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島的導游詞(精選8篇)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1
暑假里,我們全家人興致勃勃地來到一個有著神奇傳說的美麗島嶼——福建莆田湄洲島。一登上島嶼,步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深藍的海水,碧藍的天空,在那遙遠的地平線相接,經過陽光的照射,我都分不清那是水那是天了。
我們來到了"黃金沙灘"。哇,好美啊!這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沙灘,那兒的沙軟綿綿的,濕潤潤的,我踩在上面。還真有點席的味道呢!我細看沙粒,顆顆潔白無瑕,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呼,海浪沖上來了,弄濕了沙灘弄濕了腳丫。浪花娃娃在撓我的腳心,聲音是充滿激情的,嘩啦啦,嘩啦啦,我要抓住他們,可頑皮的浪花又從我指縫鉆了出去,好像還在對我"咯咯"的笑著。花花綠綠的太陽傘,像一朵朵鮮花盛開在沙灘上,把沙灘打扮得花花綠綠,分外妖嬈,調皮的浪花娃娃捧著貝殼,搔弄人們的腳丫。沙灘上無處不是歡歌笑語,我久久的站在沙灘上,如癡如醉,如夢如幻。
我和媽媽、爸爸、妹妹懷著深深的留戀,向湄洲島揮手告別,依依不舍踏上了歸途……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2
在碧波萬頃的'湄洲灣,有一座美麗的島嶼——湄洲島,湄洲島。她像一個威武的將軍,屹立在湄洲灣的前哨,護衛著美麗的海灣。她是一個旅游勝地、度假天堂。
黃金沙灘是湄洲島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一進門,我們就脫下鞋子,卷起褲腳,奔向沙灘。茫茫的沙灘,像是鋪滿了一層金子,又像一大塊黃色的地毯。置身在浩瀚無邊的沙灘上,就像一只只小螞蟻一樣渺小。沙子又細又軟像棉花一樣,踩上去軟綿綿的,非常舒服。貝殼有大有小,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老頭子,有的像蝴蝶的翅膀,還有的像一個個壽桃……我們興致勃勃地堆黃金房,一座接著一座,好玩極了。我正玩得高興,突然一陣海浪朝我撲來。媽媽拉著趕忙往沙灘上跑,那海浪似乎要把我淹沒了。那海浪兇猛地拍擊著海岸,真像爸爸暴跳如雷的樣子。站在海灘眺望,那大海寶藍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蕩漾著一圈一圈的波紋,好看極了。
不用說我是多么喜歡那金燦燦的黃金沙灘,我多想一次又一次去游玩。我永遠忘不了這么美好景色。
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發展,美麗的湄洲島必將變得更加優美,更加神韻,也必將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大放光彩。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3
大家好,歡迎來到莆田觀光旅游,大家一路上都辛苦了,我是本次的導游,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小張。
莆田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因此被稱為閩中。1983年的時候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地級市。總面積為420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大約為285萬。公元980年時置興化軍轄仙游縣、莆田、興化,得興化之名。公元1277年的時候,興化軍失而復得,端宗詔興化軍為興安洲而得興安之名。因為莆田的北面是山,而興化平原在山的南面,太陽直射的地方,因此稱為莆陽。因為這邊盛產荔枝,因此又被稱為荔城。郭沫若曾來到這里游玩,留下“荔城無處不荔枝”的詩句,由此可以看出,這邊的荔枝是非常非常的多。荔枝盛產在夏季,大家知道怎么樣的荔枝好吃嗎?沒錯是肉厚、汁多、核小的荔枝好吃。在莆田呢,有四大名果,分布在四個不同的季節,因此呢一年四季莆田人都可以吃到自己這邊特有的新鮮水果。在春天,這邊盛產枇杷,皮薄,肉厚,口感非常的好。到了秋天,就到了龍眼盛產的季節。這邊龍眼的口感是非常的好,它的肉呢,非常厚,皮薄,核小,而且當地的興化桂圓干也是非常的有名的,到了冬天的時候,這里可以吃到文旦柚,它的個頭小小的,那大家肯定會覺得特別的酸吧,其實不是哦,別看它個頭小小的,可是呢,她的味道卻是酸甜宜口,不會多甜一分,也不會多酸一分。
莆田現轄4區1縣,分別是莆田市的新區、以工業為中心的荔城區;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城廂區;有僑商鄉之稱的涵江區;以農業為主的仙游縣;最富裕的一個區-秀嶼區。為什么說秀嶼區最富裕了呢。那是因為啊,秀嶼區這邊靠近海邊,因此呢種植的土地比較少,所以為了生計呢,大家都出去外面打工,后來學會了以后便在外地開始做起了生意,在外面做生意的人呢,遍布全國。
現在我們經過的地方是黃石鎮,黃石鎮這邊出了一個唐玄宗的寵妃—梅妃,梅妃原名江采萍,后被使臣選中,送入宮中。因為她喜歡梅花,所以被封為梅妃。大家看過《甄嬛傳》嗎?甄嬛曾經跳過一段驚鴻舞,讓在座的人都癡迷不已,不斷的稱贊。那么大家知道這驚鴻舞是誰創的嗎?那就是我們的梅妃。她當時跳出這個驚鴻舞的時候,艷驚四座,唐玄宗就像所有的男子一樣,為自己能有一個這么有才的妃子感到十分的驕傲開心,因此賜了一個梨園戲班到莆田來,經過后來的改良成了現在的莆仙戲。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4
今年暑假,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湄洲島,那里可漂亮啦!
