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的導游詞(通用23篇)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游杜晨嘉,如有不滿的地方,請告訴我。好了,我現在向大家介紹舉世無雙的頤和園,游覽時,請不要亂丟垃圾。
頤和園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頤和園以前并不叫頤和園而是叫清漪園,它建于1750年。頤和園有山和水助陣,山是萬壽山,水是昆明湖,使頤和園添加了一份春色,中外游客看了頤和園,都稱贊頤和園。看了就說:“沒有到頤和園和萬里長城,不算到北京。”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天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條長廊很長啊!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世界遺產導游詞作文300字世界遺產導游詞作文300字。
好了,請你們細細游賞吧!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2
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小王。今天我們一起游覽澳門,希望大家能在大三巴牌坊留下美好的回憶。澳門是由22座位于澳門半島的建筑物和相鄰的8塊地塊所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現在你們所在的位置是澳門大三巴。
大三巴是圣保祿教堂正前壁的遺址,圣保祿教堂附屬于圣保祿學院該學院于1594年成立,1762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因為1595年和1601年先后兩次失火,1835年的一場大火將教堂燒毀,只剩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臺階。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牌坊,所以叫大三巴牌坊。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大三巴。看!這座建筑真奇特,最上面是一個三角形的屋頂,象征向天父召喚。正中有一只白鴿,圍繞著太陽、月亮和星星,表示天主圣神的地位。下面一層層長方形的建筑,有三十多根柱子,表面不僅有許多精美的雕刻,還有各種各樣的雕像,有圣母、耶蘇、海星之母……訴說著各種各樣的故事,就像一幅美麗的畫。
走進大三巴,里面是以前的殿堂,現在只剩下一些大柱子的地基,有點遺憾。走上右邊的臺階,站在唱詩班高臺上,下面廣場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身后就是殿堂。
最里面是墓堂,參觀時一定要保持嚴肅,要體會這個地方宗教氣息,就要親自看看大理石上的祭檀。隔壁就是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展品有圖畫、雕刻、裝飾品。都是十六到十九世紀的作品。
剩下的時間大家自由觀看。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3
親愛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叫梅政,大家盡可以叫我梅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去游覽世界遺產之一——孔府孔廟孔林。
好了,大家跟我來吧!現在我們來到了三孔之一——孔府,古代的時候如果左邊有石柱,右邊也一定有石柱,古代還有兩個傳說。一是,“古代_,一些學生拿著一些棍子用力的大下樹,還有的大石墓,那一些學生在歷史上立下了大罪,是死有余辜的。”二是,“孔府那兒有個石碑已經壞了,缺了一大塊。”后來秦始皇說:“誰只要找到了獎十萬兩。”這個命令一下去,年輕人,老人,孩子,病人,五湖四海地尋找,一位年輕的小伙子在小河旁找到了,秦始皇說話算話,立馬獎十萬兩,年輕人高高興興的回家了。但是還有一小塊沒有被找到,秦始皇又說:“誰又找到那一小塊,再賞十萬兩。”可是至今還是未有找到。這就是孔府里的兩個傳說。游客們你們知道嗎?
