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19篇)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3-07-22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19篇)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智慧得結晶,藝術實踐得結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寶庫,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提供了極為豐富得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后,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得典范。1那么,千千萬萬佛像是何人所謂呢?他們又為什么要雕像造佛呢?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為自己營造得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模營建于北魏和唐代,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回報應”,“造佛得佛報”。于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出于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第三個原因,開鑿石窟得風尚是沿襲佛教發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四大石刻藝術寶庫。它們分別為甘肅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岡石窟,甘肅天水得麥積山石窟,而另一個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去參觀得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行車約40分鐘,那里不僅是著名得歷史名勝,而且是自然風光很迷人得地方。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香山,因古代得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就長眠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得山腳下。另一座為西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得主要景點。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相傳兩山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像一個天然得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稱伊闕。可謂兩山對峙,伊水中流。龍門山色,自古就被喻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地區最好得風景區。自唐代以來,皇帝被喻為真龍天子,凡是與皇帝有關得東西統統用龍來命名。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龍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龍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宮龍庭南面得門,就得名龍門。我們常常說一句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景點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點,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歷史,意義,你就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沒什么好看得,僅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但是如果你掌握這些情況以后,你就會覺得你所看得東西是非常有價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龍門前,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開鑿,經歷了眾多得朝代,相繼大規模營建得。開鑿時間長達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歷史了,我們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點,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來重建得,而龍門石窟確實從1500年前遺留下來得。現有佛像十萬余尊,佛窟,佛龕2100多個,碑刻題記3600多塊,洞內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么區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得特別是:瘦骨清風。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得造像。在這里,我已經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

  各位遠到而來的朋友,大家好:

  現在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陽城南12公里。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

  現在來到的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長寬各30米。 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盧舍那雕像,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這尊佛像,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整個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我們又來到的是龍門石窟中另一個著名洞窟——賓陽洞。洞內有11尊大佛像。洞中原有兩幅大型浮雕《皇帝禮佛圖》和《太后禮佛圖》,藝術價值很高,是一幅反映當時帝王生活的圖畫。可惜的是在解放前被美國人盜運到美國去了。

  這邊的古陽洞也很出名。為人稱道的龍門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還有一個藥方洞,刻有140個藥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

  本次游覽到此結束,歡迎大家以后再來游玩。

  最后聲明一下:希望提問者能選我,謝謝。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3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

  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龍門石窟,下面我給大家邊參觀邊講解二個主要的石窟。

  大家向前看,就是蓮花洞,蓮花洞是繼賓陽中洞之后開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頂雕有大型飛天環繞的大蓮花藻井圖案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上頂多以蓮花為飾,像這樣的大型蓮花,雕刻得如此精美,在龍門石窟中并不多。此洞高達6.10米,深6.15米,主尊釋迦高6米。

  現在我們已經走完蓮花洞,大家再登上幾十個臺階就到了奉先寺,奉先寺東西深約40米,南北寬約36米,廬舍那佛左側的《大盧舍那像龕記》記載:大唐高宗皇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薩高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時間,約始建于武則天被立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費時約21年左右。(記住參觀時別亂丟垃圾哦!)

  各位游客,感謝你們今天配合我的工作,現在龍門石窟之旅已經結束了,希望大家參觀的高興。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4

  各位朋友:

  大家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為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進一步的了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的南岸。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為洛水之陽。

  洛陽在歷史上曾是眾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洛陽曾長時間地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今天,我們去參觀的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便是眾多的文物古跡之一。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龍門,在春秋戰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形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后因處于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貯藏食物和東西。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繪動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現象出現并作為佛教信徒、僧侶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卻是在古印度興起佛教后出現的。

  由于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的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了集建筑、繪畫、雕鑿藝術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的各種藝術技法風格融合交匯,成為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我們今天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說的有利條件外,還有個不可忽視的自然條件。伊水兩岸的山崖都屬于古生代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巖層。其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面積脫裂,很適合于藝術造像,與其他砂巖石相比,有著宜于保存的有利條件。

  洛陽龍門石窟的開鑿是繼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之后由皇室開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間,先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規模、有效率的營建約計150年左右,分別出現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約占110年左右)時期。龍門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星羅棋布的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小時的時間,在此,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管所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造像以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為主。北魏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龍門石窟最大造像為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因龍門東山的巖層比西山的薄,不便雕鑿大型造像。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隋代作品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北洞、萬佛洞、奉先寺等。

