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碭山景區導游詞(精選3篇)
芒碭山景區導游詞 篇1
芒碭山是千里豫東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從古至今素有“仙女峰”之美稱。芒碭山漢文化旅游區占地十四平方公里,20__年被國家旅游局與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現對外開放的共四大景區:保安山王陵景區、漢興園景區、夫子山景區、陳勝王陵景區。
著名景點:斬蛇碑、漢高祖廟、大漢雄風、漢梁王墓群、芒碭山漢代禮制建筑基址、夫子崖、夫子山、陳勝墓、芒碭山文廟、郭塔、碭郡遺址、張飛寨;水滸三圣殿、文石塘,御龍泉、紫氣巖、赤帝峰、魯雨亭紀念館。
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燈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靈光幻影,被譽為“天下奇觀”,漢梁王墓群中柿園漢墓出土的“四神云氣圖”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敦煌前之敦煌”,西漢梁孝王劉武之妻李王后陵,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
其它景點:芒碭山漢文化博物館、芒碭山地質公園。
特色旅游:芒碭山漢儺舞、芒碭山古廟會、劉氏祭祖、漢文化體驗。
芒碭山景區導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芒碭山參觀游覽。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漢文化展廊。大家可以看到,左側的展廊里有一些巨大的石頭,這些石頭是做什么用的呢?我們可以走近些看看。原來這些石塊是墓室的塞石,塞石又叫封石、斷龍石。古人為了防止盜墓者進入墓室,一般會用一塊巨大的石頭將墓門封住。這用來封門的巨石就叫做塞石,而這封的門也被稱作隔世門。這是封堵梁孝王王后陵墓的塞石,目前該地宮共出土完整塞石3000余塊,每塊重達一噸半左右,上面主要刻有干支記時、工匠姓氏、石塊尺寸或排列位置的序號等。這些塞石成階梯狀封堵整段墓道,當時沒有起重機,全憑人力搬運,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大家往這邊看,這邊的一塊塞石上寫有“東宮東南旁”的字樣,旁邊還記載的有塞石的尺寸:“厚二尺,廣三尺六寸,袤五尺”,根據現代測量的結果,當時的一尺約合23厘米左右,這與專家考證的漢代一尺的長度相吻合。大家可能會覺得,古代一尺怎么這么短呢,其實,西周以前,一尺的長度更短,大約合16.95厘米,按照這個標準,古代男子的身高基本都有十尺,也就是一丈,所以也才有了“丈夫”這個稱呼。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的是梁共王陵,進入墓室的前廳,大家請抬頭看。前廳頂部及南壁繪有一幅將近30平方米的西漢彩繪壁畫,這就是著名的《四神云氣圖》,這幅壁畫的價值之高,也許會超出您的想象,它比敦煌壁畫整整早了630年,專家們贊譽其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端纳裨茪鈭D》被譽為“四最壁畫”,即:篇幅最大、年代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藝術價值最高。這幅壁畫主要內容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靈芝及云氣紋。
壁畫中間的顯要位置是一條龍,約占整個頂壁面積的一半以上。巨龍張口吐舌,舌尖卷著一頭怪獸,前兩足一足踏云氣,一足踏獸;后兩足一足接朱雀尾,一足長花朵。在龍的下邊,是一只昂首張口的老虎。整個龍體彎曲飄逸,巨大粗礦,在周圍云氣紋圖案的襯托下宛若“飛龍在天”。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四個神獸形象。它們法力無邊,青龍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四神獸與靈芝、云紋等共同組成一個大氣磅礙、靈動飛揚的畫面。
《四神云氣圖》高超的繪畫技巧,讓人相信它不可能出自民間工匠之手,它代表著西漢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
游客朋友,您在觀看這幅壁畫時是否注意到,壁畫上并沒有我剛才說的龜蛇合體的玄武,這玄武哪兒去了呢?大家請看,在青龍舌部卷著一個鴨嘴、魚身的神獸,這就是玄武。中國古代人講究避諱:為親者諱、賢者諱、尊者諱。梁共王的父親便是孝王劉武,劉武的武字和玄武的武字,同音并且同字,為了避諱父親的名諱,所以就有這么一個神獸來代替玄武了。
好了,我們今天的講解到這里先告一段落,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謝謝大家。
芒碭山景區導游詞 篇3
芒碭山地質公園位于永城市芒山鎮和條河鄉境內,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整個地質公園分為芒碭山和魚山兩個園區,保安山、芒碭山、夫子山、僖山和魚山五個景區,目前建成開放區域位于保安山景區,主要景點有芒碭山地質博物館、地質文化廣場、寒武湖、寒武文化長廊、寒武生態園、十二生肖園及生態園林綠化等。園區內各類地質地貌遺跡十分典型,為豫東獨有,河南少見。永城市芒碭山地質公園的建設,有效改善了芒碭群山的生態環境,保護了珍貴的地質遺跡,將成為豫東地區重要的地質科普教育基地。
漢高祖劉邦斬蛇碑是后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碑記,位于芒碭山主峰南麓。始建于漢文帝時期,多次重建,現存為復制明朝石碑,碑高2.39米,碑額書“日月”和“漢高斬蛇之處”幾個大字。碑座是一巨大的赑屃。夜間光照石碑顯現劉邦高大威武幻影,被譽為“天下奇觀” 。
梁孝王王后陵位于芒碭山之保安山北峰,坐西面東,南距梁孝王陵約200米,有兩個墓道,長約80米,南北寬5.5米;34個側室及回廊,墓室內平面面積1.6萬平方米,容積約為6500立方米,規模之宏偉,形制之復雜,是迄今國內發現的最大石室陵墓,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 1991年梁孝王王后陵被評為“ 1991年十大考古發現”。
梁共王陵即梁共王劉買墓,劉買墓位于芒碭山群東處僖山,東偏北與梁孝王陵相距約2.2公里。發掘過程中在墓道和地宮中出土了大量的車馬器、陶俑、兵器以及重約5.5噸,225萬枚銅錢、座便廁所、“東方維納斯”之稱的侍女俑等一大批珍貴文物。在地宮前廳遺存了國寶級文物——《四神云氣圖》,代表西漢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被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梁共王陵是芒碭山漢代梁國王陵墓地的.重大考古發現,199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