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導游詞(精選3篇)
從化導游詞 篇1
從化溫泉又名流溪河溫泉位于廣東從化市西北,距廣州市75公里,是廣東省名傳遐邇的風景區和療養勝地。這里氣候宜人,四面山巒重疊,環境幽靜,是旅游和療養勝地。
早在中國明朝時期,“百丈飛泉”列為從化縣八景之一。1930年代,溫泉一度興起開發旅游熱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溫泉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特別是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改革開放后的開發動作較大。
從化溫泉早在明清時已列為游覽勝地。明代御史邑人黎貫賦詩贊道:“卷卻銀河水,青山應更清;等閑尋陸羽,來此續《茶經》”。明崇禎七年(1634年)《從化縣志》中有“湯泉”和“百丈飛泉”的記載,并將“百丈飛泉”列為從化縣八泉之一。清朝從化知縣孫繩稱溫泉為“枕漱”佳境,適于隱居休養。明清時期,溫泉已聞名遐邇,外地名士常到溫泉游覽。
從化導游詞 篇2
木棉村位于神崗圩西面約1公里的神棋公路旁。宋朝謝氏建村,因村的四周栽木棉樹而得名。木棉村所存多為明、清時期建筑。
村莊面向東、南、西三面,進村路上有一門樓叫“東閣”,村莊建筑整齊排列在一片開闊平坦的土地中,錯落有致分布有建于明清的各種不同特色的廟宇、祠堂、書室、民居等。村子東面前排為五岳殿、羽善西公祠、永寬書室、寶珊書舍、和耀陳公祠、文植公書舍、清逸齋公祠、著存堂等,書室和民居被九條古巷間開,每條巷的門上皆有巷名。
村西門樓名叫“西園”,村西面是謝氏大宗祠、清逸堂祖祠、榕溪公祠、致堂書舍、永堅書室以及幾座大戶人家住宅。村南一列都是“武略第”的民居,還有謝廷鈞“進士第”。民居大都座北向南,由一條條的里巷相通,排列整齊,戶戶相望。其建筑格式大體一致,均為三間兩廊的磚、木、石結構建筑,制作不奢不儉,高大適中。
20__年,在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登記。20__年12月,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內控歷史文化保護區。
從化導游詞 篇3
從化溫泉風景區導游詞
從化溫泉風景區位于廣東省從化市溫泉鎮,又名流溪河溫泉,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區和療養勝地。明清兩代已開發利用此地溫泉,泉水無色無味,水質晶瑩,含有鈣、鎂、鉀、二氧化硅和氡等元素。區內目前發現有泉眼12處,最低溫度36℃,最高溫度達71 ℃。從化溫泉對各種關節炎和皮膚、消化器官、神經系統等疾病有輔助療效。天湖游覽區在溫泉西部,它的景色以山林和瀑布為主。 另外,從化是著名的荔枝之鄉。每當盛夏荔枝成熟季節,游人來到這里沐浴溫泉,品嘗山珍野味和新鮮荔枝,成為一年一度的盛事。
關于從化溫泉,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從化流溪河畔曾有個青龍頭村,村里住著一位姓徐的采藥老人。有一年瘟疫流行,看著鄉親們染病得不到醫治,老人不顧年邁腿腳不便,硬是攀登上頭甲山采藥。他善良的心感動了仙女,仙女送給他一只可將泉水熬成藥的銀鍋。老人用這口銀鍋解除了村里流行的瘟疫。但是銀鍋的妙用驚動了貪婪的惡霸,為躲避壞人的搶奪,老人被迫爬上山崖。然而壞人緊追不舍,老人只好呼喚著仙女縱身跳下崖底。不料銀鍋碎處涌出一股水柱,把壞人都沖進流溪河淹死。從此,流溪河畔日夜涌出清泉,這股可健身療病的清泉就是從化溫泉。
從化溫泉風景區交通線路
廣州汽車站(流花車站)總站,天河客運總站,東圃總站到從化汽車總站,分別可乘公交601,603,602路,全程50分鐘,票價18元。從化市中心到溫泉景區從早上6:30—晚上9:30,每15分鐘一趟空調中巴。
從化溫泉風景區門票價格
門票: 平時118元/人次,黃金周及春節假期128元/人次(團體優惠)。
從化溫泉風景區導游
位于從化市溫泉鎮,距離廣州75公里,全區面積14.5平方公里,分為溫泉游覽區和天湖游覽區兩部分。泉區共有泉眼13處,分布在河東、河西兩岸。目前,仙沐園溫泉樂園和碧水灣溫泉度假村是景區內兩家較知名的溫泉。
餐飲/住宿/購物
從化以潮州菜出名,游客來溫泉游玩之余一定不能錯過:流溪大魚頭,桂峰釀豆腐,泥鋦走地雞,呂田燜大肉和香葉烏鬃鵝等幾道當地特色菜。
廣東導游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