現在游覽孔廟。跟我來,我們往這里走!大家請看,撲入眼簾的就是孔廟了。有60米長,140米寬,有大成殿,兩廡,一閣,一壇,三祠,兩堂,兩齋,十七亭等建筑物。孔廟的大成殿是旅游時不可錯過的一個建筑物,大成殿絕無僅有,舉世無雙,金碧輝煌,享譽世界,是美麗的一座建筑物。游客們,20分鐘后我們在這里集合,我們要去參觀孔林了,大家可以自由觀賞,也可以買些紀念品。
好了,我們現在來到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家族的專用墓地,姓孔的人可以埋進這里,娶進來的媳婦也可以。孔林是一片森林,那里的樹木不可計數。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多,差不多全部都埋在孔林里。
好了,今天我們的孔府,孔廟,孔林的游覽結束了,回家后不要忘記你們還有一個十全十美的導游。歡迎下次再來參觀!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4
秦兵馬俑導游詞
朋友們好!我是高思淼,你們叫我小高吧!今天我們來游覽秦兵馬俑博物館。記住游覽時請要保持衛生,不要用閃光攝像頭照相。
秦兵馬俑至今已挖掘五個俑坑,秦兵馬俑的發現人是楊新平,他是在一次打井時發現的。因剛拿出來受到陽光的強烈照射,所以變了顏色。
我們先游覽五號坑。看!那面積多大!差不多有13個籃球場那么大。兵馬俑排列也很合理。外圈的兩排士兵作為守護、近殺;在里一圈的騎兵俑也有守護作用;最里頭的弩兵俑在中間向敵人發箭……這樣發揮了兵馬俑最大優勢。
接著是四號坑,四號坑兵馬稀少,好像是軍陣后方的守衛兵。
三號坑兵馬排列相似五號坑,可有五個將軍俑讓人驚嘆:第一個將軍俑右腿跪于地面,兩手動作握著寶劍。第三、四哥也是分別左右腿跪于地面,但手是拔出劍的。第五個從左面看是陜西地圖的樣子,好像表達了它生(生長)在陜西,戰(戰爭)在陜西。看我這記性,都忘了告你們兵馬俑在什么地方了:兵馬俑位于中國陜西西安臨潼,或者你們是外星人,我就要說的是:太陽系地球中國陜西西安。行了,開個玩笑。
咱們二號坑就簡單看看……
一號坑在五個坑里最大,面積為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大家發現所有的兵馬俑都身材魁梧。
這次旅行快樂嗎?有意見提出,因為我是新導游。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首先感謝您選擇水果旅行團的北京香山一日游,我是你們的.導游小果,希望大家今天會十分開心哦。
好啦,說了這么多,時間也在慢慢地過去,一眨眼間已經到達了香山公園。接下來,請大家跟我走,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次“開心之旅”。現在我們來到了香山公園東門,有兩條道路供游客們行走,左邊的一條是上山的道路,右邊則是看景區的道路,由于這次的旅游不包括登山,那么我們就走右邊的道路咯。首先直走,就是香山飯店,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香山飯店吧,那么我就不多說了。香山飯店的前面就是松林餐廳,一會我們要在這里共進午餐。繼續往前走是聞名天下的雙清別墅,大家跟我往里走,注意!這里毛澤東爺爺的床是一頭高一頭低的,有趣吧!
香山的景點多得是,現在就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咯,我跟大家說幾點注意事項:
1、請不要隨地扔垃圾,吐痰。
2、乘坐纜車時請注意安全。
3、請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謝謝。祝大家玩得愉快!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6
大家好,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參觀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正陽門東南側,始建于明朝永樂初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場所,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的古代祭壇建筑群。天壇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圓南方,象征天圓地方。天壇分為內,外壇兩部分,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祈谷壇舉行,冬至祭天在圜丘壇舉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這里舉行過祭祀大典。
天壇不但以精美的古代祭壇建筑群聞名于世,也是北京城內最大的園林景觀。占地面積有273公頃,植被覆蓋率達89%。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就達3600余株之多。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朝天壇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天地合祀時期,一個是天地分開祭祀的時期。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在營建北京宮城的同時,建天地壇。初建時為天地合祀,稱天地壇。主體建筑有大祀殿。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壇舉行過合祀天地大典。嘉靖年間,將天地合祭改為天地分祭。在原有的大祀殿的南面建圜丘,專門祭天。又在北京城的北郊建了方澤壇,祭地;東郊建朝日壇,祭日;西郊建夕月壇,祭月。嘉靖十七年時,把原來的大祀殿改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層圓形攢尖頂,更名為大享殿。三層圓頂又分別鋪蓋成了綠色、黃色、藍色,三色琉璃瓦,在這里舉行大享禮。
