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大金湖的導游詞(精選3篇)
泰寧大金湖的導游詞 篇1
各位來賓,大家好!
歡迎來到“丹霞天蹤,碧水靈趣”的大金湖旅游觀光!這里蘊藏著一座堪稱“天蹤靈佛寺。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張,名世忠,大家叫我小張好了。是金湖旅行社(景區)的導游員;開船的師傅姓李,今天將由我和李師傅為大家服務,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今天的游程大約需要4個多小時,中午我們將在水上餐廳用餐。在游覽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安全和環境衛生。在此,我先感謝大家的合作,同時預祝今天的“水上佛國”之旅能給大家帶來吉祥和快樂!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南麓的泰寧縣境內,距三明市區176公里,于1994年1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__年成為我國首批AAAA級旅游區。20__年1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該景區面積達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平方公里。大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簡稱,金溪是閩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盧庵灘興建一座裝機容量十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大壩高78米,長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后上游形成了一個全長60余公里、 湖面五萬多畝、庫容 8 .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丹山和碧水是大金湖風景構成的兩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麗幽雅;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丹崖突進湖心,碧水深入山腹;山水相映成趣,浩瀚博大與幽深迷離同在;瑰偉曠達與旖旎險窄共存,是國內外少有的風景名勝區,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相結合,獨具特色和魅力,大金湖碧波澄凈,群峰競秀、林木蔥郁、石筍兀立、流泵飛瀑、水環山繞。其中白水際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虎頭巖、貓兒山以及素負盛名的甘露寺、醴泉古剎、尚書墓等100處名勝古跡置之碧水丹山之中,形成一處別具一格的游覽區,因此,金湖又被中外游客譽為“黃金之湖”。每年4月至10月為游湖最佳季節,湖上備有大小游艇,可盡覽金湖全景。
該景區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距福建省鐵路主干線、鷹廈線樞紐站--邵武僅76公里,隨著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大金湖的旅游資源開發將會更加突飛猛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金湖將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海內外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到那時,大金湖帶給我們的將是更加絢麗多彩的世界! 大金湖因景區所在地盛產黃金而得名。經過億萬年的天地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天然大佛:如來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點迷津;水上觀音,靈光顯現;伽藍菩薩,雄姿煥發;千面羅漢,修身養性;平湖臥佛,怡然自得;菩提達摩,坐禪說法;開心彌勒,教化眾生。正所謂“一水藏天蹤,千山現佛影”?梢哉f,整個大金湖就是一座“山水顯靈,吉祥匯聚”的水上佛國世界!多少年來,數不盡的善男信女,八方游客,在這里真切感受到眾多天然大佛的慈祥佑護,許多美好的心愿才得以實現。