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風景區導游詞(精選3篇)
八公山風景區導游詞 篇1
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綿延30余公里,峰巒數百,距壽縣城北2.5公里,故當地稱之為北山。又因南臨淝水,北瀕淮河,峰巒錯峙,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發生于此,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典故流傳于世。西漢淮南王劉安都壽春,劉安篤好神仙黃白之術,賓客甚眾,其中蘇飛、李尚、左吳、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八人才高,稱之“八公”。
八公聚此煉丹,丹藥方成,劉安因被告謀反畏罪自殺,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誅戮。后傳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劉安吞服丹藥與八公攜手升天,余藥雞犬啄食亦隨之升天,從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神話亦廣傳今古。八公山景色秀美,著名景點有珍珠泉、瑪瑙泉、瑞泉、碧沙泉、嵐秀泉、浣泉、云賓泉、無女泉等二十四泉。據傳珍珠泉為我國古代十大泉之一,位于馬山山口,數十股泉水從池底上涌,狀如貫珠,陽光下晶瑩絢麗。八公山麓有古墓葬多處,另有淮南王廟、碧霞元君廟等古建筑。
八公山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達二百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歷史悠久,古稱北山、淝陵、紫金山。這里有形成于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xx年,中科院考古隊在八公山又發現了古猿化石,距今300多萬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
八公山風景區導游詞 篇2
八公山是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達二百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是連接淮南市八公山區與壽縣八公山的一段山脈,也是一片風景區,壽縣古時叫壽春,與中國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如淝水之戰等連在一起。八公山歷史上有淮山、楚山、淝陵、北山、壽春山之稱。其山勢綿延,一脈四十峰,處處景致迷人。被譽為“八公仙境”、“峻極之山”。古人贊道:“八公草木晚離離,仿佛成人似設奇。老氣逼云含霧雨,空青拔地鎮淮夷”。八公山因西漢淮南王劉安與八公在此學道成仙的神話和秦晉淝水之戰而聞名遐邇,并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八公山上,草木皆兵”[1]等一些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八公山“蓄圣表仙”,瑰麗神奇,不愧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
八公山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達二百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歷史悠久,古稱北山、淝陵、紫金山。這里有形成于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xx年,中科院考古隊在八公山又發現了古猿化石,距今300多萬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
八公山是我國古代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又因為所處“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重要位置,歷史上戰事頻繁,遺存豐富,傳說頗多,除“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后來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更使八公山聞名遐邇。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淮河流域生息著一個淮夷部族,西周時了建立了一個諸侯國,名“州來”,都邑就在八公山下。而“八公山”一名的得來則源自于西漢淮南王劉安學道成仙的神話。西漢時,八公山屬淮南國。漢厲王之子、漢武帝的皇叔劉安被封為淮南王。劉安尚文重才,廣招天下賢達飽學之士3000多人,編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整理編定了二十四節氣,發明了名揚四海的美食——豆腐。