  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這些雕刻匠師,承擔著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卻又大膽地突破了宗教和禮教的儀軌”束縛。在雕刻過程中融進了大量的現實生活,活生生表現了各種人物造像的動人情景。如喜悅、慈祥、威嚴、矜持、苦痛,以至作為至高無量主宰的佛之莊嚴肅穆,脅侍人和供養人的虔誠寧靜,無一不是藝術家們對現實的人”的深刻觀察,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結果。真可謂是在雕刻藝術上將佛祖和人表現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構思布局的完整,氣勢的貫注,整體的堅實有力,性格變化的多樣,面部表情的生動逼真,衣紋線條的流暢優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藝術實踐傳統的基礎上,大量借鑒外來文化,在技法、風格上精心創造、大量創新、突破傳統、刻意經營的結果。富有才華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設計藝術家,面對光禿的懸崖峭壁,運用著簡單的錘鑿,雕出如此巍峨壯觀又精工細致的群體佛像,這在當時生產力和生產工具十分落后的條件下,確實令人嘆為鬼斧神工。

  龍門石窟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等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在參觀石窟的過程中,我給各位朋友重點講解一下龍門石窟種的幾個主要洞窟。

  (在潛溪寺)

  這是潛溪寺,它是我們進入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石窟。潛溪寺洞高、寬9米多,進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約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地下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據說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過別墅。清代時洞外修建有木構窟檐等建筑物,所以又稱齋拔(fú)堂”。窟內洞頂漕進為一朵潛刻大蓮花,洞內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額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兩側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文靜,與主佛造像為龍門石窟唐代石雕中最優美的兩尊。洞內前側兩壁各雕一護法天王,高顴大目、體魄雄壯、孔武有力、身披銷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踩在腳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動傳神。

  (在賓陽洞)

  我們通過潛溪寺后,在路旁右側有一敞口石龕,正壁上嵌有一塊宋代陳挎寫的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草書石匾。這是北宋道士陳傳所書。那末,陳傳又是神末人呢。他是一個仕途落魄,以隱居修行而深得帝王賞識的傳奇式人物,先后在武當山、華山等地修煉。我們看過石匾,南行數十步,進入一座幽靜的院落,院中有并排坐西向東三座石窟,即賓陽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稱)。以中洞為代表,中洞在北魏時稱靈巖寺,明清以后才改稱賓陽洞,傳說是根據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之字(洞賓)和號(純陽)的末兩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從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開始雕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歷時達24年之久,用工802366個。賓陽三洞我們還可以理解為尋為賓陽蓋寅賓日出之義”,即朝陽或向陽之意。雖賓陽洞耗費工時金錢如此之多,但三洞的全部工程并未結束。延昌四年,就是公元515年宣武帝崩。年僅7歲的孝明帝(元詡)即位,其政權實握在他母親胡太后手中,由于宮廷發生內亂,故賓陽的雕刻工作實際停止。所以北魏皇室經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個賓陽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后的隋唐兩朝完成的。賓陽三洞是由三個朝代雕刻成的,所以所雕的佛像在造型和表情上各有不同。那末如何辨別呢?請大家跟我來,我先從賓陽中洞給各位講。

  賓陽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華經”影響較大,除了信仰釋迦、多寶外,還信仰的對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龍門石窟僅此一例。賓陽中洞高9.8米,進深和寬均為11.10米。正面是以釋迦牟尼佛像為主的五尊雕像。釋迦結中國跌坐(為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即:兩腳交結,腳背挨著左右股上),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飽滿、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這種手勢表示說法印,本尊坐前有兩只昂首挺胸、姿態雄健的石獅。胸毛左右分向后披,這是北魏雕刻獅子的特征。釋迦左右侍立著二弟子、二菩薩(左文殊、右普賢)。二菩薩含睬若笑、溫雅敦厚,給人以親切感。南北兩壁還各有造像一鑄,都是一佛、二菩薩,著褒衣帶袈裟,立于覆蓮座上。在賓陽洞諸像的后座上,雕飾著眾菩薩、弟子聞法浮雕像。窟頂做瓊隆形,中央雕刻著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有八個伎樂和兩個供養天人。我們稱供養天人為飛天。飛天在佛教藝術中被稱為香音神”,是能歌善舞、滿身香氣的美麗仙人。這就是《法華經》中所述的諸天伎樂,百千萬神,于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的場景。中洞內前壁的南北王側,自上而有四層精美的浮雕。以前游人可以進去看。現在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再受到侵壞,所以在洞前加鐵欄桿。希望各位朋友能夠理解。

