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介紹導游詞(精選28篇)

介紹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3-06-21

介紹導游詞(精選28篇)

介紹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

  歡迎您光臨天寧寺游覽觀光。

  唐代詩人杜牧在《江南春絕句》這首詩中,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之句。他描寫的雖是當時的金陵,其實常州東郊一帶,舊時也是寺廟眾多,樓臺處處。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寺廟道觀早已灰飛煙滅,唯有天寧寺經1300多年滄桑而久盛不衰。她有許多奇特有趣的東西,欲知詳細情況,且到現場聽我一一介紹。

  各位游客,請看,這金碧輝煌,梵宇琳宮的建筑群,就是聞名四海的天寧寺。與鎮江金山寺、寧波天童寺、揚州高寺并稱為東南四大叢林。下面先請大家看山門對面照壁上的“龍城象教”四個大字。這是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龍城是常州的別稱,象教便是指的佛教。現在我們到天王殿去拜會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身著青袍,手捧琵琶的叫“東方持國天王”;身著青袍,手拿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身穿紅袍,手中纏繞一龍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身著綠袍,右手執寶幢(俗稱傘),左手握銀鼠者是“北方多聞天王”。他們各護一方天下,使佛法不受干擾或侵犯。其形象與古典小說《封神演義》第四十回上描寫的魔禮海、魔禮青、魔禮紅、魔禮壽的神態、法術、神通是大體一致的。他們手中所持的物件,稱為“法寶”,用以鎮妖祛邪,制服敵對,以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風,指寶劍的鋒,以保護眾生;調,指琵琶,用音樂來教化、愉悅民眾;雨,指寶傘,以制服群魔;順,指龍,以維護安定,保護世界和平。

  步出天王殿,是“田”字形的四合大院,兩座羅漢堂分列東西,形成四角等邊的'四個配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將這四大菩薩同塑一寺,各居其顯靈說法的道場,是象征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所以佛教信眾認為凡到天寧寺進過香的人,就好比參拜過四大佛山了。

  東西兩廂羅漢堂的羅漢分坐四排,每尊身高一米左右,全身貼金。請各位注意:羅漢堂里還有兩位尊貴的陪客--濟顛和瘋僧。

  常州天寧寺還有兩件天文科學儀器,是各地寺院所絕無僅有的。它就是放置在大雄寶殿丹墀兩側,東面像石碑式樣豎著的叫“面東西日晷”;西首像臺面模樣平臥的叫“平面日晷”。

  現在請各位到天寧寺最為雄偉莊嚴的殿宇--大雄寶殿去觀光。我不想細說,只向大家說大雄寶殿特色的五個字:高、粗、多、奇、巧。

  現在請各位移步到大殿背后,朝拜彩塑海島觀世音。這個大型彩塑群像,俗稱“望海觀音”。群像的中心人物是赤著雙腳,立在鰲頭上的觀音。她手持楊枝凈水瓶,內裝神奇的甘露,用以救人百病,表現出“普渡眾生“的風范。左邊侍立著雙手捧有寶珠的是龍女;右邊向觀音合十參拜的是善財童子。觀音左邊騎青獅的是文殊菩薩,右邊騎白象的是普賢菩薩。最高處是一米高的“雪山太子”,即釋迦牟尼雪山苦修6年的場景。

  天寧寺還有從緬甸、泰國請來的玉佛、銅佛,有1990年新建的放生池,現在又在寺后興建13層的天寧佛塔。天寧寺和尚的梵唄唱誦曾晉京表演,在港臺地區也很受尊重。這些都說明了天寧寺的地位和聲望。相信她的建設和發展必定會與時俱進,越來越好,也歡迎各位與您的親朋好友下次再來!

介紹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不知你們是否發現我們剛才走過的路程,從虹橋到小金山為一折,湖面由南北轉為東西,過吹臺,穿五亭橋到此又一折,湖面由東西轉為南北,直到蜀岡山麓。第二轉折處的起點就是前面那組氣勢恢宏的仿清建筑——熙春臺。所謂“熙春”是取《老子》“眾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表現了一種春日登高,與大自然相融,超然自樂的境界。熙春臺與小金山遙遙相對,都處在湖面轉折之處。它是當年乾隆皇帝祝壽的地方,因此處處體現出皇家園林富麗堂皇的宏大氣派。所有建筑的瓦頂全用綠琉璃筒瓦,與遠處五亭橋的黃瓦朱棟,白塔的玉體金頂相映成趣。熙春臺內的裝飾,使用了揚州漆器工藝,特別是這幅壁畫《玉女吹蕭圖》,采用揚州磨漆畫的工藝,表現出一群唐代仕女歡歌艷舞的壯觀場面。

  從熙春臺向東隔湖相望,赫然入目的是望春樓,樓屋二層,翹角飛檐。上層半為露臺,登臺可覽園中秀景;樓下中為茶室,南北兩小間分別辟為山水庭院,頂部可見天日。

  望春樓之西為“小李將軍畫本軒”,兩層之間有水池曲橋相連。小李將軍指的是誰呢?據記載,唐高宗時,宗室畫家李思訓,受封為右武衛將軍,人稱大李將軍,他兒子李昭道曾任揚州大都督府參軍,人稱小李將軍。“小李將軍畫本軒”是按李昭道的畫意設計的,由于“大李小李”共創了唐代“金碧山水畫派”,因此,我們今天透過扇形窗戶觀賞對面熙春臺金碧輝煌的廓影,可以聯想起盛唐藝術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象。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調。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留給我們的千古絕句,千百年來,二十四橋以其清麗俊爽的畫面,迷蒙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揚的情調撥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心弦。那么二十四橋因何得名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前來觀賞。過了畫本軒向北過小石橋西折便是那名聞遐邇的二十四橋了。請看,整座橋是用漢白玉砌成的單孔拱形石橋。它全長24米,寬2.4米,兩端各12級臺階,兩邊各24根漢白玉雕柱,高、寬各2.4米。橋上雕飾明月圖案,秀麗典雅。橋東有貼壁黃石假山,西有熙春臺,再現了唐詩中的詩情畫意。景區占地約7公頃,為一組古典園林建筑群,整個景區在體現“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意境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這里,我們并未見到二十四橋橋名,但卻處處暗示二十四之意。當然也有人說二十四橋指的是二十四座橋,然而我們對二十四橋似乎也不必作繁瑣的考證。倒不如對杜牧詩中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奇股脫的意境去作一番細細的品味。正因為如此,歷史上才會有許多中外名人前來觀賞這里的景觀。

介紹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接下來就由我來帶著大家來游覽這頤和園,我姓鄭,大家叫我鄭導好了,待會兒游覽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紙屑,也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好了,話不多說,我們出發吧。

  大家請跟著我往這走,進了大門,再繞過大殿,瞧!這就是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大家抬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根本沒有哪兩幅畫相同的。長廊的兩旁還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是不是感到神清氣爽呢?

  走完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半山腰,那兒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建筑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還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白云殿,非常壯觀。

  現在讓我們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是不是很呢?大家再往前面看,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戲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大家是不是能隱隱約約地看見幾座古老城樓和白塔呢?

  我們現在從萬壽山下來。瞧!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小,兩岸栽著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還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一角。大家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橋的名字叫十七孔橋,因為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小獅子,姿態不一,栩栩如生,沒有哪兩中是相同的。

  各項解說都已完畢,現在是自由游賞時間,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下次還來我們風景如畫的頤和園玩!

介紹導游詞 篇4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余習”。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于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份,獨特性與多元性并存。

  嘉興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余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于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洼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于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蕩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嘉興市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因地處中緯度,夏令濕熱多雨的天氣比冬季干冷的天氣短得多。年平均氣溫15.9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20xx.0小時。

  嘉興市1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平均無霜期230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全年有3個明顯的降水時段即4~5月的春雨;6~7月的梅雨和9月的秋雨;1月是下雪最多的月份。

  嘉興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于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在上海、杭州中間,區位優勢明顯。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介紹導游詞 篇5

  請大家留意,游道兩邊有許多裸露出地面的石芽和石林,高高低低,形態各異,像是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這是天門山巖溶地貌的又一顯著特征。山頂有多處成片的石芽和石林,分布于密林中間,形成獨特而又原始的空中園林,它們像一座座迷宮,又像是樸朔迷離、變化萬千的八陣圖。游人穿行其增,情趣無限。民間相傳,誰要是能順利地穿過這些迷宮,也就能暢通無阻地闖過佛家所謂的四十八道眾生關。朋友們,不妨現在就試一試,我祝大家的人生之路暢通無阻。

  (李娜小木屋)這棟七字形木屋,就是著名歌唱家李娜的房子。1997年5月,李娜唱罷一曲《青藏高原》;不久就突然消失了。新聞媒體到處找不到她,原來她上天門山來了。住了幾天之后她被這神奇的天門山吸引了,震撼了,很快作出兩個決定:一是正式把戶口遷到天門山所在的張家界市永定區;二是在天門山頂上為自己修棟房子。1997年6月6日,李娜正式成為永定區的市民。聽說李娜要在天門山修屋,老百姓高興極了,二話不說,把一根根木材、一匹匹磚瓦從山下,從懸崖峭壁上抬到了1500多米高的山頂上,一個月后小屋便建成了。李娜在她“窩”里,又作出了讓世人震驚的第三個決定:出家!不久,李娜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山西五臺山剃度學佛,并改名釋昌圣。離開天門山之前,李娜特別為侍候她近一個月的看山人胡大嬸獻唱了一首《嫂子頌》,接著又放開歌喉,面對群山溝壑演唱了她的助手為她“量體裁衣”創作的高三個半八度的《天門山》,以此告別她的第二故鄉放父老鄉親。

  《天門山》

  走近你,為那亙古不變的誓言,

  走近你,為那遙遠如初的夢幻,

  是什么讓我的心如此安寧,

  我終于看見了天門山......

  朋友們,關于李娜為什么要出家,為什么要在天門山安家?這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還是由你自己去破譯李娜的這個人生之謎吧。

  (吊索溶)傳說當年鬼谷子第一次上天門山就是從桿子坪經老道灣,從懸崖峭壁吊索上到山頂,然后才下鬼谷洞的。在這懸崖之下,至今還殘留著一串鐵鏈子。

  (俯視天門)站在這里可以俯視面向北面的天門洞,以及天門山公司正在修建的通天大道。1999年11月世飛賽期間,中央電視臺6號機組正是在這里拍攝飛機穿越天門驚人場面的。這兒距天門洞垂直高度200多米。

  (原始次生林)天門山與張家界一樣,同屬國家森林公園,植被非常豐富。山頂保存約500畝原始次生林。據考察,這里天然分布著維管束植物134科、353屬、532種。其中95%是闊葉林。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有珙桐、香果、連香、金皮槭、血皮槭、杜仲、紅榧、銀雀等。在這片原始次生林里,沿這條游道走,我們就會發現許多珍稀樹種。這是血皮槭,樹干表層的皮層血紅色,秋冬季節,稍老一些的樹,表層的樹皮大塊大塊裂開,附在樹干上,薄薄的像抖開的鱗甲。這一片是鵝耳櫪。鵝耳櫪是地球植被種類的新家族,1998年由中南林學院林原旺教授在天門山首次發現,被國家林業部門的權威機構命名“大庸鵝耳櫪”。這是株被稱為“鵝耳櫪王”的千年古樹,需兩人合抱。鵝耳櫪樹質堅硬,可做農具家具,可提取拷膠,種子能榨油,渾身是寶。

  (珙桐灣)珙桐被稱為植物“活化石”,是世界上極其珍貴的樹種,尤其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之巔成群落分布更是罕見,但在天門山、八大公山發現了規模很大的珙桐群落。眼前這一片珙桐有100多株,所以這里又叫珙桐灣。珙桐花像鴿子,六月花開時,樹枝上像站滿展翅欲飛的鴿子。林間還有天麻、黃蓮、當歸、七葉一枝花等珍貴藥用植物。1984年,林場工人在這一帶發現過頭上只長一只角的獨角獸,全身麻灰色,有小牛一般大。山上還兩次發現米猴,身長約10-13厘米。史載:米猴,又名哈吧猴,此猴體小,可藏于袖內。

  (靈泉院即云缽庵遺址)靈泉院背靠云夢山,坐東北朝西南,原建筑兩進三間,背風向陽,環境非常幽美。唐末五代時,處士周樸歸隱于此。1975年在遺址前的古樹下,挖出龍首帶銘文的七星銅劍,銘文為“天門山玄帝祖”,一起出土的還有四個銅菩薩,經鑒定系唐代文物,屬國家一級文物。玄帝應為道教,據傳天門銅劍是唐肅宗李亨時,旦子和尚所藏,為鎮山之寶。旦子和尚據傳是天門山佛寺的第一任住持,由此可佐證天門山本有佛道一體的先例,市內普光禪寺則是佛儒道合流的典型。

介紹導游詞 篇6

  三亞市位于海南島最南端,位于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西接樂東縣,北毗保亭縣,南臨南海及三沙市,陸地總面積1919.58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6000平方公里,人口68.5萬,是黎、苗、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三亞市是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20__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萬人,戶籍人口54.58萬人,其中農墾系統人口6.62萬人,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人口環境。苗族4304人,回族9076人。語言有普通話、海南話、軍話、邁話、黎話、回輝話、儋州話、疍家話等。20__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三亞市人口數據:全市總人口為685408人(常住人口)。

  三亞與中原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一直保持著聯系。曾是隋朝譙國冼太夫人的“湯沐邑”;唐朝大和尚鑒真漂流登岸和傳道講經之地。中原衣冠人物之南來,客觀上在當地起了敷揚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諸多的人文勝跡。延及宋、元、明時期,三亞的經濟已有初步發展,棉紡業居全國領先地位,古代女紡織家黃道婆早年在本地向黎族婦女學習紡織技術。這一時期還涌現了“瓊州三星”之一的嶺海巨儒鐘芳。

  三亞規劃市區面積38平方千米。東西長91.6千米,南北寬51千米。全境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09.1千米,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鳳凰島、帆船港。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面積較大的有西瑁洲島2.12平方千米,蜈支洲島1.05平方千米。

  三亞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是中國通向世界的門戶之一。地處熱帶地區,是海南最美麗的旅游勝地。三亞涌現出一批旅游景點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的多項世界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是旅游的好去處。

  三亞榮獲“20__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名字由來】

  三亞地名的由來與三亞河的名稱緊密相聯。之所以被稱之為三亞河是因為它在靠近入海口處時分成東河、西河,其流入大海處形狀呈“丫”字形。此處是個天然良港,后來一些漁民從此上岸,成為城市的起源地。定居這里的人形象地把該河稱之為三丫。本地方言“丫”與“亞”同音,后來逐漸被人稱之為三亞河。因此,久而久之,人們把這里叫三亞了。

