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精選30篇)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導游李,歡迎大家來到樂山大佛觀光游覽。我先說一下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二、要跟隨隊伍,不要亂跑。聽明白了嗎?我們出發吧!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古名佛———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通高七十一米,肩膀的寬度是二十四米,頭的直徑是十米,耳朵有七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是三點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五點六米,頸高三米,指長八點三米,從膝蓋到腳背二十八米,腳的寬度是八點五米,頭上發髻有一千零二十一個。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貞觀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樂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經1200年了。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大佛兩邊的巖石,這種巖石叫紅砂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陰坡上,加之佛體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這樣減少了風雨侵蝕和水流的沖刷,因此巖石風化較緩慢。不僅如此,樂山大佛還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在大佛的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對佛體的浸蝕,可見樂山大佛的設計是非常科學的。
我這個小導游怎么樣啊?同學們,你們也可以當一個小導游,為同學們介紹一處景點。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
來自五海的先生、女士們:
你們好!
歡迎來到樂山大佛,我是這里的導游,我姓張,你們可以親熱的叫我張導游!
好!我們注意了:樂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和國家4A級旅游區。
你們知道它的景區周圍廣多少平方公米里嗎?不知道就聽我說吧!它的景區周圍廣17.88平方公米里!你們說它的景區大不大呀?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山下河爭流、波光云影、沙鷗翔集、帆影點點;看完山下,我們又來看山上吧!山上茂林修竹、朱樓畫檐、丹崖峭壁。
快跟上!快跟上!我們來看大佛。
樂山大佛坐在山的中間,他的頭大約有兩頭大象合起來那么大,身體上部份大約有7層樓那么高,手臂有一顆大樹那么長,大佛把手放在大腿上,大佛的一只腳可以站幾十個大人,佛的長袍大約有8層樓那么長……樂山大佛把腿并好,把手放在腿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座位上,微笑地看著我們。
樂山大佛的景區依區傍水,風光旖旎,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恰似天然畫卷,美不勝收;蚴半A登臨,或游江觀瞻,蕩漾于青山綠水間,浸潤于詩情畫意中,足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服務。今天我將帶領你們來游覽的自然文化遺產之一的樂山大佛。請大家游覽時愛護公共環境,不要亂丟垃圾礦泉水瓶,果皮等,不要亂涂亂畫。謝謝。
好,現在我們就開始游覽吧。歡迎各位到四川樂山大佛景區來觀光旅游,F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寬度是24米,頭的直徑是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發髻有1021個。雖然樂山大佛有著十分完善的保護系統,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特別是新成立以后,政府曾對樂山大佛進行過多次維修,其中工程較大的是1963年的維修。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樂山大佛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樂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筆寶貴遺產。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4
大家好!我叫蔡鈺淳,大家可以叫我蔡導。歡迎大家來到我國世界遺產——樂山大佛。今天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樂山大佛,請多多關照。
你們看,前面就是樂山大佛了。
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大佛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這1021個發髻是用磨光的大石頭鑲嵌上去的。大佛雙耳垂肩,耳長7米,鼻長5。6米,眉毛也長5。6米,嘴和眼睛都是3。3米,頸長3米,肩寬24米,腳面可坐一百人以上。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除了耳朵和鼻梁骨是木頭做的以外,其它則由紅沙巖雕刻而成。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造型莊嚴。樂山大佛于唐玄宗開元初年開工。
佛經中提到,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因此唐朝人特別信奉彌勒佛。當時,匯聚于凌云山麓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每到夏訊時,江水如萬馬奔騰,直搗山壁,時常發生船毀人亡的悲劇。凌云寺僧人釋海通看到這種情形,心中不忍,便決定募款修造彌勒佛大像,想以佛力鎮水,保護來往船只的安全。
關于樂山大佛的介紹講完了,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觀賞,要做到文明游客,不亂扔垃圾,亂涂亂畫。還有要注意安全喲。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5