一到湄洲島,我們就往媽祖廟那里走,到了媽祖廟,我就看到一尊14米多高的巨型石雕媽祖塑像屹立在山頂。據說,媽祖原名林默,出生于此島,她生前出海救援很多的漁民和商船,死后被尊為海神。歷代朝廷還尊她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封號。她就像神一樣站在那里,保護著島上的居民。我們還跟媽祖像拍了好多照呢!看完了媽祖像,我們來到了媽祖廟那邊。媽祖廟修茸一新,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已擁有殿、堂、樓、閣以及儀門、山門等10多座建筑,可漂亮了!
游完了媽祖廟,我來到了海灘邊。大海湛藍湛藍的,一望無際。我迫不及待的跑向海邊,沒跑幾步,我就感覺腳底下火辣辣的燙,雖然穿著鞋子,但是就像在火上行走,沙子的溫度足以把一個生雞蛋煮成一個熟雞蛋。沒辦法,我就叫爸爸背我過去。到了海邊,我把鞋子脫掉,讓涌上來的海水沖刷我的腳和腿,好涼快啊!時間差不多了,我戀戀不舍的離開海灘,離開湄洲島。真希望時間可以停止在這快樂的時刻啊!
湄洲島既漂亮有好玩,有時間我還要再來一趟!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朋友,大家好!你們想知道有位扶貧濟困、海上救親,被歷代尊崇為“天上圣母”的奇女子是誰嗎?供奉她神祗的祖廟又在哪呢?那么,就請大家跟著我——_x旅行社的導游_x一同走進莆田的湄洲島,去拜謁這位世人景仰的媽祖女神。
湄洲島距離莆田市區42公里,因形如人的眉毛,嵌于萬傾碧波之中,所以得名“湄洲”。它不僅是媽祖從小生活的地方,而且也是聞名海內外的媽祖祖廟所在地。朋友們,湄洲島到了,請帶好隨身的行李物品,隨我下船,大家要小心腳下,注意安全哦。
“千年神女廟,長護海霞紅。”請看,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座宏偉的建筑群是上世紀70至80年代,由各地的媽祖信眾們籌資捐款,在原祖廟的基礎上擴充修建的。整座廟宇分為五進,依山就勢,建筑色彩依稀可見北宋痕跡。您瞧,它的外形象不象西藏的布達拉宮,古樸莊重,氣勢非凡呢!