  【三亞旅游資源】三亞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它擁有全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亞龍灣湛藍如夢幻、大東海平靜遼遠、三亞灣浪白風輕,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海藍沙白、浪平風輕。到三亞旅游,傍晚漫步在三亞灣的椰夢長廊,觀看晚霞是最美好的享受。陽光下的波濤、椰樹旁的吊床、白色沙灘上嬉戲的孩子,旖旎的熱帶風光讓游客的身心得到徹底的寧靜。

  【三亞住宿】三亞住宿選擇面廣,有高級豪華的星級酒店,也有舒適安逸的經濟型旅館。酒店大多是海景、沙灘兼備,設施奢華,舒適度極佳,但離市區較遠,公共旅游設施較少,價格也比較昂貴。三亞灣和大東海分布著一些家庭旅館,離市區近,購物、吃飯、出行、娛樂都方便,鬧中取靜,經濟實惠,在鄉游網上可以預定。此外,蜈支洲島上的度假村也是寧靜的“世外桃源”,很適宜度假。各個區域都有公交、出租及旅游觀光巴士,交通發達,您也可以在島上選擇汽車租賃。

  【海洋資源】

  三亞境內海岸線長度209.1公里,有19個港灣,大小島嶼40個。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有魚類1064種,蝦類350種,蟹類325種,軟體動物700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402種,鯊魚翅、海參、石斑魚被譽為“崖州三珍“。珊瑚保護區面積85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三亞西部海域中蘊藏著豐富的天然資源,現已探明的崖13-1氣田,儲量1077億立方米,開采量700億立方米;樂東22-1氣田,儲量200億立方米;樂東15-1氣田,儲量178億立方米。陸地已探明有開采價值的礦物有水晶、花崗巖、石灰石、大理石、鈦、磷、金礦等、30多種。其中石灰石、石英砂、花崗巖含量均達億噸以上。三亞發現天然礦泉水,在三亞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并賦存在特定地質構造巖層中的地下礦水,其含有特殊的化學成分或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質。

  【水利資源】三亞市有獨流入海的河流10條,地下水儲量1.42億立方米。三亞地熱資源豐富,有南田溫泉、羊欄牛嶺溫泉、崖城玉井溫泉等,這些溫泉水溫高,水量大,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南田溫泉被譽為“神州第一泉“。

  【生態資源】三亞是熱帶雨林原生地,有林地12.1萬公頃,封山育林區6.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4%。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自然保護區9個,總面積13497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44.4%,人均公共綠地18.4平方米。三亞大氣環境質量中國排名第一。

  【歷史沿革】

  三亞歷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漢代在三亞市崖城鎮設立了珠崖郡治,隋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宋代時成為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韓瑗、名僧鑒真,宋代名相趙鼎、大臣胡銓和紡織家黃道婆等先后來過崖州,對三亞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介紹導游詞 篇7

  張家界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的省轄地級市,舊稱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為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朋友們:相信大家對天門山并不陌生。1999年11月舉行的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完成了人類首次駕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天門山的名字一下子走進了世人的視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門山的風采,今天,你們終于如愿以償!

  天門山距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山頂南北寬1.93公里,東西長1.9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發育較齊全的巖溶地貌區別于武陵源的砂巖峰林景觀,是一座四周絕壁的臺形孤山。

  天門山東漢時稱嵩梁山,三國時因山壁洞開一門,吳王孫休認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為天門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門郡。天門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它經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山,并經受億萬年風雨剝蝕,尤以三迭紀燕山運動為最甚。白堊紀末,大規模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天門山進一步抬升,分別被兩條斷層峽谷切為孤山,使高山與谷地拉開極大高差,幾公里之內高差達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天門山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

  天門山氣象獨特,門洞奇絕,植被豐富,歷史悠久,是歷史文化與佛道文化的神秘載體,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為了加快張家界旅游開發的進程,天門山正處在規模的開發建設中。有的景點尚未正式開放;世界最長的天門山索道以及天門山寺正在籌建之中。

介紹導游詞 篇8

  Situé sur la route liurung à Guangzhou, le temple liurung est un templebouddhiste ancien célèbre à Guangzhou.Le temple a été construit sous la DynastieLiang dans les dynasties du Nord et du Sud et a été nommé Temple baozheng audébut.Dans la dynastie Song du Nord, il a été rebaptisé Temple Jinghui.SuDongpo, un érudit de la dynastie Song, est venu ici pour visiter, honorer leBouddha et apporter de l'encens. Il y avait six anciens Ficus dans le temple, etil a écrit "six Ficus".Dans la dynastie Ming, il a été appelé Temple liurung.Lesprincipaux b?timents du temple sont la tour de fleurs imposante, la salleGuanyin et la salle des six ancêtres.

  La Tour de fleurs du temple liurong se tient au Centre du temple, et sonsommet est très forme de la tour de fleurs est magnifique, lesavant - toits et les coins sont suspendus avec des cloches suspendues.Toute latour ressemble à un style de fleur en cascade, et son sommet ressemble à unnoyau de pistil qui pousse sur la plus haute fleur, donc il est appelé "Tour defleur".Au Sommet de la tour se trouve une colonne de cuivre de mille Bouddhascoulée dans la dix - huitième année de la dynastie Yuan zhizheng (1358 après J.- C.). Elle pèse 5000 kg, y compris le plateau jiuxiao, les perles et lescha?nes de fer suspendues.

  ? l'est de la pagode huata se trouvent la porte de montagne, la salleMaitreya et la salle Tianwang, la salle weituo, ainsi que les peintures suDongpo et les sculptures en pierre avec "six rongs" et d'autres tablettesanciennes de plus de 10 carrés.? l'ouest de la pagode se trouve la salledaxiong, d'une superficie de 300 mètres carrés, qui abrite trois statues deBouddha sculptées avec précision en laiton dans la deuxième année du règneKangxi de la dynastie Qing (1663 A.D.).Avec une hauteur de 6 mètres et un poidsd'environ 10 tonnes, la statue de bouddha est la plus grande statue de bronzeantique existante dans la province de Guangdong.Au sud du Hall, il y amaintenant une salle de récitation reconstruite. Il y a six salles ancestrales,une salle de Guanyin, une salle de moine, une salle de mérite et de vertu et unesalle de sutra tibétaine dans le jardin rongyin.

  Dans la salle des six ancêtres du temple, il y a une statue en bronze deHuineng, le sixième ancêtre du zen coulé dans la dynastie Song.Le sixièmeancêtre est Lu, Huineng, originaire du comté de Xinxing, dans la province duGuangdong, et est le sixième ancêtre du bouddhisme Dharma zen.

  Six Banyan Temple marcher, mais entendre les cloches, le son du poisson enbois, les pèlerins sans fin, la fumée hantée entre le son unique du Bouddhaantique.

介紹導游詞 篇9

  從沒見過真正的草原,在我的印象里那肯定是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最早知道并對草原有些向往是來自一首很好聽的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那時就在想,草原真的如這首歌唱的那么好嗎?從那時起,就幻想著那個叫草原的地方,她一定很美,空氣新鮮,綠意濃濃。再后來又聽到《草原夜色美》,才知道這首歌是一位蒙古族的女中音德德瑪唱的,真好聽,再后來,《雕花的馬鞍》《我從草原來》等等一些德德瑪的好歌陸續進入我的生活,因這迷人的草原,我也漸漸喜歡上德德瑪的歌,因喜歡歌唱草原的歌,就更加喜歡清新怡人的草原了。

  就因為喜歡,我便在各種媒體關注起草原來,在電影電視上我見到了萬馬奔騰的草原是那么的寬闊,我見到了蒙古包炊煙裊裊的美妙,也見到了雪峰腳下輕閑吃草的牛羊。從沒喝過酥油茶卻能感受到酥油茶的芳香,從沒參加過那達慕大會卻能感覺到蒙古民族人民的豪邁,我不是蒙古族,可我熱愛這個民族。

  每到我工作勞累的時候,每當我心緒煩躁的時候,我就會聽音樂來沖淡這些,也往往想起德德瑪的歌,想起那片讓我癡心的草原來,她能讓我心靜、給我輕松,減輕我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我開心、給我快樂,給予我對生活更多迷人的幻想,并能勾起了我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介紹導游詞 篇10

  Everybody is good! Welcome to badaling scenic area tourism.

  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It is the blood of the working people in ancient China, is also a symbol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ride of the Chinese nation. Visitors, we have come to the famous badaling Great Wall, on both sides of the mountain, is the pine and cypress, like hidden-away east, birds sounds, gurgling streams, is full of poetic. To the distance, you can see the Great Wall is divided into south and north two peak, winding in the mountain ridges, long teng hu yue, spectacular, the scenery is very spectacular. The Great Wall built around the mountain, ups and downs, twists and turns. This period of the Great Wall of the wall is made of neat huge stone is some stone for up to 2 meters, weighing hundreds of pounds. Internal fill soil and stones, to the top of the wall where the ground covered square brick, very smooth. The wall of the lateral horse-refraining pits of building has 2 meters high, and have made a in, next shot mouth, for look and shooting. Every city wall, built a fortress of square ChengTai type. ChengTai have high low and high called the enemy, is the watchman sergeant and accommodation; Low called Chinese Taiwan, height and the wall was similar but prominent wall, have the crenel around, is where the patrol.

  Badaling at an altitude of 1000 meters,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Great Wall, such as the dragon take off on the mountains. It is not only a hardwork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lso an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The badaling Great Wall, the distant, rolling hills, XiongChen, stiffness of the north to the mountain. Due to the Great Wall and grand Great Wall for to the mountain, to the mountain is more dangerous.

  Here are the beacon tower, also known as beacons, Wolf yantai. Independent buildings is not connected to the Great Wall. Once the enemy pounce, communicate its kindle wars and light smoke during the day is called "ran, called flint fire at night. When the Ming dynasty, also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r with the enemy made a strict rules: the enemy hundreds, burning a smoke point a gun; Five hundred people, burning two smoke point two guns; More than one thousand people, three smoke SAN pao;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people, four smoke four guns; More than ten thousand people, five five gun smoke. In this way, on the border of the military intelligence can rapid transfer to the imperial city ouchi. See the beacon tower, and then tell you a story, called "must play leud" : the zhou dynasty had a king named weeks you king, he has a beautiful woman, her temper is very strange, always don't smile, think of some way to you king. He lit up a distress signal (fire), as a result, drew leud come white, she laughed, you king is also very happy. But, really have an enemy to attack, you king lit the fire, but no one come, and he was killed by the enemy. There is a story, called "meng jiangnu cry Great Wall collapse" : legend was Meng Gusheng a daughter named meng jiangnu. Because of qin shi huang to build the Great Wall, need a lot of manpower. Qin shi huang was caught many people go to the Great Wall.

  All of a sudden, I do not know where to come up to a rumor: only the wan xi is buried under the Great Wall, can make the Great Wall and solid, qin shi huang was, sent people seize wan xi. Wan xi good fled to Bangladesh. People see wan xi meng home good handsome, talented, good let meng jiangnu and wan xi of their marriage. The two men marry less than 10 days, good wan xi is the rulers who grasp to go to repair the Great Wall. In the fall, meng jiangnu saw her husband hasn't come back, give him the woolies. Along the way, reject, hardships, day and night, all the way to the Great Wall. Local people told her: wan xi good would have buried under the wall. She was grief-stricken, crying. Instantly, and dark, the Great Wall was crying collapsed in eight hundred. Just then, qin shi huang to have the Great Wall, with fine features, when he saw meng jiangnu just want her to do concubine. For qin shi huang meng jiangnu agree to her three conditions: one is for wan xi is a grave; The second is to make good full chao wenwu festivals wan xi; Three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Great Wall and the tomb of wan xi good repair a like flying grand bridge. After three things done, she threw herself into the sea.

  Visitors, this is three stories about the Great Wall. Now the Great Wall tourist stop here, thank you!

介紹導游詞 篇11

  靈隱寺旁的飛來峰,也是杭州的名勝,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

  飛來峰又名靈鷲峰,山高168米。飛來峰是我國南方古代古窟藝術重要地區之一。在青林洞、玉乳洞、龍泓洞、射陽洞以及沿溪澗的懸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間的石刻造像345尊。

  其中的西方三圣像(五代)、盧舍那佛會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剛手菩薩、多聞天王、男相觀音(均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喜笑顏開、袒腹露胸的彌勒佛。這是飛來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為宋代造像藝術的代表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飛來峰過去72洞,但因年代久遠,多數已湮沒。現在僅存的幾個洞,大都集中在飛來峰東南一側。最南端的一個大洞叫青林洞,洞內有石床、手掌印,傳說石床為“濟公床”,后掌印為“濟公手掌印”。

  在射旭洞內,往洞頂上看,可見到洞頂微露一線天光,這就是“一線天”勝跡。 魯迅祖居導游詞 ·寧波市導游詞 ·杭州市導游詞 ·大慈巖導游詞·岳廟導游詞

  飛來峰景區還開辟了中華石窟藝術集萃園。集萃園塑造了代表不同地區、各個年代的佛像近萬尊。如四川大足石刻、樂山大佛、安岳臥佛、甘肅麥積山石窟、山西云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等石窟造像。

介紹導游詞 篇12

  據悉,重慶市政府和渝中區政府將把這里建成"巴渝民俗風情集鎮",使之成為主城區最佳的工藝品展銷中心。洪崖洞二期工程是一期項目的延續、完善、升華。總占地29905平方米,它將是我們回報社會,為重慶城市價值再造的又一項重大工程。山城步道、立體商業街將再現老重慶大梯步、老城門、古色古香的立體商業街將上下半城與城市水岸相連接,串接渝中半島立體景觀,休閑散步的帶行空間,穿梭在重慶幾道古老城門洞之中。洪崖洞二期208米長的原生態摩崖石雕將匯集巴渝歷史文化、民俗民風、宗教傳統文化,依山而建的石寶寨建筑特色,將連接大商場,直面江景,形成獨特的大都市的摩崖石雕。地面63層、地下8層,共計71層的渝中半島第一超高樓--創意大廈,10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面積將會成為世界品牌入駐重慶的歸宿地。超高的樓層將會成為觀看重慶美麗夜景--兩江四岸的最佳場所。

  能夠容納三千多人的洪崖洞民俗音樂廣場與國泰劇院和解放碑森林廣場有機結合,利用地形的高差,打開了解放碑步行街直面江景的空間視覺走廊,超大型的民俗音樂廣場將成為各種開幕式、閉幕式、周末音樂會以及引進國外大型表演團體的最佳場所。近600米長的洪崖洞吊腳樓群、渝中半島超高樓與即將修建的千廝門大橋,形成90度觀看依山而建、依崖而立的洪崖洞吊腳樓群體的最佳景觀帶,面江可望江北CBD,回眸可觀吊腳樓群。這條沿江景觀帶將成為"城中見江、江中見城"的顯山露水的視覺通廊。

介紹導游詞 篇13

  洪崖洞"一態、三絕、四街、八景"的經營形態體現了巴渝文化休閑業態,"一態"指的是文化休閑業態。"三絕"指的是吊腳樓、集鎮老街、巴文化;"四街"指洪崖洞的四條街:娛樂無極限"的紙鹽河動感酒吧街";重慶大觀園的"天成巷巴渝風情街";老城墻巖石崖體邊古時的石板道,是"洪崖洞盛宴街美食街";滄白路上是"城市陽臺異域風情街";街上有重慶首家法蘭西風情的濱江時尚酒店。"八景"指的是洪崖洞滴翠、兩江匯流、吊腳樓群、洪崖群雕、城市陽臺、巴文化柱、濱江好吃街、嘉陵夕照。

  據介紹,水岸平臺建成后,洪崖洞民俗風貌區將成為擁有"一態、三絕、四街、八景、一水岸"的全方位旅游景點。

  "一態"指的是文化休閑業態,由餐飲休閑、文化休閑、運動休閑、購物休閑和旅游休閑等八部分構成。"三絕"指的是吊腳樓、集鎮老街、巴文化。"四街"指的是紙鹽河街江畔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洪崖洞盛宴美食街、城市陽臺異域風情街。"八景"指的是洪崖滴翠、兩江匯流、吊腳群樓、洪崖群雕、城市陽臺、巴文化柱、中華火鍋第一鼎、嘉陵夕照。"一水岸"即擬建的水案觀景平臺。

介紹導游詞 篇14

  大家好,我是應煒童,就是這次你們旅游的小導游,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黃山。這兒不但風景美,而且還很衛生,請大家不要亂扔紙片,破壞環境。這一座黃山呀,是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岳風景。在冬天,大家一定還有這樣的誤解,黃山冬天會不會封山啊?冬天,黃山不僅不封山,而且還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呢!