  賓陽中洞外南側,依崖鐫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闕佛龕之碑》,記載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為其死去的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做功德開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貞觀15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嚴重腐蝕,難辨其文。

  賓樣中洞原為北魏雕鑿,由于宮廷發生內亂而止。故半途而廢。該洞是北魏至淌初的過渡洞。該洞高9米、寬8米多、進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彌陀佛,高8米多,臉型稍長、嘴唇厚大、頸有橫紋、胸部隆起。木尊兩側侍立二弟子,其中左側的迪葉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滿臉皺紋、目不斜視、嚴謹持重、深諳世故。左右弟子外側侍立的菩薩,披巾、瓔珞厚重,造型古樸、典雅,具有北魏的風格。在洞內的四壁上,布滿大小150余個佛龕,其中有隋大業和唐貞觀年的佛龕多個。賓陽南洞體現的藝術風格,上承北魏時期的剛健雄偉,下啟盛唐時期的生動活潑。

  賓陽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高近10米,結跏跌坐,雙手平分指天、地。稱作施無畏印”即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左右兩側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剛強有力。

  (前往萬佛洞)

  我們離開賓陽三洞拾級而上,即可看到萬佛洞。萬佛洞的形狀是方形平頂,頂上雕一蓮花藻井,蓮花藻井周圍刊刻楷書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云禪師,一萬五千尊佛龕。”洞口過道北側上有沙門智運,奉天皇太后太子諸王敬造一萬五千尊像一龕”的題記。兩個題記互為補充,說明什末人,為什末發愿造像的原因。永隆為高宗李治的年號。太監為宮中的女官。沙門智運和內道場運單師,指比丘尼智運的號。因該洞為智運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運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則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萬佛洞”

  該洞主尊名阿彌陀佛,有圓光和身光,結跏跌坐在印覆蓮束腰須彌座上,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這種手勢說明阿彌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說法,故稱說法印”。束腰蓮花座中間雕刻四個赤膊季節袒胸、筋肌突起、體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蓮花,每枝上坐一菩薩,姿態生動、富于變化、造型別致、獨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樂人,分;樂伎和舞伎。樂伎手執樂器有瑟、竺、拔、莖溪、笛子、西腰鼓等,這是唐代宮廷的坐部”樂隊。舞蹈者或吹、或彈、或撥弄琴弦,彷佛會奏出優美的旋律。將唐朝宮廷中的舞樂場面表現得活靈活現,真可謂工匠們的神工之處。

  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還有兩尊石獅,即龍門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盜。現存于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和堪薩斯城納威爾遜藝術博物館內。

  (在蓮花洞)

  這里為什末叫蓮花洞”呢?聽我給大家解釋:蓮花洞是繼賓陽中洞之后開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頂雕有大型飛天環繞的大蓮花藻井圖案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頂藻井多以蓮花為飾,但像這樣大型的蓮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龍門石窟中這不多見。此洞開鑿于北魏孝昌年間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屬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釋迦高6米(為立佛)。兩側為脅侍菩薩,佛與菩薩之間,為侍立的伽葉、阿難二弟子。其左的伽葉,身披厚重的袈裟,顯示著艱辛跋涉、風塵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執錫杖,這是龍門石窟造像中所獨有的。蓮花洞南北兩壁上方各有似為法華經”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個高度僅有2厘米左右。他們就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堅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細作,確實為龍門一絕。洞口北側上方有一塊平面下凹的碑記,上刻兩個大字伊闕”,原為唐刻陀羅尼經,后復刻明代河南巡撫的伊闕”二字,說明龍門的原稱。

  (往奉先寺)

  在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這個寺內,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東西深約40米,南北寬約36米,盧舍那佛(披身佛)左側的《大盧舍那像龕記》記載: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薩高70尺,伽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時間,據有關資料和專家推測,約始建于武則天被立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費時約21年左右。

  請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另外還有兩個供養人。主佛梵名盧舍那”,按佛教說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來之身;報身即佛經過長期修行而獲得的佛果”之身;應身即佛為超度眾生”而顯現之身。盧舍那即所謂報身佛,譯名凈慚”。主尊像為結跏跌坐中央的盧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頭部高4米,兩耳為1.9米高,為龍門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豐腴典雅、眉若新月、雙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和禮佛朝拜者的仰視目光交匯,可引起人們感情上的震顫。由此可見設計者的匠心和藝術魅力所在。兩側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葉形象嚴謹持重,少者阿難形象豐滿圓潤、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薩頭戴寶冠、身掛瓔珞、肩搭帔(pei)帛、下衣長裙有出水之勢。這一鋪雕像刻畫出一種端莊而美麗又動人的風貌。奉先寺的整個布局,使人感覺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場面。