其中最為劉安賞識的八位: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晉昌被封為八公。劉安與門客常在八公山中著書立說,研究天象,編制歷法,冶丹煉沙。相傳一日,劉安與八公煉成仙丹,服食后得道成仙。《太平環宇記》中就有記載:“昔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藥在器,雞犬舔之,皆仙。其處后皆現人馬之跡,猶在,故山以八公為名。”這也是典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出處。
八公山風景區導游詞 篇3
淮河水
靜靜流淌過淮南大地,斑駁的竹簡,靜靜地領悟著八公山的思想與智慧,生命起源的巨石上,
歲月痕跡交錯的曲線之下,生命最初的故事在這里沉淀,千里淮河之濱,巍巍八公山麓。 這
里是——黑色煤炭的富集地,這里是——紅色火電的輸出地;這里是——藍色生命的起源地;
這里是——白色豆腐的發源地;這里是——綠色生態的宜居地;這里就是具有“山水平秋色,
彩帶串明珠”。之稱的五彩淮南。 一條淮河,如仙子飄舞的綢帶,婀娜地穿游于自然之手得意雕鑿于江南的一座小城中。
幾彎回曲,增添了它的幾分靈巧。水流隨意地把淮南彎繞成一尊可意的碧壺。在俯瞰之下,
淮河沿岸那秀峰峻嶺的滴翠,更讓這把壺有了立體而朦朧的姿韻。而這一脈淮河之水溫婉地
在這把壺的臂彎里繞了朵朵漂亮的花扣之后,飄然地東去南流。 這座美麗的小城。他雖比不上桂林婀娜,也不如西安古樸,但她的獨特魅力足以讓她的
子民引以為傲。她就是淮南,我的家鄉 如果你沒有到過淮南,可能認為它一定位于“淮河之南”,這種看法當然是錯誤而可以原
諒的,因為從字面上只能如此的理解。實際上,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地跨淮河兩岸,淮河
就成了穿境而過的一條內河。對于有全國較大城市之稱的淮南,境內能有這么一條著名的大
河流過,算是它的福氣。 過去一提到淮南,連沒有到過淮南的人也會說:“知道,那是一
個大煤田;對了,好象還有一個大通‘萬人坑’”每聽到這樣的回答,作為一個淮南人,
我也覺得挺自豪的,不過,總還覺得這個答案古老了一點,也簡單了一點。 很多的外地朋
友經常這樣問我:“淮南是屬于南方還是北方?”我的回答是:“淮南是南方和北方牽手的地
方。” 不是嗎?淮南,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正處于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
線上。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物產豐富;這里,沃野平疇,一望無際;阡
陌縱橫,河網密布;春華秋實,花果飄香;四季分明,風景如畫,是淮河流域典型的“魚米
之鄉”。淮南人的性格,既具有南方人的精明,更具有北方人的豪爽。淮南的姑娘 秀麗端莊,淮南的小伙兒古道熱腸。無怪乎,自古以來民謠唱道:“走千走萬,不如淮,
河兩岸。”這是對淮河流域神秀的自然風光和優越的人文環境的雙重贊美。 若再到淮南來,現代化的大型煤礦仍然很有看頭。淮南市因煤而設,緣礦而建,沒有煤
礦也許就沒有現在的淮南市。要著重向你說明的是,淮南不僅是全國重要的煤炭基地,還是
華東電力基地和安徽省重點煤化工基地。境內井架林立,電網如織,生態宜人,環境優良,
展示著發達的工業文明。
但是,如果你認為淮南只是個煤電化基地,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淮南可是一個具有歷史
悠久、人文薈萃、風光漪旎、令人向往的地方。 作為一個旅人,我今天就請大家游淮南的山水。山有八公山,位于淮南市西部、八公山
區與壽縣之間。八公山雖然不大也不高,卻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那“一個得道,雞犬升天”
和“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典故就出在這里。漢淮南王劉安的豆腐和《淮南子》一書也是
在此發明和著述而成的。現在的八公山已經是國家4a級旅游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
園了。景區內有漢淮南王宮、升仙臺、白塔寺、狀元樓、孫家花園、石林、忘情谷、淝水之
戰浮雕群等景點,都值得一看。慕名者,紛至沓來,絡繹不絕。八公山的周邊也有一些好去
處,其南有臥龍湖、珍珠泉及古壽州的一些景點,很是好看;北面有石門潭、南塘湖、樂澗
套、“淮南蟲”化石等,景點比較集中,同樣值得花一些時間去游逛。 淮南市東部有一座山叫上窯山,風景也好,是國家3a級旅游區,其中的仙人橋景點巧奪
天工,令人嘆為觀止;另外山上還建有古老的廟宇,流傳很多神話故事。山麓是一大片人工
森林,即是“新四軍林”,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少年學生等能看看最
好。上窯山名稱的來歷與壽州窯有關。壽州古窯始建于西漢,鼎盛于唐朝,是唐代七大名瓷
窯之一。壽州古窯址多集中在大通區上窯鎮境內,這些古窯址已于20xx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
中部的名山是舜耕山,傳說“舜耕于此”。以前,舜耕山是淮南的南部屏障和城市的“后
花園”,隨著山南新區(舜耕山之南)的劃入和開發建設,以及全省最大的城市隧道——洞山
