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鵑風景區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百里杜鵑風景區導游詞范文 篇1
歡迎您隨我一道游覽被譽為:“天然花園、地球彩帶、養生福地、避暑天堂”的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很高興能和大家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在此呢預祝各位朋友旅途愉快。百里杜鵑位于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和黔西縣交界處,百里杜鵑因整個天然杜鵑林綿延100里而得名,是貴州西部原生地帶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暮春三月至四月各種杜鵑花先后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態。真是好一幅“千峰疊起嶂,烏金地下埋,杜鵑花似海,滿山留異香”的美麗畫卷。在這里你不僅可以閱朗洗盡都市纖塵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還可以體味原生態民族文化風情。尤其是令人神往的彝族火把節和被譽為“戲劇的活化石,人類的祖宗戲,”的舞蹈《撮泰吉》;還有苗族的滾山珠、蘆葦舞等等,使人陶醉。
百里杜鵑景區現在主要分為金坡景區和普底景區,金坡景區的特點是連綿起伏、氣勢宏偉。普底景區的特點是纖細小巧、秀麗玲瓏。
懷著美麗的心情我們來到了金坡景區第一站凝香臺,大家知道為什么把這里叫做凝香臺嗎?是因為“每到杜鵑花盛開時,花瓣就會飄落步行道上,踏著花瓣,清香四溢,惹人心醉。你就會有種“花落知多少”的感嘆,因此人們就把這里叫做凝香臺了。
金坡景區杜鵑花品種最多的景點要算百花坪了,這里是金坡景區開發得最早的景點之一,可以說是百里杜鵑的精彩之地。有游客曾嘆道:“走遍杜鵑山,金坡最奇觀”。這里的杜鵑花品種繁多,開得五彩繽紛,燦爛無比。因此,這里是每年彝族的花節、苗族的跳坡節的理想場所,也是男女青年相親的好場所。走過美麗的百花坪,我們就來到了龍場九驛,這是為念紀奢香夫人而設立的。
看,那紅的像翻滾的火龍的杜鵑花,如升騰的烈焰,并非一色,還有那泛白的如云海翻浪、滄海桑田的乳白色杜鵑,真是絕妙一景。紅的是馬櫻杜鵑,乳黃泛白的是露珠杜鵑,還有淡紅變紫的是迷人杜鵑等等,各色各樣的花瓣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目不暇接。來到畫眉嶺我們可以聽到大然的天奈之音。傳說曾經在這里有一只金畫眉,它的叫聲婉轉清脆,非常動聽,因此就成了百鳥中的歌王,畫眉嶺由此而得名,后來由于這里風景別致,成了各族青年男女對歌談情的理想場所。
朋友們,現在我們所到之處就是馬纓林了,馬纓林是馬纓杜鵑最集中的地方。傳說這里的煤炭都靠馬馱出去,馬幫從這里的林中穿過,不小心把頭上的紅纓抖落在這里,后來就變成了這些紅如炭火的杜鵑花,就形成了現在的獨特景觀。
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來走進了普底景區。各位朋友,如詩如畫的云臺嶺到了,如果遇到下細毛雨的時候,這里的杜鵑花完全籠罩在煙云之中,若隱若現,有一種朦朧的感覺,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朋友們大家快看吧,那是粉團杜鵑,銀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近觀像白鶴戲水,遠看如云海翻騰;再看那邊的紅杜鵑,花紅似火、分外熱烈花、花團錦簇、光彩艷麗、恍若仙境。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久負盛名的奢香嶺,是為了紀念奢香和靄翠的結親與表彰奢香功績的象征。接下來我們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普底景區最為傳神的景之一—醉九牛,因傳說在遙遠的過去,曾有九頭牛曾醉倒在這迷人的杜鵑林中而得名。在這里大家可以盡情的體會醉九牛的獨特與神奇。朋友們,現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路就是“五彩路”了,這條路原來名叫“五叉路”,因為有五條路可以通過花區,后來人們發現盛花季節,五條路上落英繽紛,非常美麗,就將“五叉路”改為“五彩路”。