各位請看,前面這一批批的進香隊伍,他們有漂洋過海來的臺灣同胞及海外僑胞,也有祖國內地來的進香游客。大家注意到了嗎?在這些隊伍的最前面都抬著一尊媽祖神像,哪位朋友知道這是在干嘛?其實啊,這些神像都是以前從祖廟掛分靈出去的,現在進香隊伍將她帶回來,這叫“媽祖回娘家”。朋友們,請隨我繼續前行,咱們到山頂的媽祖石雕像去看看。從這升天樓往上,要登99級臺階方可抵達。而且從山下媽祖廟的牌樓到山頂的媽祖像整條軸線總長323米,大家猜猜看,這99級臺階、323米各代表什么呢?沒錯,99蘊含有媽祖九月初九升天之意,而323是為紀念媽祖三月二十三的誕辰之日。好,各位朋友,這里就是媽祖山的最高點,眼前這尊儀態雍容,面部慈祥的媽祖造像,高14.35米,由365塊花崗石砌成,它象征著媽祖保佑這14.35平方公里湄洲大地上的居民,一年365天天天平安幸福。請看,媽祖頭戴皇冠,身著霞披,手持如意,遙望著大海。海的那頭正是祖國的寶島——中國臺灣。在中國臺灣鹿港朝天宮有一尊一模一樣的媽祖石像與之隔海相望,共同維護著中國臺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寧。是啊,媽祖的民間信仰從產生至今已經歷了一千多年,它跨越時空,跨越地域,跨越人種,在全世界擁有1億多的信徒。媽祖已經成為四海共仰的女神,成為慈愛與和平的象征。無論在大陸,還是在中國臺灣、香港、澳門乃至巴黎、夏威夷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區,對于媽祖,實際上都是一種強烈的不忘祖先的意識。或許這就是媽祖信仰久傳不衰的關鍵所在吧,朋友們,如果有機會,希望您能再次光臨湄洲,歡迎拜謁這位奇女子,到時候,“請你的朋友一起來,湄洲來做客。”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6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能和各位相遇在有著“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美稱的莆田。首先呢,我代表福建龍行天下旅行社歡迎各位的到來,我是旅行社總經理……派過來的導游,我姓陳,大家叫我小陳就可以了。坐在前面的是我們的司機劉師傅,別看劉師傅年紀輕輕的,他的開車技術可是一流的,相信有了他的保駕護航,我們的旅途會更加的舒適、安全。今天我們的行程是莆田湄洲島。如果大家在此行中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都可以跟小陳說,小陳在此也預祝各位的行程能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湄州島距離莆田市區42公里,因為它的形狀就象眉毛所以取名叫“湄州”。湄洲島不僅風景美麗,島上的姑娘長得也是十分清秀,皮膚細白滑嫩,一點也不像一般海邊人那樣黝黑,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呢?據說是跟島上的飲食有關系,大家一會兒可以探個究竟。
好,現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湄洲島的基本情況,湄州島的面積僅14.35平方公里,人口3萬多,與祖國寶島臺灣的距離僅有71海里。這里的人們傳統上以捕魚為生,但隨著湄州島知名度的不斷提高,旅游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從1992年湄州島被評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開始,湄州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家鄉基礎設施得建設上,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現在湄州島的旅游業已經成為湄州經濟發展一股十分強勁的力量,推動著湄州向前發展。
大家都知道湄州島因媽祖而聞名,湄州最大的魅力是作為媽祖的圣地,這里是世界3000多座媽祖宮廟的祖廟所在地,有“東方麥加”之稱。每年來到島上朝拜祈求媽祖保佑的人數達數百萬之多,人們今年來了明年還會再來,不僅可以朝拜神圣的媽祖又可以在島上度假旅游,享受美麗的濱海風光。
媽祖為何如此受人們的信仰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媽祖的生平,相信大家就會有所了解了,媽祖原名林默,生于公元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因為從出生到滿月都不曾啼哭,所以父母取名林默。林默父親是當時海上的巡檢司,林默因此有機會博覽群書,她從小聰明好學,過目不忘。可能跟生長的環境有關林默從小就對海洋氣象等方面的知識感興趣。有機會就跟父親出海,漸漸地掌握水性和觀測天象。她告誡出海的鄉親趨吉避兇,還經常奮不顧身地搶救漁船和過往的商船,最后在一次救難時英勇獻身,死后被人們尊為海神,后人敬仰她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因此為她立廟,到處傳頌她的感人事。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7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莆田,首先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____的導游,我的姓呢在這里我要出個字謎,有1沒2有3沒4有東沒西,大家猜我姓什么?嗯,回答正確,我姓陳,名字呢和中國歷史上兩位著名領導人的摯愛有關,我叫穎齡,穎是周恩來的鄧穎超的穎,齡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的齡。大家可以叫我小陳就好。那么今天大家湄洲島的行程就由小陳負責,如果大家在旅游過程中碰到什么問題可以告訴小陳,小陳一定盡力為大家服務。
