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導游詞(精選6篇)
秀峰導游詞 篇1
游廬山秀峰 湖北省黃梅縣黃梅縣小池鎮一小403班羅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唐代詩人李白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句。我向望了很久,今天爸爸媽媽終于可以帶我到廬山秀峰旅游了。廬山的山道像條長龍似的在歡迎我們,山道兩旁的樹陰差不多遮住太陽光,不時漏下一個一個的光圈子像和我們捉迷藏似的,多么迷人啊!我們順著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石道逐級而上,不一會我們來到龍潭,許多游人在潭里劃著小船,悠閑蕩漾,米芾勒于潭旁巨大上的“第一山”。“青玉峽”摩崖大字,雄強勁逸,渾厚挺拔,宋代南康守朱端章的“廬山”兩字,氣勢恢宏,“山”字每豎均可容一人臥睡,游人至此,都喜歡以身臥量,寓意身在此山中。龍潭入口處,有“龍”。“虎”兩字“盤踞”似坐昭示著青玉峽那端急的泉流,如龍騰虎躍一般威猛。我們又接著山間小路往上爬,剛過觀瀑亭,突然聽見轟轟隆隆的聲響,似千軍吶喊似萬馬奔騰,只見一條瀑布直瀉而下,就像許多閃光的白玉練子合在一起,懸掛在崖上,隨風飄蕩。我們又開始攀登了。終于來到山崖下。陡立的峭壁,好像有誰用巨斧砍去了一半,直上直下像一面鏡子。粗數十圍的大瀑布,像條發瘋的銀龍,直搗潭心,水聲轟轟,激蕩起陣陣狂風,噴迸出如雹的急雨,這就是李白筆下“飛流直下三干尺”的瀑布水。這次廬山一游使我感受到祖國的山山水水的美麗。
秀峰導游詞 篇2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游桂林的導游,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鍛煉的機會,我會盡自己的所有能力為你們講解的。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這一帶的山有個特點,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邊,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郁,各不相連。
我們在桂林市的中心,這邊有一座危峰。它叫獨秀峰,奇峰突起,猶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稱為“南天一柱”
接下來,我帶領大家乘著木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嗎?對,漓江的水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動;漓江的水還特別的綠,綠的簡直可以與無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請看,這個景點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這個象山又叫象鼻山,因為它酷似一只正在江邊飲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長鼻,與其山體現成了圓圓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這是駱駝山,關于它的美麗傳說下次告訴您吧,
好,今天我帶大家就游覽到這,歡迎大家來桂林,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秀峰導游詞 篇3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唐代詩人李白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句。我向望了很久,今天爸爸媽媽終于可以帶我到廬山秀峰旅游了。
廬山的山道像條長龍似的在歡迎我們,山道兩旁的樹陰差不多遮住太陽光,不時漏下一個一個的光圈子像和我們捉迷藏似的,多么迷人啊!我們順著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石道逐級而上,不一會我們來到龍潭,許多游人在潭里劃著小船,悠閑蕩漾,米芾勒于潭旁巨大上的“第一山”。“青玉峽”摩崖大字,雄強勁逸,渾厚挺拔,宋代南康守朱端章的“廬山”兩字,氣勢恢宏,“山”字每豎均可容一人臥睡,游人至此,都喜歡以身臥量,寓意身在此山中。龍潭入口處,有“龍”。“虎”兩字“盤踞”似坐昭示著青玉峽那端急的泉流,如龍騰虎躍一般威猛。
我們又接著山間小路往上爬,剛過觀瀑亭,突然聽見轟轟隆隆的聲響,似千軍吶喊似萬馬奔騰,只見一條瀑布直瀉而下,就像許多閃光的白玉練子合在一起,懸掛在崖上,隨風飄蕩。我們又開始攀登了。終于來到山崖下。陡立的峭壁,好像有誰用巨斧砍去了一半,直上直下像一面鏡子。粗數十圍的大瀑布,像條發瘋的銀龍,直搗潭心,水聲轟轟,激蕩起陣陣狂風,噴迸出如雹的急雨,這就是李白筆下“飛流直下三干尺”的瀑布水。
這次廬山一游使我感受到祖國的山山水水的美麗。啊!江山如此多嬌!
秀峰導游詞 篇4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桂林。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C就好了。大家在旅途中要注意安全哦。我們先了解一下桂平基本情況吧。
漓江屬于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峰,漓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匯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著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漓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屬于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漓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漓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稱最佳的含義。漓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后,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系,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仿佛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著水面。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傳說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漓江邊來采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于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里,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漓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漓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秀峰導游詞 篇5
獨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內, 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氣勢雄偉, 素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有南朝劉宋時文學家顏延元讀書巖, 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顏曾寫下“未若獨秀者, 峨峨郛吧間”的佳句, 獨秀峰因此得名。假當晨曦輝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
月牙池 位于市區獨秀峰東麓。此外原有獨秀泉, 以初因泉鑿池, 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 池畔重柳依依, 景色十分優美。月牙東圣母、春濤、白龍并稱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于獨秀峰西北麓, 洞口向月牙池, 高約3米, 寬5.6米, 深32米, 面積約180平方米。明戶露《赤雅》載: “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 所懸乳石潔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 旁有雙鳳石。原有唐人詩刻, 今泯滅無存。
獨秀亭 在獨秀峰頂, 為2層、紅柱、6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 長寬各4.8米, 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 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 高6米, 長寬各4.7米, 面積22平方米, 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臺, 周有欄, 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 云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萬戶, 盡在眼中。
秀峰導游詞 篇6
獨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內, 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氣勢雄偉, 素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有南朝劉宋時文學家顏延元讀書巖, 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顏曾寫下“未若獨秀者, 峨峨郛吧間”的佳句, 獨秀峰因此得名。假當晨曦輝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巖
在獨秀峰西麓, 原名西巖, 高2.9米, 寬 4.25米, 長31.5米, 面積140平方米。北達雪洞。巖洞賅有恭惠王朱邦寧繪劉海蟾像, 俗稱劉海洞。明嘉靖間(1522-1566)重新開發時, 挖出一枚“太平通寶”錢幣, 靖江王認為“此惟兆哉, 山靈告予”, “遂以太平名巖”。太平巖的名稱就沿用下來。太平巖有自己的特色, 巖體像一間寬敝的房子, 地面十分平整, 巖頂重懸的鐘乳石, 有的像梳得整整齊齊的少女鬟發, 有的像色彩斑斕的龍鱗, 還有形狀態怪異、閃耀著金光銀光的砂石, 令人眼花繚亂。明藩王在巖前栽種花木, 修建寶塔、庵院, 在洞中塑立神像, 親自寫《獨秀巖記》, 還邀集地方官員游宴賦詩, 洞壁鐫刻宗室詩多首。
月牙池
位于市區獨秀峰東麓。此外原有獨秀泉, 以初因泉鑿池, 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 池畔重柳依依, 景色十分優美。月牙東圣母、春濤、白龍并稱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于獨秀峰西北麓, 洞口向月牙池, 高約3米, 寬5.6米, 深32米, 面積約180平方米。明戶露《赤雅》載: “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 所懸乳石潔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 旁有雙鳳石。原有唐人詩刻, 今泯滅無存。
中山紀念塔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王城內獨秀峰東麓月牙池畔。9月, 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 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 特在孫中山先生誓師北伐駐足華處, 興建此塔。
獨秀亭
在獨秀峰頂, 為2層、紅柱、6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 長寬各4.8米, 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 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 高6米, 長寬各4.7米, 面積22平方米, 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臺, 周有欄, 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 云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萬戶, 盡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