  黃山上還有奇松,奇松是什么呢?就是松樹,有棋盤松、送客松、黑虎松、蒲團松……現在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著名的迎客松了。它挺立在玉屏峰東側,樹干中部伸出的兩大側枝,就像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在歡迎您的到來呢!黃山的怪石,說起來真是千姿百態。在巨大的`山谷上還有一個大仙桃呢!這一個大仙桃真是大,差不多跟真的一樣,共可以讓六七只餓肚子的小猴子來慢慢分享。大家請往我的右邊看,你們猜這是什么?對了,這就是著名的“松鼠跳天都”了。大家看,那就是天都峰,那塊怪石就像一只可愛的小松鼠準備往天都峰下跳呢!咦!誰在抬著手指著路啊?又對了!那就是“仙人指路”。

  瞧!他還只沖著你笑呢!哇,又是誰背著一個媳婦要拜堂啊?哦,是“豬八戒娶媳婦”。黃山的云海更是美的很,要是登上黃山的最高處往下望去,呀!美麗的云海就像大海,難怪人人都叫它云海,在?亂的云海中隱隱約約還可以看見幾座小山峰在云海中若影若現……今天很幸運,能看到雨后處晴的“霞海”。你們看!奇松、怪石、峰林漂浮在“霞海”中,恍恍惚惚,猶如進入了夢幻境地,飄飄欲仙。

  最后,介紹一下溫泉。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峰下,還有一個溫泉,叫松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為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游、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介紹導游詞 篇15

  便利的交通為到無錫旅游的賓客提供了方便。航空:無錫碩放機場已開通北京、福州、佛山、惠陽等多條航線。鐵路:無錫地處京滬線上,每天在無錫停留的快車逾百列,全國各大城市都有火車可直達無錫。公路:滬寧高速公路經過無錫,與華東每個城市每天均有旅游汽車往返;九條國道、省道成放射狀通向全國、全省。水路:從浙江湖州可乘旅游船經太湖到無錫;從蘇州、鎮江、丹陽可乘游船經古運河到無錫。

  無錫的旅游資源更是得天獨厚,這里有被譽為“太湖佳絕處”的黿頭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還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園;江南著名賞梅勝地梅園和著名的“園中園”寄暢園等。也有近幾年新建的“唐城”、“三國城”、“水游城”等影視拍攝基地。這些景觀,使游客們在觀賞大湖山水秀色的同時,又領略了中國古典名著中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

  游客們:太湖的山水,眾多的歷史人物和文化古跡,使無錫成為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游勝地。今天我們來到這座溫馨美麗的城市,請調動您的思維,展開您的想象,盡情游賞吧!

介紹導游詞 篇16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和你們來到常州旅游。

  常州地處太湖流域,經濟富庶,文化昌盛,教育發達,人才薈萃,是一座有著32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同時又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經濟較發達的新興工業城市。常州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鐘樓、戚墅堰五個行政區。20__年末,全市總人口365。9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9。2萬人。

  游客朋友們,說到常州,我想可以用一首詩概括:好山好水好地方,龍城龍園龍文化,古寺古塔古運河,名人名館名建筑。

  好山好水好地方。好山,指的就是位于常州金壇和鎮江句容交界處的茅山風景區。它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也是中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

  好水,指的就是天目湖旅游度假區了,它是國家首批4A級景點。東臨太湖,西接南京,北望常州,南連天目山余脈,包含了兩塊狹長型的水域,一左一右分列在東陵山的兩側,湖的源頭與浙江天目山相連,全長13。5公里,水的最深處為28米,平均深度達到10米。湖水主要由天然的雨水、山上的山澗水以及上游48條澗流、8條支流水匯集而成。這些水在匯入天目湖之前已經經過周邊山上植被的凈化及湖底沙石的過濾,因此湖水保持了天然山泉的純度和礦物成分,經環保部門測定,達到國家地表水二類的標準,是江蘇省境內最好的水。被游人美譽為“生態家園、夢幻天堂”、“江南明珠、綠色仙境”。天目湖水質清冽、群山環抱,氣候怡人,全年適合游覽時間超過三百天,區內植被覆蓋率達45%以上,儼然成為周邊城市的“后花園”和“天然氧吧”。

  度假區于1992年開發建設,1994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旅游度假區,20__年成為國家首批4A級旅游度假區,天目湖也是國家首批水利風景區,已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主要景點有:天目湖牌樓、山水園廣場、湖里山景區、狀元閣、太公山、龍興島、鄉村田園島、繡球島、天下第一壺。

  好地方,不多作介紹。游客朋友自己去感知,去發現常州的美。

  龍城龍園龍文化。龍城溯源,常州別名“龍城”,沾了一點龍氣,這無疑是十分吉祥而又榮耀的。但龍城之名始于何時,因何而來,至今尚無定說。常州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孟河西北的九龍山上有一古廟。一天,廟里的當家和尚弘智夢見一位山神對他說:“我是九龍山的山神,是東海龍王的九太子,與八位兄長鎮守這一帶群山。最近,八位兄長要來侵占我的山頭,將有一場惡戰,請你率全廟僧眾,鳴金擊鼓,助我取勝。”過了兩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烏云驟起,狂風大作,似有龍形翻滾。弘智率僧眾擊鼓撞鐘,念佛誦經。約半個時辰,風停云散,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當晚,和尚又夢見山神對他說:“多虧你金鼓相助,今已得勝。現在兩條為首的惡龍已逃亡到宜興山里,其他六條龍已去郡城,請你前往郡城安撫,希望他們安居樂業,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郡城百姓得知消息后,于每年端午建造六色龍船,在白云溪競渡。

  龍園。中華環球恐龍城位于常州新北區的現代旅游休閑區內,始建于1997年,于20__年9月20日對外開放,占地面積600多畝,是一座以恐龍為主題,融博物、科普、娛樂、休閑及表演于一體,并且將博物、高科技聲光電、影視特效與多媒體網絡等完美結合的綜合性主題樂園,也被稱為“東方侏羅紀公園”。主要景點和參與項目有:歡樂一條街、雨林冒險區、中華恐龍館、園藝博覽園、庫克蘇克峽谷、雷龍過山車、瘋狂火龍鉆、動物表演館、侏羅紀歷險、恐龍谷溫泉等。

  龍文化。常州自古以來就流行著許多“崇龍”的傳統民俗,比如:

  1、生誕“崇龍”:凡人出生,皆有屬相,即12生肖。其中如果生肖屬龍,常州人莫不引以為豪。常州人在給生肖屬龍的小孩取名時,也多帶一個“龍”字,如“道龍”、“志龍”、“天龍”、“云龍”、“飛龍”、“大龍”、“小龍”等等。

  2、婚嫁“崇龍”:男婚女嫁,常州人俗稱“辦喜事”。過去,不論窮富,新娘子出嫁時都有許多陪嫁物品,俗稱“嫁妝”,其美化裝飾多有龍鳳圖像,如“龍飛鳳舞”、“二龍戲珠”等,謂“龍鳳呈祥”。喜慶的禮堂上和新人的洞房里,都點燃“龍鳳花燭”,桌子上陳列著“龍鳳碗”、“龍鳳梳”,床上堆放著“龍鳳被”、“龍鳳枕”。丈人丈母娘喜稱女婿為“乘龍快婿”。

  3、喪葬“崇龍”:龍城百姓舊時的喪葬禮俗很講究,亡人年紀越大越隆重。家中死了老人是為“順事”,俗稱“白喜事”,也以“龍”為吉祥。抬棺材用兩根木桿高杠的稱“雙龍杠”,用一根木桿低杠稱“獨龍杠”;喪事人家請風水先生看墳地要選“龍地”,找不到“龍地”的也要在墳地周圍種上龍柏。

  4、節慶“崇龍”:龍城人在歲時節令中的“崇龍”也有許多表現形式,比如說“舞龍”,常州人俗稱“掉龍燈”。每逢過年過節和各種慶典廟會,城鄉各地均有規模不等的舞龍演出活動。“劃龍船”:又稱“劃龍舟”和“龍舟競渡”。舊時每年夏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龍城城內唐家灣云溪之“白云古渡”,例有群眾性大型賽龍舟活動。

  5。 地名“崇龍”:常州化龍巷,青龍,龍虎塘,龍船浜 ,龍游路 ,飛龍大道等等,數不勝數。

  古寺古塔古運河。古寺,被譽為“東南第一叢林”的天寧寺。位于常州東門外,前俯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后倚常州第一大公園紅梅公園,是常州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剎。其特點是五大:殿大、佛大、鐘大、鼓大、寶鼎大,被譽為\東南第一叢林。古塔,文筆塔。文筆塔位于紅梅公園南端,始建于南朝齊高祖蕭道成建元年間,已有1000余年歷史。名建元寺,俗稱塔下寺,后改稱太平寺。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筆,又稱文筆塔,被常州文人視為筆魂。塔寺歷經興廢,宋代詩人楊萬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的詩句。

  古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水道最長的水利工程。北起中國北京市,南抵浙江省杭州市,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千米。

  名人名館名建筑。名人。常州歷史上就是人文薈萃的`地方。清代呼喚“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龔自珍,曾贊嘆“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有常匹儔”。常州政協經過一年多的醞釀和論證,從幾十名中國現代史上有影響的常州人中,選擇了十位“常州名人”。入選的為:中共早期領袖人物中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著名的“七君子”中的李公仆、史良,杰出的數學家華羅庚,“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創者劉海粟,中國的“紡織大王”劉國鈞,開創了中國實業和教育史上十一個“第一”的盛宣懷。名館,首屈一指瞿秋白紀念館。

  各位游客,前面不遠處就是我們將要下榻的酒店。祝大家在常州玩得愉快,吃得開心。請大家下車前,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謝謝。

介紹導游詞 篇17

  大家好,我姓蘭,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蘭導。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游玩,我們今天將要去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長城游覽一番。

  我們的目的地到了。現在,請各位抬頭看,這就是我們要游覽的長城。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你們知道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登上長城,城墻上鋪著十分平整的方磚,像寬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通過。墻是齒形的,凹進去的是了望口,墻是垛子,下面的正方形小口是射擊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個方形的烽火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期間,烽火臺可以互相呼應。

  你們知道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多少年嗎?告訴你吧,修建長城花了兩千多年。從公元前7世紀楚國筑“方城”開始,到明代共有20多個諸侯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5000千米。把所有朝代修長城的加起來,總長度超過5萬千米。當時沒有機器,而且一塊條石就有兩三千斤重,就靠著那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抬上這陡峭的山峰。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把這“前不見首,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修完。為什么要建長城呢?因為建起了長城,就不被外族侵略了。

  大家知道長城的象征意義是什么嗎?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好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請大家要愛護環境,不要亂扔果皮紙屑,不要到危險地地方游玩,以免受傷。

  今天游覽到此結束,歡迎大家再來這個“前不見首,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來游玩。謝謝大家。

  長城介紹導游詞350字6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乘坐的是巴士四號汽車前往北京,觀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長城。很榮幸成為大家的導游。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請教我。大家下車后一定要記住我們的車牌號,按規定時間返回。祝大家旅行愉快。

  現在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城吧!長城是修筑在陡峭的山嶺之間,它從東頭的山海關一直修筑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共有一萬三千多公里。它是中華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中華民族即將騰飛的巨龍的象征。游客們,我們的車已經停到八達嶺上了。請看正前面有一塊(兒)石碑,上面有八達嶺幾個紅字,大家可以把它拍下來,做為一個到八達嶺的留念。

  游客們,我們來到了長城的腳下。請大家低頭看看腳下,它是由一塊塊灰色的巨磚砌成的,十分平整,五六匹馬也可以并行。讓我們抬起頭來,長城就像蜿蜒的巨龍臥在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之間雄偉壯觀。

  八達嶺長城共有六個烽火臺。烽火臺共有三個門,其中中間一個最大,它的上面有許多小方塊圍成的一個正方形。古代時,在那里點火,表示那里有危險。這些烽火臺可以在兩至三個小時之間將情報傳到數千里以外的地方。烽火臺分兩層,上層是眺望臺,下層是士兵吃飯和睡覺的地方,可見烽火臺在當時的軍事中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游客們,再往下走我們就到“好漢坡”了,“好漢坡”是指只有好漢才能登上的險坡,是八達嶺的必經之路,讓我們GO!

  經過好漢坡,就到峰頂了。游客們,當我們站在峰頂看看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巨龍的時候,真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比智慧感到自豪和驕傲吧!

  我們的長城之旅到此為止,希望大家有時間還來長城,也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ByeBye!