親愛的朋友們,走完五彩路呢,就為我們此次的行程劃上了圓滿的句號,百里杜鵑的美不一而足,需要用您的慧眼去探索,用你的心靈去感受。在行程中,我如果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還望各位諒解。希望以后能再度和各位朋友重逢在這美好的季節,最后真心祝愿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
百里杜鵑風景區導游詞范文 篇2
百里杜鵑被譽為“地球彩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花區綿延50公里,寬1—5公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已查明有水紅杜鵑、露珠杜鵑等41個品種,素有“杜鵑王國”、“世界天然大花園”諸多美譽。她既是覽略百里爛漫杜鵑,洗盡都市纖塵的“花之天堂,心之曠野”,也是體味烏蒙原生態民族文化風情、探幽攬勝的“杜鵑花花鄉、彝疆古城”。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凝香臺。這里為什么叫凝香臺呢?因為每到杜鵑花盛開時,花瓣就會飄落步行道上,你就會有“花落知多少”的感嘆。踏著花瓣,清香四溢,惹人心醉。所以這里就叫凝香臺。現在我提一個問題,看有誰能回答,大家知道杜鵑花是彝花,請問彝族稱杜鵑花叫什么花?杜鵑花,民族的花,英雄的花,彝族人民心目中的圣花,彝族同胞稱之為“索瑪花”。大家還記得有這樣一首歌嗎?歌詞中有這么一句,“索瑪花兒一朵朵,紅軍從咱家鄉過”,索瑪花就是杜鵑花。
大家往周圍看看,數一數有多少品種。這里是金坡景區開發得最早的景點之一,可以說是百里杜鵑的.精彩之地。有游客曾嘆道:“走遍杜鵑山,金坡最奇觀”。這里的杜鵑花品種繁多,開得五彩繽紛,引得天上的仙女都要偷偷下凡賞花,與花叢中的姑娘對歌跳舞。因此,這里就成為每年彝族的花節、苗族的跳坡節的理想場所,也是男女青年相親的好場所。每到節日,身穿五顏六色的彝家、苗家姑娘及英俊的小伙子們在花間翩翩起舞,用歌舞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有意愿在這里相親的小伙、姑娘,你就留下來,參加他們歌舞,帶一個回去。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景區最為傳神的景點之一—醉九牛,這個名字來源于一個動人的傳說,據《南蠻史》記載:明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維護西南邊陲的安寧,進見朱元璋的貢品中,就有九頭水西壯牛,但是當走到這里,不肯走了,為什么呢?那就是被色彩艷麗的杜鵑花迷住了,醉倒杜鵑花林中。奢香稟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對奢香說,就把那里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其實傳說終歸是傳說,在“醉九牛”這個地方,當地的地名叫“九牛寨”,彝家人稱為“舉力寨”,也就是彝族人的寨子的意思。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有的,反正歷史很遠很遠。九牛寨、醉九牛之間肯定有不可分割的聯系,這就有待我們有興趣的朋友去探秘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又要更大家說再見了,希望我能給各位留下一個永久的美好回憶!美麗的百里杜鵑,它是天然的氧吧、綠色的仙境和鮮花的海洋。她像一位遠古的從朦朧中走來的彝家少女,帶著濃濃的原始的美,留給大家美的回憶。
百里杜鵑風景區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游客朋友,“最美貴州,活力畢節!”歡迎大家來到畢節百里杜鵑游覽觀光。畢節百里杜鵑位于貴陽市城西北部,處于大方縣和齡西縣的交界處,距離貴陽市區大約是150千米。百里杜鵑是呈半圓形分布,總的面積大約是600余平方千米,是有名的地球彩帶、杜鵑王國、養身福地、清涼世界。百里杜鵑不僅是貴州省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同時也是我國目前查明最大的天然原生杜鵑林帶。20__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百里杜鵑是有名的杜鵑王國。杜鵑花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名花和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白居易曾經就杜鵑花比作美麗的西施,贊美道,“花中此物是西施”。觀賞“花中皇后”牡丹,大家可能會想到河南的洛陽,山東的菏澤;如果要好好欣賞“花中西施”杜鵑,畢節的百里杜鵑或許就是唯一的答案了。