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孔府導游詞(精選3篇)
山東孔府導游詞 篇1
寢殿的建筑年代與大成殿同。周圍石柱上的雕刻圖案是鳳凰牡丹。
東西兩廡
大成殿兩側是東西兩廡。始建于唐代,二十余間,明代成化年間擴建到一百間,其中包括兩頭的角門。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兩次毀于雷火,現存為清雍正時期的建筑。廡88間,連廊帶門整整100間,每廡全長163米,兩廡是供奉先賢先儒的地方。
玉虹樓法帖
東西兩廡北部現陳列玉虹樓法帖。玉虹樓法帖是孔子第六十八代孫、衍圣公孔傳鐸的第五子孔繼涑整理刻成的。孔繼涑(公元1727——公元1794),字體實,一字信夫,號谷園,別號薛谷居士。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舉人,候補中書,工書,是當時刑部尚書著名書法家張照的女婿。求學于張照,一生從事書法藝術研究,名重當時,與梁同書齊名,并稱南梁北孔。玉虹樓是他的書房號,所以他所整理摹刻的法帖稱為“玉虹樓法帖”。玉虹樓石刻共584塊,拓印裝裱成101冊,故又稱“百一帖”。整個玉虹樓法帖雕刻精益求精,由孔繼涑獨家刻成,是我國珍貴的書法珍品,具有很高的鑒賞和研究價值。
圣跡殿
孔廟的最后一座殿是圣跡殿。圣跡殿造型古雅,建于明代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巡按御史何光主持建造的。他搜集了有關孔子的畫像和文獻資料,交由吳郡畫工章草補充繪畫并刻成石刻,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完整石刻連環畫——“圣跡之圖”。圣跡殿是專門為存放《圣跡圖》而建造的!妒ホE圖》每幅高38厘米,寬60厘米,文圖并茂,共120幅,描繪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動。
故宅門
故宅門里是當年孔子的故居原址。雖不引人注目,但卻是孔廟中最古老的地方。最初的孔廟就在這里。里面御贊碑亭一間,據說是孔子生前所居之堂的位置。
孔子家住闕里,故宅門所對的街道即是闕里街,闕指石闕。漢代在此街南首建有石闕兩個,元代擴修孔廟時移入孔廟,“里”是指鄉里即村莊或街道,因石闕得名闕里。
游客朋友們,孔廟的游覽到此結束了,感謝各位在講解中對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講解過程中有什么不足之處,請多多批評指正,歡迎大家再次光臨孔廟,再次光臨曲阜,謝謝大家!
山東孔府導游詞 篇2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來到了著名的孔府。孔府,即"衍圣公府",又稱圣府,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處理府務和居住的地方。"衍圣公"是公元1055年宋仁宗皇帝賜給孔子的第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衍圣"是說"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續,這一封號現已承襲了32代,歷經900多年。
孔子的嫡系長支為奉祀孔子,原住在闕里故宅,稱"襲封宅",宋仁宗寶元年間(公元1038―1040年)封"衍圣公"后,開始擴建孔府,經過歷代重修,達到現有規模,F在的孔府占地面積240畝,有樓堂、廳、閣463間,分三路布局九進院落。大家知道,在等級觀念森嚴的封建社會里,建筑也分有嚴格的等級。比如說,平常老百姓建造住宅只能建一個庭院;有官職的人家只能建三進院落;經過帝王特許,官位高的人方可建三路布局,五進或七進院落;只有帝王才能享有"九、五之尊"這一建筑的最高等級。而孔府的建筑達到了與皇家建筑同樣的等級,可見孔府的地位之高了,因此,孔府成為了我國現存的最大的最豪華的封建官僚貴族府第,號稱"天下第一家"。