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福之人,希望今天的金湖之旅能給您帶來明天的錦繡前程! 大家請看,屹立在我們眼前的這兩座紅色山巖,左邊叫赤石峰,右邊叫馗雷峰。兩峰對峙,中間夾有一條瀑布飛流而下。這瀑布高約10米,寬約8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這瀑布猶如一串串明亮的珠簾,似乎從天而降,我們稱之為“天跡水簾”。靠近這水簾,百米之內便能聽到轟雷般的響聲,感受到騰騰霧氣!而且還會使您產生一種“我欲凌風而去”的感覺。大家看到了嗎?在水簾的左側,有一小巧觀音,手持凈瓶,云水一身。大家不妨在此做一下深呼吸,感受一下山野的清新空氣和水氣中的負氧離子,帶上水簾觀音的吉祥祝福,開始我們今天的“水上佛國”之旅! ‰S著游船緩緩往前行進,我們現在來到甘露寺碼頭。從這里上岸步行到甘露寺,大約需要10分鐘。提起甘露寺,人們自然而然會聯想起三國時期劉備招親的那個甘露寺。那甘露寺在江蘇鎮江的北固山,離我們這兒有千里之遙!而金湖的甘露寺,始建于宋紹興20__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歷史了。由于在甘露寺的巖穴上方有塊鐘乳石,形狀像龍頭,一年四季間隔滴泉,水質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
大家請看,左邊這塊紅色的巖石像一口碩大無比的“鐘”,而右邊那塊巖石像一面獨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這鐘鼓石之間,所以當地有這么一個說法叫“右鼓左鐘,廟(妙)在其中”。在佛教寺廟中,都有專設鐘鼓樓。而在金湖的甘露寺,則是大自然天造地設的天鐘天鼓。正所謂“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輕聲佛號喚回苦海迷夢人”! 〗鸷木坝^大都有移步換景的特點。看!剛才的“天鐘”,現在則成了佛祖釋迦牟尼的巨大頭像。只見他慈眉善目,眺望遠方,預示著“如來警示,光明在前”。在如來佛祖面前,卓然挺立著三株千年古松,好象上天賜予的三柱高香,在此替世人進行著亙古不變的朝拜。
走在曲徑通幽的石板路上,會發現有塊石壁,刻有巨大的一個“凈”字。從石縫中流有一股清泉,涓涓細流注入到池中,這池名叫“凈手池”。俗話說“寺廟門前必洗手,抽簽許愿方可靈”。在這周圍有片竹林,竹身呈四方形,秋天才長筍,有道是“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財”。
登上十幾級臺階,我們來到甘露寺山門。這里有塊石碑,刻的是南宋狀元鄒應龍長子,進士出身的鄒恕寫的一首詩“蘭若半空中,云山第幾重;瀑流千丈練,鶴宿五株松;曉鐘禪房黑,霜林木葉紅;懸崖回首望,歸思過前峰!边@首詩贊美了甘露寺的建筑風格和四周秋季景色。蘭若,就是梵語中家廟的意思。如今,千百年過去了,山水依舊,香火依然旺盛,詩中提到的古楓還在,只是那古松少了幾棵,真可謂“古剎千年歷滄桑,甘露依舊潤游人”。 走進別具一格的山門,眼前豁然開朗。[抬頭仰望,一座造型別致的寺廟展現在我們眼前,這就是甘露寺。只見它建在下窄上寬,呈倒三角形的巨大巖穴中,采取了“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獨具匠心設計,用“T”形斗拱相連接。據考證,十二世紀時,日本高僧重源法師三次入閩,前來甘露寺考察,回國后建起了舉世聞名的奈良東大佛殿。 現在請大家抬頭仰望,在甘露寺上方,有塊黑紅相間的巖壁,極像應身佛的身影。只見他左手持佛珠,右手小指微翹,惟妙惟肖!這就是“印身佛影”。在佛教經典中,只有當一座寺廟的佛性達到最高境界時,才有可能出現這種“印身佛”的景象。盡管這種境界千古難尋,然而在靈氣匯聚的甘露寺里,有緣之人卻可以看到佛祖的印身,感悟到佛祖的存在! 支撐甘露寺那根粗大的柱子,叫“如意柱”。據說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聰明可愛,老人抱了健康長壽。不過,各位若要“如意”的話,還得踏踏實實地登上這101級臺階,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⒂^完甘露寺,回到碼頭,我們將乘坐16號游船繼續游覽
唐朝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曾說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句話在金湖得到最真實、生動的體現。