  長城介紹導游詞350字7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這次旅游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請教我。現在您正乘坐著1980號汽車前往北京,觀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長城。

  長城是山嶺間修的,它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共有一萬三千多里。遠看像條長龍,所以又叫做:萬里長城。現在車子已在了八達嶺上了,請大家低下頭,看看腳下的方磚,它很平整,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兩旁是兩米多高的垛子,每兩個垛子之間的是了望口,供了望。垛子下面有射口,供射擊用。打仗時,屯兵們既可以自我保護,還可以保衛國家,真是一舉兩得。在頂上的是方形的'城臺,又叫烽火臺。看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長城,這一塊條石就有兩三千斤重,古代沒有沒有火車、起重機,就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這山嶺。你們知道嗎?其實古代修長城的réndà多都累倒在長城下。

  現在,長城已被列為世界遺產,這樣氣魄的工程在世界上是個奇跡。

  我們大家可以拍一些照片作為紀念,我們的長城之旅游到此為止,希望大家有時間還來長城,再見了。

介紹導游詞 篇18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到頤和園景區觀光旅游。今天有我——鄭導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希望各位能在頤和園度過愉快的一天。

  游客們,其實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于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戰爭中英法火燒圓明園時同遭嚴重破壞,佛香閣、排云殿、石舫洋樓等建筑被焚毀,長廊被燒得只剩11間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內的珍寶佛像也被劫掠一空。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的名義籌集經費)修復此園,改名為“頤和園”,其名為“頤養沖和”之義。關于挪用的海軍軍費,經專家考證,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萬兩,占全部修復費用的1/3以上。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束。

  大家請跟上我的步伐哦。我們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請看,這就是有名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稱畫廊。因為在廊中有很多的彩繪,小朋友猜猜,有多少幅?多達14000余幅,而且很少有重復。其中有關于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后畫上來的。人物畫多采用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例如《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很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這些畫面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這里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大家出了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的腳下。大家抬頭看,引入你的眼簾的是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從前居住的地方。

  快樂的時光就是短暫!各位游客,又到了我們說再見的時候了,接下來的時間交給大家,你們自由觀賞。祝你們玩的開心。再見!

介紹導游詞 篇19

  菏澤,山東省地級市,中國牡丹之都,古稱曹州,位于山東省西南部,下面是關于菏澤的名勝古跡導游詞范文的內容,歡迎閱讀!菏澤的名勝古跡導游詞

  孫臏旅游城坐落在鄄城縣東北20公里處的宋樓鄉境內,占地978畝。

  孫臏旅游城原有景點為億城寺、孫臏墓、羊左合葬墓、荊軻墓等。

  億城寺:孫臏晚年隱居孫花園(寺南0.5公里),齊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驛城一座。孫臏死后,葬于驛城前,并改驛城為“儀城”。魏晉時期佛教傳入鄄城,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在儀城舊城建寺,取“億”安靜之意名為“億城寺”。寺旁有春秋義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荊軻之墓,取其義士之意,故又名“義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該寺,

  據《重修億城寺碑記》載:該寺占地400畝,建有大佛殿、藏經閣、祖師殿、伽藍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萬余尊,僧眾千余人。1929年又重修一次,1946年土改時該寺被拆,現僅有其遺址。

  孫臏墓:孫臏歸隱故鄉孫花園,死后葬于村北。明代,墓被黃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陽河東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億城寺墓碑一塊,上刻“臏墓址深邃”,經專家多方考證,確定孫臏墓址在此。孫氏族人重修墳瑩,墓丘直徑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圍石,墓前樹碑一棟,篆書“孫臏墓”,墓前有石香爐。墓地面積600平方米,四周砌1米高青磚花墻,內植翠柏12株。

  羊左合葬墓:封土直徑3米,高2米,墓室結構不詳。墓前有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所立“范縣古義士左伯桃表墓碑”,碑高170厘米,寬46厘米,厚20厘米,方頭抹角。碑陰無字,碑陽有碑文,記載了立碑時間、經過及羊左全交故事。相傳戰國時期燕國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國求職,行至鄄邑,忽遇雨雪,盤費將盡,僅夠一人生存,左伯桃將食物、銀兩給羊角哀,讓其前往楚國,自己留此等候。羊至楚國做了上大夫,后至鄄邑尋找左伯桃,而左已因凍餓死在一樹洞中。羊遂拔劍自刎,隨人將羊、左二人合葬一墓。羊左全交的故事,千百年來廣泛流傳于民間。

  1995年10月,孫臏旅游城正式開工奠基,現已完成圍墻、起伏地形、道路硬化、部分綠化等基礎配套工程建設,相繼建成了圓融橋、圓融湖,完成了天王殿、圓通殿、放生池、孫臏紀念館主體工程建設,藥師殿正在建設中。

  圓融橋:位于旅游城入口處,橫臥向陽河上,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西南東北走向,總長158米,寬12米。

  圓融湖:位于旅游城腹部,由東西兩塊水面組成,中有玉帶橋相連,占地50畝。

  天王殿:為5間單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長21米,進深9米,高9米,為圓融禪寺主體工程之一。

  圓通殿:為5間單檐歇山式仿古建筑,為圓融禪寺主體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于圓融禪寺正前方,為半圓形水池,占地300平方米。

  孫臏紀念館:位于旅游城西部,該館為重檐串尖屋頂式建筑,長寬各30米,高20米,飛檐半拱青琉璃瓦頂,為孫臏紀念區主體工程。

  菏澤的名勝古跡導游詞

  水滸好漢城位于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占地面積600余畝,有36院落、72景觀、108個景點,是集忠義樓、鄆城縣衙、晁家莊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術教學與交流,以及狗娃藝術團的武術、舞蹈及水滸情景劇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是山東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水滸故里”的核心景區之一。它還是中華古民居博物館、央視推薦鉆石旅游線路、水滸故事的源頭景區。

  水滸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鄆城是全國武術之鄉、中國好漢之鄉。鄆城水滸好漢城景區位于山東省鄆城縣水滸路西段,是一處集忠義樓、鄆城縣衙、晁家莊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術教學與交流,以及狗娃藝術團的武術舞蹈、水滸情景劇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景區包括忠義樓、鄆城縣衙、晁家莊、宋江武館、鄆城文廟、鄆城酒樓、及時雨茶樓、孫二娘客棧、古箏坊、大刀館、烏龍院、寅賓館、明倫堂、明清戲樓等十幾個景點。其中,北方傳統四合院和浙派、徽派的古代建筑薈萃,雕梁畫棟勾心斗角,令人賞心悅目;狗娃的精彩表演和重二百多斤的狀元大刀絕技,使人倍感震撼;而深藏在每一棟房屋里的水滸英雄的傳奇故事,則令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鄆城水滸好漢城預計總投資10.2億元,整個工程分為四期。

  近年來,該景區采用整體搬遷的方式,按照古建筑修復“不改變原貌”的原則,將散落在山西、陜西、浙江、安徽等地民間具有水滸文化特色的元、明、清建筑征集到鄆城。現已建成了古城墻、忠義樓、烏龍院、宋江武館、朱貴酒店、晁氏莊園和狗娃大劇場等一批景點,此外對鄆城古縣衙、文廟等進行了恢復,景區水滸風格已經顯現。另外,水滸好漢城四期工程已經開工,將建設水滸文化中心、水滸客棧、水滸美食街、水滸市井薈、中華武志館、六藝學堂、枕水人家精品民宿、勾欄瓦肆水滸戲社、水岸閭里-餐飲文娛街等項目。

介紹導游詞 篇20

  陽朔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南面。地處東經110°13′~110°40′,北緯24°38′-25°04′之間,東與恭城縣、平樂縣交界,南與荔浦相鄰,西與永福縣接壤,北與臨桂縣、靈川縣毗連。總面積1428.38平方千米。20xx年末有人口299434人,其中壯族、瑤族、回族等少數民族37760人。縣治地陽朔鎮。轄陽朔、白沙、福利、興坪、葡萄、高田等6個鎮金寶、普益、楊堤等3個鄉,110個行政村。

  陽朔建縣始于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陽朔地置尚安縣、熙坪兩縣,屬荊州始安郡,為陽朔建縣之始。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縣治由陽朔遷至今陽朔鎮。唐朝武德四年(620xx年),分陽朔縣增置歸義縣,縣治在今白沙鎮舊縣村北側。與陽朔縣同屬桂州轄地。貞觀元年(620xx年),撤消歸義縣并入陽朔縣。為嶺南西道桂州轄地。

  五代十國陽朔為楚、南漢治地,屬桂州所轄。北宋大觀元年(1120xx年),改桂州為靜江府,陽朔由靜江府所轄。元朝十五年(1278年),改靜江府為靜江路,陽朔屬靜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靜江路為桂林府,陽朔屬桂林府。清朝,陽朔仍屬廣西桂林府。

  民國二年()廢府設道。陽朔屬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廢,陽朔屬桂林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屬桂林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屬直隸省政府。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屬第十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11月25日陽朔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陽朔縣,屬桂林專區。1968年4月改稱桂林地區。1981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陽朔劃歸桂林市管轄。1978年國務院批準陽朔為對外開放。

  陽朔東北部和西部地勢較高,為中山、低山盤踞,分布有黃壤、黃紅壤、紅壤、紫色土,是我縣主要林產區。其中以東北部地勢較高,最高峰松坪龍海拔1701米;西部次高峰為木灣嶺,海拔1394米。石山星羅棋布,約56%為喀斯特地貌,無數奇峰平地拔起,遍布于江河兩岸。特別是漓江兩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清澈見底的漓江水蜿蜒于叢山之中,江流成峽,山光水色相互輝映,景象萬千,構成綺麗多姿的山水美景,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之稱揚名于世界,成為祖國錦繡河山的一顆明珠,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人。境內中部、東部、南部地勢平坦,水源條件好,是我縣最主要的產糧區。在縣內的中心地帶有一塊方圓150平方公里的丘陵,坡度較緩,土層較厚,土壤含鉀高,是我縣四大名果金桔的主要產區。

  陽朔,中國旅游名縣。歷史悠久,人居歷史逾五千年。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置縣,城史已有1410余年。陽朔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屬亞熱帶季風區,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9度。全縣總面積1428.38平方公里,轄6鎮3鄉。全縣人口30萬,漢族占87%,其他還有壯、瑤、回、洞、苗等11個少數民族。1987年經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觀特色,造就了陽朔這方人間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賜,給予了陽朔富甲天下的靈山秀水。全縣擁有奇特山峰2萬多座,大小河流17條,8大景區,250多個自然景點和人文景觀。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個國家,300多位總統、首相、部長等到陽朔觀光考察。

介紹導游詞 篇21

  這是少林軟兵器中的“九節鞭”。九節鞭雖然屬于軟兵器,但是它的演練風格是“軟硬兼施”。

  少林武術器械不僅有長短、軟硬之分,又有著單兵器、雙兵器和器械組合之分。現在出場的是少林雙兵器之中的“少林雙鉤”。雙鉤也稱為“斧頭鉤”。

  現在展示的是少林器械對練‘‘雙刀進棍”。雙刀是少林短兵器之一,少林棍式少林長兵器之一。

  現在出場的就是少林武功器械組合“刀加鞭”。林鞭可以以柔克剛。刀加鞭這套武功器械剛柔相濟。

  少林到的演練風格是刀如猛虎,少在少林寺內習武的少林武僧都知道: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可以說,武與功的結合使少林弟子們各個身懷絕技。下面請您來欣賞“少林硬氣功”。

  少林硬氣功這種功法,它主要展示的是演練者的身體某一部位外部的爆發力。但是在產生爆發力之前要求演練者將他們的丹田之氣運到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氣運足了之后,則身體的某一部位將會產生出超乎尋常的爆發力。首先展示的是“雙槍刺喉”。現在大家看一下這兩根鋼槍的鋒利程度。當三位少林弟子把這雙槍的槍桿頂彎的時候,后面這位少林弟子拿的這根棍會在演練雙槍刺喉者脖子的背部被擊斷。

  下面大家欣賞到的是少林七十二藝攻防中的“鐵布衫功”。鐵布衫這種功法,展示的是演練者腹部上的爆發力。這種功法的展示形式稱為“腹臥鋼又’’。一般來講,如果這位演練者在這刀又上停留的時問越長,那么就說明這位演練者的功力就越深。

  好,神秘莫測的硬氣功欣賞完了之后,下面請您來欣賞少林拳法。少林武僧通過觀察和模仿自然界中各種動物的獨特工藝,創編出來了一種形象逼真而又生動有趣的拳法,這就是“少林象形拳”。

  這位少林弟子叫釋劍虎,他現在向大家展示的就是少林螳螂拳。螳螂拳是唐代的—位高僧王郎所創編出來的一種拳法。螳螂拳有一個經典的招式,這個招式叫做“螳螂捕蟬”。

介紹導游詞 篇22

  臺兒莊古城,位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于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于秦漢,發展于唐宋,繁榮于明清,有“天下第一莊”之稱(清乾隆賜)。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 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有“中國最美水鄉”之譽。

  歡迎您光臨大戰故地、江北水鄉、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

  臺兒莊古城,是一座二戰遺跡保存最多、被世人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的歷史圣城;是古運河畔唯一一座八大風格建筑融為一體,72座廟宇匯于一城,南北交融、東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座完整保存了古碼頭、古駁岸等水工設施,被世界旅游專家稱為“活著的運河”的運河古城;是中國唯一一座擁有14華里水街水巷,乘坐舟楫能夠遍游全城的東方水城。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系統工程中,臺兒莊是一處重要節點。

  臺兒莊古城規劃面積為兩平方公里,按照“大戰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時尚生活”的城市發展定位,確定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遵循“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城墻、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古纖夫村等歷史遺產,進行科學修復,重現“一幅清明上河圖,十里畫廊卷不住”的壯麗景象。臺兒莊古城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體,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閑度假區。

  有人說,看水鄉去周莊,看古城去平遙,兩者兼顧去麗江。但是,周莊有水卻不是大戰故地;平遙有古樸的建筑卻沒有大運河;麗江有城有水,卻沒有臺兒莊這樣豐富的文化積淀。來到臺兒莊古城,既看了古運河,又親臨了大戰故地,觸發了思古幽情,還領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時尚生活。臺兒莊一日游,等于同時去了周莊、平遙和麗江。有位網友說:“周莊是懷舊,平遙是療傷,麗江是艷遇,臺兒莊是夢鄉。”

  現在我們游覽的是重建之后的臺城舊志景區,占地面積38155平方米,建筑面積30295平方米,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的十分之一。主要有步云廊橋、參將署、久和客棧、翠屏學館、臺莊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水堂、三恪堂等不同風格的明清建筑。

  西門

  這是臺兒莊古城的西門。臺兒莊大戰期間,曾經是第二集團軍司令孫連仲的臨時指揮部。

  臺兒莊形成于漢,繁盛于明清,建有城門六座,命名不算整齊,但富有學問。東門叫“仰生”,意思是官府、官員,仰仗眾生而存在;西門叫“臺城舊志”,表明她是舊城的標志;北門為“中正”,意為中正仁和;小北門叫“承恩湛露”,意思是承蒙上蒼恩典,享受濃濃的甘露;南門叫“惠迪吉”,意思是,順從天道就能吉利;小南門叫“迎祥”,意思是迎來吉祥。這些城門,在臺兒莊大戰期間,全部毀于戰火,我們今天看到的城門,是20__年春天重建的。

