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精選3篇)
山西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1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閑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大同古稱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跡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跡包括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恒山懸空寺、九龍壁等。
大同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準格爾新興能源區與京津唐發達工業區的中點。素有“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大同這座有著獨特自然地理條件的城市,歷經多年的投資與建設,城市綠化與園林覆蓋取得明顯效果。20__年1月14日,大同市被國家住建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山西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2
在彌陀殿佛壇上是銅鑄的阿彌陀佛,前面是釋迦牟尼像,東西兩側是泥塑的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這兩尊泥塑可以說是廣勝寺的泥墪精華,她們面龐豐滿,衣帶飄灑,比例適度,姿態優美,是元代泥塑中的佳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從前面看是直立的,從后面和側面看都是向前傾的,從藝術上講塑像的比例是適度的,并且給廣大游客一種親切的感覺,雖然塑像前傾,可它經歷了數百年的滄桑,清康熙年間八級地震也沒能改變他的形象,可見它有可相當深奧的力學原理請看這些經柜,在佛教經典史上聞名中外的罕世孤本金版藏經(俗稱趙城經藏)就曾存放在這里,現在這部藏經做為國家一級文物收藏在北京圖書館。這部浩瀚的佛教典籍是東漢至北宋年間的著名高僧積數代辛苦而寫成的。參加編撰、翻譯的中外高僧多達三百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安世高、鳩摩羅什、玄奘、義凈等人。這部經典編寫完后,在金皇統九年(1149年)由以山西平水縣(今臨汾)的尼姑崔法珍斷臂盟誓,化緣募捐長達三下余年,共請名師高手篆刻了二十五年,才使世界第一個七千卷的大型巨典式大藏經典得以問世,當時共印刷了43部,每部七千卷,但現在只留下一部,也就是曾經存放在這里的<趙城金藏>匯集了佛經、史料,并且字剛勁,雕刻工整,紙質優良,印刷清楚,是極為珍貴的罕世孤本。現在這里存放的是以<趙城金藏>為藍本的名為“中華大藏經”,請各位到前殿的后大門,這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大肚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扡所以坐在彌陀佛之后,因為他是未來佛,是佛的第二梯隊,他在修行56億七千萬年之后才能成為真正的佛。
接下來,我們去參觀中殿-大雄寶殿,在參觀之前請各位先仔細看一下中殿前面的這二棵柏樹,它們都是唐柏,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左側的柏樹向右扭,右側的柏樹向左扭,被稱為“廣勝寺一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沒有科學的答案。
現在請各位參觀中殿,又叫大雄寶殿,它是佛教寺院的中心所在殿內中間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兩側是文殊和普賢菩薩,這幾尊佛像是木雕的,佛像體態豐滿,形象逼真,再請看這佛龕木雕的花卉等圖案都是非常精美的,這些都是明代的木雕精品,各位抬頭看這塊“光輝萬古”的牌匾,這是清朝的第三個皇帝雍正親筆書寫的,是該寺的鎮山之寶。大雄寶殿兩側是鐵鑄的十八羅漢,他們神態各異,各有千秋,釋迦佛的背后不坐著觀音菩薩,因為背對而坐也稱為倒坐觀音,兩側是其左右脅侍善財童子和龍女稱為童子拜觀音。
在往后殿走的途中我們要路過兩個偏殿:一是地藏王殿,中間端坐的是地藏王菩薩,他是地府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兩側各有五位閻君,在下方還有6位判官,兩邊的童男童女手里拿的是生死薄,在這里組成了一冥府世界。
后殿稱為毗盧殿,又叫天中天殿,它是元代大至二年(1309年)創建,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修殿內的神臺上供有主佛三尊,中間是毗盧佛,左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右邊是東方藥師佛,前面是四大菩薩,他們分別是浙江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山西五臺山的文殊菩薩、四川峨嵋山的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
前面的是銅鑄千佛臺,釋迦牟尼穩坐蓮花臺,高2.02米,周圍的小佛像整整有一千個,所以稱為千佛臺,殿的東西墻壁繪有五十三佛像,系明代所繪,下方的木雕神龕里是三十五佛,鐵鑄與墻壁上所繪的五十三佛像加起來和稱八十八佛,在殿內的四個角有四大圣王在大殿的門內側是哼哈二將(哼:紅臉,名鄭倫;哈:黑臉,名陳其)他們被為守門神.
