.05米,殿內釋迦牟尼佛高28.88米,室內佛像高度居全國第一。
拍攝影視劇最多的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自1996年拍攝電影《鴉片戰爭》以來,到20__年底已接待200多個劇組,共拍攝影視劇4000余集。
群眾演員最多的影視城 據統計,長居橫店的有一定表演技能的“橫漂一族”配角演員20__年已達1200多名,參加拍攝的注冊群眾演員1100多名。
最大規模室內攝影棚 橫店影視城內有兩座高科技攝影棚,其中一座為1944平方米、高23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室內攝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