  臺兒莊在元代就已經筑城,但那時候僅僅是一座土城,俗稱“土圍子”。明朝萬歷三十二年,?運河開通,臺兒莊成為運河重鎮。我們現在看到的運河,就是?運河。?運河的“?”,是三點水加上一個加減的加字。關于?運河的歷史,到閘官署里我再給大家介紹,我們先介紹臺兒莊城池。明清兩代,在朝廷命官的主持下,多次修筑臺兒莊城。康乾盛世時期,臺兒莊城的面積達到3.5平方公里。咸豐七年,黃河決口,殃及到臺兒莊,城墻受損。咸豐七年重筑城墻時,縮小了城區規模,其中西城墻向東后退1公里。這座城門樓,是在咸豐年間的舊址上重建的。

  城內有大衙門街、順河街、月河街、丁字街和縱橫交錯的水街水巷,以及十多座古運碼頭。旁邊的這座碼頭叫“五行碼頭”,為清代最繁華的運河碼頭。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生成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行”。五行之間,形成了相生、相克的動態關系,維持著世界的平衡。五行之中,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生命之源,世間因為有了水,山有了靈性,草木得以生長,動物得以繁衍,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登上了歷史舞臺,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觀。孔夫子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老子說“上善若水”,是因為水能屈能伸,能升能降,變化無常,容納一切,滋養一切,成就一切。臺兒莊是一座水的城市,讓我們走進這座東方水城,領略水的景觀,感受水文化的魅力。

  步云廊橋

  這座橋是古運河上的景觀橋,名叫“步云廊橋”,取“平步青云”之意。

  在?運河之前,這里并不是運河航道,只有一條季節河。當地居民在寬度有限的河上建了一座小石橋,供平時通行。?運河開通之后,河面變寬,限于當時的條件,沒有能力建造下面可以過船的跨河大橋,而這里作為船只裝卸貨物的繁忙地段,又不允許私人渡船提供擺渡服務,運河因此成為一道“天塹”。

  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20__年),康熙大帝沿京杭大運河南巡,途徑臺兒莊。嶧縣落魄文人李克敬,當時正在滕縣講學,聽到康熙南巡的消息,收拾行囊,連夜趕赴臺兒莊,向康熙皇帝獻上《雅頌八章》的辭賦。據文獻記載,許多文人,把自己的頌詩擺在橋上,具有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從眾多才俊獻上的詩賦中,欽定李克敬的《雅頌八章》為第一,貼出皇榜,改變了李克敬的命運。第二年,山東舉行鄉試,李克敬赴濟南應考,成績全省第一,之后赴京參加會試,高中進士,參與了《大清一統志》的編纂工作。有人說,這座橋,使李克敬平步青云,于是改名為“步云橋”。

  這幅楹聯:“梯級可諧欣捷步,云程有路喜先登。”說的就是李克敬通過讀書成為國家棟梁的故事。

  橋面上的石雕,內容不是李克敬,而是漢丞相匡衡自學成才的經歷。(歡迎關注“錦麗華”)

  匡衡是西漢后期的一代名相,輔佐了漢元帝和漢成帝兩任皇帝。匡衡幼年家貧,卻渴望讀書學習。他白天給財主干活,不要工錢,晚上借閱財主家的藏書。因為買不起燈油,匡衡就把自家的墻壁鑿開一個洞,借別人家的燈光讀書。這就是著名的“鑿壁透光”故事。現在嶧城區榴園鎮的匡談村,既是匡衡的出生地,也是匡衡談經的講堂。匡衡在匡談村講學期間,多次到臺兒莊考察,搜集荀子在這一帶留下的嘉言懿行。

  這些石刻的內容,就是匡衡通過刻苦自學由平民到丞相、再由丞相回歸故里得到善終的故事。

  匡衡的后人,是魯南的望族。為什么當地沒有匡姓呢?這是因為,宋太祖名叫趙匡胤,匡氏家族要避皇帝的名諱,去掉了匡字的半包圍,改姓王。魯南的王氏家族,大部分是匡衡的后代。

  步云橋經歷了兩個朝代,目睹了許多善與惡、血與火的故事。和平年代,置身橋上,看帆船往來,船上不僅裝載著代表名利的貨物,而且還乘坐著充滿情義的人。見賢思齊,精神境界逐步攀升,由平民成為國家棟梁。戰亂時期,人性惡得到釋放,傷及的是整個國家和所有百姓,于是人們呼喚和平,祈禱國家長治久安。

  大橋南面的石雕,是楊家將的故事。楊家幾代人對朝廷忠心耿耿,保家衛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英俊瀟灑的楊宗保,還是臺兒莊老穆家的女婿呢!當年,穆桂英在今天運河南岸的穆柯寨占山為王。遼國進犯大宋,擺下天門陣。楊延昭、楊宗保父子奉命出戰,不知如何破除。已經到五臺山出家的楊五郎獻計,說要破天門陣,需要降龍木。這降龍木就在穆柯寨里。楊宗保來取降龍木,與穆桂英一陣對打,戲劇性地結為夫妻,兩人同上戰場,破了天門陣,為國家換來太平。這橋面上的石刻,以寫意的情節和寫實的技法,講述了楊宗保練就高強本領,成為國家棟梁的故事。在此,我祝愿向往軍旅生涯的游客,在保家衛國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由士兵成為將軍,實現凌云壯志。

  請大家抬頭看,上面就是“凌云”的匾額。

  這幅楹聯:“煙霞呈五色,錦繡展千里。”字面意義是站在步云廊橋上,能夠看到五色彩霞,想像三千里運河之上鋪滿錦繡。在象征意義上,是對各位游客的祝福,祝大家前程寬廣錦繡,生活多姿多彩。

  安瀾門

  臺兒莊在戰國時為楚國的田莊,漢代發展為集鎮。臺兒莊城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當時的規模是,東西長5華里,南北寬3華里。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加固城墻時,建有城門六座,水門一座。這座水門,取名為安瀾門,有祝愿“水波平靜,天下太平”之意。是進入古城的水上通道,有了這一通道,城內的水街水巷,與京杭大運河的主航道實現了連通。

  雙橋映月

  這里是“雙橋映月”碼頭,為古城觀景臺之一。拾階而下,順著水街東望,兩座古橋安臥在波光之上,猶如兩輪滿月映入河中。入夜,雙橋倒影流光溢彩,美輪美奐,讓人分不清人間天上。從這里乘坐一葉扁舟(讀作pianzhou),穿行在水街水巷,領略古城的情趣,會讓你終身難忘。

  參將署

  這座官式建筑是參將署,俗稱大衙門,門口的這條古街,被稱作大衙門街。大衙門街全長1000多米,貫穿古城東西。

  參將署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為清朝正三品參將行署。參將統領600兵馬,負責管轄220華里運河河道的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1937年1月,國民政府在此設立山東嶧縣警察局臺兒莊分局。1938年初,成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沈鴻烈的庫,在臺兒莊大戰中,這批 發揮了作用。現為“臺兒莊古城重建博物館”。

  門前這兩根旗桿上,刻有“太平”二字的方形容器,里面裝的是五谷雜糧,為一方百姓祈求五谷豐登,天下太平。

  牌坊

  這座牌坊為臺兒莊“水陸通衢”牌坊,她見證了臺兒莊往日的繁榮。這條街道被稱為大衙門街,1947年,駐守在這里的軍隊,把大衙門街改為繁榮街,建國后繼續沿用這一街名。重建古城時,恢復大衙門街的舊名。

  臺兒莊雖然建城較晚,但是在古代,就是交通要道。當年,屈原聯齊抗秦,晏子使楚,經過的就是臺兒莊。荀子的學生李斯、韓非,在蘭陵深造之后,到秦國實現政治理想,也要經過臺兒莊。還有張良、韓信、曹操、徐霞客、馬可·波羅,都在臺兒莊一帶逗留過。

  臺兒莊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大陸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牌坊兩面,有四副楹聯,因為時間關系,我今天只給各位解釋一副:“岸柳河橋,要平攤邗水二分明月;槳聲燈影,豈獨讓秦淮十里輕歌。”說的是,運河岸邊的垂柳和古城的過路橋、景觀橋,分攤了邗水的二分明月。邗水,即邗溝,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的運河,南起揚州南面的長江,北至淮安,是史籍中記載最早的運河。其實,邗溝比起臺兒莊境內逼陽城的運河,要晚100多年。二分明月的典故,出自唐朝詩人徐凝的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意思是,天下有三分月色,那可喜可愛的兩分被揚州占去了。而揚州正是古運河邗溝的南端。臺兒莊古城的岸柳河橋,與揚州平攤這最美的二分明月。下聯說的是繁盛時期的臺兒莊,“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景象,與南京秦淮河畔一樣熱鬧非凡。

  拐角樓

  這座拐角摟,為京津冀地區的建筑風格,南北兩側的弧形卷棚,體現了這種建筑的開放性。拐角樓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積1514平方米,南樓經營珠寶,北樓經營茶藝。

  久和客棧

  這座白墻黛瓦、馬頭出墻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棧。清代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由徽商胡文廣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棧,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積3554平方米,作為快捷客棧使用。古城內有許多店鋪、民居為這一風格,見證著徽商在臺兒莊的創業歷史。

  臨水商鋪

  對面的兩座商鋪,是典型的南面臨水、北面臨街的江南水鄉建筑,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左邊這座名為“可意樓”,是當年的一座青樓。右面這座名為“可風樓”,告訴人們這座商鋪雖然緊靠青樓,樓主仍然潔身自好,“可作風范”。

  金玉滿堂

  這面“金玉滿堂”裝飾畫旁邊的照片,是一位戰地記者拍下的,記錄了我軍官兵由西門進入臺兒莊城的瞬間,背景是大戰前夕的建筑風貌。

  有人會問,1938年的這場會戰,主戰場為什么在臺兒莊而不是徐州呢?這是由當時的局勢決定的。“七七事變”之后,日本侵略軍一路渡過黃河,占領了濟南、泰安、兗州;一路攻占了上海、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然后,企圖會師徐州,打通津浦和隴海鐵路,實現全面占領中國的野心。由于南下日軍在臨沂、滕縣遇到我軍的殊死抵抗,企圖從連云港登陸攻占徐州的日軍,遭遇中興公司自沉商船填塞港口的阻攔,于是把槍口對準了臺兒莊。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把臺兒莊的6000棟商鋪和民房作為掩體,在臺兒莊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血戰。這一戰,不僅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也使臺兒莊“一戰成名”。詩人桑恒昌說:“也許,臺兒莊沒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臺兒莊。”

  廣源橋

  廣源橋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時任參將趙登高主持興建,寓有“財源廣進、興旺發達”之意,故稱“廣源橋”。橋長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橋面寬2.2米,是古城中最高的單孔石拱橋之一。

  魯班與泰山

  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說法很多。

  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版本,話說魯班有一個徒弟,名叫泰山。這個徒弟聰明伶俐,卻不守規矩,經常惹師父生氣。有一天,魯班把他趕出家門,不再承認這個徒弟。當時,在棗莊一帶,已經有了粉碎糧食的石磨,比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石磨早300多年。那時候的石磨,底層的圓心軸,是在打造石磨時留下的石軸,魯南人稱為“磨臍子”,很容易碰斷,磨臍子一斷,那盤磨就作廢了。魯班為此發愁多年,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有一天,魯班見到有人用木軸代替了石軸。木頭韌性大,解決了石軸易斷的缺陷,而且,磨壞了能夠更換。魯班對此驚嘆不已,詢問這是誰的發明。有人告訴他是泰山發明的。魯班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泰山的家鄉,就在臺兒莊。因為徒弟超過了老師,成為名人,人們就把他的家鄉稱作“泰家莊”,后來,出現音轉,稱作臺家莊,簡稱臺莊,?運河開通之后,南方人又把這里稱作臺兒莊。

  魯南民居

  這片建筑為魯南民居,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現在是普通客棧,住在這里,可以感受魯南的民俗風情。

  臺兒莊在清代屬于嶧縣所轄的“特區”。《中華全國風俗志》認為,嶧縣一帶的民俗,既有魯國的質直懷義,也有齊國的寬緩闊達,還有楚國的輕剽任氣。盡管圣人的禮教保存在心,卻染上了不同地方的風俗。正因為如此,臺兒莊才充滿活力。(歡迎關注“錦麗華”)

  扶風堂

  這處宅院為晉派建筑,為祖籍扶風的萬家所建,名為“扶風堂”,俗稱萬家大院。

  萬家于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遷至江西,不久又來到臺兒莊,因漕運發跡,鼎盛時期有店鋪商號20余家,官銀40萬兩,被稱作“四十萬”。古代1斤為16兩,1塊銀元為7錢重,按今天的市價,一塊銀元折合人民幣200元。40萬兩官銀,折合1.8億人民幣。這在當時,算得上是巨富了。這座建筑,以四合院為基本結構,采用青磚青瓦的梁柱式磚木體式,樓高院深,墻厚基寬,設計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過庭院、偏正套院,60多間房屋,其豪華程度為臺兒莊之最。臺兒莊大戰期間,一度成為我軍掩體,戰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軍轟炸。現在我們看到的扶風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稱為“文化基因復活的成功范例”。

  大門外:前面這條河就是古運河,明萬歷二十一年動議開挖,三十二年通航,420__年來未曾斷流。臺兒莊大戰期間,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橋,就在前面這個位置。1959年,國家對京杭運河進行改造,將原運河取直,這段運河保留在舊城內,成為景觀河。

  四十萬碼頭:四十萬碼頭是萬家的私人碼頭,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用于貨船裝卸貨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內現有此類碼頭13座,這些古碼頭,在準備拆除的時候,因為陳偉市長的叫停,才被保留下來,成為見證古運河的歷史遺存。

  大門上方的木雕:這座兩層門樓,木雕做工精美,人物、風景栩栩如生。古人對大門的要求很高,被稱為“識禮之門”,通過大門向外人展示生活品味,表達美好意愿。門樓上面的雕刻為詩、琴、書、畫,下面是人物,展示的是家庭和美、孩童歡愉的形象。

  水井:井上篆寫“清渫”二字,寓意主人品格高潔。

  水榭:這座水榭的楹聯:“月朗云無意,風清水有情。”暗示了萬老爺與巧嫂子既含蓄又堅貞的情感。

  金蟾吐水:三條腿蛤蟆被稱為“蟾”,傳說它口吐金線,是旺財之物。在道教故事中,有一位劉海,跟著呂洞賓修道,他功力高深,喜歡周游四方,降妖伏魔,造福人間。有一天,他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金蟾受傷斷其一腳,只剩下三條腿。自此,金蟾臣服于劉海門下,為了將功贖罪,便使出絕活,口吐金絲,幫助劉海救助窮人。

  金蟾的造型很多,一般為蹲坐于金元寶之上的三足蟾蜍,背負錢串,體型肥碩,透出富貴自足的樣子。有“吐寶發財,財源廣進”的美好寓意。放置此物于家居或商鋪之中,能夠財運亨通,大富大貴。

  柱礎石的石雕:柱礎石的石雕為“琴棋書畫”和“梅蘭竹菊”。西南院:這進院子原先是廚房和傭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做高檔餐飲。門上的木雕:上為古時的“罄”,下為“魚”的圖案,寓意為“吉慶有余”。

