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墨園導游詞(精選7篇)
寶墨園導游詞 篇1
晴空萬里,我和爸爸媽媽到番禺沙灣寶墨園游玩。
一進寶墨園,幾座小橋展現在我眼前,我連忙走過去,發現小河里有很多魚,真是數不勝數!我高興極了,大聲叫“爸爸媽媽,快來看,這里有很多魚。”爸爸媽媽聞聲尋來,都不禁驚嘆起來。媽媽給我買了魚食喂魚,喂魚時,大大小小的魚兒爭先恐后地搶東西吃,層層疊疊的魚兒擠來擠去,找不到一點兒空隙。在往里走一條紅墻白瓷的長廊,兩排茂盛的大榕樹,使風景變得更加秀麗,更加迷人。
后來,我們發現了一條小溪,里面有許多小金魚四處逃竄。我高興地拿過魚撈,撈起小魚來。我往小溪里一撈,啊,一條紅色的小金魚乖乖地“坐”在網里。隨后,我有撈了好幾條魚,有紅的,白的,黃的,橙的,黑的。漂亮極了!
最后,我們去參觀了玫瑰園,那里有許多美麗的玫瑰花,紅的,橙的,黃的,白的,紫的,粉紅的,姹紫嫣紅,美不勝收,真是個美麗的大花壇!到了傍晚,我們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寶墨園。
寶墨園那兒樂趣無窮,百玩不厭,風景還十分優美呢!下次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要到寶墨園游玩。
寶墨園導游詞 篇2
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茉莉花的氣息。隨著這淡淡的茉莉香,我踏進了寶墨園,這地方又將給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寶墨園里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是我的好朋友。踏著一條幽徑,來拜訪我的`那些好朋友!
那座名叫“九龍橋”的小石橋。是我要拜訪第一個老朋友。橋身的雕刻,像九條龍精虎猛的水龍在互相戲水,橋下是荔景灣、清平湖、寶墨湖貫通的長河,水平如鏡,長流不息。鯉魚池的錦鯉不時做出一個千姿百態的優美動作來,引得游人不停地喂飼料。它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唯有它依然如舊。
走進玫瑰園,蝴蝶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朵玫瑰都是我知心朋友,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瑰紅,每一朵玫瑰都在望著我。我撫摸著一朵玫瑰,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朵玫瑰。我腳下長出根須,頭發長成花冠,胳膊變成綠葉,血液變成花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園中的一切,那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可愛的鯉魚!你優美的舞姿,是邀我與你共舞嗎?你好,美麗的蝴蝶!你天生的設計才能,是邀我與你共同合作嗎?你好,勤勞的蜜蜂!你累了嗎,要我幫你嗎?喂,淘氣的鳥兒,嘰嘰喳喳地在說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寶墨園那美妙的風景吧!
老朋友“九龍橋”告訴我該回家了,可愛的鯉魚告訴我該回家了,美麗的蝴蝶告訴我該回家了,勤勞的蜜蜂告訴我該回家了,淘氣的鳥兒告訴我該回家了。我該回家了,寶墨園的所有朋友,再見啦!我輕輕的揮揮手,告別了園中的朋友。雖然與朋友們分別了,但寶墨園又給我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寶墨園導游詞 篇3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花城廣州一日游。我是廣之旅的見習小導游—何靚亮,我的亮點有三:一是聲音亮,保證大家聽得清。二是眼睛亮,能帶大家看最美的景點,讓大家一飽眼福。三是性格靚,你們就叫我開心果吧,我能讓大家度過愉快的一天。
