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導游詞(精選5篇)
閬中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古城。閬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西北部。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古城。所以請大家在游覽過程中緊跟團隊,注意安全,保護景區(qū)環(huán)境,不要亂刻亂畫。今天我們將依次游覽們將依次參觀張飛廟、貢院,錦屏山等景點。希望大家游覽愉快。
閬中古城在周朝時期是巴國別都,于公元前314年置縣,漢時為巴郡,隋朝時期改稱為閬內縣,宋代以后才稱為閬中,歷代多為州、郡、府治所,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了。歷史給予了閬中豐厚的饋贈,。很多文人墨客為閬中留下了眾多贊美的詩篇。詩圣“杜甫”為閬中留下了“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除此之外,閬中還被譽為中國最大的“風水古城”。為什么這么說呢?是因為古城完全是按照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修建的一座城市,四面環(huán)山,水繞三方。在這里山、水、城融為一體。
朋友們,一路說說看看,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聞名遐邇的張飛廟了。張飛廟也就是漢桓侯祠;负铎糁黧w建筑均沿中軸線布局,由南向北。主要由山門、敵萬樓、木牌坊、大殿、后殿、墓亭及張飛墓和墓后園林組成。走過山門。穿過敵萬樓,F在來到的是張飛廟大殿,大家請看,中間正壁那尊豎眉瞠目,不怒而威的塑像便是張飛了,張飛,字翼德,東漢末年跟隨劉備起兵。劉備稱帝后,被封為巴西太守,鎮(zhèn)守閬中長達七年之久。這尊塑像2米多高。頭戴王冠,身著錦袍,手捧玉笏。大多數人都疑問說張飛不是武將嗎?為什么會塑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呢?。原來啊!是因為:在清嘉慶年間,張飛被追封為"桓侯大帝",所以這里塑了他冠冕文身的塑像。這旁邊的是張飛生前使用過的兵器——鐵鞭和鐵矛,。這個鐵鞭有一米余長,共有29節(jié),重約20公斤,由此可見要想將這個鐵鞭揮舞自如,得需要多大力氣。從這里我們就能想象得到張飛是多么力大無比了。這個鐵矛上端的刀刃曲折如蛇,這就是傳說中張飛在戰(zhàn)場上使用的“丈八蛇矛了”!。
大殿后實為墓亭,墓亭古雅簡樸,肅然卓立。亭柱一副對聯:
隨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戰(zhàn),地只西川稱帝業(yè);
剩殘軀付諸荒冢,春去冬來,人猶千古吊忠魂。
上聯寫張飛追隨劉備一生征戰(zhàn),但實現統一全國的壯志未酬,英魂仍存遺憾。下聯說他死后,此墓雖只埋了無頭之軀,但人們紀念其忠勇的情懷千古不衰。
關于無頭之軀,這里還有一個民間傳說,據說張飛被殺后,兇手范、張二人割下頭顱,想拿到東吳獻給孫權,他們乘船時聽說:孫權正向劉備求和,二人驚惶無措就把張飛的頭拋入江中,浮到云陽地界被一位漁翁撈起,葬在云陽鳳凰山麓。這就是為什么張飛"頭葬云陽,身葬閬中"的悲壯故事了。大家請看,張飛墓,高約6米,方圓100多平方米,全用黃土壘成,宛如一個橢圓形的小山巒,歲月滄桑,墓穴仍安然無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叢生,似乎印證出千百年來無數后人對這位勇猛剛強、嫉惡如仇的"張三爺"的敬愛。墓亭下的拱穴內,端坐著張飛的武身像。墓像前,盤龍石斗窩叫"長明燈"。千百年來,后人為張飛墓添油點燈,這盞長明燈燈火不滅。
好了,朋友們,關于張飛廟我們就聊到這兒了,下一站,我們一起去品——貢院吧!我的景點講解完畢,謝謝評委老師!