  廣濟橋

  俗稱“丁字橋”,原為木橋,清咸豐七年(1857年)由萬家出資修建為石橋。橋長11.8米,寬2.7米,高3.1米,跨度5.8米,橋石為名貴的蘇州木瀆金山石。街坊鄰居感念萬家周濟大眾的慈善之情,稱其為“廣濟橋”。

  三恪堂與運河稅史館

  這組建筑叫三恪堂,俗稱陳家大院,是清朝末年臺兒莊富商陳家的府第。

  清代的臺兒莊,先后三次出過“四大家”。清初,有郁、臺、花、馬四家,康乾時期又出了燕、尤、趙、萬四家。晚清的陳家,與王、袁、駱三家不再稱“大”,而稱為“臺兒莊四小家”。這座院落,為魯南殷實人家的建筑格局,實用而不張揚,體現了陳家的處世態度。

  陳家大院取名“三恪堂”,有兩層意思。一是不忘先祖。二是表明為人處世態度。

  臺莊驛

  這座建筑為臺莊驛站,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驛。

  驛站是古代飛報軍情、接送客人、運輸軍需的中轉機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郵驛,稱之“國之命脈”。驛站的功能,一是供過往使臣投宿,相當于現代的機關招待所。凡持有“驛關”證件的官員,可按官階高低,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在主要郵路上,一般每隔十華里設有一個郵鋪,次要郵路間隔二三十里。臺莊驛為水驛,是伴隨漕運而設立的。明朝萬歷三十四年,河漕總督御史曹時聘在臺兒莊設立驛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編制增加到五人。

  臺兒莊水驛占地1108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為蘇州園林風格。現在作為驛站文化展示區,向游人展示中華民族三千年郵驛文明史及地方驛站發展歷程。

  翠屏學館

  這座廟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學校,名為翠屏學館,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是尤家辦的義學,對外收徒。該私塾1938年毀于戰火,現在原址重建。

  這副勸學的楹聯:“跬步休輕,可酬胸內摩云志;寸陰莫誤,請聽門前流水聲。”跬步(kuǐbù),一只腳邁出去的距離。語出《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這幅楹聯的意思是:學子循序漸進的腳步,是實現凌云壯志的基礎;在學習的道路上,不要耽誤一寸光陰,時間像流水一樣流逝,永不回頭。這后一句,讓我們想起孔老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教誨。

  私塾產生于春秋時期,除秦朝曾短暫停廢外,一直是官辦學校的重要補充。私塾在漫長的傳統社會綿延不衰,與官學并駕齊驅,共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培養人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臺兒莊的私塾學校,光緒年間有32處,培養出許多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抗日運河支隊創始人孫伯英、趙靜波,詩人賀敬之,戲劇導演鄭亦秋,歷史學家胡繩武、張玉法,軍旅作家賀茂之,中國臺灣美術教育家金哲夫,兒童文學作家郁化清,江蘇畫家賀成等知名人士,都是臺兒莊私塾教育體系的受益者。

  這所私塾,占地面積1197平方米,建筑面積680平方米,為私塾文化展示區。

  日升昌記

  這個大院為日升昌票號的非正式分號。

  我們先看大門兩邊的楹聯:“謀利以天下為計,聚財乃義中所求。”這幅楹聯,隱含著臺兒莊日升昌票號的由來和經營理念。

  票號是現代銀行的前身,日升昌票號為山西平遙縣達蒲村李氏創建。自1820__年正式辦理面向全國的匯兌業務,到1920__年倒閉,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里,為中國的現代金融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文獻記載,日升昌在全國幾十個城市設有分號,而臺兒莊分號沒有列入其中。但是,在臺兒莊古城里,又確實有一家“日升昌記”錢莊。

  這不是我們為了增加古城內涵而有意造假,而是尊重事實,對這處確實存在的錢莊進行復建。

  現在,請各位游客跟我一起,走進復建的日升昌記,重溫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天水堂

  這座建筑為趙家的府第,名為天水堂。房主的祖籍在甘肅天水,所以用天水堂作堂號。

  趙家大院現為馬可·波羅驛館,這與馬可·波羅有什么關系呢?馬可·波羅是意大利的冒險家和旅行家,他在中國生活了20__年,而且做過朝廷命官。返回歐洲之后,寫了《馬可·波羅游記》,記錄了中國40多個城市的風土民情、物產地貌,在意大利引起轟動,間接地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在《馬可·波羅游記》中,作者記述了他在“臨州”的見聞,臨州即臨城,也就是今天的薛城,距臺兒莊只有幾十公里路程。為了紀念馬可·波羅的這次旅行,我們把趙家大院命名為馬可波羅·驛館。

  廣匯橋

  廣匯橋于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由趙家出資興建,橋長11.5米,寬2.96米,高3米,跨度5.7米。1938年毀于戰火,后搭建為簡易石板橋供人行走,現在原址復建。這座“廣匯橋”,取“匯八方商賈”之意。

  謝裕大茶行

  這座木雕茶樓,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由浙江茶商沈綺建造,名為蘇杭茶樓。沈綺有茶園百畝,就到這里銷售茶葉,兼開茶館。咸豐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謝正安收購了蘇杭茶樓,改名謝裕大茶行。原建筑毀于1938年的戰火,因為是全木質結構,大火三天不滅。現在原址復建,為茶藝文化展示區。中國是茶的原產地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不同品種的茶葉,陪伴著中華民族走過五千年的風風雨雨。這里所展示的茶藝文化,獨具臺兒莊特色。清代中葉,臺兒莊的飲茶習俗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象,僅茶葉品種,就有綠茶、青茶、白茶、黃茶、紅茶、黑茶。由于品種不同,飲法不同,季節不同,飲者的境界不同,對茶的要求不同,派生出來的藝術表現不同,于是產生了臺兒莊特色的茶文化,成為東方藝術寶庫中的奇葩。

  廣源河

  這是臺兒莊古城特有的水街,當地人稱它為“廣源河”。臺兒莊特殊的氣候,使這里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由于地勢低洼,歷史上曾經是洪水走廊,老百姓在此筑臺而居,取土時挖出了18個大小不等的水汪和14華里長的溝渠,成為水街。這些明溝暗渠把18個水汪串在一起,與京杭大運河相連,形成縱橫交錯的水網。水街旁邊,建有許多私家碼頭,成為古城特有的景觀。重建后的臺兒莊,恢復了古城的水街水巷,復原了古城水系,形成了城水相依、碧水靈動、以河代路、以船代步的東方水城風貌。游客可以乘船游覽古城的任何景點,充分感受江北水鄉的迷人風情。

  臨水商鋪

  對面的建筑是臨水商鋪,為江南水鄉風格的建筑。剛才我們游覽的是古城的臺城舊志景區,接下來請您參觀運河街市景區。

  運河街市景區現在我們進入了運河街市景區。這個景區又稱老街區,是臺兒莊歷史上最繁華的商業區,從明朝末年到民國初期,一直是古城的商貿中心。1938年的臺兒莊大戰,這里是戰斗最激烈、雙方傷亡最為慘重的地段。歷經幾百年的古樸建筑,十有__被戰火摧毀,人們在廢墟上修復的商鋪和民居,為我們保留了珍貴的二戰遺跡。如果說,剛才在臺城舊志景區領略的是大戶人家氣派的豪宅,在老街區,感受的則是戰爭與和平彼此消長的沉重。

  船形街

  前面的這條街是船形街,長110米,中間寬60米,四周環水,形似揚帆起航的巨船,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風順”。設計為大運河非物質文化博覽園。非物質文化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園內所展示的,既有大運河沿岸所特有的非物質文化展示,也有其他地區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大運河的包容胸懷。船形街的二樓,為書畫和攝影藝術家提供作品陳展服務。有興趣的游客,可以上去參觀。船形街不僅整體像一艘巨船,而且里里外外還塑造和繪制了許多小船。中間這艘船,是乾隆皇帝的龍舟形貌。這尊石雕作品是鎮水獸,保證河水波瀾不興,航行安全。船上有供演出的后樂亭,現在正演出的柳琴戲,是當地的鄉土劇種。這一造型美觀、功能別致,具有象征意義的船形街,是古城重建中“創古”理念的體現。

  臺兒莊因運而興,在晚明和整個清代,一直是運河重鎮,漕運樞紐。使臺兒莊繁盛的原因,是船只帶來的人流和物流,所有的商業、服務業,都建立在航運之上。船是船民的家園,也是為臺兒莊帶來財富的載體。在中華民族的集體無意識深處,船的地位也非同小可。常用的祝福語中,一帆風順,一路順風,本意都是對行船者的美好祝愿。這些祝愿,已經超越了水上航行本身。重建臺兒莊古城,城中要有幾處地標,船形街應該是一處。而地標建筑既要有具體功能,又要超越具體,成為符號,具有普遍意義。船形街是對運河航行者的祝福,也是對所有游客的祝福。在此,我祝愿各位游客,來船形街走一趟,從此云帆高揚,風順水順,求財得財,求福得福,求子得子,求學得學,一生平安,世代富貴。

  天后宮

  這座天后宮,是大陸同類建筑中規格最高的一座。清朝初年,由福建商行集資興建,建成后成為福建會館。在整個清代,天后宮香火旺盛,不僅是福建商人的精神家園,也是過往船家朝拜媽祖的圣地。不幸的是,這座神圣的廟宇,毀于1938年的戰火。今天重建的天后宮,建筑面積1508平方米,為二進庭院格局。有正殿、配殿、前后廂房、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筑80余間,是一處具有鮮明閩南特色的建筑群。抱廈屋面,琉璃瓦蓋頂,屋脊上有二龍戲珠,線條舒展流暢,雕梁畫棟,彩繪點染,肅穆中透出金碧輝煌。

  月河街

  這條街是月河街,全長280米,是臺兒莊最繁榮的古街之一。因為處在月河北岸,故名月河街。在長達30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發揮著為過往船只提供服務的功能。清末民初,月河街有商鋪四五十家。建筑以二層為主,局部三層,抱柱出廈,店面臨街,住宅臨水,北雄南秀的兩種風格,在這里實現了統一。

  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所剩無幾,但是,古運河北岸的順河街、月河街、丁字街等街巷地基,仍然得以保存。在重建這些古商鋪、古民居的時候,有著歷史依據,使得重建的古城幾乎是歷史的重現。

  這些古街巷、古民居順河而建,布局靈巧而不失莊嚴,參差蜿蜒,錯落有致,體現了臺兒莊古城“南北文化交融之地,雜而有序的建筑風格”,這多元文化特征,給人無窮的回味。

  “山東第一閘”地標碑

  明清時期的臺莊閘,就位于這里,它是北上漕船由江蘇進入山東的第一道閘,被稱為“山東第一閘”。這塊地標碑,1920__年由中興煤炭公司所立,以紀念棗莊至臺兒莊的鐵路開通。中興公司的煤炭,一直通過臺兒莊運河外運。

  西廂房-奏疏簡介

  奏疏是中國古代社會臣僚向君王進言時使用的文書,主要有奏章、表議、題本、奏折等幾種形式。

  據統計,有關臺兒莊運河的奏疏多達5000余件,其中朱批御折約500件。這些奏疏,涵蓋了治水思想、工程設計、河務管理、漕糧運輸、運河區域經濟等方面。現在展出的是具有代表性的20多本奏疏。

  北大廳

  這幅楹聯:“淡如菊荷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和匾額“清慎勤”,道出了閘官必須具備的“淡、清、慎、勤”品質。

  西墻上展示的是李化龍的《議開?河疏》。李化龍總結了開?的經驗教訓,分析了開?的六項益處。他所陳述的利弊,入情入理,深得萬歷皇帝認可,批準立即開工。東墻展示的是當代運河走勢和一些與運河相關的詩書作品。

  蘭婷書寓

  現在,我帶各位游客到一座名為“蘭婷書寓”的青樓去參觀。歷史上的臺兒莊,有幾千家商鋪,十幾萬流動人口。應運而生的青樓,一度達到37家。在重建臺兒莊古城時,本著復現運河古城原真風貌的原則,謹慎地恢復了一座名為“蘭婷書寓”的青樓。書寓是古代的高級藝妓,也是高級妓院的代名詞。蘭婷書寓是一個名叫蘭婷的老年名妓在臺兒莊開設的高級妓院,專門接待達官貴人,是清朝時期的“天上人間”。

  明代石婆婆塑像

  石婆婆為華夏民族的大地之母,她包容一切,佑護所有生靈,寬恕失足的男女。在民間,有認石婆婆為干娘的習俗,相傳只要認她為干娘,一切災禍都能免除。青樓女子自認為是罪人,于是供奉她,祈求這位寬厚的神靈赦免她們的罪孽。這尊石婆婆為明代雕塑,她的三寸金蓮帶有當時的時代特征。

  胡家大院

  這座建筑為胡家大院,系房主胡化營的祖父于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經商時所建,至今已有160年的歷史,是大戰中幸存不多的古宅之一。三間門市鋪面,經營蒸籠、扁擔、竹筐、篩子、竹筢等竹貨,生意紅火。由于戰火及運河改道,竹條生意逐漸蕭條,成為普通民居。現稍加修繕,設計為文化展示區。

  胡家大院前后兩座瓦房,北面為單層臨街門市,抱柱出廈,南面臨水的是雙層堂樓。門房與樓堂之間是長形天井,天井兩旁各有東西廂房。院內青石鋪路,室內青磚拼地,房上杉木橫梁,楠木樓板,古色古香。

  月河街南側遺存下來的建筑,均傍河而建,前有臨街店鋪,后有運河碼頭,建筑風格“順天然、親人和”,既體現了北方建筑的壯觀沉實,又體現了南方建筑的靈巧秀美。

  道升酒坊

  道升酒坊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20__年在原址重建,規劃設計為運河酒文化體驗館。通過再現釀酒作坊與釀酒流程,介紹酒的成因與發展、酒的習俗與信仰,展現異彩紛呈的運河酒文化。

  傳統酒作坊復原區

  臺兒莊因運而興,康乾鼎盛時期,城里有各類酒坊十幾家,外地生產的各種美酒,也通過運河匯集到臺兒莊銷售,一時間,各類酒肆、酒店不計其數。由此而興盛的運河酒文化,至今還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是道升酒作坊復原區,在這里,我們再現了釀酒作坊的舊貌及釀酒流程,現釀現品,大家不妨品嘗一下現場釀造的“大戰酒”。

  原道升酒坊內建有酒窖一間,大窖池3口,百斤貯酒大缸50個。興盛時期雇傭釀酒師和伙計40余人,日產白酒500斤。新釀出的白酒在蒸餾中舍棄“頭”和“尾”,將中間的優質原漿入壇泥封下窖貯藏一定時間再出售。道升酒坊用這種工藝,在運河岸邊釀酒200多年,建國后,酒坊從原址遷出,并入棗莊忠仁酒業有限公司。