好了,車到了,請大家隨我前行,一切行動聽指揮。眼前就是寶墨園了,廣州寶墨園始建于清朝末年,一九九五年重建,占地十萬平方米,是一所集清宮文化、嶺南古建筑、嶺南園林藝術、珠三角水鄉特色于一體的園林藝術公園。
向大門看,那是白玉石仿古石牌樓,它雖不能和天安門相比,但也雄偉壯觀。看,朱紅的柱子,色彩鮮艷的頂棚,綿延不斷的座椅,一眼望不到頭。這是回環全園的長廊,能避雨遮陽。大家聽,這是假石頭音響播出來的優美的廣東樂曲。大家看,長長的小溪養育著無數的錦鯉,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色彩鮮艷,有的拼命地搶食,有的吃飽了,撒開美麗的尾裙,有的小魚在搶食中被大魚擠了出去,氣沖沖地圍著魚群打轉,看看有沒有能擠進去的地方。
請大家向左看,那間漂亮的房子是什么?你們猜?有方便的請進到那里去吧。這里是潔而靚獨具一格的廁所,讓你享受五星級的廁所。有的金碧輝煌,是用銅裝飾的;有的古香古色,是用木裝飾的;有的潔白如雪,那是瓷磚裝飾的……清爽舒適極了,大開眼界吧?往前走,看那面二十米長的墻壁,那是巨幅瓷浮雕壁畫《清明上河圖》,這是根據北宋畫家張擇端名揚中外的畫燒制而成的。你看那匹馬,跑得多快;你看橋上的人,在欣賞風景;你再看那個人在釣魚,多么傳神啊!它已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
我們去聚家閣,大家看,這座建在綠島中的金碧輝煌的殿閣內,供奉有萬世師表孔子銅像。各位請隨意觀賞古今名畫、書法、金銀玉器等珍品。休息時,我們品嘗廣東小吃和美味粵菜,之后觀看獨具嶺南特色的舞獅耍龍表演。
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游園到此結束了,感謝您對我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現在我送大家出園門,大家會留戀中華文化之妙,回味無窮。大家以后要是還想帶親友來寶墨園的話,可要記住找我開心果呦。拜拜!
寶墨園導游詞 篇4
寶墨園位于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紫坭村,那里風景迷人,四季都別有一番的特色。春晨如水,夏夜如火,秋天如風,冬日如霧,是有名的人間仙境。三年級時,我隨著秋游隊伍來到了那個美麗如畫的風景區。
進入寶墨園,走下階梯,映入眼簾的是兩個大魚塘。魚塘的欄桿是用堅石精雕而成的,上面刻著各種各樣的圖騰,有鯉魚、天龍、鳥兒等等。這些圖騰不僅個個活靈活現,而且全都巧奪天工、無與倫比,似乎是真的一樣。觀賞完魚塘的欄桿,我又把視線轉到魚塘里,里面裝著滿滿的水,綠幽幽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著淡淡的藍光,美極了!哇,還有魚兒呢!小的,大的,五顏六色的。有紅色、白色、黃色、銀色、黑色……這些彩色的魚兒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它們幾百條擠做一堆相互搶奪游人投下來的魚飼料。魚鱗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粼粼波光,像許許多多閃亮的眼睛,偷窺著四周的游人。
繞過魚塘,我走進了一條古色古香的長廊,白瓷墻壁包圍著紅磚撐柱,周圍種著綠蔭蔭的大榕樹,很美。走在長廊上,我仿佛置身于古代園林的走廊上,可以聽見鳥兒晨醒,露珠翻滾滴落的聲音,那是大自然的呼喚。
走出長廊,繞過幾個魚塘和商店,我看見了一條彎彎的小溪流。小溪流的水很清,很淺,可以看到溪底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鵝卵石。鵝卵石很漂亮,個個圓潤爽滑,特別是白色和黑色。白色白得晶瑩,白得剔透,在緩緩溪水中波光流轉,如白玉般工益精湛。黑色黑得純凈,黑得唯美,在魚兒的嬉戲中相映成趣,如梔子般清純麗人。脫下鞋子,挽起衣袖和褲管下水捉魚,踩在硌腳的鵝卵石上,魚兒親吻腳邊,溪水穿過腳趾,輕輕地洋溢著快樂而寧靜的氣息,嗅著陽光散發出來的蓬松泥土的氣息,真舒服呀!