  一般說來,在佛學的教義里,佛、菩薩均為男性,而在龍門奉先寺的主佛卻女性化,這是唐武則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別出心裁,破天荒將盧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婦女特有的形象。傳說武則天集上述美德與盧舍納大佛的形象幾乎完全吻合。可見盧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則天形象的真實寫照。

  從藝術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諧調均稱。大佛像五官刻畫合乎比例,這一巧奪天工的輝煌成就,具有永不磨滅的藝術魅力。是唐代宗教藝術的概括,是我國雕刻史上偉大范例之一。

  (在古陽洞)

  古陽洞開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遷都洛陽之際。洞內雕刻90%以上是北魏時期的作品,是龍門石窟群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洞窟。全洞平面呈馬蹄形,頂似穹隆。由于此洞時北魏皇室貴族發愿造像最集中得一窟。由此也看出北魏皇室崇佛的氣氛。洞內兩壁井然有序的雕鑿成三列佛龕。這些小龕都十分精細華麗,龕額裝飾細致靈巧,圖案花紋豐富多彩,在龍門石窟中堪稱集北魏雕刻、繪畫、書法、建筑、圖案造型藝術之大成。

  古陽洞的造像,以其風格、特征而論,代表了遷都洛陽后北魏后期的一些變化。由北魏前期粗曠、雄健、挺實變為清秀、美麗、開始擺脫前期的作風。面部表情刻畫也由嚴峻變得比較溫和,給人以親切之感。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陽洞四壁及窟頂鐫滿佛龕造像,這些龕像多有造像題記,記錄了當時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藝術及雕刻藝術的最珍貴資料。在金石碑刻藝術中負有盛名的《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結體用筆在隸、楷之間,是隸書向楷書過渡中一種比較成熟的獨特字體。《龍門二十品》可以說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所以千百年來為書法家所稱道。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講解就到此結束。現在給各位留一點時間照相。待一會兒我們將車開過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觀賞龍門西山蘭貌。謝謝各位!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朋友,現在我來給各位當導游,參觀聞名于世的“龍門石窟游覽區”。我們今天參觀的龍門并非山峽交界之處、黃土高原之上、對峙黃河兩岸,橫出天漢的龍門;并非邊陲春城、滇池湖畔、一岸獨立、萬丈深淵的龍門;我們今天要看到的是中原大地上九朝古都之郊,經悠悠千載,歷滄桑萬代的一顆中華山水明珠——洛陽的龍門石窟。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龍門兩山,壁立相峙,高聳巍峨佛寺襯松柏,棧道連亭閣,龕塔窟碑,蜂穴密布,蔽石遮巖。非常美麗!

  希望各位珍惜時光,保重自己,洛陽龍門石窟永永遠遠恭候各位的再次光臨。謝謝各位!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白云旅游團的導游—張瓏漪,希望大家在我的解說和陪同下,度過開心快樂的一天。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龍門石窟的位置。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南部的伊河兩岸,那里有許多洞,洞里的石窟密的一個挨著一個,不留一點空隙。您要是想知道更多,那就跟我來吧!

  好了,參觀時間到,請大家跟著我第一個洞—賓陽中洞去看看吧!賓陽中洞里的石窟有大有小。姿態不一,有的遙望遠方,好像在觀看風景;有的手握兵器,非常兇猛;有的雙手合攏,好像在念經。

  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萬佛洞。萬佛洞像一個凹進去的大圓盤,里面最大的佛像有30米高龍門石窟導游詞300字龍門石窟導游詞300字。它盤坐在一個巨大的荷花上,眼神慈祥,嘴角留露出一絲微笑,好像在守護著洛陽市。

  最后,大家跟我來到的是賓陽南洞。賓陽南洞里的佛像非常密,一個挨一個,密的不留一點空隙。這里的石窟上有幾十朵荷花,荷花雕刻的栩栩如聲,像真的一樣,這么多荷花,一多壓這一朵,顯得很擁擠。

  好了,我們的旅游到此結束,在下次的旅游中,再見吧!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7

  大家好!我叫顥若,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今天有幸當一個小小導游,那么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了。它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由于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筑成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了集建筑、繪畫、雕鑿藝術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的民族特點和傳統的各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融為一體。我們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總的幾個主要洞窟有:潛溪寺,賓陽洞,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古陽洞。

  我國世界文化遺產太多了,所以我們既要觀賞,又要把它們宣傳到全世界。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游團的導游,希望大家在我的解說和陪同下,度過開心快樂的一天。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龍門石窟的位置。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南部的伊河兩岸,那里有許多洞,洞里的石窟密的一個挨著一個,不留一點空隙。您要是想知道更多,那就跟我來吧!

