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風景導游詞(精選3篇)
四川風景導游詞 篇1
游客們:
丹道,今天我是你的導游。現在我們要去大熊貓基地。
我們先去熊貓別墅吧,但是去之前,為了不讓你迷路,我們補一句口號:“丹導最美,熊貓珍貴!”好吧,我們走!
這是熊貓吃的箭竹。哇!游客們看,熊貓在吃竹子,另一只在跳舞,好像在歡迎我們!來吧,我們進去吧,哈哈,看那只胖胖的熊貓,它抱著竹子在睡覺!
小朋友注意:不能把玩具槍對著熊貓。好了,看來大家都有點餓了。讓我請你吃熊貓午餐。
飯吃飽了,大熊貓也看到了。讓我們去看小熊貓吧。這是月亮產房,迎接我們的是可愛的胖乎乎的熊貓。快看!這一只在睡覺,這兩只在玩……游客們,告訴你們,剛出生的熊貓只有老鼠那么大!他們睡在柔軟涼爽舒適的地方!
告訴你為什么熊貓眼這么黑。從前,有一個小女孩看到一只熊貓和一只豹子打架。她知道可愛的熊貓打不過豹子,就讓豹子自己吃了,熊貓得救了。熊貓非常感動,召集了所有的熊貓為她的葬禮做準備。那一天,所有的熊貓都流淚了。他們用黑紗擦了擦眼睛,于是眼睛變黑了。哈哈,不過這只是傳說!
好了,這次旅行結束了,喊我們的口號“丹道最美,熊貓珍貴!”拜拜!
四川風景導游詞 篇2
美麗的華鎣山旅游區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華鎣市境內,距成都300余公里,巍峨華鎣山脈縱橫500余公里,橫亙于川渝兩地15個市、區境內,它氣勢恢宏,景象壯觀。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老先生由衷地稱贊華鎣山為“天下第一雄山”。整個景區面積20平方公里,距小平故里36公里。以蒼翠茂密的山林為環境基調,以秀麗的喀斯特石林、天坑溶洞、茂林修竹、華鎣山游擊隊遺址于一體,年平均氣溫12-22℃。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其景觀特點集中概括為“峰奇、石怪、山綠、谷幽”,并呈現出“春綠、夏蔭、秋紅、冬白”的四季變化。游人所至的高登寶頂海拔1704米,是景區內的最高峰。據《華鎣山志》記載,“雪積巔頂,遠望如瓊瑤撒地,晶玉鋪山,故名華鎣山”。
景區絢麗的自然風光,其景點可集中概括為:兩林、兩海、兩美景。兩林指石林、杉林;兩海指云海、竹海;兩美景指積雪、日出。每個景點都別具一格,各具特色。本景區終年風景如畫,被譽為“山中蓬萊”,本景區的特級景點“天然大盆景”、“雙槍老太婆打靶場”、“妙筆生花”、“黃龍吐翠”、“千年一吻”等等景點,同時更有經“瘦身之道”、“千佛云游”、“愛之小屋”、“生命之根”特級景點過“千年古道”然后到華鎣山脈最高峰,1704米的高登寶頂。
在特級景點“萬獅朝圣”觀景臺觀賞萬獅朝圣風水寶地圣景。在這里大家可以看到八百里華鎣群峰層層迭峰,峰峰秀美,遠看如萬頭雄獅向我們主峰涌來,在古書《山海經》上記載“巴國東部有一靈山勝地,有如萬獅朝圣,聚天地之靈氣,按照民間的說法,這就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不僅如此,以前只能在峨眉山看到四大奇觀,在華鎣山高登寶頂同樣也能看到。還多了“雨霧與積雪”,就構成了華鎣山罕見的“六絕”。高登寶頂為華鎣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川東地區的最高峰。傳說高登寶頂是普賢王菩薩修煉成佛的第一道場,是四川兩大佛教圣地之一。在唐朝最盛興時,華鎣山寺廟就有三十二座之多,比四大名山峨眉山還多了四座。素有“東朝華鎣,西朝峨眉”之說。
(二)主要景點介紹
(1)高登寶頂
華鎣山脈最高峰1704米(海拔)的“高登寶頂”素來就是普賢王菩薩得道成佛的第一道場,而聞名川渝各地。從古至今華鎣“高登寶頂”的“六絕”、“十勝景”更是聞名于世。
(2)華鎣山雨霧
華鎣山高登寶頂地處川東渝西北,奇峰怪石,山的四周懸崖峭壁,深谷幽澗,地勢險要,其間山峰峻秀,山上茂林修竹,山花爛漫,古天然野茶林,就有上千畝之多,樹齡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樹比比皆是,就是這一天然的屏障攔阻了渝地重慶大片地方的季風曖流北上,使風中的水蒸氣在此聚結,從而形成了山中的一道絕色美景。“華鎣云霧甲天下”。在高登寶頂是常年云霧圍繞,歷來華鎣山就是一座神秘的山,能見高登寶頂實屬有緣。