繼續遨游寶墨園,我來到平如鏡,翠如玉的清平湖上的紫洞舫。紫洞舫弦歌裊裊,湖面上紫帶虹飛。紫洞舫是一座紅木制成的船舫,它停泊在清平湖中,一共兩層。門上掛著一塊黑木,上面用黃色顏料寫著四個工整大方的大字,招牌下鑲著一些西西方方,金黃色,凹凸不平的東西,精致又雍容華貴。全舫共有10個掛落,雕梁畫棟的,有許許多多的通花雕刻,雕刻出來的花鳥蟲魚各具風姿、豪華奪目,可真算得上是栩栩如生了。船舫內還擺著許多宮廷梨木桌椅,使整個紫洞舫都貴氣逼人起來。船舫內還有著名的《清明上河圖》精彩片段的雕刻,十分逼真,雕工精湛,堪稱絕品。
從紅木長廊走進玫瑰園,迎面撲來一陣芬芳迷人的玫瑰香,我心曠神怡,貪婪地用力吸了吸鼻子,似乎想把所有的玫瑰香都吸進身體里。我輕輕地撫摸著一朵碗口大的白玫瑰,靜靜地欣賞著這好幾大片的玫瑰花叢。這些玫瑰花真好看!有紅的,有粉的,有白的,有黃的,婀娜多姿,少數含苞欲放的,似乎是要把花骨朵兒都撐裂開來才罷休似的。那些正在怒放的玫瑰花,花瓣一片片地展開著,越縮越小,有些都小的看不見了。這些玫瑰花,小的可愛,大的美麗,都很好看。有迷亂的妖,噬骨的媚,它們擺動著自己翠綠柔軟的腰肢,盡情地媚惑天下,使整個園林都妖異了起來。
后來,我又逛了荷花勝境,后來,我還一直在贊嘆:“荷花勝境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啊!”
寶墨園不僅能使我們領略到古代園林的美,還能使我們了解到中國美景和藝術的精華,它是番禺璀璨的明珠,也是讓我們所有人流連忘返的圣地……
寶墨園導游詞 篇5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叫,你們可以叫我李導游。今天很開心和大家一起走進寶墨園參觀,也很高興可以當你們的導游。
寶墨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紫坭村,始建于明朝未年,占地五畝,因破四舊,文物毀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于1995年重建,歷時八載,寶墨園經過四期建設,園面積擴至168畝(約10萬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嶺南古建筑、嶺南園林藝術、珠三角水鄉特色于一體。看前面有一幅磚雕,你們猜猜看這塊巨大的磚雕是什么?哈哈!不知道吧?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這是巨幅磚雕《吐艷和鳴壁》。你們猜這幅磚雕有多少種植物?答案是五十七種!上面還雕有鳳凰、孔雀、鸚鵡等各種各樣的鳥類呢。怎么樣?是不是被震憾到了呢?
各位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千象回廊”,你們看這“千象回廊”,一眼望不到頭,那你們再猜猜這條“千象回廊”有多長呢?告訴你們吧,它有1000米長!比北京的頤和園里的長廊還要長!它的柱子是紅漆的,欄桿是綠漆的。千象回廊和頤和園的長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橫檻上都有不同的畫。
大家看!前面就是清平湖。那條橫跨清平湖的橋叫紫帶橋,為傳統的九孔石拱橋,造工精致。兩旁橋欄有《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和《隋唐演義》等家喻戶曉的故事立體石雕。
前面還有許多有趣的景點呢,歡迎大家繼續聽我解說。