大家請看,前方的大赤壁上赫然印著一個巨大無比的“仙”字,活靈活現,儼然還是隸書體。在它的對面,有座形同壽桃的丹崖,崖面上也隱現著巨大草書的“壽”字!真乃真“仙”高“壽”,仙壽對應,這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沒有任何人工的痕跡?梢娚咸鞂Υ蠼鸷拇箰,在此已表露無疑! 我們現在來到金湖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水上一線天。眾所周知,我國有“名山三百,支山三千”,這些名山都有陸上一線天,不足為奇?墒牵憧稍犝f或領略過金湖水上一線天那別具一格的風景嗎?那么前方被譽為“世上少有,國內罕見”的水上一線天,將會使您飽覽到這獨一無二的稀世奇景。“古竅何年壁,中間別有天”,這是古人所言!爸坌袆偎拼┤龒{,水上還看一線天”,這是游人所說。大自然的天公造物之奇、山水顯靈之趣,在這里得到最集中、最神奇的體現。
隨著游船緩緩駛進峽谷,遠看似乎進不去,近看卻可以進去,有種“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感覺。這一景指的就是“水上觀音”! 〈蠹艺執ь^仰望,有塊巨大的巖石勾勒出一幅觀音菩薩臨水而立的側身像,上面滴下來的串串水珠,似乎是從凈瓶里灑下的甘露。這景象宛如大慈大悲的救世菩薩降臨人間。據佛經記載,觀音菩薩能救苦救難,普渡眾生。幾千年來,觀音以她善良、真誠、慈悲為懷的精神在中國老百姓當中廣為流傳?梢哉f是“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船到盡頭豁然開朗,有一圓形深潭,可容納幾艘游船掉頭。抬頭仰望,四周懸崖峭壁,中間只有一塊天,頓生“坐井觀天”之感,我們成“井底之蛙”了。懸崖上有兩條小瀑布繞一圓石傾瀉而下,宛如“二龍戲珠”。這四周的懸崖峭壁由五塊巖石構成,多像五只大象正圍繞觀音虔誠朝拜,我們稱之為“五象朝圣”。在右邊的巖壁上,還有一只巨大的金龜頭朝上,正趴在那里,似乎在神情專注地聆聽觀音菩薩的教誨,這種絕妙的境界,令不少游人嘆為觀止! 正所謂“金湖水上一線天,甘露遍灑灑滿天。觀音引入天外天,游人如坐井中天。二龍戲珠水沖天,五象朝圣欲升天。金龜上岸頭朝天,水中倒影一線天。” 現在我們來到金湖最開闊的湖面——十里平湖。這里群山環抱,島嶼星羅棋布,水動山浮,令人心曠神怡。
大家請看,正前方連綿起伏的群山仿佛是一尊神態安祥的水上臥佛,我們稱之為“平湖臥佛”。在臥佛的頭部,那座高聳的山峰又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羅漢”,他法力無邊,時常愛變幻出不同的形態來逗游客開心?,現在他又變成了一只昂首曲背、目視遠方的金貓,所以又稱“金貓觀湖”! 〈蠹艺埧,湖畔有座孤立高聳的丹霞峰柱,它的外形很像一尊威風凜凜的古代將軍。他像誰呢?對了!他就像赫赫有名的“紅臉關公”。中國有句古話,叫“文拜孔子,武拜關公”關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雖然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他那種“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事以仁、作戰以勇”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這位名垂千古的英雄,不僅被歷代皇帝所推崇,更被民間尊奉為驅邪避惡的保護神。有這么一幅對聯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他在儒、釋、道三教中的地位:“儒稱圣,釋稱佛,道稱天尊,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狈鸾讨邪殃P羽稱為“伽藍菩薩”。相傳關羽在“大意失荊洲,兵敗走麥城”之后,被孫權所擒殺。孫權將其首級獻與曹操,誰知曹操反刻沉香木為軀,厚葬于洛陽,而其身軀,孫權也只好以王侯之禮葬于當陽,所以有“頭定洛陽,身困當陽”之說。關羽死后,因其陰魂不散,托夢給湖北當陽玉泉寺的普凈大師,大叫“還我頭來,還我頭來!”,大師點化說,你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這些人的頭找誰要去?關羽頓然醒悟,便皈依佛門,成了寺廟里的守護神,也就是“伽藍神”。關平成了其左脅侍,周倉成了其右脅侍。如今關羽成了我們金湖水上天然大佛寺的守護神,相信在他的佑護下,我們即將結束的金湖之旅定能吉星高照,一帆風順。
各位朋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今天的“水上佛國”之旅就要結束了,在此,我衷心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時更希望大家對我的講解多提寶貴意見,相信我們有緣再次相聚大金湖。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帶上金湖山水的靈氣和吉祥的祝福,從此平步青云,事業有成,合家幸福!謝謝!