閬中導游詞 篇2
閬中古城,位于四川閬中新城的旁邊、嘉陵江畔。古城閬中的建筑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棋盤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于一體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風格迥異的建筑群體,是中國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完備的典型范例。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閬中市是四川省直轄市(由南充市代管),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圍四面,水繞三方。東靠巴中市、儀隴縣,南連南部縣,西鄰劍閣縣,北接蒼溪縣。20xx多年來,為巴蜀要沖,軍事重鎮(zhèn),有"閬苑仙境"、"閬中天下稀"之美譽。與云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并稱為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閬中市國土面積1878平方公里,轄46個鄉(xiāng)鎮(zhèn)、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88.19萬(20xx年),其中城區(qū)人口32萬。為中國生態(tài)建設示范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縣、中國春節(jié)文化之鄉(xiāng)、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qū)。
閬中素有"閬苑仙境、風水寶地"之美譽。唐代大畫家吳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圖,稱閬中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國第一風水古城。城中保存著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街古巷。閬中市有220多處人文景觀,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如風景秀美的錦屏山和歷史悠久的騰王閣等。閬中建縣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1984年6月,閬中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批準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區(qū)文物名勝眾多,杜甫、元稹、李淳風、袁天罡、呂洞賓、司馬光、蘇軾、陸游、張善孖、豐子愷等先后來閬,留下不少著名詩篇和珍貴墨寶。
閬中城區(qū)地面文物點有200余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余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均居四川省縣級政區(qū)之首。館藏文物有3000余件,其中國家等級文物20xx余件。閬中文化的主體是以漢桓侯祠(張飛廟)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云臺觀、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貢院為代表的科舉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燈戲、亮花鞋、剪紙等藝術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譽為"多元文化和諧發(fā)展的典范"。
閬中導游詞 篇3
大家好,歡迎大家游覽閬中古城。閬中古城位于閬中市城區(qū)南側,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古城。在游覽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安全,緊跟團隊,以免走失。今天,我們將依次參觀張飛廟、錦屏山和極富特色的古城保護區(qū)。兩小時后,我們在古城保護區(qū)大門前集合等車。
閬中縣始建于,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時期,閬中古城和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遙、云南麗江、安徽歙縣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閬中古城 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天造地設,風景優(yōu)美 素有“閬苑仙境”、“巴國蜀國要沖”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閬中之古,首先是古城歷史悠久。僅以建縣的歷史計算,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聞名遐邇的漢桓侯祠,亦稱張飛廟。張飛,字翼德,東漢末年跟隨劉備起兵。劉備稱帝后,張飛鎮(zhèn)守閬中前后七年之久。公元221年,張飛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葬于閬中,被追封為桓侯。閬中人民追慕張飛英勇忠誠,于墓前建闕立廟。現存的張飛廟是一組唐代風格的明、清建筑—四合院,由山門、敵萬樓、牌坊、大殿、廂房等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建造精美。
大殿后實為墓亭,古雅簡樸,肅然卓立。亭柱一副對聯: 隨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戰(zhàn),地只西川稱帝業(yè); 剩殘軀付諸荒冢,春去冬來,人猶千古吊忠魂。
上聯寫張飛追隨劉備一生征戰(zhàn),但實現統一全國的壯志未酬,英魂仍存遺憾。下聯說他死后,此墓雖只埋了無頭之軀,但人們紀念其忠勇的情懷千古不衰。
無頭之軀有一個民間傳說,據說張飛被殺后,兇手范、張二人割下頭顱,想拿到東吳獻給孫權,他們乘船時聽說:孫權正向劉備求和,二人驚惶無措就把張飛的頭拋入江中,浮到云陽地界被一位漁翁撈起,葬在云陽鳳凰山麓。這就是張飛"頭葬云陽,身葬閬中"的悲壯故事。
大家請看,張飛墓,高約6米,方圓100多平方米,全用黃土壘成,宛如一個橢圓形的小山巒,歲月滄桑,墓穴仍安然無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叢生,似乎印證出千百年來無數后人對這位勇猛剛強、嫉惡如仇的"張三爺"的敬愛。
墓亭下 拱穴內,端坐著張飛的武身像。像前 盤龍石斗窩叫"長明燈"。據說,張飛駐守閬中時,在瓦口隘,大敗張合,取得勝利,閬中人感激他。在他死后,特意選取最好的石頭雕成"長明燈"。千百年來,每到清明節(jié),人們都要為張飛掃墓,給長明燈獻油,紀念這位為閬中做出偉大貢獻的“桓侯大帝”。
好了,游客朋友們,張飛廟我們就說到這兒了,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前往下一個景點——錦屏山吧!