孔府的三路布局分為:東路,建有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建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中路,孔府的主體部分,前為官衙,設三堂六廳,后為住宅,有前上房、前堂樓、后堂樓、后五間等,最后為孔府花園。前為官署,后為住宅,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典型的官衙與住宅合為一體的建筑格局。各位團友,我們就從中路開始游覽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孔府的第一道門,明代中葉時建的。門前有一對雌雄石獅,前后有上馬石、下馬石。大門上方是掛著藍底金字的豎匾,上書"圣府"二字。大門兩側有對聯一幅,人稱"天下第一聯"。上聯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府第",下聯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大家仔細看一下對聯,發現什么問題了?對了,在這兩聯中分別有一個形式錯字,上聯中的"富"字少了上面一點,叫富字沒頭,永遠富貴;下聯中的"章"字一豎通到上面,叫文章通天。對聯的意思是贊頌孔府與國家同休戚、共命運,與老天共長久,可謂寓意不凡。大門內有東西廂房各五間。東房是孔府專司辦案,催糧要租,投遞公文之處,人役最多時達224名;西房又稱赍奏廳,專司京差事務。平時相當六品以下官員來孔府,在此等候會見,不經允許不準進入二門。
孔府的第二道大門與第一道門隔庭相對,俗稱二門。門建于明代,"圣人之門"四字由明代大學士李東陽所書。進二門有一座風格獨特的屏門,此門周圍不接院墻,四根圓柱承托著彩繪艷麗的屋頂,有八個倒垂的木雕花蕾,因而稱"垂花門"。門上是明皇帝朱厚?三親頒的"恩賜重光"匾,也稱"重光門"。這種門坊建筑是一般官宦人家所不許的,只有列士封侯的邦君才有資格建造。這種形式的建筑,全國也只有一個。這個門平時不開,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進行重大祭孔活動時,才在十三響禮炮聲中徐徐開啟,所以又叫"儀門"。這個門也不是一般人能走的,過去只有帝王才能通過,整日閉塞,所以還叫"塞門"。儀門兩側的房屋,是仿照皇宮六院的建制而設的,它們是:管勾廳,專管租稅、錢糧收交;百戶廳,專管服役、雜戶;典籍廳,專管禮儀典章、御賜書籍;司樂廳,專管樂學、樂生、舞生及樂器;知印廳,專管印信、公文;掌書廳,專管文書、檔案。各廳官位為六品、七品,管理孔府一切事項。
大堂是當年"衍圣公"接詔書和審理案件的地方,室內布置森嚴,文房四寶、印章令箭、更鼓、云牌、龍旗、官銜木等,完全是一派公堂氣魄。在大堂通二堂的過廊里,有一條古拙的大紅漆凳,被稱為"閣老凳"。原來,孔子六十四代孫衍圣公的夫人是明朝大權臣嚴嵩的孫女,后來嚴嵩被彈劾,將要治罪時,來孔府請衍圣公出面為他求情。當他來到啟事廳煩代為通報轉達來意時,啟事廳的長官竟不讓他進入室內,只讓他坐在通廊的長板凳上,這時的嚴嵩既無權,有無勢,只好屈尊在那里等候。結果,衍圣公不敢與他見面,嚴嵩只好怏怏而回。因而,人們稱此凳為"閣老凳"。
二堂,也叫后廳,是當年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吏和代皇帝考試禮生、樂生、童生的廳堂。三堂,又稱退廳,是衍圣公私設的公堂,即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場所。從大門至三堂,布局層層遞進,顯示了天下第一家的"圣威"。
在三堂之后,我們來到了孔府的內宅院。內宅門是官衙和內宅的界線,也是進入孔府住宅院落的唯一門戶。此門從來戒備森嚴,任何外人嚴禁入內。門兩旁有皇帝特賜的虎尾棍、燕翅鏜、金頂玉棍等各種兵器,如有不尊禁令擅自入內者,嚴懲不怠,"打死勿論",故此門也叫"內宅禁門"。內宅門西邊的水槽叫石流,過去挑水夫不得進入內宅,只能把水倒入石流,淌入內宅。內宅門的墻壁上畫著一個狀似麒麟的怪獸,傳說是天界里的神獸,生性貪婪,名叫"貪"。它的本性與它的名字相符,雖然周圍寶物齊全,但仍張開血盆大口,還想要去吃太陽。據說,當年衍圣公出門時,都要看一看這幅畫,告誡自己和子孫要廉潔奉公,不可貪得無厭。
孔府內宅第一進院落的正廳就叫前上房,它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建筑,是衍圣公接待親友和近支族人的客廳。東間陳列著乾隆皇帝送給孔府的荊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間桌上擺有滿漢全席餐具。據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的帳冊記載,八月二十四日公爵夫人畢氏過生日,擺宴席464桌,一桌宴席用餐具404件,上菜196道,計用銀兩138。7萬文。其豪華的生活可見一斑。