清代乾隆皇帝對天壇的禮制、建筑進行完善和相應的改變。主要有六項:
第一,改建齋宮。第二,改天壇的內外壇墻為“夯土磚包墻”。第三,擴建圜丘。第四,把祈谷壇大享殿改稱祈年殿,三色琉璃瓦統一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藍色。第五,在天壇西側增設圜丘壇門,兩壇兩門,規制更加嚴謹。第六,改建皇穹宇。將重檐改稱單檐。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壇祈年殿是光緒年間重建的。
1918年新年元旦天壇對外開放。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曾在天壇駐扎;解放前期,天壇曾經是國民黨軍隊的彈藥庫。園內雜草叢生,昔日皇帝祭天的神壇已經面目全非。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天壇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理,部分建筑進行了修繕。使得天壇煥然一新。形成了以“一、三、五、七、九”為特點的建筑布局。
一,一條明顯的中軸線。
三,三道壇墻。內壇墻;外壇墻;圜丘、祈谷之間的隔墻。
五,五組建筑。圜丘壇建筑群;祈谷壇建筑群;齋宮建筑群;神樂署和犧牲所建筑群。
七,七星石。
九,九座壇門。外壇墻兩座,一座通往圜丘壇,一座通往祈谷壇。圜丘壇周圍四座,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祈谷壇東、西、北三座。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
現在我們的位置是在成貞門。抬頭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一條長長的路,它連接著皇穹宇與祈谷壇建筑群。這條路,叫海墁大道,又叫丹陛橋。全長108丈,中間是神道,東側是御道,西側是王道。之所以稱為橋,說法有兩個:第一種說法是因為它南低北高,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與天相連,所以叫橋。第二種說法是因為這條路的下面靠北建有走牲口用的通道。這個通道還有個別稱,叫鬼門關。因為這些牲畜是祭天的貢品,一旦經過這個通道,就再也無法生還,所以得名。在丹陛橋的北側偏東,有一個平臺,這里叫具服臺。是皇帝舉行祈谷大典時,臨時在這里休息,換衣服的地方。祈谷壇就位于丹陛橋的最北面了。
進入祈年門,我們就看到了,著名的祈年殿。上殿下壇。殿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殿頂為圓形三重檐攢尖頂,頂部有鎏金寶頂。天青色琉璃瓦,象征“天”,殿內有蟠龍藻井。
祈年殿是用28根巨柱環繞支撐。形成內、中、外三圈。內圈4根龍井柱,柱間以東南西北的順序,象征春夏秋冬。中圈12根金柱,隔出的12個柱間代表一年12個月,加上12根柱位,是24,代表一年的24個節氣。外圈12根檐柱,隔出的12個柱間,代表一天12個時辰。祁年殿內中間北部,放有一個方形高石臺,上面擺放的是皇天上帝牌位。東西兩側的方形石,擺放的是清代列祖列宗的神牌。
出了祈年殿,在祈谷壇的北側,還建有一座五開間的大殿,叫皇乾殿。永樂年間建成,在天地壇時期它被稱作叫“天庫”,是專門存放祭祀天地神牌的地方。明嘉靖年間,天地分開祭祀后,皇乾殿專門放大享殿所需要用到的神牌。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黃色琉璃瓦的頂,改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天藍色琉璃瓦。
祈谷壇南側東西兩邊還有兩個配殿,面闊九間。里面原來放的是日月星辰、風雨云雷、五岳五鎮、四海四瀆、山川太歲等的神牌。明嘉靖改制后這些牌位都移到了先農壇。現在是供游人參觀的展室。
祈谷壇東門外有一條通脊連檐的長廊,共72間,又叫七十二連房。長廊把祈年殿和神廚、神庫連接在一起,是古代舉行祭祀典禮時運送祭祀物品的通道。現如今已經成為人們休息、娛樂的場所了。
長廊的東南側,有八塊大青石,石頭是人工雕刻成“山形”,叫七星石。這里是八塊石頭,為什么叫七星石呢?那是因為最初在明朝嘉靖年間,有道士稱,大享殿東北方空曠,不利于皇權穩定和皇帝萬壽,于是皇帝把7塊石頭放在這里是象征北斗七星。到了清朝,清朝皇帝認為,這七塊石頭代表東岳泰山得七座山峰。康熙皇帝派人考察泰山七峰的發脈,最后認定泰山發脈于東北長白山,乾隆皇帝在東北方向再加一塊小石頭,象征長白山。寓意滿漢一家,江山一統。
今天,蒼穹下屹立的祈年殿,依然矗立在郁郁蔥蔥的松柏林間,還是那樣的高貴、神圣,祈年殿的“祈”為祈禱,“年”為谷子成熟的意思、意為祈禱有個好年景,能五谷豐收。
天壇的概況和祈年殿就給大家講到這里,借祈年殿吉祥的名字,我衷心祈禱大家今年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收獲。謝謝!那天壇的祈谷壇建筑群就給您介紹到這里。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7
我得家鄉有一處美麗得風景,叫龍門石窟,是世界遺產。它位于洛陽市西郊得伊河邊上,風光秀麗。
走進景區大門,可以看到山崖上開鑿了無數個洞。這些洞有大有小,密密麻麻,像蜂窩一樣。其中著名得有萬佛洞、古陽洞、蓮花洞、奉先寺等等,每個洞里都雕刻了很多佛像。
萬佛洞有一萬五千多尊佛像,個個栩栩如生。大得像人一樣,最小得卻只有4厘米高。
蓮花洞得頂上有一朵巨大得蓮花,洞里墻壁上有一尊尊小佛像。中間有一尊大佛像,都非常漂亮。
繼續向前走,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奉先寺。奉先寺真高大呀!其中,最大得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光是一只耳朵就將近2米。跟萬佛洞里4厘米高得小佛像比,差距真是太大了!