  今天,我們復原了道升酒坊的釀酒設備,讓游客現場參觀釀酒流程:制曲→原料篩選→加水浸泡→瀝干→籠蒸→攤涼→加曲→下缸培菌糖化→加酵母水→入缸發酵→上鍋蒸酒→分級貯藏。

  酒坊里的酒缸、酒壇、酒簍、石磨等釀酒用具,一部分是原先保存下來的。

  天井

  這是酒坊中的一處天井。為滿足游客取景留念的需要,特意在此布置了這只“玉碗”。月明星稀的夏夜,月華瀉入天井,人與月亮對話,脈脈含情。有興致的游客,不妨等到月上中天時來感受“玉碗盛來琥珀光”的境界。

  酒作坊遺址發掘展示區

  這里是酒作坊遺址發掘展示區。我們在恢復重建道升酒坊的時候,從地下挖掘出了一批窖藏,為了讓游客分享,我們特意保留了遺址現場。

  1995年,考古專家在徐州獅子山的漢墓中,發現了20__多年的蘭陵酒。陶制酒壇的泥封上,有“蘭陵貢酒”等戳記。

  道升酒坊的燒酒,與蘭陵酒同屬一類,都是用五種谷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獲得酒漿。

  酒文化交流區(靜區)

  這里是酒文化交流區。在此,我們懸掛了一些與酒有關的書畫作品和小型酒器。

  這是酒文化知識觸摸屏,通過它,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酒文化知識。

  源遠流長的大運河,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酒風酒俗。運河古城臺兒莊,以她南北交界的區位優勢,使運河酒風俗呈現出獨特的魅力。運河酒風俗,既是儀式的傳播,也有心理的繼承。

  臺兒莊是因運而興的城市,這里的船民和商人,不是生于斯長于斯的老戶人家,而是舉目無親的移民。為了尋求照應,這些外鄉人結拜成生死弟兄。他們歃血為盟,對蒼天宣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背信棄義,天理不容!在這肅穆的結拜儀式上,他們用大碗喝酒證實各自的真誠。

  劉伶醉酒雕塑

  這尊雕塑劉伶醉酒。大家請看,上面滴酒的容器是滕州前掌大商代貴族墓地出土的提梁卣(讀yǒu),酒滴到小邾國墓地出土的邾君慶壺里,然后通過劉伶的酒葫蘆,倒流回到提梁卣中,有棗莊酒文化一脈相傳的意味。

  傳說劉伶醉酒,三年不醒。棗莊市中區有劉伶臺遺址,有興趣的游客不妨到那里觀光。

  郁家碼頭

  郁家碼頭建于明朝末年,為裝卸貨物的私人碼頭。

  郁家借助運河漕運生財,在從事北貨南運時,從南方帶回絲綢、茶葉等商品,船只來回不放空。還設立了名曰“老誠茂”的商號,旗下有糧行、雜貨、客棧、飲食、洗浴等20多個店鋪。郁家在城外的農田,租給別人耕種,秋后收租,佃戶們謊稱歉收。負責收租的掌柜向東家匯報,郁家主人不作核實,就發話減租。賴著不交的,就不了了之。郁家做生意,講究買賣公平,童叟無欺。郁家族長教導子孫和雇員,做生意不能缺斤短兩。郁家用一個故事作家訓:北斗7顆星和南勺6顆星一共是13兩,加上福、祿、壽三星,一共是16兩,也就是古時候的1斤。做生意的時候,少給一兩減福,少給二兩減祿,少給三兩減壽。這種說法也許具有迷信色彩,但是在客觀上培養了郁家后人對斤兩的敬畏意識。

  因為郁家口碑好,生意越做越紅火。在經營店鋪的同時,又置買了大量土地,建造住宅、倉庫、碼頭,成為臺兒莊清初四大富戶之一。至今,臺兒莊還流傳著“郁半街,花半營”的說法。

  康熙年間,郁家三世祖郁守然,成為候選州同,如果到任,即為六品官。可是,雍正年間,郁家受到誣陷,朝中透出口風要進行查辦,族人四處避難。乾隆二年(1737年)冤案得以昭雪,但由于后來燕、尤、趙、萬四大家崛起,取代了清初郁、臺、花、馬四大家,洗去冤屈的郁家,沒能恢復當年的輝煌。盡管如此,郁家的家風卻代代相傳,形成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無欺”的傳統。郁家的后人,有一支遷到上海,做藥物生意,始終保持著當年的家風。1949年從臺兒莊去中國臺灣的郁化清,成為著名的童話作家。

  順河街

  這條沿河老街名叫順河街,北接丁字街南哨門,南至小南門,全長510米,寬4米,是連接運河各碼頭的通道。運河開埠,帶動了商業、飲食業的興盛,這條商業街順河而建,故名順河街。主要功能是裝卸貨物和為客商提供飲食、住宿、娛樂服務。在清代,順河街有商鋪和會館40多家,香火最旺的關帝廟,也在順河街上。

  駁岸

  這段古駁岸,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歷經3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正是這段保存至今的駁岸,臺兒莊運河才被被譽為“活著的運河”。20__年11月7日傍晚,陳偉市長就是在這個地方,發現了重建臺兒莊古城的依據,當即叫停商品房開發項目。在這個意義上,這段古駁岸,不僅見證了幾百年的運河滄桑,也為古城重建立下了功勞。

  泰和樓

  1938年春,中國軍隊眾志成城,共同對敵,我們以三萬將士的犧牲為代價,取得了大戰的勝利,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這場戰役的勝利,震驚中外,在世界反法西斯歷史上,具有扭轉戰局的地位。經此一戰,中國抗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聲援,增強了中國必勝的信心。這是自1840年戰爭以來,中華民族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泰和樓位于臺兒莊古城中央,是古城的標志性建筑,規劃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七層,總高度45米,樓體高38米。“七”是中華民族的幸運符號,“38”代表1938年的臺兒莊大捷,“45”代表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在泰和樓西北側,建有交流橋,寓意兩岸的交流與溝通。

  泰和樓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師、哈佛大學博士、亞洲大學校長劉育東先生和中國著名古建筑設計專家、蘇州大學時匡先生聯袂設計,體現了海峽兩岸的合作與交流。20__年5月4日,榮譽主席連戰先生來為泰和樓奠基。

  清真寺

  我們看到的前面那座建筑是臺兒莊清真寺,俗稱北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初年。

  元朝末年,回族大將常玉春、胡大海在征戰中經過臺兒莊,留下部分回族士兵在此安家落戶。他們聚居在臺兒莊南關和北關,信仰伊斯蘭教,信奉安拉,念功、禮功、齋功、課功、朝功是他們的五大功課,有宰牲節和開齋節。為了使將士有朝拜之處,常玉春在文昌閣附近興建了清真寺。隨著臺兒莊的繁榮興盛,外地的回族商人前來經商定居,原來的清真寺已經不能滿足朝拜的要求。乾隆年間,阿訇李中和重建了清真寺。重建的清真寺,位于中正門內的郁家花園里,占地38畝。寺院前大門向東,后大門向西。有過廳5間,大殿25間。清朝末年,因鄉老們有爭端,又將南講堂改建成大門樓,大門向南,把“清真古寺”的牌匾換成“回教堂”。1937年,清真寺鄉老馬振堂會同其他幾位鄉老,再次整修院墻,油漆門樓,裝飾講堂大殿,整個清真寺煥然一新。

  1938年春,日軍侵犯魯南,臺兒莊清真寺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當時,中國軍隊第二集團軍31師186團指揮部就設在清真寺內。由于清真寺離北大門較近,又是日軍向城內進犯的必經之路,因而成為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是戰斗最激烈的地點之一。七天七夜的拉鋸戰,有五千人在這里戰死。戰后的清真寺,殘垣斷壁,尸體成堆。寺中的4株古柏,有兩株化為灰燼。西側小講堂的墻壁上彈痕累累,密集處的80平方厘米磚墻,于1988年10月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移去陳列。

  復興橋

  現在我們又來到大衙門街,沿著這條街,領略臺兒莊城區的水工設施。歷史上的臺兒莊,是洪水走廊,地勢低洼。按說,在古代,一般不會選擇這樣的地方筑城。可是,因為?運河的開通,臺兒莊成為京杭大運河中段的漕運樞紐,必須在這里筑城。聰明智慧的古人,用筑高臺、開水街的方式,解決了地勢低洼的問題。戰前的臺兒莊城區,有18個大水汪,14華里長的水街水巷,是名符其實的東方水城。

  在重建古城時,有人建議只恢復當年的地上建筑,不要恢復水街水巷。陳偉市長認為,在城區擁有水街水巷的,歐洲只有威尼斯,東方只有臺兒莊。這東西兩座城市,反映了人類趨利避害、利用自然的智慧,這樣的水工設施和景觀必須恢復。現在,游客通過恢復后的水街水巷,可以乘船到達古城的任何一個地方。

  臨水酒吧區

  南側是臨水酒吧區,引進“千里走單騎”等知名品牌來此經營。酒吧臨河而建,可以隔岸對歌,船岸拉歌,讓游客在古香古色的建筑中盡情品嘗茗茶佳釀,置身歡歌笑語之中,享受運河古城的時尚生活。

  結束語我們參觀游覽了重建后的臺兒莊古城,這些風格迥異的明清建筑,我想一定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臺兒莊古城,她從千年的歷史中走來,屬于今天,更屬于未來。

介紹導游詞 篇23

  許昌大鴻寨位于禹州西北邊陲,其主峰高1156米,為許昌第一高山,號稱“許昌屋脊”。駐足山巔,俯視四周,可見萬壑縱橫,群山圍拱,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主峰向東不遠,還依次排列著尖峭峻拔的摘墨樓,開闊平坦的坷垃垛,在這三峰的懷抱里,自西向東有水簾洞,金龜出海、雄雞峰、觀音石等30余處景觀,這些景點或高懸于峭壁上,或掩映于森林之間,或盤踞于溝壑之中,或凌翅子高峰之巔.置身于其間,移步換景,變幻莫測,令人游興盎然.大鴻寨山位于禹州西北邊陲,其主峰高1156米,為許昌第一高山,號稱“許昌屋脊”。駐足山巔,俯視四周,可見萬壑縱橫,群山圍拱,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主峰向東不遠,還依次排列著尖峭峻拔的摘墨樓,開闊平坦...

  大鴻寨主峰雄偉,駐足山巔,俯視遠眺,萬壑縱橫、群山拱圍,峰巒疊翠、氣象萬千。大鴻寨位于禹州西北邊陲,其主峰高1156米,為許昌第一高山,號稱“許昌屋脊”。駐足山巔,俯視四周,可見萬壑縱橫,群山圍拱,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主峰向東不遠,還依次排列著尖峭峻拔的摘墨樓,開闊平坦的坷垃垛,在這三峰的懷抱里,自西向東有水簾洞、金龜出海、雄雞峰、觀音石等30余處景觀。這些景點或高懸于峭壁上,或掩映于森林之間,或盤踞于溝壑之中,或凌翅高峰之巔。置身其間,移步換景,變幻莫測,令人游興盎然。

介紹導游詞 篇24

  Everybody is good! Welcome to badaling scenic area tourism. Accompany you visit together, today I am very happy, hope all can spend a good time in badaling.

  Right now, I would go to visit the door

  Badaling Great Wall, and now, I'll about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famous wonders of the world, it is like a dragon entrenched in north China's vast land.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labor people's blood law in ancient China, is also a symbol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ride of the Chinese nation, please don't scribble on the brick fluidized.

  Visitors, now we have come to the famous badaling Great Wall, to the distance, you can see the Great Wall is divided into south and north two peak, winding in the mountain ridges, long teng hu yue, spectacular, the scenery is very spectacular. Look here is a two openings and u-shaped walls satin afraid brought to the barbica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barbican wall on both sides have the crenel wall,all defensive ring. If the enemy breached close into the city, will have been all around guarding city will panic in the enemy like fall in the urn. The barbic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at Wall. It is generally built on terrain dangerous traffic arteries. Badaling the barbican is no exception. Built on the ridge, restricted by terrain, mountain potential, low west high east, east narrow width, only 5000 square meters. There is no hole in the barbican, lack of water, usually few troops, guarding city forces in the northwest three mile fork city. Barbican in a "examine the courtyard mansion", the original is stay accommodation for the emperor passed in or officials. Barbican 63.9 meters apart, between the two door XiMenMei TiE "north gate lock-and-key", it meant I have spoken in front.

  City on the doorway, ancient into install a huge double wooden door, door installation has wooden needle and latches. At ordinary times, both doors open and the pedestrian travel free access; Wartime gate closed, sealed hard; Once struck back order, city door is the export of hammering dashed forward. Barbican east gate lintel TiE as "the agent to fill", built during Ming jiajing eighteen years. Town "outside" the commonplace GuanCheng city on the stage, the original is embedded with a piece of stone, is the Ming wanli years of print. From the inscriptions could look around the Great Wall, has the more than 80 years time to complete. This tablet is a record of construction time, length of the Great Wall and the officer and tube foreman, burning head, head of the potter, mason head and name,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responsibility. Stand to look down on the city, we see in constant traffic and visitors through the door. Her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ilitary defense of the ancient barrier, but also traffic arteries. From here, nantong changping, Beijing, north to yanqing, northwest to xuanhua, zhangjiakou, "convenient way from now on,". Badaling is hence the name.

  When we came to linhai Great Wall, at the foot of the Great Wall, look up, the endless winding high steps, as if is a path to a blue sky of the ladder, and he seems like a dragon hou lie in rolling peaks.

  Along the stairs up, came to the first gate "range gate", the ancient scene immediately appear at present, the gate is a two layers of ancient buildings, two sides of the ancients of flags fluttering, increased the antique appeal. The second floor is "clearly" lake mountain, standing there, "the east lake park" as a painting, panoramic view, I'd like to bring a "lake mountain" may be just that.

  The walk, we came to the second gate "Gu Jing floor", standing on the roof of almost half of linhai city is clearly visible. Go up again, we finally boarded the highest floor of the Great Wall "Bai Yunlou", "finally finished!" I shouted happily. Standing on the "Bai Yunlou", panoramic view of the city, you see the white tower i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linhai city, the distance of the "white band" is the yongning river to the sea.

  At this time I did not notice the blue brick flies in the Great Wall of build by laying bricks or stones into unknown vines ran over the walls, the road also becomes steep, some had split seam, grow a lot of tough grass, perhaps this is the qi jiguang to fight the enemy left scar, it records the history Chinese people surrender, records the long time of the ancient Great Wall. Thought of here, my eyes emerged when the dust float in the sky of the battlefield. One by one the good children, risking their lives, victory over the enemy again and again. The series of trace on the Great Wall, the recorded under a thrilling spectacle.

介紹導游詞 篇2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代表京山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喻萍,你們可以叫我小喻。很高興能為你們服務,如果各位有什么問題盡管提出來,只要是合理而可能的我都將盡力為您解決。接下來我要帶各位到象山風景區游覽,希望我的講解能令大家滿意,也祝愿你們在那里玩得高興,玩得盡興!

