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欒川雞冠洞風景區導游詞(精選5篇)
洛陽欒川雞冠洞風景區導游詞 篇1
期待很久的一天,終于到了。我們很早就起來了,爸爸帶我們開車奔馳在路上,我們要去的地方叫做“雞冠洞”,這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這個地方很遠,需要三個小時。走到欒川時旁邊到處都是山,從遠處看,云霧中的一座座山交叉著,真是又美麗又壯觀啊!
終于到了“雞冠洞”,但想進去可沒那么容易,需要先走一公里路,這還才是到達洞口下,還要走許多許多的臺階才能到達洞口。弟弟提議,我們比賽誰先上去。剛開始,我迅速地上,在第一大節樓梯中,成了第一名,因為過度用力,在第二大節樓梯中和弟弟并列第一,在后兩大節樓梯中,沒有了力量,落后了,最終,弟弟第一,我第二,爸爸第三。
經過重重磨難,終于進洞了。真涼快啊!一陣清涼的空氣撲面而來,后來聽過解說才知道,洞內長年恒溫18度,非常的舒適。先進去的地方叫做“玉柱潭”,一根根鐘乳石,自上而下,像一根根玉柱,又像一支支快要融化的冰激凌,從旁邊經過時,我用手輕輕的摸了一下石柱,又涼又滑,手感很舒適。接下來還有“溢彩殿”、“疊幃宮”、“迎賓廳”、“瑤池宮”等等。里面還有許多造型奇特的石頭,如“鯉魚躍龍門”、“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等等,一個個唯妙唯肖,要知道這可是天然形成的啊!此類奇觀,真是前所未聞,不愧被人們稱為“北國第一洞”啊!最后看到的“中華第一柱”,更是“雞冠洞”的標志性景觀,據說,雞冠洞這么大一個地下宮殿。都是靠它來支撐住的,這個地方我一定要留張影!
走出洞口,外面依舊炎熱,我好想再回到洞中啊!可是終究是要離開的,我們心滿意足的走了,可我的思緒還停留在五光十色的雞冠洞中。
洛陽欒川雞冠洞風景區導游詞 篇2
迎朋友們來省級風景名勝區河南十佳景區雞冠洞觀光游覽。雞冠洞洞長4600米,現已開發1800米,觀賞面積23000余平方米。整個游覽過程需60多分鐘,雞冠洞坐落于雞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雞冠洞。
雞冠洞為石灰巖溶洞,地質學上稱它為"喀斯特巖溶地貌"。該地形常發育在碳酸巖山體當中,在溶洞內常伴有地下暗河,由于碳酸巖長時間的被雨水所侵蝕而形成了諸如石筍、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態的洞穴景觀。
雞冠洞發現于清朝乾隆年間,1992年9月開發,1993年4月10日對外開放。目前全洞已開發8個景區,依次為"玉柱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聚仙閣"、"瑤池宮"、"藏秀閣"、"石林坊"八大景區連綴而成,全洞大小景點188個;尤其以"眾仙迎客"、"金龜渡仙翁"、"玉兔望月"、"海豚戲珠"、"疊幃宮"、"鯉魚戲水"、"八仙拜壽"、"西天取經"、"小人王國"等80余個景點,景觀姿態奇異,形象逼真而備受廣大游人青睞。
北國第一洞——雞冠洞,它為什么稱為北國第一洞,因它是長江以北形成的一個最大的溶巖洞穴。洞內二廳是國內洞穴生成最早的一個大廳,時間達6億年之久,三廳一組石筍生長奇特,被世人稱為中華龍宮,雞冠洞為此根石筍投保5000萬。六廳石盾遍布,目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20__多個溶洞,共發現石盾10面,雞冠洞內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徑達3米,而小的石盾直徑不到10厘米,其形狀各具特色。另外一大特色是六廳的九龍玉柱,又稱中華第一柱,由九條石龍攀附其柱身,直徑達20余米,支撐著6000余平方米的游覽大廳。雞冠洞中的四大特色將給朋友們今天的游覽帶來驚和實實在在的收獲。
洛陽欒川雞冠洞風景區導游詞 篇3
雞冠洞風景區位于河南洛陽欒川縣城西三公里處,區內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曰"雞冠洞"。
雞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五層,落差138米。目前已開發洞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共分八大景區。洞內峰回路轉,曲徑通幽,景觀布局疏密有致。