閬中導游詞 篇4
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一直為古代巴蜀軍事重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閬中名勝眾多,名人薈萃,四面環(huán)山,水繞三方,形成天然屏障,有“閬苑仙境”、“閬中天下稀”之美譽。
古城閬中的建筑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棋盤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于一體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風格迥異的建筑群體,是中國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完備的典型范例。
閬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蘭家壩新石器遺址、漢城遺址、明城墻遺址、火神樓、中天樓、川北道署(道臺衙門)、學院行署、閬中縣文廟、天主堂、星座苑落下閎紀念館、閬中木雕展覽館、陜西會館、錦屏書院、凈圣庵、閬中市民間博物館、杜家大院、李家大院、馬家大院、孔家大院、秦家大院、蒲氏宅第、南津關古鎮(zhèn)、奎星樓景區(qū)、閬中熊貓樂園、千佛巖摩崖造像、雷神洞造像、瓦口隘遺址、狀元府第、三陳府邸、張家古院、陳家庭院、何家院、何家窨子、草堂客棧、馬家院、風水博物館、水碼頭客棧、高升客棧等。還有構溪河國家濕地公園、省級蟠龍山森林公園。
閬中導游詞 篇5
大家好!歡迎來閬中古城景區(qū)。我是為大家提供景點講解服務的導游員小李。接下來的愉快時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過,希望大家在游覽過程中積極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將竭盡所能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好啦,我們已經來到古城狀元坊牌樓下旅游示意圖前,今天我們游覽的線路有:先去參觀華光樓,秦家大院,風水博物館,川北貢院和張飛廟等景點,時間大約3小時。請緊跟我,注意安全,慢慢行。
“人杰地靈嘉陵水,古城秀色滿園春”。沿著古老的青石板路,我們前往古街一路參觀游覽,在這里,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座古城,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古城山環(huán)四面,水繞三方,融山、水、城于一體,素有“閬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譽。
“南麗江、北平遙、東歙縣、西閬中”。閬中古城于1986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20__年被國家評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風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千年古縣;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它是中國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閬中的標志性建筑-----華光樓。據史書記載:閬中古代有"閬苑十二樓",華光樓因其建造最早又最宏偉壯觀,而被稱作“閬苑第一樓”。華光樓坐落在閬中城南,橫跨大東街南頭,位于上、下華街之間,與嘉陵江對岸的南津關遙遙相對,與南津關同為閬中的門戶與咽喉。
華光樓的特點可用三個字來概括:古、高、靈。
華光樓的古,說的是它的年代久遠。華光樓建于唐朝,是唐朝滕王李元嬰在閬中做刺史時所修建的,從唐朝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華光樓是清代同治6年重建的,至今也有142年代歷史。
小李請大家猜猜華光樓有多高?華光樓是閬中古城最高的地方,樓為4層,通高36米,“閬中有座華光樓,半截插在天里頭!毕氡刂袊糯拇竺麡谴蠹叶急容^熟悉,華光樓比岳陽樓還高出近15米、比滕王閣更高出18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吧!
華光樓的靈,說的使它的靈驗。小李問大家一個問題,請問華光是指的是什么?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那么現在我就來告訴大家“華光”之名,是由民俗崇拜祀奉火神“華光大帝”而來。華光”是一位人們頂禮膜拜的神靈。華光本家姓馬,華光是歸位后封的。因他憑著三只如電神目察遍三界善惡,為凡間廣播福蔭、懲惡揚善,被人間萬世擁戴,玉帝龍顏大悅,再封其為南華帝君,主管天下四方火神,世稱華光大帝或華光天王。
華光樓為四層,一層為過街門樓,是我們出入古城的重要通道。二樓陳列的是歷代華光樓的建筑模型;三樓陳列的是與閬中有關的書法藝術作品。朋友們,還記得剛才我說過華光樓是整個古城觀景的最佳處嗎?對了,四樓就是最佳的觀景平臺。
說到這里,大家一定很眼饞了吧?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上去一飽眼福吧。由于樓梯狹窄,游客又比較多,請大家上樓的時候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