歡迎大家到龍門石窟去旅游,你一定會喜歡這個地方得。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8
尊敬的女士,先生們,今天,我們來游覽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長城,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好漢坡,好漢坡的名是怎么來的`呢?不曉得吧?好漢坡因毛澤東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而得名。
現在我們到了長城上,你們現在想說什么?因該是我“終于登上長城了!”吧?這座長城是為了防止匈奴的攻擊而建筑的,長城很大,有13000里,每隔2、3百米就有一座堡壘,堡壘是用來屯兵用的。
我們登上長城很容易,但,你想一下,這座巨大的長城凝結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
能做出這樣大的“怪物”,在世界歷史上真是一個奇跡!!!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9
各位朋友:
大家好! 經我了解,多數朋友是第一次來到秦皇島,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一些有關秦皇島的情況,現在我利用行車途中,將秦皇島的概況介紹給大家。 首先告訴大家,秦皇島這個地方為什么叫秦皇島這個名字呢?這還得從頭說起: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這就是秦始皇的第二次東巡。
這里所說的童男就是二十歲以下的男孩,因為當時的男孩到了二十歲,就要加冕成為成年人了。所說的童女就是十六歲以下的女孩,因為當時的女孩到了十六歲,就要在頭上別簪而成為成年人了。這些童男童女到了日本以后分為兩支,一支姓徐,一支姓秦。后來姓秦的犯了罪,被追捕改姓羽田。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就承認自己是他們的后代。 又據《史記》記載:“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019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
這就是秦始皇第四次東巡。并在北戴河金山口岸建秦始皇行宮一座。據此,這里就起名叫秦皇島了。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0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長城游玩,希望我們的服務能讓您多一份歡樂,也希望您能玩得開心,玩得盡興,玩得滿足。
接下來,我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長城的概況。
長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各個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將各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
長城,遠遠望去像一條長龍,在巍巍群山之間蜿蜒盤旋。它全長一萬三千多里。國父孫中山參觀長城后,評價道:“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
我們今天游覽的是修筑在八達嶺上的一段長城。這段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臺”,也就是方形的城臺。在這“烽火臺”上,周幽王還曾經導演過一起“峰火戲諸侯”的歷史鬧劇。
在秦始皇修筑長城時,動用了百萬之眾,竟占全國人口的1/20!想當初,古代人民艱苦勞動,才把那一塊塊重達千斤的條石、城磚抬上這峭壁深壑。因此,為了尊重古代的勞動人民,我在此提幾點要求:
1.不要亂涂亂畫。
2.不要把塑料袋、廢紙等垃圾隨手丟棄。
3.不要破壞建筑物。
長城,用“舉世無雙,獨一無二”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今天,就讓我們懷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心態登上它,領略它的雄偉,壯觀。
頤和園導游詞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您們這次旅行的導游。我叫張亮,大家可以叫我張導。現在我要帶領大家去看看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乾隆十五年,也就是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清漪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后來,清漪園又遇到兩次焚毀。直到1949年才改名為頤和園。
現在,我們看到的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 請大家緊跟著我!不要亂扔垃圾!