各位游客:
眼前這座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東岸凌云山棲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時稱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為古彌勒佛的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
海通禪師圓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完工,歷時90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等景觀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51個,耳長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凡游覽的人都稱奇叫絕。
這座大佛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人民《非凡的勇氣》下面請游客自由欣賞,小心路滑。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6
游客們:
大家好,我姓王,你們可以叫我王導游,也可以叫我小王。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我們先到一個墓洞,再到……,最后去看樂山大佛。
瞧!這邊的墓洞邊上有一個一個的小紅孔,大家來摸一下,你們看,我的手指點紅,這一個一個的小紅孔,里面有一層紅粉,這是大自然通過日曬雨淋天然形成的?矗∥覀兘酉聛硪サ牡胤侥?名叫333階梯,以前,有人走這個橋時,有些人沒有停,有些人停下,最后,沒有停的人,現在幾乎都成了:店長、老板、財務部長等等,而沒有一次走過的人,現在大多數都變成:店員、工人、快遞員,助手等等。所以,我要在這里提醒大家,最好一次性走過去,中途不要停,也不要回頭,當然,也可以跑過去。
現在我們將要去的地方是一座寺廟,這里有四大天王,十八羅漢的雕像等等。很久以前有一些財主,他們會用金銀珠寶、首飾和一些很貴重的物品拿來裝在雕像的“肚子里”,這樣佛祖就會幫你完成心愿,享受榮華富貴。
最后,我們要去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原名凌云大佛,是一個西方的大佛,頭上有很多發結,一個發結代表一個人的智慧,足足有180個發結,就代表有180個智慧。樂山大佛的腳有“千年臭佛腳之稱”,因為潮水沒有浸到樂山大佛的腳,所以才有這個稱號,F在可以順著階梯下去觀看,但要注意不要隨便吐口水,不要亂丟垃圾。
游客們,希望你們記住這美好的時光,希望你們下次再過來游玩。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7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王,是成都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接下來我要帶大家參觀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于在四川省樂山市,坐落在岷江、烏衣江、大渡河的三江交匯處。
樂山大佛高71米,肩膀寬24米;大佛頭上有一圈圈頭發,那是石頭雕鑿成的,好像一個個漩渦。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約有兩個大人接起來那么大;耳朵眼兒比碗口還要大,小孩子都能鉆進去;他那大鼻梁猶如高高隆起了一座橋梁;圓圓的臉蛋有鐘樓那么大;又寬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寬;再看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層樓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個人合抱也抱不過來;大佛的腳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腳趾甲上能停兩輛汽車。
樂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是一個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因為當時江水常常淹死坐船路過的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他籌集巨款來修筑樂山大佛。這座大佛是用無數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非常不容易。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一個小時后咱們在這里會合。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8
今天,我們游覽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像,游客們,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對了,它就是四川的樂山大佛。走,隨我去看看吧!
樂山大佛修鑿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匯合處的凌云山的臨江山崖上,與樂山城隔水相望。
游客們,在我們身旁的就是形象生動、氣魄宏偉的樂山大佛。瞧,佛像坐東面西,雙眼似睜似閉。它高71米,僅頭部就有10米寬,雙肩的距離為24米,耳長6米,可藏進幾個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只腳背上竟可站100多人!游客們,還要一點你們可能不知道,佛像的頭頸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統使佛像免受山洪沖蝕。所以它被譽為世界藝術珍品。
現在讓我給大家講講樂山大佛的歷史吧。它從唐代修鑿,人們爬上高山峻嶺,攀登懸崖峭壁,一錘一錘地鑿,一刀一刀地刻,從公元713年至公元803年,整整化了90年的時間才鑿刻完工。佛像經過了1000多年的風霜雨露,至今仍完好無損,安詳端坐。