各位請看,在前明間隔扇上碉樓著六種圓心相交的漆花,匠心獨具,極其精美,請各位從不同的角度看一下,它可以構成好幾種圖案,如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等.
在后殿的外面墻上二個石碑,一個是唐王李世民為廣勝寺書寫的,一個是汾陽王郭子儀寫的奏章。
后殿的后面有一洞,人稱神仙洞,關于這個洞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唐朝時,廣勝寺紫氣繚繞,山青水秀,香客眾多是出家修行的好地方。有一天傍晚,來了一個鶴發童顏的道人,要求借宿,但寺內實在找不到可住的地方,道人見住持十分為難,便說:只要有個小洞,能棲身即可。住持無耐,只好交款道領到后院小崖上的石洞里,抱歉地說:只有這個地方。道人笑著說:正好正好。次日凌晨,住持去請道人用齋,發現道人不見了,眾僧非常非常奇怪,寺門未開,道人怎么出去的?正在紛紛議論,住持看見壁上有詩一首,墨跡未干,上寫“洞府別有天,賓至伴云眠,來朝廬山去,此處好參禪”,有人發現這是一首藏頭詩,其義是“此處好參禪”,主持便命人在洞口挖了一個小洞,內塑呂洞賓像,此后人們便將這里稱為“神仙洞”。
(引游客至下寺)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下寺的山門,這座殿稱為天王殿,是一座元代建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檐下無廊柱,天王殿的后面是下寺的前殿,是明代重修的,在兩側還有清代增建的鐘樓和鼓樓。下寺的主殿是大佛殿,殿堂體形龐大,氣勢威嚴,面寬九丈四尺,單檐歇山頂式的建筑,門額上掛有巨大匾額,匾上有趙城知縣李壽芝于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根據李白的一首詩的內容而所書的<寶筏金繩>四個渾圓的大字,十分引人注目。
山西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3
10月1日下午,天清氣朗、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忻州古城。
來了一看,古城這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們從南北大街口進入,街的兩邊都是復古建筑,人們租下了商鋪,賣各種特色小吃:冰激凌、油炸糕、涮串、炸串、糖葫蘆、糖畫、烤羊腿、烤雞爪、各種蛋糕……據說全國多地特色的上百家風味小吃云集于此。各類名吃小店前人頭攢動,想買點好吃的東西還真不容易呢!東大街道路兩旁古色古香的店鋪錯落有致,構成了美麗的小吃一條街。我們邊吃、邊看、邊玩,開心極了!
我們邊走邊看,時不時還有表演助興:戲曲、小品、二人臺、舞龍獅、樂隊表演、秧歌……表演精彩紛呈,我們看的眼花繚亂,不停地鼓掌、稱贊,為他們加油喝彩!
我最喜歡的是和大家一起玩國風游戲:跳房子、抓石子、五子棋、投壺、數獨、魯班鎖、平衡球、踢鍵子、剪紙、門球、姜太公釣魚……好玩的我都不想走了。
最讓我佩服的是:一個叔叔用人們的名字和屬相作畫,畫得栩栩如生,讓我贊不絕口、嘆為觀止!叔叔用我的名字和屬相為我作了一幅畫,看著畫上優美的風景、活靈活現的動物,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高興地不得了!
天漸漸黑了,肚子也感覺餓了,阿姨請我們吃了美味的網紅螺螄粉,頓時感覺身上和心里都暖暖的。吃完飯出來后,燈都亮起來了,古城看起來更漂亮了,游人也更多了,看著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感覺到生活太美好了!
游古城、看書院、觀民俗、品小吃……我們的古城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應有盡有,能極大地滿足味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我們的古城歡迎你、美麗古城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