1993年4月,原新華社社長穆青為雞冠洞欣然題名“北國第一洞”;是年7月,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為雞冠洞作出了“景觀壯麗、堪稱北國第一洞府;成因獨特,正是國內首家龍宮”的權威性評語。先后獲得"省級風景名勝區"、"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區"等省市級榮譽稱號達30多項。其中20__年8月,雞冠洞景區一次性通過國家旅游局的驗收,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雞冠洞風景名勝區經過12年的不斷發展,已成為為游客提供吃、住、行一體化服務的功能型景區,已擁有迎賓館、旅行社及電動游覽車隊等服務設施。
20__年11月,總投資880.3萬元,占地面積101畝的雞冠洞高山牡丹園在景區落成。該園共栽植了魏紫、姚黃、二喬、洛陽紅等18類180個品種4.6萬株牡丹。雞冠洞高山牡丹園的花期為每年的“五一”黃金周期間。
目前,雞冠洞正以嶄新的姿態、優質文明的服務,迎接四海賓朋觀光游覽。
洛陽欒川雞冠洞風景區導游詞 篇4
迎朋友們來省級風景名勝區河南十佳景區雞冠洞觀光游覽。雞冠洞洞長4600米,現已開發1800米,觀賞面積23000余平方米。整個游覽過程需60多分鐘,雞冠洞坐落于雞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雞冠洞。
雞冠洞為石灰巖溶洞,地質學上稱它為"喀斯特巖溶地貌"。該地形常發育在碳酸巖山體當中,在溶洞內常伴有地下暗河,由于碳酸巖長時間的被雨水所侵蝕而形成了諸如石筍、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態的洞穴景觀。
雞冠洞發現于清朝乾隆年間,1992年9月開發,1993年4月10日對外開放。目前全洞已開發8個景區,依次為"玉柱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聚仙閣"、"瑤池宮"、"藏秀閣"、"石林坊"八大景區連綴而成,全洞大小景點188個;尤其以"眾仙迎客"、"金龜渡仙翁"、"玉兔望月"、"海豚戲珠"、"疊幃宮"、"鯉魚戲水"、"八仙拜壽"、"西天取經"、"小人王國"等80余個景點,景觀姿態奇異,形象逼真而備受廣大游人青睞。
北國第一洞--雞冠洞,它為什么稱為北國第一洞,因它是長江以北形成的一個最大的溶巖洞穴。洞內二廳是國內洞穴生成最早的一個大廳,時間達6億年之久,三廳一組石筍生長奇特,被世人稱為中華龍宮,雞冠洞為此根石筍投保5000萬。六廳石盾遍布,目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20__多個溶洞,共發現石盾10面,雞冠洞內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徑達3米,而小的石盾直徑不到10厘米,其形狀各具特色。另外一大特色是六廳的九龍玉柱,又稱中華第一柱,由九條石龍攀附其柱身,直徑達20余米,支撐著6000余平方米的游覽大廳。雞冠洞中的四大特色將給朋友們今天的游覽帶來驚和實實在在的收獲。
洛陽欒川雞冠洞風景區導游詞 篇5
雞冠洞屬天然石灰巖溶洞,地質學上稱其為"喀斯特巖溶地貌"。據專家考證。它形成于早、中更新紀,諸多景觀在八億年前就已定形。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人冒險探幽,終因洞內深幽奇險,懼而返。
雞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五層,落差138米。已開發洞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共分八大景區,依次命名為玉柱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聚仙宮、瑤池宮、藏秀閣、石林坊。洞內峰回 路轉,曲徑通幽,景觀布局疏密有致,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石瀑、石花、石盾、石珠、石琴、蓮花池、透明石等景觀,形態各異,姿態萬千,如彌佛行吟,神態莊嚴;似百獸覓食,氣勢猙獰;這邊老翁含笑,那廂童子拍手;有橋似層層彩虹橫跨,有塔如朵朵靈芝壓疊;石林聳秀,石花吐芳;石帷垂掛,看臨風欲動;石瀑飛濺,聽似轟然有聲;天狗尋月、鯉魚戲水、鱷魚拜壽、八仙過海、白虎拉玉峰、金龜渡仙翁……天然成趣,目不暇接。更有龐大的石琴,以石擊之,可奏出美妙樂曲,裊裊的琴音與洞中地下河的潺潺水聲融在一起,給雞冠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雞冠洞以“奇、麗、幽、深、險、峻、秀”七絕著稱于世。
東都漫士《洛陽賦》:雞冠洞天然成趣,白云山人間仙境。
雞冠洞景區是中國長江以北罕見的洞穴旅游景區。洞中一年四季恒溫18℃,嚴冬季節,洞內熱浪撲面,暖意融融;盛夏酷暑,洞中寒氣侵襲,清神爽心,爽涼宜人。被譽為"自然大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