接下來,我們就到了萬壽山的腳下。各位請抬頭向上看,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放光。瞧!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現在,大家登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是不是大半收在眼底呢?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看,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這里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看!這座橋叫十七孔橋。橋上雕著上百只獅子。那么多的獅子沒有拿兩個是相同的。
好了!接下去是自由參觀的時間,大家可以選擇喜歡的景點看看!11點鐘,我們在大門口集合。然后,我帶大家去吃北京的小吃!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們這回西安之旅的導游。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導好了。今天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世界遺產之一,秦兵馬俑。景點位于西安臨潼,我們坐的車也是去臨潼的,行程大約四十分鐘。我想提到西安的臨潼,你們肯定會想到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秦始皇陵園,請大家按次序下車。你們知道秦兵馬俑的來歷嗎?原來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來到了秦朝,一個大臣對秦始皇說:“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覺得這樣對您不是很妥當,不如讓能工巧匠們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如何?”秦始皇覺得這個想法挺不錯,就答應了下來。其實要不是那時候秦始皇的一點頭,今天就見不著這氣魄雄偉的兵馬俑軍隊。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目前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時的50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8000個左右。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一號坑,也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你看都點了三個俑坑總面積一半還多呢!既然面積那么大,那么數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個。一號坑上面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我們可以走進大廳再細細游賞,游覽時也要注意安全哦!
你們請看,那身材魁梧,頭戴曷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的就是將軍俑。有的神態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有的則是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慮如果作戰,戰勝敵人。滿是大將風范。
再看那些武士俑,各個體格健壯,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上翹起的戰靴,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
接著繼續來看騎兵俑,仔細觀察,它們身上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左手持弓箭,仿佛隨時準備上馬沖殺。 打仗時期,肯定少不了一群良駒。看前方,那陶馬跟真馬一樣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如果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跳上征程。
不管是將軍俑、武士俑還是騎兵俑,都好像在暗下決心,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連陶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報國,走進它的身旁,似乎能感愛到輕微的呼吸聲……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
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慨。
各位親愛的游客們,時光飛逝,今天的秦兵馬俑能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現在我們準備啟程回賓館,接著后幾天的活動內容。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1
親愛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姜,是你們游覽麗江古城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姜,很高興能與大家共度這快樂的時光。
請大家跟我來,這里是麗江古城,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它地處云貴高原,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自古就是遠近文明的集市和重鎮。
好了,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古城看看。你可能會驚奇地問:“咦?怎么沒有城墻呢?”告訴你吧,麗江古城是沒有城墻的,這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因為古城的納西族首領姓木,建造城墻就變成了“困”字。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光滑潔凈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房屋、小橋流水、垂柳等無處不在。
前面就是古城的中心四方街了。四方街如同蛛網般交錯著,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出路,四通八達。四方街的道路是由五彩石鋪成的,勤勞智慧的云南人用這些石頭鋪成了一幅幅形狀各異的圖案,欣賞的同時,還會減輕你們旅途的疲勞。四方街的商品琳瑯滿目,物美價廉、應有盡有,特別是滇南特色小吃,十分美味,大家可以一飽口福。
麗江古城還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就是放河燈。據說每天晚上黑龍潭的龍王會順著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盞河燈給龍王指路,不僅能保古城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護,在以后的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最后,大家切記一件事:假如你在古城內迷了路,有一個最捷徑的方法——那就是找水源,順著河水逆流而上,就找到了出發點。
麗江古城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歡迎下次再到麗江古城游玩。祝大家玩得開心,再見!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地---大足石刻參觀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首先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大足石刻的概況。