1956年,樂山大佛被四川省列為重點保護文物,而今,它已和我國其他28處景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好了,介紹完了樂山大佛,就讓我們一起登上凌云山峰,看看這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吧!請不要在佛像上刻字哦。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9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是周導,我可是吉祥在內喲!今天,我們要去看樂山大佛。
請跟著我漫步前行,注意腳下安全!讓我們順著凌云棧道來走吧,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巨大的佛像面前。大佛的眼睛欲睜似閉,神態慈祥。它通高71米,世界上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可并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余人。樂山大佛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位高僧“海通法師”,因見這三江水匯聚之處,常年驚濤拍岸,浪涌潮躍,過往船只無一幸存時,便決定開鑿佛像,欲以此佛像致暴浪為安流。
從遠處看,大佛就像一位皇帝,坐在龍椅上,呼喚船上的士兵打敗敵人,兩旁二位士兵不讓敵人碰到佛像。兩旁的樹為他蓋起了一個乘涼亭,旁邊的葉子輕輕地搖擺著,它的“手”好像在扇風,大佛左側,像一支“綠色軍隊”正在緩緩前進。
你們看,它的嘴微微一笑,好像十分高興,它的耳朵好大,好像在聽大自然的歌唱;大佛的嘴和鼻子像在呼吸,同時也在享受大自然快樂的氣息……長期以來,大佛身上長滿了青苔,像披了一件綠袈裟。你們聽,如果走近一些,它像是一直在誦著“阿彌陀佛”。
樂山大佛不僅是一尊流傳千古的'文物,也是海通法師和那些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和奉獻精神的見證,是我國古代勞動藝術的結晶,F在請大家自由觀賞,文明可貴,破壞可恥,大家不要亂扔垃圾,記住,下午三點見。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0
hi,大家好,我就是你們的導游,我叫鮑佳依,歡迎你們來參觀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的歷史有一千多年了,盡管大佛崖壁上數百種石刻,數千尊造像風化嚴重,但從幸存的部分石刻中,猶能窺見盛唐風貌,其工藝之精妙,堪與甘肅墩煌,洛陽龍門和山西云岡等地的石刻轆美。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峨眉山市東31公里的樂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筑的至唐德宗貞元19年完工,歷時90年。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鳥龍山,巨型臥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盛區范圍,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區的風景,旅游盛地。
謝謝你們來參觀樂山大佛,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1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
歡迎你們來到鉛筆俱樂部,現在,我又歡迎你們來到四川,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我身后的這座高大的山峰——樂山!
去之前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下現在請聽我說一下:“因為,這時山峰,會很危險,所以請小朋友注意不要亂跑,還有請大家看到了大佛,不要太激動得在上面亂涂亂畫,破壞文物,還有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地大小便,如果被保安發現了可是要罰錢哦!到時候,可別說我沒說哦!好了現在就和我一起去登山去看看樂山大佛吧!
現在,大家登山了山頂,一定發現了在我背后有一座佛像,不錯,這就是馳名中外的樂山大佛,這大佛,有71米長。這這里,被人們稱為A4級風景區,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么高的大佛,你們知道是誰建造的嗎?就讓我揭開謎底吧!
相傳,唐朝的時候,貴州有一個和尚叫:海通,他是一位很聰明的和尚,他云游四海,很愿為百姓做好事兒,讓百姓得福。
一年夏天他來到四川嘉州。聽說府城城東凌云山正江水洶涌、波浪滔天,危害生靈。一天,他想去看一看究竟,便攀著巖壁來到凌云山腳。忽見一個壯年男子躺在水邊,一動不動左手拿鉆,右手拿錘。海通看了,馬上把他背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那名男子才慢慢蘇醒過來。
原來那名男子叫石青,是一個石匠,看海通救了自己,就和海通和其他一些勞動人民一起動手,在上面雕刻了在古今中外鼎鼎有名的樂山大佛。
時間如飛,好了我們該下山了,謝謝你們能和我一起去看樂山大佛,聽我講那些事情,你們滿意,我就高興,歡迎你們下次再來,拜拜!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胡瀟宇。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世界最大的石刻坐佛——樂山大佛。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依山而建的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城東。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寬10米,頭上有千余個發髻,頭頂可圍坐百人。大佛耳長7米,耳朵里可容納兩人促膝談心,大佛肩寬24米,一枚指甲就像一只大的圓桌面,而大佛的腳背更是大得讓人吃驚,長10.5米,寬9米,簡直就是一個小廣場!大媽們可以在這兒跳廣場舞。
走近大佛,向上望去,就會發現大佛的頭部和身上有許多小孔,這些小孔有什么作用呢?這些都是暗藏的排水系統,以避免被水沖蝕。
關于樂山大佛,還有個感人的故事。唐朝時,一位名叫海通的和尚,看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海通看到船毀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勢這樣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這巖石山刻造佛像,定能制服水妖,使過往的船只不再受害!彼偌肆ξ锪π掼,前赴后繼經過幾代石匠的辛勤勞動,歷時90年,這座倚山而鑿的大佛終于建成了。