  好了,參觀時間到,請大家跟著我第一個洞—賓陽中洞去看看吧!賓陽中洞里的石窟有大有小。姿態不一,有的遙望遠方,好像在觀看風景;有的手握兵器,非常兇猛;有的雙手合攏,好像在念經。

  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萬佛洞。萬佛洞像一個凹進去的大圓盤,里面最大的佛像有30米高。它盤坐在一個巨大的荷花上,眼神慈祥,嘴角留露出一絲微笑,好像在守護著洛陽市。

  最后,大家跟我來到的是賓陽南洞。賓陽南洞里的佛像非常密,一個挨一個,密的不留一點空隙。這里的石窟上有幾十朵荷花,荷花雕刻的栩栩如聲,像真的一樣,這么多荷花,一多壓這一朵,顯得很擁擠。

  好了,我們的旅游到此結束,在下次的旅游中,再見吧!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9

  你們好,我是旅行社的,大家可以叫我小劉。現在,登上大巴,我們要去龍門石窟。離龍門石窟還很遠,所以我先介紹上龍門石窟。龍門石窟20xx年11月30日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xx年被國家旅局評為了4A級旅游區。它創于北魏(約公元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等朝代,開鑿時間達400余年。據不完全統計,現有佛龕2300多個

  這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石窟、山西云岡石窟共稱“三大石窟”。石窟始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77年,歷經400余年才建成,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其中以賓陽中洞、豐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請細細欣賞。龍門也有一個小故事。我講給你們聽:“相傳遠古時期,洛陽有個村,村里有個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出‘開不開’的聲音,回到家便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親想了想后告訴他,如果再聽到問話就說:‘開’。誰知一聲未了,山崩地裂后,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水流之后,兩山崖壁上則出現了無數蜂窩似的窟窿,窟窿內人影綽綽全是石像。”

  好了,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拍照,但要注意,首先不能亂寫亂畫,其次如有迷失要及時給我電話聯系;我們五點半再在此集合。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蔡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去游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共同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地處伊河兩岸,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距今1500多年。伊河兩岸的山都是石灰巖,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面積脫裂,適合藝術造像,利于保存。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排列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1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在這里大約參觀2小時,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最大的盧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層樓高。最小的佛像僅2厘米,和指甲一樣大。一個個佛像造型精美,線條流暢,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無一雷同。有的坐在蓮花寶座上,有的面帶微笑,有的怒目圓睜、腳踏夜叉。

  游客朋友們,我先介紹到這里,大家自由活動,多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老人和小孩,11點30分我們在這里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1

  大家好,我是飛揚小學的曹瑪尼,大家叫我曹導好了。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大家的。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出口處,距市區125。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了,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各位朋友,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小時時間,在此,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管所統計,兩山現存窟?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有28萬多塊。造像以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為主。北魏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龍門石窟最大造像為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因龍門東山的陳巖比西山的薄,不便雕鑿大型造像。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時古陽洞、賓陽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北洞等。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經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洞窟。在參觀石窟的過程中,我給各位朋友重點講解一下龍門石窟中幾個主要洞窟。

  這是潛溪寺,它是我們進入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石窟。潛溪寺洞高,寬9米多,進深約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地下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據說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過別墅。

  我們通過潛溪寺后,在路旁右側有敞口石?,正壁上嵌有一種宋代陳挎寫的“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草書石扁。這是北宋道士陳傳所書。那末,陳傳又是神末人呢,他是一個仕途落魄,以隱居修行而深得帝王賞識的傳奇式人物。先后在武當山、華山等地修煉。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的主要講解到此結束。現在給各位留一點兒時間照相,謝謝各位!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大家好!導游詞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蔡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去游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共同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地處伊河兩岸,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距今1500多年。伊河兩岸的山都是石灰巖,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面積脫裂,適合藝術造像,利于保存。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排列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1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在這里大約參觀2小時,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最大的盧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層樓高。最小的佛像僅2厘米,和指甲一樣大。一個個佛像造型精美,線條流暢,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無一雷同。有的坐在蓮花寶座上,有的面帶微笑導游詞,有的怒目圓睜導游詞、腳踏夜叉。