  今天的游覽路線是這樣為大家安排的:首先我們主要游覽的是龍泉公園,從龍泉公園的大門出發,直達盆景園,爾后到風景優美的文明湖畔,去看看那兒的文化古跡,最后拾級而上,到道家學派創始人老萊子山莊參觀。

  龍泉公園是從1986年開始建設,1987年初簡易開放,規劃面積78公頃,是一座以歷史文化內涵為背景,融入豐富的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新型綜合性公園,1999年躋身于“中國百家名園”的行列。我們現在正走在公園的主干道上,所處的位置就是游樂園,游樂園有各種游戲設施30多種,可滿足不同年齡段的游客需要,在我們的左前方,大家可以看到有一座文峰塔,建于清同治元年,整座塔有五層八個面,層層飛檐,隔面有龕,塔壁上的石雕工藝別致。看過文峰塔之后,我們來到的是盆景園。整個盆景園占地為1公頃,是龍泉公園的園中之園。下面我們就到園內去看一看。我們面前這棵高達20多米的柏樹,是龍泉公園為了恢復唐安古柏景觀,經多方尋找在99年春從京山移植而來的。

  如果說象山風景區是鑲嵌在荊門城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的話,那么文明湖則是龍泉公園之中的一枚綠寶石,文明湖清澈如鏡,碧波蕩漾東西寬50米,南北長200米,水深3米。它是清朝乾隆年間在荊門知州舒成龍在構筑來龍橋,傍山采石所掘的洼地經過整治筑堤后修成的,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了。文明湖水冬暖夏涼,,每到冬天的清晨,湖面上都是霧氣騰騰,而且從來都不結冰凍。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小橋便是清河橋,在這里流傳著楚國名將養由基與楚國令尹斗椒比箭決斗的故事。在公元前605年,養由基擔任楚莊王侍衛軍校尉時,楚國令尹斗椒造反,楚莊王便派養由基與之比箭決斗,地點就在這清河橋處,養由基的箭法非常厲害,一箭便射中了斗椒的咽喉,輕而易舉地平息了叛亂。我們荊門地方戲曲還有這

  傳統劇目,名字就叫做“清河橋比箭”.

  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文明湖畔北角的龍、蒙、惠、順四泉。

  這就是惠泉。惠泉水在冬天比較暖,因泉水有惠于民所以叫惠泉。 龍泉是清朝乾隆年間,荊門知州舒成龍將此泉取名龍泉。

  蒙泉是象山中泉中最初的泉,因為它依偎在蒙山腳下,因此而得名。大家請看那處流水的地方便是泉眼,蒙泉的流量是四泉中最大的也是最清澈的,而且冬暖夏涼,除了龍、蒙、惠之外,還有一個順泉在自來水公司的院內。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老萊子山莊雖然不大,但名氣卻不小。它是春秋時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萊子隱居自耕、尊奉雙親的莊園,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在所處的老萊子山莊重建于1933年,占地2500平方米。

  老萊子是我國民間傳說的“二十四孝”之一,相傳他當年在蒙山隱居的時候,楚惠王因為器重他淵的學識和高尚的品格,便親自來到荊門,想請他出山,為日益強盛的楚國效力,但是老萊子因為厭倦世間的權利角逐,就謝絕楚王的高官厚祿,帶著妻兒隱居起來。

  這里的二十四孝蠟像館,用蠟像寫實的手法將中國歷史上的婦孺皆知的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些孝子,上至帝王,下至臣民百姓,盡管身份地位不同,但在他們身上展現出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大家請看,這就是老萊子的蠟像,老萊子七十歲的高齡,為了博取老態龍鐘的父母高興,還故意穿戴小孩的衣服,耍一些小玩意,在父母跟前嬉戲,裝出天真爛漫的樣子。還故意挑水來堂,當著父母的面假裝跌一跤,逗得父母開心大笑,這便是民間流傳了幾千年的“老萊斑衣,侍親至孝”的故事。

  好了,朋友們,給大家半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四點鐘的時候在這兒集合。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象山的游覽這么快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批評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緣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見。

介紹導游詞 篇26

  白園坐落于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琵琶峰上,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住洛陽20xx年,雖尊為"少傅",但一生清貧,喜酒善詩,在龍門修香山寺,開八節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死后遵囑葬于此。

  白園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時書屋等10余處。青谷區位于兩山之間,有白池、聽伊亭、石板橋、松竹、白蓮。進入青谷區瀑布飛瀉,池水蕩漾,竹林青風,白蓮飄香,使人心曠神怡,樂天堂依山傍水,面對青谷,是詩人作詩會友之處,室內自然山石裸露,漢白玉塑像瀟灑自然,靜座山石之上,給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樂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詩人原作"門前常流水,墻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回百余步"的內涵,詩廊立石38塊有中外名家書寫,行、草、篆、隸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為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多為當代日本書法名家之作,于20xx年3月建成對外開放。墓體區位于琵琶峰頂,從牡丹壇拾級而上即可到達。這里有白居易墓、臥石碑、烏頭門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鋪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圍翠柏環抱,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

  白園為紀念性園林,園內建筑古樸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徑通幽。是游覽的好去處。

  該園與洛陽市賞石協會在園內共同舉辦中華河洛奇石展,奇石有牡丹石、動物世界、海底寶藏、天池明月、偉人踏雪、故鄉明月、一目了然、西岳華山、白居易、鯉魚跳龍門等奇石。 

     白園介紹導游詞篇三

  白園坐落在龍門石窟景區東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墓園。白園依山而建,秀麗古雅,園內主要小景點有聽伊亭、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詩書屋等10余處。

  當你進入白園大門后,拾級而上,來到山腰處的“聽伊”亭,這里是白居易晚年與其好友元稹、劉禹錫等下棋、喝酒、論詩的地方。之后就是“樂天堂”,白居易的塑像就在堂內。站在堂前,可以深切回味詩人的原作“門前常流水,墻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回百余步”的內涵。

  瞻仰大詩人的塑像后,沿著右邊的石級可以到達琵琶峰頂,峰頂上就是白居易的墓地。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塊,其中1塊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個字。墓地周圍翠柏環抱,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

  園區內的詩廊,立有石碑38塊,由中外名家書寫,行、草、篆、隸等字體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為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大多是當代日本書法名家的作品。

介紹導游詞 篇27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九寨溝觀光旅游。九寨溝風景優美被譽為“童話世界”和“人間仙境”,還被評為“世界遺產”。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九寨溝去細細地欣賞它美麗的風景。

  一、景點風光簡介 首先我們來到盆景灘,這里的水清澈見底,各種各樣高高低低的灌木遍布水中,形成天然的畫面。再往前走就是蘆葦海,這兒蘆葦叢中野趣盎然,無邊無際的蘆葦長在沼澤地上,微風吹過,一層層碧綠的蘆葦時起時伏,像綠色的浪花翻滾著,成群的鴛鴦和野鴨棲息在這兒,它們時而在水面上飛翔,時而在葦海中追逐嬉戲,時而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一朵朵水花,讓人流連忘返。

  九寨溝的瀑布很多,個個叫人神往,珍珠灘瀑布氣勢尤為雄偉,遠聽如萬馬奔騰,近聽如一陣陣雷聲滾動,瀑布飛流直下如同一顆顆珍珠飛濺,冬天更美,是冰雕玉琢的世界。

  九寨溝湖泊眾多,大大小小共有114個,當地人叫它“海”。“熊貓海”的得名是因為這里經常有熊貓出沒,它上方有個箭竹海,山上長滿了箭竹剛好給熊貓提供了食物,熊貓海和箭竹海是姐妹海,但不知為什么箭竹海的海拔比熊貓海的海拔高20米,可熊貓海冬天結冰,箭竹海冬天卻不結冰。

  二、犀牛海的傳說

  傳說有一個西藏老喇嘛身患重病騎著犀牛奄奄一息的來到了這里,不知為什么他喝了這里的水,病就奇跡般地好了。之后老喇嘛天天喝這里的水,最后他就和犀牛一同走入了水中,從此這兒就叫做犀牛海。

  三、溫馨提示 九寨溝是高原地區,來這兒旅游要多帶點藥品和衣服,還要多吃水果、蔬菜。

  親愛的游客們,我們的行程已經結束了,我真心希望您把這里的景色介紹給您的親朋好友,我非常樂意為您的親朋好友服務,再見!祝您旅途愉快!

介紹導游詞 篇28

  陽朔,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屬桂林市管轄,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里,獨特秀美的山水風光得到了“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譽(出自吳邁詩《桂林山水》)。建縣始于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陽朔是漢族、壯族、瑤族聚居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

  1960年,桂林市張益桂等在高田大壩巖、叫化巖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物陶沙片、石器、螺殼化石等。1982年桂林市文物考察隊和縣文物管理所開展文物普查,發現白沙鎮扶龍村塘后山洞、葡萄鄉下寨村英布山漏有新石器時代的夾砂陶片、打制石器、動物骨骼化石、螺殼、蚌殼化石堆積層。

  熙平縣城遺址位于興坪鎮獅子嵅內,建予吳甘露元年(265年),廢于南朝梁代,前后共200多年。古城遺址群峰環繞,如天然城墻。遺址中殘存的古磚古瓦碎片和墻基仍依稀可見。“老屋宅”、“跑馬道”的名稱也還在群眾中流傳。

  歸義縣城遺址位于白沙鎮新寨村旁。唐武德四年(620xx年)置,貞觀元年(620xx年)廢。遺址為正方形,有東、南、西3門。城墻為土筑,現存高約3米,厚約6米,周長約800米。城內除東北角有2戶人家和1個小果園外,其它開辟為農田,面積30余畝。

  古樂州城遺址在福利雙橋村南漓江邊數十畝稻田之處。置于唐武德四年(620xx年)。城南為白面山,北為雙橋樹,西北臨馬頭江。城墻土筑,除東西兩段崩塌外,其余較完整,開東、西、北3門,城墻厚6米,高約5米,周圍長700米。古城北郊,現留存有有鑿馬槽10余個。傳為當時的馬棚。

  元至正七年(1347年)始筑陽朔城垣,開四門。明、清兩代繼續增高完善東、西,南、北城墻。民國拆城墻以筑碉堡,至解放前夕,東城墻保全,南城墻基本完好,西城墻僅存一小段。當時縣城東西約500米,南北約900米,居民不滿300戶。建國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繕,使城區擴大數倍,面貌煥然一新。東城墻予1979年拆除,辟為旅游停車場和濱江大道,現保存南薰門和一小段城墻,青陽門照原樣東移8米,城門上用鋼筋水泥結構改建幟江樓。

介紹導游詞(精選28篇) 相關內容:
  • 介紹導游詞(通用28篇)

    各位旅客,現在我們要前往參觀的這個景點就是在全內外都非常有名的藏書樓,寧波天一閣了。寧波天一閣是國內現在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它的歷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經有440多年的歷史了。...

  • 2023介紹導游詞(通用25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夢想旅游團的導游員,我姓涂,大家就叫我涂導吧,我們這次要去的旅游景點就是著名的頤和園。首先,由我來為大家簡單地講述一下。頤和園,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和行宮。...

  • 介紹導游詞范文(精選21篇)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和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溫州市旅游社的袁嬌導游,你們就叫我袁導游吧!首先祝大家旅途愉快!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非常有名的江心孤島,俗稱江心嶼。...

  • 介紹導游詞(通用21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冰峪溝山奇水秀,風景宜人,有云雀峰、花果山、玉女峰、金雕石、猛虎聽弦、雙龍匯、仙人洞、通天洞、古猿聽濤等人文景觀、景點400多處。冰峪溝區內奇峰林立,山谷清幽、溪潭澄澈、林茂花繁。...

  • 介紹導游詞(精選21篇)

    請大家留意,游道兩邊有許多裸露出地面的石芽和石林,高高低低,形態各異,像是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這是天門山巖溶地貌的又一顯著特征。山頂有多處成片的石芽和石林,分布于密林中間,形成獨特而又原始的空中園林,它們像一座座迷宮,又...

  • 2023介紹導游詞(精選24篇)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余習。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響。...

  • 介紹導游詞范文(精選20篇)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人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依舊在灌溉田疇,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 介紹導游詞(通用24篇)

    位于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之中,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東西長,南北狹,是中國四大名勝孤嶼之一。該嶼風景秀麗,歷史古跡,人文景觀豐富,是甌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歷來被稱為“甌江蓬萊”。...

  • 介紹導游詞(精選23篇)

    蘭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機械、冶金、四大行業等主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成為我國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膠、硅鐵、鋁、石墨、電機、石油 蘭州工業澎湃發展鉛機和粗精紡毛呢等產品產量均處國內領先地...

  • 2023介紹導游詞(精選12篇)

    各位旅客,現在我們要前往參觀的這個景點就是在全內外都非常有名的藏書樓,寧波天一閣了。寧波天一閣是國內現在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它的歷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經有440多年的歷史了。...

  • 介紹導游詞范文(通用16篇)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將要到達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海濱城市三亞市,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三亞的概況。三亞別稱“鹿城”,市花是三角梅,市樹是酸豆樹,酸豆樹樹體巨大、枝葉茂盛,樹姿宏麗,是非常珍貴的草坪孤立風景樹。...

  • 介紹導游詞(精選12篇)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

  • 介紹導游詞(通用15篇)

    各位團友: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杭師旅行社組織的烏鎮一日游,現在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在滬杭高速上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烏鎮,從杭州到烏鎮大約1小時的車程,下面呢,我先對烏鎮做個簡單的介紹。...

  • 介紹導游詞(精選8篇)

    歡迎大家來到青海,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小x為大家介紹青海境內一些著名好玩的景點海心山。俗稱湖心島。古時稱仙山,或龍駒島,蒙名為“奎遜托羅亥”,位于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約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覽勝...

  • 介紹導游詞(精選11篇)

    大家好:迎客松屹立在黃山風景區玉屏樓的青獅石旁,海拔1670米處。樹高9.91米,胸圍2.05米,枝下高2.54米。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地歡迎五湖四海的賓客來黃山游覽。...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偷窥熟女大屁股对白视频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网站 | 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 | 99热影视| 少妇大叫太大太深受不了 |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又摸又添下面添奶头视频 | 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图片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吃药 | 四月是你的谎言免费观看动漫 | 超碰老师| 亚洲领先的自拍视频网站 | 91免费看毛片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av东京热无码专区 | 99草在线观看 | 强行扒开女同学腿看屁股眼 | 又色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 | 久久青青操 |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 青草伊人久久 | 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mba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乞丐 | 毛片999| 国产精品mm |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 国产另类交视频免费观看 | 色婷婷日韩 | 色爱天堂200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人在线 | 成人qvod免费观看影院 | 日本黄色天堂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美女高清视频 |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 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 | 18成禁人看免费无遮挡动态图 | 女女同恋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