大佛面露慈容,雙耳下垂,兩手平放在膝蓋上,顯得雍容大度,氣魄雄偉。
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多少人間春色,經歷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我們偉大的祖國,名勝古跡絢麗多姿,這些美麗的畫卷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記憶里。下面是大家自由游覽時間,請大家注意安全,保護文物,愛護環境。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3
大家好!我叫蔡鈺淳,大家可以叫我蔡導。歡來到我國世界遺產——樂山大佛。今天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樂山大佛,請多多關照。
你們看,前面就是樂山大佛了。
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大佛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這1021個發髻是用磨光的大石頭鑲嵌上去的。大佛雙耳垂肩,耳長7米,鼻長5.6米,眉毛也長5.6米,嘴和眼睛都是3.3米,頸長3米,肩寬24米,腳面可坐一百人以上。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除了耳朵和鼻梁骨是木頭做的以外,其它則由紅沙巖雕刻而成。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造型莊嚴。樂山大佛于唐玄宗開元初年開工。
佛經中提到,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因此唐朝人特別信奉彌勒佛。當時,匯聚于凌云山麓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每到夏訊時,江水如萬馬奔騰,直搗山壁,時常發生船毀人亡的悲劇。凌云寺僧人釋海通看到這種情形,心中不忍,便決定募款修造彌勒佛大像,想以佛力鎮水,保護來往船只的安全。
關于樂山大佛的介紹講完了,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觀賞,要做到文明游客,不亂扔垃圾,亂涂亂畫。還有要注意安全喲。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歡下次再來。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及貴賓:
歡迎光臨風水寶地凌云山。我是今天的隨行解說員小X。非常榮幸為各位領導講解凌云山的美麗景色以及歷史文化,在今天游覽的行程中,小X將會全程陪同各位領導一起領略凌云山的宗教文化以及他的神秘色彩。
現在車輛正行駛在凌云山旅游區的景觀大道上,現在我將利用行車時間將凌云山景區的基本情況,向各位作簡要的介紹。
凌云山位于南充市高坪區境內的東南面,距市中心10公里,距機場5公里,可進入性較強。景區面積22平方公里,集儒、釋、道三教于一體,乃國內罕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彌陀道場,老君洞天”。傳說太上老君出游,被此地所吸引,在此修煉并留下了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護法;伏曦當年于此仰觀天相,俯察地理,畫下了八卦,從此人類結束了結繩記事時代;唐代無相禪師就在白山寺修煉,開辟了彌陀道場小西天;元末明初太極宗師張三豐,曾在凌云山上修道,并有詩作證。景區周圍的地名—老君,青蓮,觀音橋,小佛,萬家等等,無不暗示著此山的悠久宗教文化歷史。從古至今,每年3月3都有近10萬的信眾前來朝拜。不僅如此,景區內壯觀的現代石窟藝術也令人稱奇。不僅能看到國內最長的臥佛,更能欣賞到世界最高的立佛。
10年前,凌云山曾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荒山。10年后的今天,凌云山成為了引領南充旅游業發展的生力軍,也是南充市打造嘉陵江生態文化旅游精品線的重要景區之一。凌云山旅游開發的決策者們走過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坎坷道路,而景區的整個發展也凝聚著廣大建設者、志愿者以及當地干部群眾辛勤的汗水和智慧。
目前,凌云山景區已經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及四川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5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現在帶大家去參觀世界著名的遺產--樂山大佛。它位于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是依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據說,始鑿于唐開元元年,歷時90余年方建成,其意義是消減水患,造福民眾。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余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頂上的頭發,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家跟我來,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點,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棧道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前幾年,有游客發現它所處的凌云山整體又如一尊碩大無比的臥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游客們,現在我們順著又窄又高的棧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游人像不像小不點?好了,大家跟我來,現在我們到了大佛的腳下。我們抬頭仰望,大佛簡直頂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擺著的照片為什么游人能摸著他的鼻子、臉、耳墜?哦,大家明白嗎?其實,選個好角度,就可以構造出來了!大家跟隨我來,呵呵,摸著大佛的臉了,照張相吧!好了,就地解散拍張照啊!二十分鐘后在這里集中。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6
親愛的游客:
你們好!