  游客朋友們,我先介紹到這里,大家自由活動,多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老人和小孩,11點30分我們在這里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導游詞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3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小導游:小蒼。歡迎大家游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個石窟是: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龍門石窟現存大小窟龕(kan)兩千多個,佛塔七十余座,佛像十萬多尊,碑刻近三千塊。1961年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請看,這個石窟就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的一組群雕。這里共有九尊大佛,中間主佛為盧舍那,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如來佛,它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穿袈裟,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圣潔。

  最近,龍門石窟特別推出“夢回大唐”夜游龍門,用特殊光源照射石窟。在山水映照下偶爾能看到星星和月光,使龍門石窟更加美輪美奐。對于盧舍那大佛,通過色彩的變化,最大程度的還原唐代佛像的色彩,讓人產生穿越千年,夢回大唐之感。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4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河南旅游,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我是你們的導游,站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張師傅,我們倆很榮幸為大家服務,有需要的地方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力解決,你們的滿意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預祝本次旅途愉快!

  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旅程,我們由鄭州出發,走連霍高速,直達洛陽,之后前往距洛陽市13公里外的龍門石窟參觀。

  我們車頭所指的方向就是洛陽龍門石窟。此刻圍繞在我們周圍的是鄭州市市區,大家請看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因良好的綠化,素有“綠城”之稱。鄭州有深遠的歷史文化,它古屬豫州。公元1020xx年,周武王滅殷后封此地為管國,東漢時此地成為管城,現在還有管城區的稱號,直到隋文帝天皇三年,才有鄭州的稱號,并沿用至今。京漢鐵路大罷工后,鄭州成為“二七名城”,我們馬上要經過的綠色雙塔就是鄭州的標志性建筑“二七紀念塔”。1954年,河南省的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沒有使人們失望(發達的經濟引領著河南甚至整個中原地區)。現在是河南省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活力最強的城市,甚至是中原崛起的領頭軍。鄭州商貿發達,商戰連連,也有“商城”之稱。

  此時此刻我們正行駛在連霍高速上,這是一條平安和希望的坦途,它橫貫中國大陸連接連云港和霍爾木茲,全長4395千米,途徑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甘肅、6省,在河南共計611千米,目前有41%的部分為高速公路,其他為一級公路,連霍高速將成為中國高速公路的橫向骨干。

  朋友們,我們今天順利的旅程正是得益于腳下這條黑色的巨龍,速度可真快,現在我們漸漸駛入洛陽,來洛陽就要對洛陽有所了解,接下來,我把洛陽介紹給大家:洛陽位于河南省中部,黃河南岸,伊洛盆地北緣,因其古城區在洛水之南而得名,洛陽歷史悠久,先后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20xx年,由于洛陽長期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里,歷史人物活動在這里,因此歷史學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就是說洛陽是中國歷史的縮影,如果你想了解5020xx年的中國,那你必須來看看洛陽。

  最能代表洛陽的就是洛陽四寶了,“洛陽牡丹甲天下”,這第一寶就是洛陽牡丹,牡丹由于其花色花型雍容華貴,世稱“花中之王”,是我們的國花。象征吉祥富貴,每年4 月15-25日舉行牡丹花會,吸引無數中外游客前來賞花,可謂“花如海,人如潮,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第二寶是當年貴為國禮的唐三彩,其中黑色的將軍馬還被英倫友人稱為“倫敦黑”、“黑寶石”。可稱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這第三寶呢,是洛陽水席,共24 道菜,采用行云流水的上菜方式,近年來增加了許多新口味,不僅豐富洛陽人的飲食口味,而且是外來賓客的首選,那么第四寶呢就是咱們馬上要參觀的龍門石窟了,至于它為什么叫第四寶,我們來親自揭開謎團。

  好了,各位朋友,洛陽龍門石窟到了,請大家關好窗戶,帶好貴重物品,隨我下車參觀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5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陽洞四壁及窟頂鐫滿佛龕造像,這些龕像多有造像題記,記錄了當時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藝術及雕刻藝術的最珍貴資料。在金石碑刻藝術中負有盛名的《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結體用筆在隸、楷之間,是隸書向楷書過渡中一種比較成熟的獨特字體。《龍門二十品》可以說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所以千百年來為書法家所稱道。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講解就到此結束。現在給各位留一點時間照相。待一會兒我們將車開過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觀賞龍門西山蘭貌。謝謝各位!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6

