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精選8篇)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1
含鄱口位于廬山東谷含鄙嶺中央,海拔 1211米,左為五老峰,右為太乙峰。山勢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對著鄱陽湖,似乎要把鄱陽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
含鄱口西側(cè),為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活象一塊犀利的犁頭,耕耘著茫茫云海。含鄱口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為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yuǎn)望著呈現(xiàn)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yáng)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lán)天、綠水、遠(yuǎn)山、近嶺。倚亭四望,浩浩蕩蕩,胸襟頓時為之開闊。這里是看鄱陽湖日出的絕妙佳境,每當(dāng)晨光微曦,天水一色,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金光萬道,絢麗多彩,景色迷人。這里也是觀看廬山云霧的佳地,游客常一飽眼福,定使你留連忘返,回味無窮。
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廬山觀日處位于廬山東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為最佳地點(diǎn)。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 雄偉、瑰麗、云濃霧密,莽莽蒼蒼,狀如魚脊的含鄱嶺,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廬山的東南方。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xiàn)的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
“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fù)濃”。下當(dāng)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fēng)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zhuǎn)而變成白絮,變成云煙向山崗上涌來,攸忽間,峰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仿佛進(jìn)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云:蒼虬絳節(jié)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于含鄱口的險(xiǎn)要,則要數(shù)清代詩人曹樹龍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yuǎn)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yuǎn)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lán)色,轉(zhuǎn)眼間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dāng)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著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xiàn)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
相傳在很古的時候,廬山君的女兒七姑娘生性活潑,愛說愛唱,喜歡熱鬧,最過不慣天宮那寂寞無聊的生活。她常常瞞著父親,獨(dú)個兒偷偷地下到鄱陽湖邊去游玩。鄱陽湖風(fēng)光綺麗,白帆點(diǎn)點(diǎn),漁歌陣陣,特別是一條條漁船上,女掌舵,男撒網(wǎng),歡聲笑語,飄蕩在湖面,令七姑娘羨慕極了。多好的人間樂園啊!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她看得入神,常常樂而忘返,恨不得即刻變成一個民女才好啊!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2
各位旅客,很高興能為大家介紹旅途的美景!
含鄱口位于廬山東谷含鄙嶺中央,海拔 1211米,左為五老峰,右為太乙峰。山勢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對著鄱陽湖,似乎要把鄱陽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
含鄱口西側(cè),為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活象一塊犀利的犁頭,耕耘著茫茫云海。含鄱口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為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yuǎn)望著呈現(xiàn)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yáng)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lán)天、綠水、遠(yuǎn)山、近嶺。倚亭四望,浩浩蕩蕩,胸襟頓時為之開闊。這里是看鄱陽湖日出的絕妙佳境,每當(dāng)晨光微曦,天水一色,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金光萬道,絢麗多彩,景色迷人。這里也是觀看廬山云霧的佳地,游客常一飽眼福,定使你留連忘返,回味無窮。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3
大家好!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導(dǎo)。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含鄱口。
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廬山觀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東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為最佳地點(diǎn)。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 雄偉、瑰麗、云濃霧密,莽莽蒼蒼,狀如魚脊的含鄱嶺,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廬山的東南方。
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xiàn)的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寬敞的空間 ,遼闊的視野,低舒的蔥蘢,山的靜止,水的流動等種種情致極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幻妙與曠達(dá)是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 含鄱嶺上有4處建筑。嶺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門,坊中央鐫有"含鄱口"字樣,其左右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嶺中部有一座雕梁含鄱口