這里的雨霧是乍起乍落,一天變化無常,常是相隔十米不同天,據古人講,高登寶頂的云霧為普賢王菩薩的智慧甘露,沾上的人是有大智慧和吉祥如意的。就是這奇特的美景,才有了雙槍老太婆在華鎣山戰斗四年之久而且是百戰百勝的原因。數十次的圍剿都因云霧和地勢的險要而以失敗而告終。這獨特的美景氣候也使華鎣山成為川渝兩地盛夏休閑避暑的著名旅游圣地。
(3)積雪冰花
據《華鎣山志》記載:“雪積顛頂,遠望猶如瓊瑤灑地,晶玉鋪山,故名華銀山。”后改為“華鎣山”。每年華鎣山的積雪冰花長四個月之久。當每年的11月中旬過后,華鎣山的雪霜就開始了。每場雪霜過后,那似冰非冰,是霜非霜,迎風怒放,千姿百態。像似整個森林公園都披上了柔軟的輕紗,大地鋪成了潔白的氈毯,松枝、杉樹、草叢結滿了毛茸茸的冰掛。
每處石林像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積雪冰花則使石林、大地、林木都結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層,讓萬物驟然間凝聚成了冰的世界。當你置身于華鎣山冰花銀海時,你會被這一切倍感的靜謐和和諧壯美——被這“天人合一”的意境所感動。
(4)地質公園
華鎣山地區,在中生帶(7千萬年前)為四川湖盆的一部分,與古大西洋相連,華鎣山是由于地質作用下經地殼運動,抬升為陸,又受新構造運動中來自東南方的強大壓力,褶皺隆起為山,并發生大斷裂才形成今天的華鎣山脈。在現代時期,華鎣山脈仍在緩慢上升。
華鎣山也是研究川東地區著名的“溶嵴槽谷型”巖溶地貌的經典地。華鎣山地區的地質遺跡均是國內重要的地質景觀。華鎣山構造巖溶地質公園更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統性、完整性、優美性和面積適宜性等特點。現華鎣山也被國家批準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千姿百態的石林是怎么形成的呢?據考證,本地區石林在距今2.8億年前的二迭系,我國南方發生了地球歷史上最為廣泛的一次海侵,華鎣山石林地質景區為海洋,沉積了厚達400—600米的石灰巖,地質學家將它命名為“茅口組灰巖(P1m)”,今天見到的華鎣山石林的巖石就是這種石灰巖,其中保存著珊瑚、腕足類和蜒科類化石,而且殼質變得愈加硬實,腕足類還長有殼刺,這樣它能適應生存競爭的考驗,同時也經得起惡浪蕩激。
二迭紀中期,發生了一次重大地質事件,四川西部發生巖漿噴溢,華鎣山受到影響,也小規模噴溢出一千多攝氏度的熔巖流來,熔巖厚達50余米。地質學家將它命名為玄武巖(P2β),現已成為華鎣山的重要礦產資源。而石林是在巨大地質構造及雨水、地下水等溶燭、沖刷和風化下,經過幾千萬年才形成巖溶地質地貌。簡單來說,石林就是經風化溶蝕的石灰石殘留巖體而形成。
而這種地貌就屬于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是歐洲巴爾干半島的一個地名,那里是石灰巖分布區,因石灰巖的溶蝕和侵蝕形成各種奇特的地形。后來,科學家們便借用“喀斯特”一詞來稱呼因巖石的化學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質作用和地貌現象。
(5)植物王國基因寶庫
華鎣山旅游區已被評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6%,華鎣市森林覆蓋率達48%。年均降雨量最高1800毫米,最低1280毫米,年均日照時間為1200小時,景區屬于非常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珍稀植物達:3門,81科,304種。
四川風景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您們好!歡迎您乘坐旅游觀光車,進入峨眉山風景區。首先讓我代表峨眉山管委會向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呢,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叫__,是峨眉山管委會導游管理站的一名導游,坐在我旁邊的師傅姓x,是一位具有多年景區行車經驗的駕駛員。我們將竭盡所能為大家服務,同時也希望得到您們的協助與配合。在進入景區以前,請允許我提醒一下大家,請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由于山高彎道多,請把握扶手,注意行車安全;觀光車內禁止吸煙,并請保持車廂內的清潔衛生。需要丟棄的垃圾請先用塑料袋裝好,等下車后投放到指定地點。如有暈車的游客,我這里有衛生袋可以供您使用。