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杜鵑花的種類大約有5屬27種,然而我們這小小的百里杜鵑就占據了4屬23種。其中杜鵑花數量最多的就是映山紅、馬纓杜鵑、露珠杜鵑和水紅杜鵑。百里杜鵑的花色有鮮紅、粉紅、紫色、金黃、淡黃、雪白、淡白、淡綠等10種。所以每到暮春時節,各種杜鵑花先后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色彩繽紛。最為奇特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若干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壯觀的可達7種之多。因此人們就形象地把這里稱為“地球彩帶”,“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
各位游客朋友,百里杜鵑屬于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所以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11.8℃,所以當“你在南方的烈日里酷熱難耐,我在畢節的百里享受著涼風”。百里杜鵑還是有名的避暑去處,清涼之地。在這里有著真山真水、飛瀑流泉,平均海拔大約1700多米,其中森林覆蓋率已經高達79.8%,這里是有名的養生福地,清心洗肺的“天然大氧吧”。那么到底什么時候才是觀賞杜鵑的最好時節能呢?答案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時間,也就是每年的3月到5月。大家可以看到這里艷如云霞的紅杜昌鳥,潔白如雪的白杜鵑。在當地我們還有盛大的杜鵑花節。從1992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有將近25年的歷史了。每年這段期間,無論是在“觀花臺”里還是“數花峰”上,無論是在“醉九牛”里還是在“五彩路”邊,都是游客們的贊美聲音。那么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步入景區觀賞吧!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當地有名的古道遺跡。古道遺跡是奢香夫人主持修建的工程之一,所以又被人們叫作“奢香道”。這條古道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間,至今已有將近500多年的歷史,從這里連通了奢香“龍場九驛”的水西驛站。據說,奢香夫人曾經查巡九驛干道竣工時經過水西驛站,她了解到這個地方彝族百姓因交通不便而飽受其苦,所以就和當地彝族百姓一起開鑿這條道路。這條古道上,巖石嶙峋,坡坎陡峭,所以修路十分艱難。他們硬是用鐵錘、鐵鉆敲鑿,人背肩抬,最后僅僅只花費半年時間就修成了這條古道。為感謝奢香,懷念奢香,地方人民稱這條路為“奢香道”。彝族人民傳承贊評古道:“誰能修路通彝鄉,造福民族記奢香,鋪出豐衣足食路,女流更比男兒強。”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尊雕像,就是當地有名的杜鵑花神了。杜鵑花神,當地人又把她叫作瑪依魯。遠古時期,世上的人只剩下神王支戛阿魯。為了讓他繁衍子嗣,上天就派瑪依魯下凡,給他當妻子,繁衍后代。之后上天又要召回瑪依魯,她十分不舍,為了讓子孫們隨時都能與她見面,就變成了杜鵑花。所以現在彝族人就把杜鵑花叫作瑪依魯。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花神的雕塑,塑像高9米,慈祥端莊地站在高高的蓮臺上。每到開花的時候,看見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彝山的人們就會想起杜鵑花神。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彝族人民祭祀花神的主題園了!每年三月索瑪花(杜鵑花的彝語名)開的時候,居住在開滿索瑪花山里的彝族兒女都要進行大型的祭花神儀式,祭花神當天的凌晨,彝家會選派九位美麗的姑娘。這些被選中的姑娘們要身著艷服,凈面洗手,然后上山采集九朵顏色不同的杜鵑花,插入花神前面的一個瓶內,寓意瑪依魯花神顯靈登位。在這里人們還會擺放好豬、牛、羊祭祀供品,香紙禮炮。祭祀隊伍浩蕩入列,由畢摩誦讀祭祀經文,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葬家兒女們身穿節日的盛裝,虔誠地跟在畢摩的身后載歌載舞,感激著索瑪花為彝家兒女帶來的春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