泰寧大金湖的導游詞4
曾經欣賞過九曲十八彎武夷美景,到過八角寨的險山峻嶺,但印象最深的還是福建泰寧的大金湖。大金湖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今天,我們一共要去其中的兩個景點。
到了那,映入我眼簾的是水平如鏡的、一望無際的大金湖,旁邊連山疊翠,仿佛是一副美麗動人的水墨畫,令人深深得陶醉。
我們旅游的第一個景點是瀑布。那里的水,清澈無比,沉淀在水底的泥沙絲毫不使水變得渾濁,湖里面的東西看得清清楚楚;那里的瀑布,壯觀無比,哪把是站在數十米遠,也能感覺到,瀑布拍擊水底濺出來的水花;那里的巖,既美麗有蒼老。
有的巖石紅黑相間,這里一條那里一條,上面再帶點綠色的樹林,像是一對天生的組合。有的巖石蒼老無比,在它滿臉碎痕的臉上,顯示出了它走過的歲月,讓人十分敬佩。瀑布一泄而下,疑是銀河落九天,令人贊嘆不已。
我們旅游的第二個景點是甘露寺。聽說,那里有鐘乳石,它掛在石壁上,它還能滴下露水,滴到露水的人來年都會很幸福,心想事成。我也慕名而來,來看看這鐘乳石。我們走了彎彎曲曲的石路之后,我們終于找到了鐘乳石,它座落在懸空寺上,寺廟紅白相間,鐘乳石是綠色的,還帶點白,十分漂亮。
在滴露水的鐘乳石下面有個瓶子,里面有很多硬幣。我走到鐘乳石下面,抬頭仰望它,突然間就有一滴滴到了我頭上。我想:這鐘乳石似乎太歡迎我了吧!
剛來就滴到我頭上了,我肯定很幸運。我正準備走開,又有一滴滴到了我頭上了,我想:它是想讓我別走,我開心地和它說了拜拜。下山的時候,我還吃到了烤魚,真是先苦后甜呀!因為我上山的時候滿頭大汗,有苦又累,腳很酸,而且嘴巴很渴?上律降"甜"讓我很是滿意。
就這樣,我懷著愉快的心情離開了大金湖!
泰寧大金湖的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鄙人姓葉,大家可以叫我小葉。很高興大家選擇我們開心旅行社并且能為大家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使你們滿意,F在大家隨我上車,請記得我們的車牌號。
現在呢,我們是位于泰寧的縣城。距我們去的“丹崖瓢書香,幽谷載客俗”的寨下大峽谷有16公里,驅車前往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在游覽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泰寧地質公園的基本情況,其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由石網、大金湖、八仙崖、金鐃山四個園區和泰寧古城游覽區組成,是一個以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花崗巖、火山巖、構造地質地貌等多種地質遺跡,自然生態良好,人文景觀豐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公園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地質演化歷史。晚三疊世以來,公園一直處于太平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相互作用的影響下。從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公園發生了較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和巖漿侵入。晚白堊世以來,公園在崇安―石城北東向斷裂帶和泰寧―龍巖南北向斷裂帶的控制下形成了斷陷盆地,沉積了以砂礫巖為主的紅色巖層。晚白堊紀后地殼全面抬升,重新活動的斷裂切割巖層,使它們產生裂隙和升降差異,水蝕雨淋、風化崩塌,昔日的巖石化作了今日的天然美景。難
怪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趙遜對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情有獨鐘,并欣然寫下“丹霞五六百,獨戀大金湖”。