大足石刻以大足縣得名,而大足縣是因為境內的大足川得名,唐朝乾元元年建縣,取“大豐大足,豐衣足食”的意思。大足位于重慶市西部,距重慶市160多公里,成渝鐵路和成渝高速公路穿過縣境,交通通達性比較好。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所有石窟藝術的總稱,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其內容豐富,數量眾多,雕刻精美,風格獨特,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和旅游價值,在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余尊,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無處最為著名和集中。而我們今天參觀的是寶頂山大佛灣石刻,它是大足所有石刻中規模最大、保存得最完好的,所以我們一般參觀的都是這個寶頂山石刻。
寶頂山位于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寶頂山摩崖造像包括以圣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于公元1174年—1252年組織開鑿而成,歷時70余年,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
接下來我們要看到的是一龕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造像,叫做父母恩重經變相。故事是從最中間“投佛祈求嗣息”那里開始的,在中國古代,是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所以大家順著我手的方向看,有一對年輕的夫妻結婚之后,在佛祖面前祈求給他們一個孩子。心誠則靈,經過祈求之后,這個婦人就懷孕了,旁邊的侍女手上端著一碗安胎藥給她喝,母親懷孕后,是要好好守護自己肚子里的孩子的,所以這幅圖叫做懷胎守護恩。
再看左手邊,經過十月懷胎,這個婦人要生產了,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出生日就是母親的苦難日,也就是說,孩子出生母親是會受苦的,特別是在醫療條件落后的古代,女人生孩子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因此這幅圖叫做臨產受苦恩。
再往右邊看,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不管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有了煩惱,看到孩子就煙消云散了,你們看,那對夫妻抱著孩子多開心吶,一副有子萬事足的模樣,這幅畫叫做生子忘憂恩。
再將目光移到左邊,順著我手的方向,會看到母親抱著她的孩子坐在膝蓋上,孩子手上拿著一塊餅,正在給他的母親吃,也就是說,不管好吃的還是不好吃的,母親都要先嘗一下味道了,好吃的才給孩子吃,不好吃的就留給自己吃了。在她旁邊的那位母親,正袒胸露乳,給她的孩子喂奶,而她的手上正拿著一個窩窩頭,這也象征著母親吃下去的是粗茶淡飯,可是哺育給孩子的卻是甘甜的乳汁,所以這兩幅圖叫做咽苦吐苦恩和哺育不盡恩。
再看右手邊,我們都知道孩子小的時候是很容易尿床的,母親半夜醒來,發現孩子尿床,把床單都打濕了,于是將孩子抱到了干的地方,而自己卻睡在了孩子尿床打濕的地方,這個叫做推干就濕恩。在旁邊還有一位正在洗衣服的母親,孩子小的時候是非常頑皮的,衣服很快就臟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母親來洗衣服了,所以這個叫做洗滌不盡恩。
再往左邊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長大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結婚是要大宴賓客的,而這個時候就要父母殺豬宰羊來招待這些賓客了,不過在佛教里面,殺生是會下地獄的,父母寧愿自己下地獄,也不愿兒女沾上殺生之罪名。這個叫做偽造惡業恩。
成家立業,孩子成家之后,就要離開父母的懷抱,自己出去闖蕩了。可是父母非常舍不得孩子離開,送了一程又一程,父親顯得要稍微理智一點,送兒千里終有一別,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意思是: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兒子的前程要緊,咱們是不是該回去了……老伴扭過頭來,滿臉不服氣的樣子,搗了老頭子一肘子,意思是:你懂什么,兒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工匠師抓住這一瞬間人物的表情把他們打刻了上去,生動地再現了慈母那種“意恐遲遲歸”的情懷,下面的碑文寫到:恐依門庭望,歸來莫太遲。告誡兒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媽媽依門盼望。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的翻版。所以這幅圖叫做遠行憶念恩。
再看左邊的最后一幅圖,這個叫做究竟憐憫恩,從畫面上可以看到老父母橫排并坐,兒子跪在他們面前,父親正指著兒子,神情嚴肅地進行教育。上有碑文寫:百歲惟憂八十兒,不舍作鬼也憂之,觀喜怒常不犯慈顏,非容易從來謂色難。父母對兒女的愛是人世間最崇高,最無私的愛。兒女又應該用怎樣的孝道來回報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都認為讓父母吃好穿好,享受一下就行了,但佛家認為這并不算盡孝。那么如何才算盡孝呢?根據碑文我們可以得知,能做到時刻觀察父母的臉色,順承父母的心意來行事,才是對父母最高的“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等到父母都不在了,才來后悔當初沒有在父母跟前好好盡孝。
這就是整幅的父母恩重經變相,希望大家看完之后,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獲,現在我們接著往下一龕造像參觀。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馬上就要進入即將參觀的八達嶺景區。前面山上,八達嶺長城就盤踞在此。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筑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長城中的杰出代表,因為這里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么要講長城修筑在這里?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衛著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八達嶺長城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畢竟之路。說到這里,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于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說在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里,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不那么突出了
八達嶺長城有三臺兩墻組成,,三臺分別是城臺,敵臺,其中城臺構造的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風寒的地方。那敵臺的構造相對就要復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箭用的,所以這里也具有防御敵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臺,又叫烽燧,狼煙臺。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筑。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古人獎白天點燃的煙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系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余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白人,燃兩煙點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遞到皇城大內。
