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導游詞800字:麗江古城(精選3篇)
世界遺產導游詞800字:麗江古城 篇1
各位嘉賓心目中必須有這樣一個問題,像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為什么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有這么大的魅力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張一同去游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戶人家,一不細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為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它是一座真實的活著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齊,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采自周圍的山上,因為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一樣顏色的對聯,納西族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么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并非洋人所開,那里的酒吧又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有知己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那里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
科貢坊的名源于坊后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
世界遺產導游詞800字:麗江古城 篇2
大家好!歡迎來到風景秀麗的武夷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黃心瀅,大家可以叫我“小黃”哦。現在,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武夷山之旅吧!
請先讓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武夷山: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武夷山市境內,面積大約70平方公里。
首先,我們要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是:九曲溪。九曲溪全長約10公里,面積約8。5平方公里。溪水沿著山,折為九曲,每一曲都有不同的景致,因此得名。現在,讓我們到九曲溪坐上竹排,領略兩岸詩情畫意的景色吧。
欣賞了九曲溪的美景,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景點是:“一線天”。這個名字很有趣吧?它其實是巖頂上裂開一條縫,光線透過這個縫從外面照射進來。現在請大家跟著我向前走,“一線天”寬約90公分,最窄的地方不到50公分。如果你能從最窄的地方通過,說明你很苗條哦!
游客們,過了“一線天”,我們就要去游覽有名的天游峰啦!為什么取名“天游峰”呢?那是因為登上了峰頂,四周云霧環繞,就好像在天宮里游玩一樣。現在,我們要開始攀登天游峰了,請跟著我沿石階往上走。整個登山過程往返大約需要3個小時,請游客們走走歇歇哦。現在我們到了天游峰的最高處,心情是不是很激動呀?請你們再低頭看一看,哇!武夷山的風景是不是盡收眼底呢?游客們可以在這里拍拍照,休息一下,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在山腳下集合。
時間過得真快啊!今天我們的武夷山之旅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各位游客對我工作的配合,希望各位對今天的游覽感到滿意。武夷山還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景點,歡迎大家有機會再來武夷山旅游!謝謝大家!
世界遺產導游詞800字:麗江古城 篇3
中國各位朋友:
現在,我們來到了海神廟。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來,秦皇島、山海關非常發達。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開國元勛徐達奉命主持修建長城。為了海關石河口修建了碼頭。船夫漁民出海作業,總是冒著很大的危險,在科學技術不發付給神靈。為了乞求神靈的保護,乞求海上風平浪靜,平安無事,就在老龍頭的西側祖廟、龍王廟等四座廟宇。1900年八國聯軍從老龍頭登陸,四座廟宇被毀掉了。現在的,它綜合了原有四座廟宇的特點,重新構思設計,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觀光臨。
這里是牌樓,南北兩面各有兩個大字:安瀾、伏波,--讓大海安靜,海不揚波,往前走就是山門。海神廟和一般佛教廟宇的山門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海中的神將。“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應”就是指叫地地靈,叫天天應。傳物,渾身的力氣沒處使,就專門興風作浪,玩惡作劇。后來他們被天后娘娘--就是媽祖的得力助手。
現在我們來到了海神廟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兩側有兩個吉祥物。右邊的叫做“乘黃神話故事集《山海經》說:白民之國有乘黃。長的樣子像狐貍,背上有角。要是騎到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寫過這樣的詩句: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后來,人們就用飛黃上升得非常快。看來,乘黃的功能有兩條,長壽和升官。可是,我們眼前的這個乘黃到兩千歲,那可就太麻煩了;二是您真要騎了上去,可就要準備罰款了。
左邊的這一個叫做“龍馬”。我國古代傳說龍馬是河水之精,說它是龍頭,馬身,還有聲音很好聽,說它是“鳴聲九音”--有些人很謙虛,用“五音不全”來說自己唱歌聲九音”,簡直就是一個交響樂團!還有的古書上說這龍馬就是乘黃。在海神廟的前面取其“河水之精”的含義。
現在請大家走進海神廟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兩邊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灣之神叫做禺京。他的“分工”有兩條:讓大海風平浪靜,讓陸地風調雨順。為了讓大看大海,哪兒的海浪過高,就射箭擊碎它,這時,兩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為了位得力的干將,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位是千里眼和順風耳。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長的,專門負責收集各地旱澇信息。這兩位是雷公和電母。雷公頭似獼猴,嘴似雞形拿椎,右手使槌,腳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來,就是天上響起了隆隆雷聲。電母手拿起來,天空里就會出現一道道閃電。左邊的這二位是風婆和雨師。風婆只要把她背的布重重一抖是大風,掄上一圈,就成臺風了。雨師用柳條在他的寶葫蘆里沾上一下,往然,他用的力度和時間就決定了這場雨的大小和持續時間的長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創造的。神明的功能,大都表達了人們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功能已經由氣象衛星和計算機承擔起來了,--盡管還不那么準確,不那么全面,而雷公、電母、風婆、雨師的功能,我們最終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沒有必要去取代,現在還都是一連串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