隧道的貫通、通車,現在山南山北已經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舜耕山也就成為淮南市的“中
心花園”了。 西部有一座三峰山遠近聞名,這就是國家3a級旅游區、安徽“三大道觀”之一、素有“淮
上勝境”之稱的茅仙洞景區了。在它的東面不遠處,是八公山古關隘——壽唐關,又名梳妝
樓,與戰爭和女英雄有關。 當然,不能只是“游山”,還可“玩水”。從茅仙洞景區乘船北行,過了洄水三灣,就是
“長淮津要”硤山口,東西兩岸分別是東硤石和西硤石,壁立千尺,十分險峻。西硤石古慰
農亭和古皂莢樹緊緊相依,共沐千年風雨。茅仙洞景區的好玩之處,在于它有山又有水,夠
你盡情地玩上大半天了。
說淮南,絕不能不提及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從地緣上看,兩地緊密相連,中間
共同擁有八公山脈。在歷史文化上,兩地本是一個整體,達到密不可分的程度。20xx年10
月底,中央電視臺第四套《走遍中國·走進淮南》欄目中,專門以《楚國最后的王都》為題,
比較全面地向全世界介紹了壽縣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如果你來壽縣,我建議第一要看的
是東城門,名曰“賓陽門”。它是一座全國僅存的“宋城”,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但是
這座古老的建筑依然巍峨雄壯,固若金湯,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然后,叫上一個人力三輪
車,只要付上很少的錢,車夫會帶你在城里轉上一圈,什么報恩寺、奎光閣、孔廟、留犢詞
巷、壽春清真寺以及四大城門等都讓你跑個遍,其時間也不過一二個小時,你會玩得既省時
又舒坦。
淮南不僅是一片歷史文化厚土,還是一片紅色的革命根據地。本文文開頭已經提到的大
通“萬人坑”紀念館,是日本侵華的鐵證;潘集區境內的“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園”是
八 路軍、新四軍曾經戰斗過的地方。以上兩處紀念館都被命名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淮南好吃的還真不少。如果你游走的累了,餓了,那就請你停下來歇歇腳,隨意來點小吃好
了。你大可不必去那些高檔酒樓,那里的菜譜雖然豐富,卻是千篇一律,何時何地不能吃去?
我要首推的是“淮南牛肉湯”。在淮南的大街小巷和鄉村集鎮,到處有的買,你可要上一大碗
飄著紅油的鮮美牛肉湯,再來兩個燒餅或烙饃,保管你吃得滿頭大汗、齒頰生香。 再者是“淮南豆腐”。 相傳兩千多年前,西漢的文學家、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淮南王
劉安,為了得道成仙,曾在八公山下煉制仙丹,,卻無意中煉制了一種叫豆腐的食物,為中國
食品作出了貢獻。如今,豆腐及豆制品不僅僅是國人的常用食品,它已遠出國門,風靡世界
了。
當美國的炸雞、牛排吸引著別國的時候。中國傳統食品——豆腐則以其獨特的魅力進入
美國市場,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突出優點而成為公認的理想食品。倍
受到美國人的親睞。豆腐原料易取,工藝獨特,營養豐富,價格低廉,被譽為“長壽”食品,
“豆腐味,遠勝燕窩”。只要你喜歡,盡可來淮南品嘗。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說八公山
豆腐甲天下,這是勿庸質疑的。其他地方也出產豆腐,但與淮南豆腐絕不可比,淮南本地出
產的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的大豆,別處不可比;淮南豆腐的獨特工序,別處不可比;
淮南豆腐所用的礦泉水和地下甜水井水質,別處就更不可比了。 淮南依山傍水,水產品自然很多,也很有特色,比如淮河的肥王魚、茨淮新河的鱖魚、
瓦埠湖的銀魚和毛刀魚、焦崗湖的螃蟹等,都是難得的美味。 地方名小吃也有很多,比如二道壩子和曹集的狗肉、鳳臺縣城關的素雞和小腳面筋、馬
店羊肉湯、夏集面圓、蘆集綠豆圓子、賀疃涼粉等,也都遠近聞名。 小小的曹集除了有好吃的狗肉,茶水也是很有名氣的。當你酒足飯飽之后,如果泡上一
壺曹集茶,一邊聊天,一邊細細品味,既可解渴又助消化,真的是一種享受。說是曹集的茶,
其實曹集本地并不出茶,這里主要是說曹集的水很神奇。到曹集喝過茶的都知道,用曹集的
水泡出的茶,沏水超過杯口而不漫溢,而且喝得再多也不會脹肚子,茶客們都認為奇妙得很。
如果幸運,不需要進戲院,不經意中你就能在鄉村的打谷場上欣賞到淮河流域獨有的并入選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花鼓燈”表演,還會在集鎮村頭欣賞到一種叫“四句推子”的
地方小戲,你會感到淮河民間藝術之風撲面而來,是那樣讓你陶醉,令你大飽眼福。如果你
對少兒文藝節目感興趣,我倒建議你到校園走一走、看一看。淮南的少兒舞蹈表演也是在全
國出了名的,全市各縣區小學、幼兒園的少兒文藝節目齊頭并進,所排練的節目國內一流,
這已被文化界說成“淮南現象”,淮南的小朋友們也成了中央電視臺為“春晚”伴歌伴舞的常
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