歡迎各位來到千年古佛——樂山大佛觀光旅游。好了,游客們,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
接下來,我講一下注意事項,請大家自覺遵守:
1不要在大佛上亂涂亂畫。
2不要亂丟垃圾
3不要一邊吃零食,一邊走。
4不要亂跑,要跟緊隊伍。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大佛。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通高71米。它雄偉壯觀,有人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樂山大佛屹立于此已經1200年了。
現在我請大家看一看,大佛兩側的巖石。這種巖石叫做紅砂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樂山大佛怎么能歷經1200年“風雨不動安如山”呢?這個問題,我來講解一下,首先我們看看大佛所在的位置。大佛處于凌云山西面的陰坡上,加之佛體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佛身處于江彎地段,隱藏于山體之中,減少了風雨侵蝕和水流沖刷,因此巖石風化較緩慢。
樂山大佛溫文爾雅的神情,和藹可親的神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不覺中,我們一天的游覽結束了,走吧!游客們,快上車吧!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7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現在帶大家去參觀世界著名的遺產--樂山大佛。它位于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是依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據說,始鑿于唐開元元年,歷時90余年方建成,其意義是消減水患,造福民眾。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余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頂上的頭發,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家跟我來,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點,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窗。瑮5廊L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前幾年,有游客發現它所處的凌云山整體又如一尊碩大無比的臥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8
游客們,今日我們參觀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坐落在我國四川省西南部,周圍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這三條大江,統稱樂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寬24米;耳朵有7米長,每個耳朵能鉆進去兩個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長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頭的'直徑竟有10米,有5層樓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卻有8.4米長,不要說與大佛比,就是個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蓋到腳背總長28米,腳寬8.5米,如果人挨人站著,它的每只腳能夠站100多人呢!樂山大佛頭上的發髻有1021個。人們說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能夠計算一下,樂山大佛已經矗立在這1200多年了!
樂山大佛兩側的巖石叫做紅砂巖,是一種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為它的位置處于凌云山西面陰坡處,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
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當時,岷江水勢洶涌,常常淹死過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籌集巨款,修筑樂山大佛,愿它能抵住這洶涌的江水。當時,一名財主想得到這筆巨款,當海通明白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對財主說:我寧愿把我的眼珠挖下來,也不會給你這筆錢。他見財主不信,便用雙手挖下了自我的眼珠。財主見了,嚇得魂飛魄散,這才打消了念頭。過后,海通又號召了很多人來修筑樂山大佛。就這樣,人們一錘錘地修造了90年,樂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日的介紹就到那里了,期望我的介紹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19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大家的導游,我叫王乾穎,大家也可以稱我為王導,F在我們來到的是樂山大佛風景區,樂山大佛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它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貞元十九年803年,花了大約九十年時間,F在我重點介紹凌云寺和大佛的創始人海通禪師自剜雙目啟建的故事。
我現在為大家介紹凌云寺。凌云寺據有濃郁的文化,凌云寺寺宇軒昂,蒼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士墨跡、碑刻眾多。有歷史悠久的珍貴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詩文、石刻、佛龕、碑刻350余通,古今楹聯150余副。頭每年接待游客眾多,信眾百萬余人,香火十分旺盛。
接下來我再介紹海通禪師自剜雙木啟建的故事:一日,嘉州郡守聽說海通手里有一大筆錢款,就帶了一大批隨從前來討要。海通面對威脅,毫不畏懼,斷然拒絕了,他斬釘截鐵地說:“自目可剜,佛帳難得!”海通的高傲和輕蔑激怒了貪財如命的郡守,郡守惱羞成怒的說:“那你就剜出來看看!边@時海通就剜出了自己的眼珠,放入到一個銅盤,拿到郡守面前?な仡D時大驚失色,嚇的魂不附體,倉惶逃下山去。
現在我們游覽完了樂山大佛,各位游客就要回到酒店了,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一個愉快的心情!我相信,我們還會有緣相見的!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0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樂山游玩。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志。今天就由我帶著大家游美麗、雄偉的樂山大佛。請大家在游玩時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文明瀏覽。
先坐車來到峨媚山風景區,你將會看到一個華麗的大門,往前走這里有一個大大的池子俗稱“平安池”,如果大家向里面扔錢,可以平平安安。過了平安池就到了“龍吐水”,傳說這里有里有一條龍,為了不讓村子被洪水沖走,每當洪水來的時候,它就一口氣將洪水全喝完,讓這里的村民免受洪水災害。
進入小門,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佛,你瞧!它依山而建,很有氣勢。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余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他是多么高大莊嚴啊!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我們開心的時光結束了,希玩得開心,如果大家喜歡我個導游就給我五星好評吧!歡下次還來游玩。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1
各位小朋友、先生、女士們大家好!