寶墨園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廣州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寶墨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紫坭村,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五畝,因破四舊,文物毀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于1995年重建,歷時八載,寶墨園經過四期建設,園面積擴至168畝(約10萬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嶺南古建筑、嶺南園林藝術、珠三角水鄉特色于一體。
寶墨園清末民初是包相府,后稱寶墨園。原寶墨園早已被毀 ,原址已變成民居。1995年在港澳同胞及社會各界擅長仁翁的鼎力捐助下,寶墨園得以重建。包相府廟始建于清代嘉慶年間,是奉祀北宋名臣、龍圖閣大學士包拯的地方。相傳有一年西江發大水,有一段黑色木頭漂流到村邊,人們把它放回江里,誰知下游水大,木頭又回流到村邊來。這種情況再三出現,人們覺得十分奇怪,便把黑木頭供奉起來。
嘉慶四年間(1799年)朝廷誅除貪官和珅,社會上掀起反貪倡廉之風。影響所及,人們自然希望能得到像包青天那樣的清官來治理官吏。便把木頭刻成包青天像,在此建起包相府。
寶墨園為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風向的季節性很強。氣溫偏暖,春季以偏東南風較多,偏北風次多;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和南海低壓的影響,以偏東南風為盛行風;秋季由夏季風轉為冬季風,盛行風向是偏北風;冬季受冷高壓控制,主要是偏北風,其次是偏東南風平均風速以冬、春季節較大,夏季較小。但夏季間常有熱帶氣旋影響甚至登陸,短時強對流天氣也經常出現,風速可急劇增大到8級以上。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平均年降水量20xx.4毫米。
寶墨園正門的白石仿古牌坊,雄偉巍峨,巧奪天工。園中陶塑、瓷塑、磚雕、灰塑、石刻、木雕等藝術精品琳瑯滿目。驚世之作,當數已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瓷逆浮雕《清明上河圖》。巨幅磚雕《吐艷和鳴壁》工藝精湛。荔島中的聚寶閣金碧輝煌,雍容華麗,閣內供奉萬世師表孔子銅像,供游人瞻仰。此閣與寶墨藏珍、龍圖館、趙泰來藏品館等珍藏的古今的名畫、書法、陶瓷、銅器、玉器等,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是一座園林藝術館。
園內共有治本堂、 寶墨堂、清心亭、仰廉橋、紫洞舫、龍圖館、千象回廊和風味食街這8大景區,40多個景點,30多座石橋,河湖眾多,流水縱橫,建筑、園林、山水、石橋。陶塑、灰塑、石雕、磚雕、木雕、石刻、彩繪、嵌瓷等藝術精品琳瑯滿目,各展館珍藏、陳列了大批文物古董和名家的書畫。
寶墨園內的建筑及景觀主要有:治本堂、寶墨堂、清心亭、仰廉橋、紫洞舫、龍圖館、千象回廊和風味食街等。園內種植的植物主要有千年羅漢老松、九里香、兩面針樹、銀杏樹、玉堂春、大葉榕樹、紫薇樹等,還栽植有大量的嶺南盆景。寶墨園更是一座頗具特色的園藝精品公園,除了樹木花卉和建筑之外,園內周邊還有龜池、放生池、錦鯉池、蓮池。
正門的白石仿古牌坊,雄偉巍峨,巧奪天工。園中的陶塑、瓷塑、磚雕、灰塑、石刻、木雕等藝術精品琳瑯滿目。驚世之作,當數已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瓷塑浮雕《清明上河圖》和巨幅磚雕《吐艷和鳴壁》。荔島中的聚家閣金碧輝煌,雍容華麗,閣內供奉著萬世師表孔子銅像,供游人瞻仰。
趙泰來藏品治本堂原為包公廳,以包拯五言律詩《提訓齋壁》中"清心為治本"取名,意指為官清廉是治國的根本。廳內懸掛的中國畫《荷花》,象征包拯清廉圣潔。堂內的對聯:"治績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本源同一脈其清如水仰先賢。"歌頌包拯為政清廉的精神為后人所敬仰,我們同是炎黃子孫,包拯清廉如水的精神很值得后人敬佩和學習。治本堂后的"寶墨園"花崗石石匾,是舊寶墨園惟一的真跡。