畫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這組建筑,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林"藏"、"露"結(jié)合的特色,高高聳立在嶺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顯得格外和諧自然,達(dá)到了"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shù)境界,漫步在嶺脊上,北可望五老峰,東可瞰鄱陽湖,南可眺大漢陽 峰,西可觀廬山植物園,這大概便是游人若鶩的主要原因。
登上含鄱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特別是觀著云海和日出,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fù)濃"。下當(dāng)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fēng)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zhuǎn)而變成白絮,變成云煙向山崗上涌來,攸忽間,峰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仿佛進(jìn)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云:蒼虬絳節(jié)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于含鄱口的險(xiǎn)要,則要數(shù)清代詩人曹樹龍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yuǎn)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yuǎn)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lán)色,轉(zhuǎn)眼間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dāng)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著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xiàn)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
嶺西,漢陽、五老兩峰如兩角相對,而犁頭尖山正界其中,這座由第四紀(jì)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鋒利的犁頭,在蒼天間耕耘。含鄱嶺東南,為太乙峰,峰下是頗有盛名的太乙村。
逶迤的含鄱嶺,處山峰、谷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游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yù)。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yuǎn)望著呈現(xiàn)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yáng)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映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疊疊的金色魚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lán)天、綠水、遠(yuǎn)山、近嶺。遠(yuǎn)眺鄱陽湖,水天一色,漁帆點(diǎn)點(diǎn);近看漢陽峰巍峨壯麗,犁頭峰耕云播霧,氣象萬千,尤為壯觀。
含鄱嶺上,有石牌坊、含鄱亭、望鄱臺,點(diǎn)綴得更為秀麗,毛澤東同志曾在石牌坊側(cè)旁的石條凳上歇息。
登含鄱臺眺望五老峰,以藍(lán)天為背景,五老峰呈現(xiàn)人民領(lǐng)袖毛澤東的頭像剪影,猶如偉人朝天安臥,因此五老峰今又稱偉人峰。此為近年發(fā)現(xiàn)的新景觀。的山川又披上了一層?jì)趁牡?ldquo;面紗”……;真乃瞬息萬變,神奇莫測,無怪乎古人贊道:“廬山之奇莫若云”。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5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yuǎn)望著呈現(xiàn)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yáng)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映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疊疊的金色魚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lán)天、綠水、遠(yuǎn)山、近嶺。遠(yuǎn)眺鄱陽湖,水天一色,漁帆點(diǎn)點(diǎn);近看漢陽峰巍峨壯麗,犁頭峰耕云播霧,氣象萬千,尤為壯觀。
含鄱嶺上,有石牌坊、含鄱亭、望鄱臺,點(diǎn)綴得更為秀麗,毛澤東同志曾在石牌坊側(cè)旁的石條凳上歇息。
登含鄱臺眺望五老峰,以藍(lán)天為背景,五老峰呈現(xiàn)人民領(lǐng)袖毛澤東的頭像剪影,猶如偉人朝天安臥,因此五老峰今又稱偉人峰。此為近年發(fā)現(xiàn)的新景觀。的山川又披上了一層?jì)趁牡?ldquo;面紗”……;真乃瞬息萬變,神奇莫測,無怪乎古人贊道:“廬山之奇莫若云”。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6
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廬山觀日處位于廬山東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為最佳地點(diǎn)。清晨,只 含鄱口 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 雄偉、瑰麗、云濃霧密,莽莽蒼蒼,狀如魚脊的含鄱嶺,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廬山的東南方。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xiàn)的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寬敞的空間 ,遼闊的視野,低舒的蔥蘢,山的靜止,水的流動等種種情致極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幻妙與曠達(dá)是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 含鄱嶺上有4處建筑。
嶺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門,坊中央鐫有“含鄱口”字樣,其左右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嶺中部有一座雕梁畫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這組建筑,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林“藏”、“露”結(jié)合的特色,高高聳立在嶺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顯得格外和諧自然,達(dá)到了“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shù)境界,漫步在嶺脊上,北可望五老峰,東可瞰鄱陽湖,南可眺大漢陽 峰,西可觀廬山植物園,這大概便是游人若鶩的主要原因。
