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赤水風景區(qū)導游詞(精選3篇)
貴州省赤水風景區(qū)導游詞 篇1
【銀珠跌宕】
從月亮潭瀑布旁邊的游道爬上來后,我們就到了瀑布的頂部了,只見溪流底部高低不平的河床上布滿了一個個的石窩。這種石窩的科學名稱叫冰臼,是第世紀冰川對大地巖石進行刨蝕作用后遺留下來的,是丹霞地貌的顯著特征之一。每當天氣晴朗,石窩中盛滿了溪水,被陽光照耀著的時刻,石窩就變成了一顆顆的珍珠,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盤”,所以我們叫這兒為“銀珠跌宕”。
【老鷹尋寶、珍珠藏身】
站在這個位置望過去,溪流之中有一塊大石頭,像一只巨大的老鷹伸出尖尖的嘴巴,正在溪流之中探頭探腦地找尋什么哩。因為它聽說四洞溝是處仙境,處處有寶,便趕來尋找。看它的樣子,似乎找到了一件寶貝。噫,溪流的左邊,有一塊石頭恰似一顆珍珠,倒影水中,璀璨奪目。老鷹眼看著這顆珍珠在面前,卻又怕它太大難以一口吞下去,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瞅著珍珠慢慢地朝岸邊挪動去藏身而一籌莫展,那樣子真是有趣。
【翠竹山莊、蟲茶、跨溪木橋】
前行不遠,便見一幢房子靜臥竹林之中,這是為游客提供餐飲品茶服務的場所之一,名叫翠竹山莊。來到翠竹山莊,我們不妨在此休息一會兒,大家在不經意中又將有新奇的發(fā)現。大家請看桌面上主人給您沖上的這杯色澤朱紅的香茶有什么特別之處?您可別小看這杯茶喲!這種紅茶是遠近聞名的珠茶,是茶中極品,非常珍貴,當地人俗稱“蟲茶”。很多外地人感到既陌生而又好奇,都誤認為蟲茶就是把蟲子曬干,然后用開水沖泡后可以飲用的一種茶。實際上,不是這樣。蟲茶是赤水人春天在大山中,把一種野生的大白茶嫩葉采摘回家,稍作加工以后自然發(fā)酵,再招引一種名叫“化香夜蛾”的飛蛾來到茶葉上繁殖幼蟲,幼蟲喜食腐葉,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還小的蟲屎,人們把蟲屎收集曬干以后便成了蟲茶。可以這么說,這種名叫“化香夜蛾”的蟲子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級的茶葉加工機器。蟲茶味美可口,初飲有點苦口,細品之沁人肺腑,令人神爽目清,因其含有豐富的多酸類、維生素、氨基酸、堿等物質,所以具有提神益思、清熱解毒、養(yǎng)胃健脾、順氣解表、降低血壓、幫助消化等多種功能。過翠竹山莊,就再次從溪流的左岸跨過這座木橋前往溪流的右岸繼續(xù)游覽。這座跨溪木橋是四洞溝景區(qū)唯一的木質橋梁,走在上面,你也許有同石板橋不一樣的行走感覺。
【沙壩田農家樂】
來到這里,游道旁邊有一長溜房子,這是為我們提供田園生活氣息的農家樂服務場所。這里的小地名叫沙壩田,這一排房子都是一家人的,姓蔡,由四兄弟組成。第一家叫蔡老大,又名蔡四哥;第二家叫蔡老幺,又名蔡九哥,而且他的正名“蔡倫”與中國的造紙創(chuàng)始人“蔡倫”同名,又生活在造紙的主要原材料竹子滿山坡的地方,真有意思;第三家和第四家便是蔡八哥和蔡七哥。
貴州省赤水風景區(qū)導游詞 篇2
【散花瀑】
走到這里,也許大家有點累了,就坐下來休息一下吧。休息的時候,請大家抬起頭來,朝大山的上方望過去,但見石壁上幾縷小瀑布跌落下來,宛如仙女散花,故得名“散花瀑”。因其水量小,所以大家可以清晰地看見瀑布內側的幾級石縫中都長滿了綠茵茵的小草。
【燕窩】
這篷竹子的根部周圍一帶怎么黑乎乎的,好似被大火燒焦一樣。大家猜一猜,這是怎么了?(略為停頓)也許大家難以想象出來,我們已經目睹了著名的滋補食品——燕窩生長過程的一部分。燕窩也是一種菌類植物,它是由對竹子的生長沒有影響的寄生蟲的排泄物在一定的氣候溫差、土壤成份等條件下通過霉變而生長起來的,我們所見到的一大片便是寄生蟲排泄出來的糞便組成的,正在慢慢地發(fā)生霉變。
【白龍?zhí)镀俨肌?/p>