今天我就帶著大家去玩。
在四川省西南部,有一條從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岷江水流湍急,不濤洶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過往的行人。傳說在1200多年前,有個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護航船的安全,于是發起修造一座大佛。從那時起,無數石匠在樂山岷江岸邊的石壁上一鑿鑿、一錘錘,整整橋大了90年,終于鑿出了一座大石佛。這就是我國最大的石佛——樂山大佛。
這座頭頂藍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過去,都是那么凜然不可侵犯。越是在江風呼叫、江水咆哮的時候,大佛越能顯出它的威嚴,似乎天塌下來他都能擎得起。
樂山大佛身高71米,頭長14。7米,眼睛長3。3,垂著兩只長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里都可以鉆進兩個人。斜披垂掛的衣衫下,露出兩只大腳,腳寬8。5米。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坐在她的大腳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來人。樂山大佛背山面水,魏巍端坐。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我的解說完了,希望大家能到樂山大佛來玩,謝謝大家。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2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巨形臥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像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于明末的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可以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3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今天我將帶領你們來游覽中國的自然文化遺產之一的樂山大佛。請大家游覽時愛護公共環境,不要亂丟垃圾礦泉水瓶,果皮等,不要亂涂亂畫。謝謝。
好,現在我們就開始游覽吧。歡迎各位到四川樂山大佛景區來觀光旅游。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寬度是24米,頭的直徑是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發髻有l021個。雖然樂山大佛有著十分完善的保護系統,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曾對樂山大佛進行過多次維修,其中工程較大的是1963年的維修。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樂山大佛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樂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筆寶貴遺產。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王勝宇,大家可以叫我王導。之后咱們就是同一臺車上的人了。請多關照!薄扒疲瑯飞酱蠓鸬搅!
樂山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這1021個發髻是用磨光的大石頭鑲嵌上去的。大佛雙耳垂肩,耳長7米,鼻長5.6米,眉毛也長5。6米,嘴和眼睛都是3.3米,頸長3米,肩寬24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除耳朵和鼻梁骨是木頭做的以外,其它則由紅沙巖雕刻而成。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造型莊嚴。樂山大佛于唐玄宗開元初年開工。
據說,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每年夏汛,灌水真搗山壁,經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慘劇。海通禪師見此決定憑著懸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的法力,減少水勢,永鎮風濤。于是,海通禪師走遍大江募化錢財,開鑿大佛。佛像動工后,地方官吏索取經費,海通嚴詞拒絕道:“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地方官不信,嚇海通禪師要試一下。沒想到海通禪師捧著盆子要剜目。“吏大驚,奔走祈悔!