寶墨堂正中懸掛的包拯畫像,出自四川著名國畫家韓云朗之手。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來嘉佑七年(1062年),開封知府,官至樞密副使,死后追封孝肅。他的官職相當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長。包拯為官清廉,專替老百姓平反冤獄,整治貪官污更,鐵面無私。寶墨堂前的兩棵老榆樹,樹齡近百年,是充滿古樹風格的巨型盆景。由于它蒼勁挺拔,又是在包拯像前,好像捍衛正義的衛士,所以人稱樹將軍。
在去墨堂梁脊頂上,有一組包拯擲硯陶雕群像,站在寶墨堂對面的鑒清橋上便可看得一清二楚。據說包拯在端州(含肇慶市)為官三年、清正廉明,教民種田、開井、醫病,深受人民愛戴。端硯是名聞中外的文房之寶,傳說有一制作端硯的工匠,對包拯非常仰慕,很想贈一端硯以示敬意,但包拯就是不收。后來包拯離任回開封府,這石匠便找機會情其家人包興將端硯暗藏于船上俟機送給包拯,但船開至端州邊沿的羚羊峽時,忽然烏天黑地,風雨大作,船不能行。包拯暗想:我在端川為官三年,難道做錯了事,天理不容?想來想去,終究想不出因由,便詢問家人。包興自知藏硯之事不妥,便坦自認錯。包拯命包興馬上呈上端硯。該端硯用黃布包著,他把黃布解開,見得該端硯果然品質極佳、造工精巧,便說:"端硯已不能歸還其本人了,但也要歸還端州的人民。"便把端硯連黃布一起擲入江中。頓時。雨過天晴,風平浪靜,后來擲硯的河面浮出一個擲硯洲,拋黃布的河面地形成黃布沙洲,現擲硯洲上有包公廟。
龍圖館極具嶺南古代建筑風格。前后有廊,中間有天井,風火山墻。館外館內均有不少磚雕、木雕、泥塑、灰塑等,造工精巧,古樸典雅。大門外18棵羅漢松排列成行,象征包公出巡時的儀仗隊。旁邊是一排紅花紫薇,開花時節,嫣紅翠綠,相映成趣。"龍圖館"橫匾下,有對聯:"木石有靈再現包公清正事,匠師無憾巧傳百姓仰廉情","投硯鎮江流尚有遺待明古訓,蜚聲留宋典不曾枉法負平生"。既頌揚了包公輝煌政績,又突出了龍圖館的文化內涵。
入門正中是一座巨型紫檀屏風。屏風高3.5米,闊4.5米,由5扇組成。中間是包公造像,一派剛正不阿之氣,令人望而敬畏。旁邊有包公遺詩中兩句:"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這是包公遺詩中的精華。神話傳說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狄青是武曲星。因此,在包公像右邊是狄青平南與平西,左邊是呼延家將大破五行陣等故事。畫面上旌旗飛舞,戰馬奔騰,人物眉目傳神,顯示了當時眾將士保衛大宋江山的英雄氣概。屏風頂部是云龍,屏邊是瑞獸麒麟,通花錦地,極為精細,屏座為佛教的蓮花須彌座,刻有精細的蓮花瓣,底部是有西漢風格的草龍圖案。屏風背后刻有包公家訓、寶墨園鳥瞰圖及寶墨園建園碑記。整座屏風精巧絕倫,由沙灣青年雕刻師何世良與15個助手花了一年半時間雕刻而成。
趙泰來藏品館按珠江三角洲晚清時的祠堂(宗祠、家廟)規格而建,外面是雙卷耳山墻(即子子鑊耳),水磨青磚白石腳,正面是"回"字大門,匾和聯的刻字是已故著名嶺南畫家黎雄才先生在94歲高齡時的手筆。趙泰來先生是英國籍華人、廣州市榮譽市民、寶墨園永遠名譽園長。盧中堅先生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寶墨園顧問。他們都熱心向圭墨園捐贈名畫,而趙泰來先生更捐獻了41幅大型的西藏"唐卡",以及明代的銅觀音、銅馬、銅香爐等巨型重寶。
"唐卡"是西藏佛教的宗教繪畫,起源甚早,以唐代最為盛行,因而有"唐卡"之稱。"趙泰來藏品館"里珍藏了41幅西藏"唐卡",內有姿勢各異的釋迎牟尼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等,有各種護法金剛,以及西藏佛教的各位祖師。其中還有一幅藏王松贊干布像。館的正中,還用特制的巨大玻璃柜,陳列了趙泰來先生捐贈的明代鎏金觀音銅鑄立像和一對明代鎏金銅馬以及大型銅香爐。觀音像之前,放一獸耳三腳銅香爐。四件銅制工藝品均為稀世瑰寶。