大家是第一次來莆田嗎?有的是有的已經來過幾次了是嗎?那有誰知道莆田的四區一縣指的是哪些嗎?四區是指城廂區、荔城區、秀嶼區和涵江區,一縣是仙游縣,這五個區域就是莆田市的轄區。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城廂區,從這里出發到湄洲島大概將近一個小時,而我們所要去的湄洲島所在的區就是秀嶼區。
大家知道嗎?莆田的“莆”字一開始并不是現在的莆,而是有三點水的蒲草的“蒲”。這里原來是一片大海大海,后來由于地殼運動,海水慢慢退去形成陸地。但是由于土地長期浸泡在海水中,鹽分太重,不適合耕種,時間長了就長滿了蒲草。當時這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莆田莆田,只見蒲草不見田”,可見當時這里有多荒涼。后來中原戰亂,由于莆田地處偏僻,所以相對也比較安定,于是就有很多人到這邊避難,用雙手把這里開墾成一片片良田。大家也知道,莆田自古靠海,難免會發生水災,當時科學比較落后,人們就迷信地認為是因為這個蒲字帶水,于是就把水去掉成為現在的莆。
現在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別稱,比如我們的省會福州,別稱叫做“榕城”,那么莆田有什么別稱呢?啤酒城、鞋城,這些都是,但是其中比較出名的還是“荔城”和“興化”這兩個別稱。之所以會有荔城這個別稱的不只是因為這里盛產荔枝,還源于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郭沫若的曾經在這里留下的一句詩“荔城無處不荔枝,金覆平疇碧覆堤”,從那以后“荔城”這個別稱就一直流傳到現在。
說到莆田的另一個別稱“興化”,就要說到宋太祖趙匡胤。五代十國后期,趙匡胤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宋朝。為了統一中國,就派兵征服各地軍閥、諸侯。由于莆田當時地處偏僻,為了保護自已的家鄉抵御外侵,莆田人民自發組織了一支武裝軍隊。趙匡胤每次派兵來想收服這支軍隊均以失敗告終,趙匡胤因此而十分苦腦。后來,朝中有一位大臣,他是莆田人。他向宋太祖獻策說:“我是莆田人,所以我最了解家鄉的人民。要收服這支軍隊只能智取不能武攻”。宋太祖不解,問其為何,大臣寫了四個字“興德化民”。意思是說皇帝應以恩德來感化民心。于是趙匡胤采納了這個計策,在莆田施行了一系列分田、減稅等有利于人民的措施,感化了民心。最終不費一兵一卒就收服了這支軍隊,并把它編為興化軍,隸屬于興化府,“興化”別稱因此而來。而在莆田以興化命名的特產還很多,如“興化米粉”、“興化桂圓干”等。興化米粉以“白如銀、細如絲”的特點而著稱,它是用大米細工多道特殊工藝制成的。
關于興化米粉,這里呢還有一個故事要跟大家分享,這是關于明代才子柯潛應對的傳說。明朝景泰年間,莆田闊口有一位美麗的女子,不僅生得漂亮還有才華,家里是以加工米粉為業。她十分仰慕柯潛的才學,有一天她聽說柯潛要來闊口買米粉,便在闊口橋頭出對,并說柯潛要是對出來她就嫁給柯潛。第一聯是“地名闊口何無舌”,柯潛對“山號胡公豈有須”。第二聯呢就比較難了,是個拆字對“八刀分米粉”,柯潛對不出來,于是只好先買了米粉回家去。當他走到橋頭時隱隱約約聽到梅峰寺傳來的鐘聲,想出“千里重金鍾”的下對。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那名女子見大才子柯潛都對不出來,此生再找不到意中人,絕望之下跳入闊口海波中自盡了。柯潛后來中了狀元,官至少聊,還是忘不了做米粉的才女,終身都沒有娶妻。中午我們在湄洲島上就可以品嘗到這道興化米粉。
接下來我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下湄洲島的基本情況。為什么叫做湄洲島呢?這是因為整個島嶼的形狀像一個人的眉毛,而且又四面環水,所以取名“湄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說的就是湄洲島這個地方呢盛產美女,當然島上美女的代表人物當屬我們的海神——媽祖娘娘了。
中國的許多宗教人物都虛擬的、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的媽祖卻是真有其人。據明代《天妃顯圣錄》記載,媽祖是湄洲灣畔港里村人,父親林愿,母親王氏,生有一男五女。她的父母十分盼望再生個兒子光耀門楣,于是天天向菩薩禱告。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湄洲島對岸賢良港的林家房屋上空一片紅光,林家生了一個女兒。各位團友,我想請大家回答我一個問題,小孩剛出生時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對了,就是哭。但是林家的女兒從出生到滿月沒有啼哭過一聲。她父親給她取名單字一個“默”,叫林默。這林默便是我們莆田的奇女子——媽祖。