“好了,今天的樂山大佛之旅就要結束了,在船上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拍照,之后我們要坐車去機場坐飛機回家了。再見,歡迎再來樂山。我先與各位道別了!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5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們將要游覽的是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是非常有名的旅游重地,游覽時,請大家自己保持它的清潔。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樂山大佛風景區,在我們的`正前方就是居世聞名的千年古拂——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樂山大佛是我國馳名中外的自然文化遺產,端坐在樂山坡東凌云山上,再下來,差不多有義幢二十幾層樓高,大佛區的能度就有這石米,可圍坐100多人,它面對岷江,款江,大渡江這三處江,西空峨眉山,依山西壘,雄偉莊嚴,難偉莊嚴,難怪人們稱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樂山大佛的兩側的巖石。這種巖石叫紅砂巖,容易風化。課樂山大佛為什么能歷經1200年風雨不動山比呢?是因為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頭發上的第四層,九層,18層各有一條排大道,可見樂山大佛的設計是很科學的。
我們已經來到大佛腳下,請大家抬起頭來仰視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壯觀。各位游客還可以仔細看看最近才發現的位于大佛心臟部位的小佛頭像……
好,請大家在這里自由參觀,參觀完請在門口集中!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6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王,就是成都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接下來我要帶大家參觀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于在四川省樂山市,坐落在岷江、烏衣江、大渡河的三江交匯處。
樂山大佛高71米,肩膀寬24米;大佛頭上有一圈圈頭發,那就是石頭雕鑿成的,好像一個個漩渦。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約有兩個大人接起來那么大;耳朵眼兒比碗口還要大,小孩子都能鉆進去;他那大鼻梁猶如高高隆起了一座橋梁;圓圓的臉蛋有鐘樓那么大;又寬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寬;再看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層樓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個人合抱也抱不過來;大佛的腳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腳趾甲上能停兩輛汽車。
樂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就是一個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因為當時江水常常淹死坐船路過的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他籌集巨款來修筑樂山大佛。這座大佛就是用無數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非常不容易。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7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很高興今天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張原溥,大家可以叫我張導。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會成都約150公里,位于岷江、青衣江和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佛像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下,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前后歷經90年時間才修建完成。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莊嚴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背可圍坐百人以上。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雙耳和頭顱后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得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18層螺髻中,第四層、九層、十八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褶也有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的水溝,與右臂后側水溝相連。兩耳和胸部有洞穴,組成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防風系統。
游客們,我先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漫步欣賞。注意在游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涂亂畫,愛護樂山大佛這一寶貴的世界遺產。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8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要去樂山大佛。我的名字叫楊泓健。大家可以叫我楊導。
大家看!樂山大佛多大!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傳說從前有個叫海通的和尚,看見大渡河流處,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于是,就召集了很多石匠,把樂山大佛建起來。樂山大佛建起來后,海通有了很多錢,于是嘉州的一個官吏來逼海通給錢,海通就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可見海通多么尊敬佛!
大家看,樂山大佛只好的風平浪靜的湖,高大雄偉的樂山大佛,讓人感到一種好像樂山大佛就在對岸看著你的感覺。
樂山大佛還很神奇,跟真的佛一樣。樂山大佛再現難得一見的神秘光環佛光。烏云還未褪去的樂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現日暈現象,剛剛升起的太陽四周閃現出一個直徑約300米、內紅外紫的五彩光環,色彩時明時暗。千年難遇萬人爭睹。11時許光環開始散發出耀眼強光,來自四海的游客無不贊嘆這一天下奇觀。不少人雙手合十,閉目祈愿,紛紛慶幸大佛之旅帶來的吉祥。中午時分佛光慢慢淡化、散去。整個佛光現象持續了3個多小時。
今天的游覽到此為止,請各位上車去吃午餐。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29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現在,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樂山大佛吧。
各位游客,眼前這座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東岸凌云山棲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時稱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為古彌勒佛的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XX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禪師圓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XX年)完工,歷時90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等景觀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51個,耳長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凡游覽的人都稱奇叫絕。
這座大佛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人民《非凡的勇氣》下面請游客自由欣賞,小心路滑。
樂山大佛導游詞450字左右 篇30
四川樂山大佛導游詞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20年),完成于貞元十九年(820年),歷時約九十年。
樂山大佛和凌云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于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北距成都160余公里。它是依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大佛,始鑿于唐開元元年(公元720年),歷時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20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禪師圓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20年(公元820年)完工,歷時90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等景觀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51個,耳長6.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9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上千尊石刻塑像,宛然匯集成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