紫竹園內種有20多種名貴竹,其中有紫竹、粉竹、佛肚竹、觀音竹、金絲竹、銀絲竹、四方竹、大琴竹、小琴竹等。紫竹園里有一座流杯亭,仿古人曲水流觴景觀而建。
千象回廊,取其"千丈"、"氣象萬千"之意。回廊高約4.6米,寬2-2、5米,以拱形青瓦作項。斜網格狀上橫坡,供游人休憩的仿木石凳連接廊兩側。廊是園林的脈絡,具有遮陰、防雨、眺景、導游、參觀、選景等作用。全長1000多米的"千象回廊",隨地形高低曲折起伏,按建筑布局而建。
紫帶橋橫跨清平湖,為傳統的九孔石拱橋,造工精致。橋欄兩旁有《東周列國志》、《隋唐演義》和《三國演義》等家喻戶曉的故事立體石雕。紫帶橋前的紫氣清暉大牌坊,是為紀念北宋名臣包拯,為頌揚清官文化而建的一座豐碑。這座牌坊在建筑風格上,是仿古禮制的五疊四柱、駝峰斗拱式的白麻石建筑。
寶墨園的紫洞舫"泊"于清平湖岸邊。長21米,寬6.8米,高8.7米,共兩層。每層面積70米左右。主結構是鋼筋水泥,內外裝飾全是名貴柚木,由于造工精細,裝飾巧妙,就像全是木材造成的。
全舫共有10個掛落,全是通花雕刻,其中有荔慶豐年、祥桃邀月、八仙賀壽、竹報平安、花開富貴、松鶴延年以及其它花鳥蟲魚。船頭上的大型木雕"百鳥朝鳳"更是栩栩如生,金碧輝煌。100只鳥兒,各具風姿,舫內擺設,全由花梨和酸枝木精工制成,宮廷式的幾椅,配以仿宋代器皿,豪華奪目。"九獅會金龍"大型屏風和《清明上河圖》精彩片段的雕刻,造工精湛,更稱精品。舫內一樓,是可容40人品茶聽曲的場所,以演奏廣東音樂和粵曲為主。
寶墨園導游詞 篇7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梁導游,今天我就來帶你們參觀寶墨園。
一進去你們可以看到三座拱橋,下面有許多魚,我在補充一點,魚,可是寶墨園最著名的風景了,不管你走到哪里,哪里都有魚。寶墨園最多的建筑物肯定也是亭臺樓閣,這不,前面就是清心亭,清心亭是不是也古香古色?讓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的是一幅橋連橋的景象,橋底下有很多的烏龜,中間還“聳立”著一座大石龜,雖然龜行動緩慢,但是卻有著重要的代表:大家都知道龜是財的“代言人”吧,龜也是長壽的代表,壽命最長的是“象龜”,它們的壽命高達225歲。
現在我們來到了這里最著名的風景:魚,池子里游著五彩斑斕的魚,紅的、白的、彩的······那是數不勝數。這里的魚也比一般的魚大好幾倍,其實最大的魚還不是這些,我們再往前走一會兒,看到一座大殿,大殿的兩旁有著兩塊兒池塘,里面的魚那才叫大,大的都覺得那些魚傾斜著、大的都可以覺得我們離魚的距離很近寶墨園的魚,那真叫人贊不絕口,整個園幾乎都被園包圍了。大家可以看到池塘的上方記載著四大名著的其中情節:紅樓夢:元妃省親、劉姥姥初進大觀園······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桃花園結義······
出了寶墨園,我們來到南粵苑,南粵苑也屬于寶墨園的管轄,南粵苑的主題圍繞的是《西游記》,進去之后,請游客們仔細觀看“迎客軒”是不是很像西游記里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建造南粵苑的人連墻壁都不放過,依然掛著西游記中的劇情。南粵苑真的是太西游記了,連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都搬出來了,八卦爐的斜對角就是齊天大圣的住所——水簾洞,五彩斑斕的燈光照著乳白色的鐘乳石,使水簾洞更加絢麗多彩,也襯托出了齊天大圣的威風。
夕陽西下,一首詩歌伴隨著我們度過了美好的一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下一次我一定再當你們的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