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學生導游詞(通用3篇)
西塘學生導游詞 篇1
西塘古鎮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古鎮位于江浙滬三地交界處的浙江省嘉善縣,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里。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鎮區面積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萬。西塘——生活著的千年古鎮,已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
西塘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唐、宋時期就已形成村鎮,到了元、明朝時,西塘憑借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經濟基礎和水道之便,發展成一座繁華、富庶的大集鎮,窯業、米市、食品、制陶業等行業日益興旺。
古鎮現存的許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鎮先人當時致富后的結晶。由于當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為主,外來騷擾較少,故能使西塘較完美地將古鎮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遺產能延續下去。
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
歷史文化
相傳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現嘉善縣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內,故西塘亦稱胥塘。因西塘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又別稱平川,斜塘。
在唐開元年間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們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時村落漸成規模,形成了市集;元代開始依水而市漸漸形成集鎮,商業開始繁盛起來;明清時期已經發展成為江南手工業和商業重鎮。"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筑,現代的人",是對西塘最恰當不過的形容。
地理位置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嘉善位于上海西南方向與上海零距離接壤,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橋商務區60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瀕嘉興港乍浦港區35公里,北接蘇州85公里,處于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交通極其方便,滬杭鐵路,滬杭高速鐵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灣跨海大橋北連接線,亭楓高速連接線,320國道,都穿境而過,乘坐汽車,高鐵,火車均能到達,乘坐已于20__年10月26日通車的滬杭高鐵,從嘉善到上海虹橋樞紐站僅需20分鐘左右,從嘉善到嘉興僅需10分鐘,從嘉善至杭州只需35分鐘左右。周邊有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杭州蕭山機場三大機場。西塘在嘉善市區北10公里處,乘坐公交快客前往20-30分鐘就能到達。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環境十分幽靜。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而眾多的橋梁又把水鄉連成一體。古稱"九龍捧珠"、"八面來風".古鎮區內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多處,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研究價值,為國內外研究古建筑的專家學者所矚目。鳥瞰全鎮,薄霧似紗,兩岸粉墻高聳,瓦屋倒影。傍晚,夕陽斜照,漁舟唱晚,燈火閃耀,酒香飄溢,整座水鄉古鎮似詩如畫,人處其間,恍然桃源瓊瑤,不知是人在畫中游,還是畫在心中移。這是一座千年古鎮。古鎮在春夏秋冬、晴陰雨雪的長久年代里,始終呈現著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橋,橋上行人走,小舟行橋下,橋頭立商鋪,水中有倒影"的不斷變幻的水鄉風情畫。
西塘坐落在水網之中,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無論是商號或是民居、館舍,在建造時對面積都寸寸計較,房屋之間的空距壓縮到最小范圍,由此形成了120多條長長的、深而窄的.弄堂,長的超過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處"一線天".與此同時,街道弄堂的名稱均形象地體現出古鎮商貿的繁榮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燈燭街、油車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數十個稱號與當年的商貿、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聯系。
到了西塘,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為引人,這里的街道臨河而建,商鋪的生意就在河邊做成。往昔,水鄉農家的出行以河為道,以舟代步,許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邊進行,為此,一種連接河道與店鋪又可遮陽避雨的特殊建筑———廊棚便應運而生,并代代傳承,相沿成習。實用的廊棚是水鄉特有的建筑,西塘至今保存著1300多米長的廊棚已變成當代人賞古、探幽的休閑一餐。
西塘是個平民化的小鎮,所有一切都如此樸素,沒有周莊的繁華,沒有南潯的富甲之態,沒有濃厚的商業氛圍!但是西塘的獨特魅力令留宿旅者陶醉!20__年中國旅游行業第一份"中國旅游百強景區"名單上,西塘景區以年接待269萬人次的成績位列排行榜第38位。
傳說典故
鎮名由來
版本一:相傳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現嘉善縣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內,故西塘亦稱胥塘。因西塘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又別稱平川,斜塘。
版本二:西塘鎮域東北有一個3400畝面積的湖蕩,那是嘉善縣境內最大的湖泊之一。
傳說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有一戶姓唐的大戶人家遷到蕩邊居住,他們看到這個湖蕩風景秀麗,盛產翠鳥和紅菱,這兩物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間,就以"祥符"兩字稱呼這個湖蕩。