  大家好!我叫,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今天有幸當一個小小導游,那么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了。它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由于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筑成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了集建筑、繪畫、雕鑿藝術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的民族特點和傳統的各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融為一體。我們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總的幾個主要洞窟有:潛溪寺,賓陽洞,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古陽洞。

  我國世界文化遺產太多了,所以我們既要觀賞,又要把它們宣傳到全世界。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光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的時間大約是兩個小時。在景區里,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護所統計,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塊。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龍門石窟像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發展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潛溪寺。潛溪寺建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這個洞,洞的高、寬均為9米多,進深近7米。據說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造過別墅。

  游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到這里就要結束了,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拍照留念,留下美好的瞬間!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8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龍門石窟風景區。我叫陳敏霞,大家可以叫我小陳,今天我來做大家的導游,我來自牛鼻旅途社。希望在我的帶領下你們會旅途快樂。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洞窟之一,它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綠水青山,萬像生輝,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早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__年11月30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各位請往前看,這就是開鑿最早的古陽洞,它開鑿于公元493年,所供奉的是佛祖釋加牟尼。(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

  前面有那個洞便是奉先寺了。它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石窟。石窟正中的那尊佛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被賦予了女子形象,形態圓滿、安祥、溫存、親切,傳說是武則天的化身。

  萬佛洞中佛像最多,里面的佛像很多僅有一寸,計有15000多尊。前面的藥方洞中,刻有140外藥方。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的主要洞窟的講解到此結束。現在給穩中有各位留一點時間照像。

  歡迎大家參與這次旅途,但是旅途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我們最后的一些時間,我邀請大家記住一首有我們洛陽特色的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洛陽牡丹屬第一 ;

  你拍二,我拍二,洛陽水中有魚兒;

  你拍三,我拍三,洛陽美景白云山;

  你拍四,我拍四,洛陽境地白馬寺;

  你拍五,我拍五,洛陽龍門有石窟;

  你拍六,我拍六,洛陽天子能駕六;

  你拍七,我拍七,洛陽美味是水席;

  你拍八,我拍八,洛陽歡迎您來吧;

  你拍九,我拍九,洛陽家家有美酒;

  你拍十,我拍十,洛陽家家有美食。

  好了,我在此感謝大家來到我們洛陽,我希望大家會記住我,記住龍門石窟,記住洛陽,我也希望大家回去后在親朋好友中多多夸夸我們洛陽,贊美我們的洛陽。拜拜!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9

  各位朋友好!今天,讓我陪大家一起來參觀素有“龍門二十品”美稱的洛陽龍門石窟。

  洛陽,素有“九朝古都”之稱。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便是她眾多的文物古跡之一。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現存佛像十萬余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龍門石窟是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龍門石窟中最著名的是盧舍那大佛。傳說她是根據武則天的臉型經過修飾而成的。鑿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陽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一處。

  各位朋友,現在,請跟著我參觀龍門石窟的幾個重要洞窟。

  這里是潛溪寺,它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臺上,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儺。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與兩側的兩位菩薩共稱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凈土宗信仰的對象。

  我們過潛溪寺后,在路旁右側有一敞口石匾,我們看過石匾,向南走大約十步,進入一座院落,院中有并排三座石窟,便是賓陽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稱),以中洞為代表。賓陽洞傳說是根據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之字(洞賓)和號(純陽)的末兩字相加而命名的。傳說它是北魏宣武帝為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營造的洞窟之一。其中僅中洞的開鑿就花費了20xx年時間,其富麗堂皇的景象是龍門眾多石窟之冠。

  參觀過賓陽洞,拾級而上,這里就是萬佛洞。萬佛洞多洞相連,巧奪天工,渾然天成。一些怪石之奇,景觀之險,讓人不無驚嘆,流連忘返;登高遠眺,心曠神怡。萬佛洞集我國著名四大石窟之精華,塑佛主、菩薩、弟子、天王、力士近三萬尊。萬佛洞為一長約500余米的山洞,在洞中有23000余尊各式各樣的佛像。洞在龍門西山中部,因窟內南北兩壁刻有15000余尊佛像而得名。

  朋友們們,我們可以再去參觀一下蓮花洞。參觀完蓮花洞,再登幾十級臺階就到奉先寺了。它原名大盧舍那像窟,始雕年代說法不一,有說是唐代咸亨三年(672年)開始雕鑿,至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龕。奉先寺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6米,置于9米寬的三道臺階之上,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龕,形態各異、刻畫傳神的造像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成為石雕藝術史上的奇觀。

  另外,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龍門石窟也有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20xx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20xx年1月龍門石窟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20xx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最多的中國之最。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主要洞窟的講解就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可以反饋給我哦!