在長城墻根的地方每隔不遠就有一個小水溝,雨天的時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沖刷城墻。而長城的墻體里面使用石頭塊鑄成的,外邊砌上磚,再在上面鋪上石板,從而使建筑非常牢固!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4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導游李昕雨,歡迎大家來到樂山大佛觀光游覽。我先說一下注意事項:一,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二,要跟隨隊伍,不要亂跑。聽明白了嗎?我們出發吧!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古名佛---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通高七十一米,肩膀的寬度是二十四米,頭的直徑是十米,耳朵有七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是三點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五點六米,頸高三米,指長八點三米,從膝蓋到腳背二十八米,腳的寬度是八點五米,頭上發髻有一千零二十一個。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貞觀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樂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經1200年了。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大佛兩邊的巖石,這種巖石叫紅砂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陰坡上,加之佛體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這樣減少了風雨侵蝕和水流的沖刷,因此巖石風化較緩慢。不僅如此,樂山大佛還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在大佛的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對佛體的浸蝕,可見樂山大佛的設計是非常科學的。
我這個小導游怎么樣啊?同學們,你們也可以當一個小導游,為同學們介紹一處景點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5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李欣儀,叫我李導好了。現在我將帶領大家參觀雄偉壯觀的故宮,欣賞我國的文化遺產。
故宮為我國明清二朝的皇宮,也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所以我們在游覽時應當不亂扔垃圾、不觸摸物品,這樣才能欣賞到有著歷史氣息的故宮。
進了太和殿的大門,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便是一座座雄偉的宮殿。正前面那座最大的木構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權的象征,每當有重大活動時,皇帝都在此舉行。后面的一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分別是中和殿、保和殿。
游玩了輝煌的太和殿,再向北走,我們能感覺到這兒的生活氣息很濃。這里的一切起居用品在當時都是堪稱一流的,后宮里的戶外養心之處是御花園。它格局、布局緊湊、古色古香,花草樹木點綴其間。亭臺樓閣相依相承,是個清新雅致、賞心悅目的好地方。大家跟著我走,故宮東邊這座角樓和其他三座角樓遙相呼應。它們的造型奇特、精美絕倫,與周圍環境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畫。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不知凝結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
這次游玩到此結束,祝大家愉快!謝謝!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6
大家好,我是你們本次旅行的導游唐振淇,希望大家此次旅行開心快樂。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的皇陵陪葬品。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市臨潼區東約五千米處,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地勢險峻,環境優美,陵園規模宏大。
兵馬俑分為將軍俑、步兵俑、騎兵俑、高級軍吏俑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將軍俑,它們高大魁梧,高196米,寬40厘米,足足有城門那么高,它們站在隊伍的前面,有的手持大刀,好像立刻沖上去殺敵;有的低著頭,好像在制作戰斗方案;有的面帶笑容,一看就知道是打過勝仗的。
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統一天下時的雄偉。秦兵馬俑顯示出秦始皇所向披靡,南征北戰的架勢。
好,現在大家解散各自參觀景點。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20xx年10月31日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8
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游覽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陳。
秦兵馬俑在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都是精美的藝術珍品。誰知道它的占地面積有多大呢?對,就是20190平方米,大概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來歷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以前有幾個農民相約一起打水井,發現了有一些陶片,他們繼續打井,發現那是一條通道。他們陸陸續續下去察看,就發現了‘秦兵馬俑’。好!大家一起參觀一下吧!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你們看,那些身材魁梧,頭帶鶴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是什么俑?他就是將軍俑。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他們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身的領軍人物了!
大家跟我來。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體格健壯,體形勻稱,身穿戰袍,披掛鎧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對,就是武士俑。
誰知道身著短甲,下穿緊口褲,左手握弓箭,右手執韁繩的又是什么俑?錯了,是騎兵俑。你們看,每一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術珍品。仔細端詳,他們神態各異,惟妙惟肖,走近他們身邊,似乎還能感受到他們輕微的呼吸呢!哈哈!!!!