(距瀑布最遠的觀景臺講解)各位朋友,四洞溝景區(qū)四個梯級瀑布中最大最壯觀的第四洞瀑布——白龍?zhí)镀俨嫉嚼病0執(zhí)镀俨几?0米、寬23米,遠聽瀑布聲如驚雷,聲震峽谷,但見雨霧彌漫,飛流直下,氣勢恢弘,動人心魄。瀑下白龍?zhí)丁褒垺狈校w珠濺玉,銀光閃爍。瀑布左側弧形石壁正中,呈現出“二龍戲水”、“龍頭暢飲”的奇觀。瀑布正下方有一塊巨石形似古鞋,傳說古時候瀑下白龍?zhí)冻S幸恢唤瘌啈蛩晃幌傻揽匆姾箫w身捉金鴨不慎遺落一只鞋,年長日久便化為石鞋。再看白龍?zhí)肚胺揭淮笃^上又生長著蓬蓬勃勃的“水尸柴”即河柳,這里的河柳有一個奇怪之處,每年的8月至12月份,河柳的花兒常開不敗,時間竟能長達五個月之久,且所有的花蕾、花蕊全部躲在樹干和樹葉下面,朝下生長,宛如養(yǎng)在深山的村姑,雖然國色天香,卻有些害羞,不肯見人,顯得羞羞答答。清朝本土詩人黃三之又有詩贊曰:懸空四洞廿余高,瀑布飛風草木搖;一味清涼幽且雅,潮聲若斷好吹簫。大家可以在溪流對岸的休息亭盡情地欣賞白龍?zhí)镀俨嫉膲延^和雄奇。忍不住想“唱歌”的朋友也可以到對岸的廁所去盡情放松放松。可別忍啊憋啊,憋久了就成了“中華鱉精”。(笑)
【九曲路】
欣賞了白龍?zhí)镀俨嫉男圩艘院螅覀兙鸵獪蕚浯虻阑馗刈呃病_@里有一處岔路口,往上面去可達四洞溝景區(qū)的背后,金殿山莊和古寨門就在后山坡上,但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改日再來吧。過岔路口后,游道變得彎彎曲曲,極盡曲徑通幽之美妙,所以此段游道得名九曲路。游道兩旁古木叢生,鳥語花香,不是天堂,勝似天堂。
【四頭桫欏】
一路上,大家都看見了,許多桫欏樹生長在溪流兩岸,比比皆是。桫欏是恐龍時代的植物,是一種木本樹狀蕨類植物,是恐龍口中的美食,它在赤水市這處絕妙的生物避難所躲過了第四紀冰川對地球上生物的毀滅,頑強地繁衍了下來。關于桫欏的詳細情況,我會在燕子巖國家森林公園的桫欏園為大家作詳細地介紹。而這里有一棵奇特的`桫欏樹——四頭桫欏,您看它主體一分為二后,被分出來的一根主枝又一分為三,變成了四個頭部的桫欏。據專家考證,這棵桫欏的頭部還可以再分,變成七頭、八頭的可能性都有。
【樹背石】
這里有一處奇特的景觀:樹背石。您看,這塊大石頭下面長著一棵大葉榕樹,榕樹根部生長出三根大小不同的樹根把巨石纏了起來,就像要把巨石背起來一樣。三根樹根都筆直地生長著,最短的都有10米,最長達到了18米,為了吸收到充分的養(yǎng)份和水份,這棵樹真可謂下了一番功夫。不僅如此,這棵榕樹的主根也長得很奇特,就像一只猴子正在爬樹,正所謂:“上面樹背石,下面猴爬樹。”
貴州省赤水風景區(qū)導游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甲秀樓位于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qū),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一樣,甲秀樓是貴陽的市徽和標志。
甲秀樓始建于明萬歷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為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并筑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后,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的楊世友,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是貴陽人杰地靈的象征,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跡”,各位朋友可以在這里留影。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增加了橋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凈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