林默從小就非常聰明,8歲就能誦經、釋文、知書達禮、觀察天象,父親帶她出海幾次,她就熟悉海路和水性了。在13歲時得到一位玄通老道的點化,她學會了“玄微秘法”,16歲時從井中得到一面銅符,有了未卜先知的本領,法力神通。她心地非常的善良,經常幫助鄉親們,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幫助他們醫治一些小病小災。鄉親們都非常的喜歡她,親切的稱她為“默娘”。轉眼間默娘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因為默娘心地善良且才智過人,所以到林家來提親的人幾乎踏破了林家的門檻。但是無論對方多么的優質、無論父母如何苦口婆心的勸說,默娘始終不肯嫁人。
湄洲灣是一個優質的天然深水良港,是當時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這里商船如幟,熱鬧非凡。俗話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大海深不可測,海上的氣候情況更是難以預料。每當有船只在湄洲灣遭遇海難時,默娘就會架著她的小舟去營救這些船只,直到把他們引入避風港,轉危為安。默娘的勇敢、智慧、善良也隨著這些船只聲名遠播,傳遍四海。人們都知道在莆田湄洲島上有一位善良的奇女子。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默娘28歲了,這一天湄洲島上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默娘又駛著她的小舟出海了。剛到海上她就看到一船商船在海上,因為對湄洲灣的地形不熟悉,船只迷失了方向。默娘不顧自身的安危,架著小舟靠近船只,慢慢的把他們引入港口。突然一個浪頭打過,默娘來不及躲避,被大浪吞沒了。而這一天正好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默娘去世后,鄉親們懷念這位善良、勇敢的女子,感謝治病救人和拯救商旅的恩惠,在湄洲島上蓋了一座“神女祠”來祭拜她。這“神女祠”就是湄洲媽祖祖廟的前身。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座供奉媽祖的廟宇。
湄洲島的導游詞 篇8
莆田這邊的民俗也是十分的有趣的,這邊的人結婚,除了婚娶和入贅,還有另外一種形式,那就是兩顧。也就是兩邊都顧及到,不讓任何一方吃虧,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方式呢?那是因為,女方家里只有她一個而且家里的條件也富足,于是這個時候呢,家里就想著說要入贅,可是家里的女孩子已經有了心儀的對象,他們又不愿意分手,于是雙方就協商好,說生兩個孩子,其中有一個和女方家里姓。因此呢兩顧就這么這么形成了。
莆田這邊女孩子的身價可是很高的,以秀嶼區的笏石鎮為中線,以西以北的地區,聘金的價錢就稍微低些了,大概就是幾萬不等,貴的也就是十幾萬,可是到了以南以東的地區,這邊的聘金基本就是幾十萬了,甚至貴到了幾百萬,所以說這邊娶妻是比較難娶的,如果說家里不是很富裕的人家,可能就要借錢才能取上一個媳婦。而當新娘出嫁的時候呢,是要佩戴金飾的,手上都會戴滿金鐲子,有的甚至連脖子上也都是掛著金飾,手上10個指頭上都戴著金戒指。大家別覺得這樣很俗氣,這可是代表著家里對這個女兒的重視,同時呢,也是對新郎的一種震懾力。希望閨女嫁過去了,可以受到對方家里的重視。
來到莆田呢,大家肯定不光光是為了游覽吧,當然還是想要嘗嘗特色小吃什么的。因為這邊是海濱城市,所以這邊的特色小吃和海鮮是有關的。大家有機會可以嘗嘗當地的特色小吃,像鹵面、興化炒米粉、海蠣煎蛋、燜豆腐等等,當然了,莆田不只是單單只有海鮮的,如果說有像小張一樣對海鮮過敏的人呢,可以嘗嘗當地的荔枝肉、熗肉、白切羊肉、西天尾扁食等等。
好了,莆田的美食我們也大概了解了一下。那么大家知道我們今天要去哪里游玩嗎?沒錯,今天我們要去游覽的地方是位于秀嶼區的湄洲島。湄洲島因為處于海濱之際,形狀像眉毛,所以呢,這里被稱為湄洲。湄洲島是一個面積為14.35平方公里的小島,是莆田市的第二大島。和莆田市的第一大島南日島是姐妹島。南日島呢,是以鮑魚而出名的,而湄洲島是因為媽祖文化而出名。1992年的時候湄洲島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__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__年這里的媽祖信俗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是世界上所有媽祖廟的祖庭,和中國臺灣北巷的朝天宮、天津的天后宮是世界上三大媽祖祖廟。因此每年的農歷3月23日媽祖誕辰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都會吸引大批的信徒過來朝拜,所以這里有被稱為“東方麥加”。
島上的民俗風情也特別有趣,每逢媽祖誕辰和升天日,都會有大批的信徒來這里游覽,而且島上還會舉行巡游儀式。每年的元宵節,這邊也是十分熱鬧的,這里會舉行大型的廟會,男男女女身著盛裝,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