前面是"天下名山"牌坊,它早建于1958年,1994年重建,坊額上"天下名山"四個大字,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手書,另一面是原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手書"佛教圣地",整座牌坊古樸典雅,氣勢恢宏。走過牌坊,我們就進入峨眉山景區了。
從這里開始,觀光車進入景區后山的公路,到終點雷洞坪車場共52公里,大約需要2個小時。我就利用這個時間向大家介紹一下峨眉山的概況。
峨眉山地處四川省西南部,距成都154公里,距樂山38公里,系邛崍山脈北嶺南支,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境內群峰挺秀,山色綺麗,具有"雄"、"秀"、,"奇"、"險"、"幽"的特色。尤以"秀甲九州"聞名古今,以"峨眉天下秀"與"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雄""三峽天下險"并稱巴蜀四大風景名勝。峨眉山又是著名的佛教勝地,被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與山西的五臺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并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因此,我們說峨眉山是一個集秀麗的自然風光與悠久的佛教文化為一體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1983年,國務院公布為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0年入選"中國旅游勝地40佳"。1996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近幾年峨眉山還獲得全國文明山、衛生山、安全山的榮譽。峨眉山市也成為中國十大旅游城市之一。
現在,請讓我向大家講述峨眉山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一、神奇的地質博物館
是誰造就峨眉山偉岸的身軀,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峨眉山是由四位仙女變成的四座山峰。傳說在很早以前,峨眉山縣城西邊有一座寺廟。有一年,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畫家,這畫家和寺里的一位和尚交情很好。有一天,風和日麗,綠柳低垂,畫家就去邀請和尚到樂山烏尤寺去玩。和尚想了一下說:"這里離樂山有幾十里路,來回要一天的時間,算了,我不去"。畫家見和尚不去,只好自己去了。但不到半天功夫畫家就回來了。還帶了烏龍寺的畫送給和尚。和尚自幼喜愛字畫,心里非常高興。但他又感到奇怪,為什么畫家不到半天就游完烏尤寺回來了?這個謎和尚一直猜不透。過了幾天,畫家來向和尚道別,并付給食宿費,和尚堅持不收。畫家見和尚不愿收錢,心里覺得很過意不去,猛然間想起和尚喜歡畫,于是就拿出筆墨紙硯對和尚說:"你不收錢,我畫幾幅畫送給你"。和尚聽了非常高興,不一會兒,畫家就畫好了四幅畫送給了和尚,因為每一幅畫上都是一位漂亮的女孩,畫家就把這四幅畫題名為《娥眉四女圖》。然后對和尚說:"你把畫放在箱子里等我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拿出來?"。畫家一走,和尚就想,這樣的好畫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掛出來讓大家觀賞呢?于是這四幅畫就掛在客堂里了。
