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濟南大明湖的導游詞(精選3篇)
寫濟南大明湖的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今天我要帶領大家游玩美麗的大明湖。人都到齊了嗎?好的,跟我來吧。
看,路邊的柳樹長著長長的辮子,辮子垂進湖中,大家看是否有幾分與江南相似呢?
來吧,讓我們坐上船去鐵公祠吧。
好了,到了,大家下船吧!
鐵公祠是為了紀念鐵鉉所建的,鐵鉉是明朝一個保衛濟南的大英雄,幾次打贏燕軍,但是最后被俘,朱棣親自審他,鐵鉉坐在地上,大罵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頭、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鍋,死時年僅37歲。后人稱鐵鉉為鐵公,為了紀念他,特意建了這座鐵公祠。
我們再坐上船,去中心小島吧!
下船了,游客們!
這島上有三古,第一古是古樹,這棵古樹是一棵枯木逢春的柳樹,它已經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了;第二古是古亭,古亭名為歷下亭,它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建立了;第三古是古詩,是唐朝大詩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半句寫的就是歷下亭。好了,游客們,大家請隨意拍照,十分鐘后請到小船那里集合,我在那里等著。
好了,三點了。我們該結束這次快樂的大明湖之游了,希望能再次為大家服務,再見!
寫濟南大明湖的導游詞 篇2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隋唐時名"歷水陂"、"蓮子湖",宋時又稱"西湖",金代又稱"大明湖"。其水來源于珍珠、濯纓、芙蓉諸泉,有"眾泉匯流"之說。"恒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并具"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
現今大明湖位于濟南舊城區內,公園面積86公頃,湖面46公頃,水深平均2米。"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游人如織。
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寫濟南大明湖的導游詞 篇3
我們面前的這座園中之園就是鐵公祠了,園中之園是中國園林構景手法之一,增加借景的內容和游賞的層次美感,獲得“大中見小,小中見大”的開敞和封閉。宏大寬廣和精美小巧的對比,增強了環境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效果。園內有曲廊花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與曲廊相接的就是佛公祠和鐵公祠。佛公祠用來祭祀山東巡撫佛倫,是佛倫的族孫阿林保捐資修建鐵公祠時同時修建的。佛公祠居東,鐵公祠于西。鐵公祠再向西的兩層建筑建于1929年原名為“湖山一覽樓”,因于樓上可觀覽對面群山和明湖全景,故而得名,1978年改稱荷香村飯店。這座園中之園風光和園內的人工亭臺樓閣連為一體。不知大家有沒有去過頤和園,那里的長廊就是采取了這種借景的手法,游人可以從兩邊眺望,豐富了景觀的層次。秋高氣爽的時候站在這里可以看到濟南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這邊的山間水榭就是聞名遐邇的小滄浪亭了,小滄浪是1792年以修鐵公祠的余料依照蘇州滄浪亭而修建的,上面的匾額是清代書法家阮元的隸書題字。大家看我們面前的這座圓形門兩旁有一幅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歷代題詠大明湖的佳句中最著名的一句。當年清代書法家鐵保和詩人劉鳳誥在小滄浪亭上飲酒對弈,劉鳳誥一時興起隨口吟出這兩句詩,鐵保揮毫題字,后鑲嵌在這里,為世人傳唱。
好了,今天我們的講解就到這里,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建議各位租一條小船到湖上領略一下這湖光山色,一定會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明湖泛舟”可是濟南八景之一,現在大家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同時歡迎大家明年春天還能來大明湖游玩,大明湖一定會帶給您全新的感受,我們將于一個小時之后在西南門集合,前往下一個景點趵突泉,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