登上含鄱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特別是觀著云海和日出,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fù)濃”。下當(dāng)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fēng)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zhuǎn)而變成白絮,變成云煙向山崗上涌來,攸忽間,峰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仿佛進(jìn)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云:蒼虬絳節(jié)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于含鄱口的險(xiǎn)要,則要數(shù)清代詩人曹樹龍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yuǎn)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yuǎn)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lán)色,轉(zhuǎn)眼間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dāng)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著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xiàn)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
含鄱風(fēng)光(15張)嶺西,漢陽、五老兩峰如兩角相對,而犁頭尖山正界其中,這座由第四紀(jì)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鋒利的犁頭,在蒼天間耕耘。含鄱嶺東南,為太乙峰,峰下是頗有盛名的太乙村。
逶迤的含鄱嶺,處山峰、谷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游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yù)!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7
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廬山觀日處位于廬山東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為最佳地點(diǎn)。清晨,只 含鄱口 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 雄偉、瑰麗、云濃霧密,莽莽蒼蒼,狀如魚脊的含鄱嶺,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廬山的東南方。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xiàn)的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寬敞的空間 ,遼闊的視野,低舒的蔥蘢,山的靜止,水的流動等種.種情致極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幻妙與曠達(dá)是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 含鄱嶺上有4處建筑。
嶺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門,坊中央鐫有“含鄱口”字樣,其左右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嶺中部有一座雕梁畫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這組建筑,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林“藏”、“露”結(jié)合的特色,高高聳立在嶺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顯得格外和諧自然,達(dá)到了“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shù)境界,漫步在嶺脊上,北可望五老峰,東可瞰鄱陽湖,南可眺大漢陽 峰,西可觀廬山植物園,這大概便是游人若鶩的主要原因。
登上含鄱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特別是觀著云海和日出,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fù)濃”。下當(dāng)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fēng)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zhuǎn)而變成白絮,變成云煙向山崗上涌來,攸忽間,峰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仿佛進(jìn)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云:蒼虬絳節(jié)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于含鄱口的險(xiǎn)要,則要數(shù)清代詩人曹樹龍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yuǎn)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yuǎn)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lán)色,轉(zhuǎn)眼間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dāng)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著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xiàn)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
含鄱風(fēng)光(15張)嶺西,漢陽、五老兩峰如兩角相對,而犁頭尖山正界其中,這座由第四紀(jì)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鋒利的犁頭,在蒼天間耕耘。含鄱嶺東南,為太乙峰,峰下是頗有盛名的太乙村。
逶迤的含鄱嶺,處山峰、谷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游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yù)!
廬山含鄱口導(dǎo)游詞 篇8
品味完這廬山的峰,接下來就讓我們?nèi)ジ惺軓]山的瀑——三疊泉瀑布。古時候,人們總是將女人比作水,那么這由水而形成的瀑布可能就是現(xiàn)在大家口中的女漢子了吧。不知道我們的游客朋友們中有沒有瀑布般的女漢子呢?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nèi)タ纯催@女漢子的真面目吧!
朋友們,看到這瀑布,大家是不是想起了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三疊泉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大、最壯觀的瀑布,其落差長達(dá)155米,分三疊從高空墜入深谷。第一疊直垂而下,落差20多米,像一面水晶簾子,掛在蒼崖前。第二級落差50余米,瀑布像千軍萬馬爭先恐后奔赴戰(zhàn)場,在兩旁巖壁和斷崖凸出的巖石上不斷撞出巨大的水浪,煙霧騰騰,濺起的浪花像千萬只銀白色的蝴蝶在山谷中拍翅亂飛,令人眼花繚亂。第三疊最長,80余米,洪流傾瀉,如一條桀驁不馴的銀龍,在峽谷中左沖右撞,轟然沖人巨大的潭中,濺起半空水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化作繽紛的彩虹。
講到這,我們的廬山之旅就要接近尾聲了,今天,我們游覽最雄偉奇險(xiǎn)的五老峰,也感受了絢麗壯觀的三疊泉瀑布。很高興能與各位共度這美好的一天,希望今天的廬山之旅能在大家的回憶中留下美好的記憶,如果導(dǎo)游我有什么不足之處,也歡迎大家積極指出,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有緣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