  自評:前幾天,小城老師讓我寫一篇導游詞,我就想起了龍門石窟。因為我對龍門石窟不是很熟悉,所以這篇文章是經過網上搜集整理寫下來的。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19篇) 相關內容:
  • 關于龍門石窟的導游詞(通用26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導游詞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蔡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去游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共同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 有關龍門石窟的精選導游詞(通用27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

  • 關于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29篇)

    各位朋友好!今天,讓我陪大家一起來參觀素有龍門二十品美稱的洛陽龍門石窟。洛陽,素有九朝古都之稱。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便是她眾多的文物古跡之一。...

  • 關于龍門石窟的優秀導游詞(精選26篇)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龍門石窟,下面我給大家邊參觀邊講解二個主要的石窟。大家向前看,就是蓮花洞,蓮花洞是繼賓陽中洞之后開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

  • 關于龍門石窟的優秀導游詞(精選20篇)

    大家好,我是炫光旅行社的程導,今天我們要去龍門石窟。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的洛陽市,洛陽是中外聞名的古城。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鄰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至今已有1500余年...

  •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范文(通用28篇)

    大家好!我叫冰冰,是開心旅游團的一名導游,歡迎大家的到來。大家都知道洛陽牡丹甲天下,實際上洛陽還有一處人人都知道,家家都曉得的地方,那就是洛陽的龍門石窟!今天,我就來帶領大家去龍門石窟看一看,但愿我的講解,能讓大家滿意。...

  • 關于龍門石窟的精選導游詞(精選26篇)

    大家好,我是開心旅行社的導演汪若曦。今天我帶大家一起去龍門石窟游覽。在游覽時,我會給大家詳細介紹。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的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閥,所以古稱伊灍。...

  • 關于龍門石窟的導游詞(通用28篇)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要參觀的是洛陽龍門石窟,你知道它為什么叫龍門嗎?這要從地形說起,這里的地形為三山夾一水,遠遠望去,猶如一道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 有關龍門石窟的精選導游詞(精選30篇)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龍門石窟風景區。我叫薛明千,大家可以叫我小薛,今天我來做大家的導游,我來自雛鷹旅行社。希望在我的帶領下你們會旅途快樂。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洞窟之一,它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

  • 關于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29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去參觀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現在,我將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個介紹。龍門石窟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始開鑿,先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還是我國著名的三...

  •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范文(通用20篇)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龍門石窟參觀游覽,我叫張甡喆,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張,希望大家在龍門石窟玩得愉快。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

  • 關于龍門石窟的導游詞(通用20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去參觀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現在,我將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個介紹。龍門石窟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始開鑿,先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還是我國著名的三...

  • 關于龍門石窟的優秀導游詞(通用23篇)

    大家好!我叫,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今天有幸當一個小小導游,那么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了。...

  • 關于龍門石窟的精選導游詞(精選19篇)

    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游覽佛教文化藝術的一朵奇葩,中國三大石窟之一、聞名中外的洛陽龍門石窟。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

  • 有關龍門石窟的精選導游詞(通用19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蔡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去游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共同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麻豆精品蜜桃视频网站 | 精品久久午夜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 成人小视频在线看 | 中国女人黄色大片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精品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毛片美女| 2021国产在线视频 | 99精品一级欧美片免费播放资讯 | 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kt∨ | 激情伊人网 | 黄www在线观看 | 91av一区 | 污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11nvnv女女网导航永久 | 99国产麻豆精品 | 日本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 | 特及毛片| 邻居少妇太爽了A片在线观看动漫 | 一级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不 | 久久精品2021国产 | 亚洲第一黄色片 | 扒开双腿吃奶呻吟做受 | 国产精品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在线大片 |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九九精品 | 亚洲AV中文乱码一区二 | 另类人妻校园卡通技巧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秋霞鲁丝片 | 日韩免费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片 | 色秘?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唱戏 |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 国内外免费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