這戶唐姓人家,有弟兄兩人,在祥符蕩邊樂悠悠生活,后來分了家。兄居蕩東邊,人稱東唐,弟居蕩的西邊,人稱西唐。后來哥哥這一房逐漸衰落,弟弟這一房,小輩十分興旺,就象一棵樹,生出許許多多樹、枝,所以,人們把他們居住的地方,在"唐"字邊上加個土,叫做西塘。
廊棚由來
在江南水鄉,分散的、幾戶合一的廊街隨處可見,然而,廊街長達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邊是商店或民居,另一邊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緊貼著,彎彎曲曲,情調非常。步入廊街,映入眼簾的是兩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應的河埠。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長長的雨簾,就是不會做詩的人也會頓時詩意滿腔。關于廊街的由來,沒有官方的記載,只有民間流傳的"為郎而蓋"和"行善而搭"兩個版本。
版本之一:年輕的寡婦胡氏,在西塘獨自支撐著一家老小和一個鋪子。胡家鋪前的河灘邊,有一個擺豆腐攤的王二。王二同情胡氏,常幫著做一些體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覺得離不開王二,但又難以啟齒表達這份感情,便煞費苦心地借修繕店鋪之機,請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將店鋪前的街路遮蓋了起來。這么一來,王二既可免受風吹雨淋,兩人也可同在一個屋檐下。不想胡家鋪子因了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鎮上商家紛紛效仿,幾年來,棚屋連成了一線。后人就取"為郎而蓋"之意,將棚屋叫做廊街了。
西塘學生導游詞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我們小學生如何保護視力。
1、要做到科學用眼
1)讀寫姿勢要正確:在讀書或寫字時,眼與書本保持一尺左右為距離!為此,桌和椅的高低要配套得當,高椅低桌或低椅高桌都不利于眼睛的健康。寫字時一定不要歪頭;不要在行走、坐車或乘船途中讀書、看報。
2)讀寫時間要適宜:看書、寫字、繪圖等用眼時間過長,容易使眼肌疲勞,導致近視。故每讀寫一小時左右,應到室外遠眺或體育活動10分鐘,這是消除眼肌疲勞、防止發生近視的有效方法。
3)讀寫光線要充足:充足的光線是保持正常視力的重要方面,不可在過暗的光線下讀書寫字,如黃昏、暗室等。夜間讀寫時,燈光不可過暗,亦不可晃動或刺眼。光線應來自左前方,避免陰影遮擋視線。不可在強光(如日光或刺目的燈光)下看書和寫字,不可在花影下閱覽,以減少眼內晶狀體和睫狀體的調節負擔。
4)看電視時間不可過長:電視為動態畫面,觀看時間過長,最易導致眼肌疲勞,引起近視。故看電視時間不宜過長,一般要控制在2小時以內,且每看30分鐘,至少休息5分鐘,以使眼睛得到休息。看電視的距離要適宜,一般應在2米以外,角度傾斜不宜超過45度。在看電視的房間內,要有一定亮度的照明,可開一盞小燈,但光線不可直接照在熒光屏或眼睛上,放在后方或旁邊。電視調試時,電視屏上跳動的畫面極為傷眼,要閉上眼睛,免受刺激。少玩電腦和手機。
2、要堅持做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是預防近視行之有效的方法,應每日堅持不懈。未曾學者,可輕輕按摩上、下眼險,或閉目養神,以有利于眼肌疲勞的恢復。早(起床后)、中(吃飯前)、晚(睡覺前)各一次。
3、要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加強身體鍛煉,提倡戶外活動,常曬日光,呼吸新鮮空氣。生活要有規律,早起早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及適當的休息。注意營養,不偏食,不吃零食,多吃素食和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及鈣質食品,如豬肝、牛奶、雞蛋等。一定要經常到戶外活動、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不同的色彩。
4、定期檢查視力
定期做視力檢查,并根據視力檢查結果對學習和生活習慣進行調整和完善。
5、預防的便方
決明子:煎服,代茶飲,常服有效。
同學們,你們記住了嗎,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保護我們的視力。
署名
年月日
西塘學生導游詞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講話的主題是“愛眼護眼,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人都希望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透過這雙眼睛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但現在,清晰的世界離我們越來越遠。我說幾種情況,它們有沒有發生在你身上——看書寫字時緊盯著書本,沒有離書本一尺遠;看電視、用電腦時緊盯屏幕,并且時間超過1個小時;在強光或昏暗的地方走路、坐車的時候看書寫字。
也許有的同學錯誤地認為“只要我學習好就行了,視力不好配戴眼鏡就行了”;還有的小朋友認為戴眼鏡是有知識的象征。但是現實告訴我們:一旦患了近視,戴上眼鏡會給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例如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打籃球或踢足球時,打破眼鏡甚至傷及眼睛到醫院做手術縫合是常有的事。戴上眼鏡如果仍不注意用眼衛生,常會使視力下降加快,形成高度近視。
接下來,蔣醫生給同學們幾條小建議,來幫助大家愛護眼睛:
1認認真真地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眼睛衛生。
2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手距筆尖一寸遠,胸離書桌一拳遠。
3做到“三不”:不躺著看書,不在行走中看書,不在光線弱或過強的地方看書。
4閱讀時間請勿太長:無論做功課或看電視,時間不可太長,以每三十分鐘休息片刻為佳。
5保證充足的睡眠。
6多做戶外運動,經常遠眺,使眼睛得到休息,調節視力,解除疲勞。
孩子們你們還知道嗎?眼睛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有一半的記憶和知識都來自于眼睛。我們有什么理由不保護眼睛呢?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保護眼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注意用眼衛生、科學用眼貴在堅持,需要持之以恒,才能預防近視的發生及近視程度的加深。
婀娜多姿的自然,絢麗多彩的萬物,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眼睛來觀察,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愛眼護眼,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署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