現在大家請看我左手邊的這條公路,是可以通往明朝天啟年間兵部尚書李春燁少年時的讀書處―――李家巖,從這里距僅1。5公里,而距李綱的讀書處―――丹霞巖3公里。自古以來,泰寧人民就與這些奇特的丹霞巖穴結下了不解之謎。他們在靜謐的洞穴中潛心修學,期望有一天能金榜題名,走上仕途,能光宗耀祖,出人頭地、
剛才我們粗略的領略了丹霞學子的文化,現在我們就要到達前方的寨下大峽谷景區。我們的旅游路線是從寨下村―懸天崖―通天峽―倚天峽。在參觀之前我先請大家注意安全及愛護景區內的花草樹木和環境衛生,在此我先感謝大家的合作。同時預祝我們今天的寨下大峽谷之旅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現在請大家下車隨我前往寨下村。
大家請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個古老的小村莊就是寨下村了。你們知道寨下村的由來嗎?想知道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相傳在古時候由于兵荒馬亂,土匪橫行,當地的村民便在對面的馱象巖的山頂上建了古兵寨,兵亂后,山民便紛紛下山建起村寨。寨下村是一個家族式的村落,全村現有150余人,全部姓楊,據實還是楊家將中楊七郎的后裔。南宋時楊家族南遷入閩,后經幾世輾轉到此定居。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大家請看,寨下村地形整體
呈葫蘆狀,口小腹大背靠南面巨大的馱象巖,依“S”形的石塘溪而居,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生活習性。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東晉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
泰寧大金湖的導游詞 篇3
各位旅行團團友,大家好!
上清溪景區位于泰寧縣城東北部,金湖上游。上碼頭距城區22公里,下碼頭距城區12公里。由于在下碼頭處有一景點叫“棲真巖”,相傳是西漢末年道仙梅福練丹之所,故把道教中的“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之一的“上清”取之為名。上清溪景區距三明市區190公里,位于邵武至泰寧205省級公路干線上。她發源于泰寧縣上青鄉的川里村,全長50多公里,其中已開發的崇際村至長興村的6公里水程,為深山峽谷地帶,穿梭于荒無人煙的赤石翠峰之間,融“野、幽、奇、趣”為一體。溪流兩岸壁立千仞,奇巖跋扈;天為山欺,水求石放。人跡罕至,森林茂密,原始古樸。溪水或激流成灘,水不沒膝;或凝滯成潭,深不可測;寬處開闊平坦,窄處宛若小巷。峰回路轉,撲朔迷離。故有“九十九曲,八十八灘,七十七彎,六十六潭”之說。
歷來的《泰寧縣志》均把上清溪列為名勝,一些歷史文人如:嚴羽、羅汝芳、陳九疇、池顯方等也都曾慕名而來游歷上清溪。其中明朝禮部主事池顯方在他的《上清溪游記》中,詳細記載了上清溪美麗的自然風光:“轉一景如閉一戶焉,想一景如翻一夢焉,會一景如繹一封焉,復一景如逢一故人焉!
多年來,上清溪猶如一位“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清純少女,默默隱居在這深山峽谷之中,直到1993年,才得以開發開放,她那古樸、純真的自然風貌才得以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上清溪沿溪兩岸的地質風貌為古老的陸相沉積巖,又叫“丹霞地貌”。這種巖石易侵蝕、風化,從而形成千姿百態、奇峰異洞的丹霞風光。兩岸茂密的原始次森林,竟相生長。這里有著最原始的自然野性,涉足其間,禽鳥時現,空谷傳聲。我國丹霞地貌研究專家黃進教授先后五次實地考察上清溪后,欣然賦詩:“泰寧東北上清溪,古樸清幽舉世稀;黃進游山千百處,數來最是此中奇!
現在我們開始漂游。
各位來賓:大家好!歡迎漂游上清溪。很高興今天有緣能與大家同筏共濟,漂游上清仙境,感悟精彩人生!現在請大家穿好救生衣,妥善保管好貴重物品。在竹筏行進過程中,請聽從指揮,注意安全,不要隨意從座椅上起來照相。整個行程大約需要2個小時。我們下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