一天,和尚外出回來。忽然看見有四個姑娘在客堂里說笑哩。和尚一看四個姑娘非常面熟,就問:"你們幾個姑娘是來游廟還是拜佛的針四個姑娘并不答話,只是笑著往外面跑。這時,和尚忽然發現墻壁上四幅畫的女孩不見了,他一下就想起來了,原來跑出去的四位姑娘就是畫上的,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三個姐姐年紀大一點,她們跑得快,留下了四妹一個落在后面。這時和尚己經追上了四妹,抓住了她的裙角,要拖她回去,四妹大喊"姐姐們快來救我",三個姐姐聽到喊聲,回頭一看,見和尚抓住妹妹裙角不放,就生氣地說:"這老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為隔得遠,只聽到"不害羞"這三個字,以為姐姐在罵她,羞得滿臉通紅,無地自容,便立刻變成了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見了姑娘,眼前出現了一座山峰,心想變成了山我也不能放你走,一定要在旁邊守著你。三個姐姐回頭不見了四妹,也不愿意拋下她,于是相繼就又變成了三座山峰,后來人們把大姐變的山峰叫大峨山,二姐變的叫二峨山,三姐變的叫三峨山、四妹變的就叫四峨山,把女字的"娥"改為山字的"峨"。
民間傳說當然不足為憑,而近現代地質學家為我們解開了這玄奧的謎底:峨眉地區幾億年前還是一片澤國水鄉,大約距今6千萬年左右,強烈地殼運動震撼了峨眉大地,把地下沉積物抬出海面,同時受到擠壓變形和斷裂的影響,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斷裂組成的復背斜地質構造,東部下降為峨眉平原,西部上升成氣勢巍峨的峨眉山。地質學家說中國地質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峨眉山地質構造的輪廓,新構造期的喜馬拉雅山運動及其伴隨的青藏高原的強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壯麗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層從前寒武紀以來,除缺乏中、晚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沉積外,其余各時代地層均有沉積。峨眉山獨特的地質特征,為各種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地貌自然景觀的形成創造了先決條件。
大家請注意看左前方這塊石碑,這里是峨眉山的入口處"龍門洞",這一帶的巖體是極為寶貴的地質標本,這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64年7月命令峨眉縣人民政府把這一帶劃為"地質剖面保護點"而立的。
1984年,在中國主持召開的青藏高原地質國際討論會上,將龍門洞進口處至挖斷山止共1.5公里的古沉積物環境地質剖面定為國際地質旅游點,每年平均有成千的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來此考察或現場教學。
二、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歷代名人學士贊辭很多。清代詩人譚鐘岳將峨眉佳景概為十景:"金頂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峰晴云、圣積晚鐘"。其實峨眉山佳景何止10處,只要你細心體察,就會看出峨眉山是以其"雄"、"秀"、"奇"、"險"、"幽"的自然風光在祖國名山大川中獨樹一幟。它海拔3099米,在川西南平壩上,子然獨立,氣宇軒昂,聳立天際,登上山頂,極目遠眺,但見山陵起伏,江河如帶,原野空闊,沃地千里,令人心懷開朗,神馳氣壯,這是"雄"的特色;全山重巒疊嶂,千嶺萬壑,佳木繁蔭,郁郁蔥蔥,呈藍露翠,這是"秀"的特色;每當云海茫茫,金頂俯視,則霓彩攝身,霞光護體,入夜則磷燈萬點,閃爍迷離,不時有驚濤響于幽壑,雷霞動于崖底,這是"奇"的特色;山中到處有懸崖絕壁,高者達七百余米,游山大道或筑于半崖之上或辟于絕壁之間,拾級而登,坡有鉆天之號,穿谷而前,天有一線之名,這是"險"的特色;山中有許多深邃的巖洞和如練的飛瀑,到處是碧翠的深壑,清激的泉流,應和著猿啼蛙噪,鳥唱蟲鳴,寧靜安詳,這是"幽"的特色;此五大特色是許多名山也不能兼備的。一般名山,游人只要登上絕頂,全山之勝,盡收眼底,而峨眉山則不然,峰巒交錯,互為屏障,道路迂回,景物殊異,如不細心觀摩,或無行家指點,便難于認識它那獨特的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