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天一閣導游詞(精選3篇)
小學生天一閣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
范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世代的子孫嚴格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代過于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閣內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戰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一統志》等數十種古籍。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后來又經歷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為了保護天一閣,專門設置了管理機構,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地收藏家捐贈的古籍,現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
天一閣之名,取義于漢鄭燮《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后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欽的重孫范文光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家園林的風貌。
小學生天一閣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1982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后新增中國地方志珍藏館、麻起源地陳列館等處。我們中國地方志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志6730多冊,獲20__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意獎,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20__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20__年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天一閣占地面積2.6公頃,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F藏古籍達30余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余卷,除此,還收藏大量的字畫、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藝品。設有《天一閣發展史陳列》、《中國地方志珍藏館》、《中國現存藏書樓陳列》、《明清法帖陳列》等陳列廳,書畫館常年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天一閣分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閑區、陳列展覽區。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
20世紀90年代以來,寧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緊鄰天一閣的陳氏宗祠、聞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莊、銀臺第、鼓樓、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單位(點)納入天一閣統一管理,并在陳氏宗祠內增設《麻起源地陳列》、白云莊設置了《浙東學術文化陳列》、銀臺第開設官宅博物館;秦氏支祠、白云莊相繼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寧波市城市口號中的書藏古今便指天一閣的藏書文化。
小學生天一閣導游詞 篇3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導游。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游覽美麗的原山。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鳳凰山。鳳凰山又名小頂山,因山長得像鳳凰而得名。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春秋戰國兵家爭戰之地。鳳凰山風景區森林資源豐富,有木本植物120余種,草本植物600余種,是一座天然植物園。
游客們,你們知道關于齊長城的傳說嗎?還是由我非大家講一講吧!有一名女子叫孟姜女,孟姜女原來是臨淄人。她的丈夫杞梁是齊國將軍,在戰爭中身亡,靈柩被送回家的時候,孟姜女知道后自然也是相當的痛苦,從家里去迎丈夫的靈柩,就在源泉的齊長城腳下迎到了,齊國國君非常重視這位將軍,一直讓送到其家中。在家里看著丈夫的靈柩,孟姜女心灰意冷,上無父中無夫下無子的她實在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于是趕到迎接丈夫靈柩的地方,也就是那段齊長城下痛苦一場,感天動地,結果地一動就把那段長城給動塌了?尥旰,她精疲力竭,就跳進了淄水。
游客們,今天我們游覽了原山,有機會再和大家去更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