從前上房走過來,就是前、后堂樓了。前堂樓是一座七間二層樓閣,外表富麗堂皇,室內陳設豪華,有珍奇書畫墨寶、古玩衣冠等。里套間是孔子后代孔令貽夫人陶氏的臥室。西間是孔令貽另一夫人王氏的臥室,這是孔德成的生母,她原來是孔府的丫環,后被納妾,生下孔德成。至今她的照片懸掛在墻上。西套間是孔令貽另一夫人豐氏的臥室。后堂樓是二層前出廊的七間臺樓,這是孔子七十七代孫衍圣公孔德成的住處。他和孫琪芳結婚時的新房就在這里,堂內陳列著當年結婚的用品和友人贈送的禮品和字畫。東間是孔德成及其夫人孫琪芳的臥室,墻上掛有孔德成夫婦及其女兒的合影照片。
大家現在來到的是孔府的后花園,也叫"鐵山園",是孔府的最后一道院子。它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xx年),由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孫衍圣公孔聞韶的親家李東陽設計監造。是仿御花園建造的。大家一定感到奇怪,園內并沒有鐵山,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傳說,之所以叫"鐵山園",是因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孫衍圣公孔慶?重修孔府花園時,恰巧有人送來幾塊鐵隕石,孔慶?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天降神石",就用來裝飾園景,并取名為"鐵山園"。整個花園占地五十余畝,園內有各種奇花異草、古樹名石,如"五柏抱槐",是一株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樹,它一株五干,夾抱國槐,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柏樹壽命較長,年歲久了,五杈中間朽爛成洞,洞中積土,恰有槐樹籽落入其中,日后便長成了槐樹。這株造型奇特的古樹成了園內的一處奇景。大家不妨仔細看一下。
游覽完后花園,孔府之游也就接近尾聲了,相信大家對"天下第一家"已經有了更深的了解吧!
山東孔府導游詞 篇3
我們首先來到一個城墻前,城墻最上方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萬仞宮墻”四個大字。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說:“這句話是來形容孔子的知識淵博,就像這宮墻一樣有萬丈高!”“哦――我明白了!”我眨巴著大眼睛說。
觀看了開城儀式后,我們就進入了孔廟?讖R,是三孔之一,這是祭拜孔子的地方。我們請了一個導游,這個導游是孔氏家族的第76代!這突然讓我肅然起敬!因為我很喜歡孔子、尊敬孔子,他的下代當然也尊敬啦!!所以我好喜歡這個導游姐姐啊!
孔廟很大,景點也很多。不過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些碑文。碑文大部分是明清時代的,這些碑文的底座都很有意思,看起來像一個烏龜,其實它是一個四不像:龍頭、龜背、鷹爪、蛇尾,好有意思啊!
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勾心斗角”這個詞的意思吧。它是比喻各用心機,互相排擠?蛇@個詞在古代不是這個意思。這個詞在古代是比喻建筑的。那時,如果一個屋檐插到另外兩個屋檐里,就是勾心;一個屋檐對著另外一個屋檐,就叫斗角。它們合起來就是勾心斗角。這個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當然,演變到現在已經不再是比喻建筑了。我們可不要勾心斗角哦!要和睦相處!
我們又來到了大成殿。大成殿門口有一排大柱子。這些柱子都十分的漂亮!上面雕刻著一條條鮮活的龍,威風凜凜。導游說,這種柱子,在故宮都沒有。這是紀念孔子的。孔子享受著比皇上還皇上的待遇啊!爸爸告訴我,每當皇上來的時候,這里的人就那紅布把這些柱子蓋起來,怕皇上看了也想要,而且會嫉妒。還好,皇上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現這個秘密……
上午的時光就這樣匆匆過去了。下午,我們去了三孔之一的孔府,這里是孔氏家族住的地方。
孔家真大啊!怎么說也得頂我們100個家大!因為房間里不讓進,我們就透過玻璃窗去看。我突然覺得那時的人好可憐啊,只睡一張小小的床,屋內很黑。還好我不在那個時代!要不然我該是何等的痛苦啊!!那時還有外國人送孔家沙發。別說,那沙發,還真漂亮!
來到孔家的后花園,到處都是美麗的鮮花。迷死個人呀!我使勁吮吸著花兒的香味,自己還真有點飄飄然啊!后花園有一副畫,名字叫陽光大道。這副畫很奇特,無論你站在哪個位置,那條陽光大道都是沖著你的,這副畫的立體效果太好了!
時間過得真快,快樂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