好了,還有很多精彩的東西,大家自由參觀,自己欣賞吧。活動時間,請大家注意安全!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19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我是導游李志賢,今年九歲了。大家都叫我小李就行了。
歡迎大家來到長城玩!你們知道長城為什么是世界遺產嗎?這是因為,長城的一塊石頭就有兩三百斤重。那時,還沒有起重機,全部依靠鄉親們無數個肩膀和無數雙手,這才成了今天的世界遺產。
長城,經過無數次重修。你們知道長城的傳說嗎?我給大家說一個吧!
相傳,有兩家人種西瓜。一天,西瓜成熟了,發現有一個特別大的西瓜,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是個小女孩。他們兩家給她取名為:孟姜女。
孟姜女長大后,找了丈夫。一天,官兵來了,把她丈夫抓走去修長城了。
幾年后,她丈夫死了。孟姜女很傷心,就去長城邊找她丈夫。她邊找邊哭,長城都被她哭倒了。
長城,還有很大的防御能力。但是,秦始皇卻害死了許多無辜的老百姓,讓老百姓人心惶惶,這樣,秦國最終滅亡了
好了,長城到了,大家可以下車仔細瀏覽我們的萬里長城了!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20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已經來到了九寨溝,它的特點就是美。大家一定聽過一句話,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大家看!這里的水多么得清、這里的花多么的艷。對了,關于九寨溝還有一段傳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達戈的男神,熱戀著美麗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達戈用風月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嫫。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寶鏡的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114個晶瑩的海子,像寶石一樣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從此,人間便有了這處童話世界般的夢幻仙境九寨溝。
對了,九寨溝有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我們分頭去仔細游玩吧。
很高興今天能給你們做導游,大家一定覺得九寨溝很美吧。如果你們下次還來,我還會做你們的導游的。
大家看,我們的眼前就是樂山大佛了。
樂山大佛歷史悠久,由于風化,它的“臉”全部變黑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洗過“臉”的。
從遠處看,巍峨雄偉,站在它腳背上的人顯得那么渺小,就像一只螞蟻爬在大佛上。它建于公元720__年。從他腳底流過的三條河分別是岷江、清江、大渡江。三江匯合在這里,水直沖凌云山的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更猛,往往使船只觸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法師見此情景非常不安,也想借助神力滅殺隱患,于是萌發修造大佛之念。他募集人力、物力、財力,遠及江淮流域,后經唐劍南節度使韋帛續建竣工,歷經九十年終于大功告成。
大佛高七十一嚴謹,耳長七米,鼻長五點六米,肩寬八點五米,腳北寬八點五米,長十一米,可圍坐百人以上。它那大鼻梁像高大的橋梁。
它真不愧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啊!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八達嶺長城。我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小向導’,一聽名字就知道我長得很瘦小啦。廢話不多說,就讓本導游帶你們去看看長城的壯觀吧。不過要記住,千萬不要亂扔垃圾,在墻上亂涂亂花。
游客們你們看,這段長城修筑再八達嶺上,總長有一萬三千多里。遠看雄偉壯觀,近看高大堅固。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是不是想很寬的馬路呢。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用來瞭望和射擊。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多美的長城啊。希望大家能愛護環境。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姚導,很榮幸和大家一起共度著美好的時光,下面我們一起去游覽北京的故宮吧!
游客們你們還不知道吧!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宮,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宮殿是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黃色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它的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擁有殿宇9999間。宮內先收藏珍貴歷史文物和藝術品進100萬件,故宮被譽為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北京處處有美麗的風景說也說不盡,數不勝數,希望游客們有時間去慢慢欣賞!
謝謝大家我說完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田樂然,大家叫我“小甜甜”就行了,在此,我祝大家旅行愉快!
今天,我帶大家參觀的是秦兵馬俑,它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經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19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內有兵馬俑近8千個。在三個俑坑中,1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寬62米,占總面積的1/2還多,坑里的兵馬俑也是最多的,有六千多個。
大家看,兵傭形態各異,有的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有的身著短甲,手持弓箭,有的手持兵器,奮勇沖殺。他們的形象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
好了,現在請大家四處游覽,細細地欣賞、體會吧!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21
大家好,我是這次旅游的導游,我姓黃,大家可以叫我黃導!
現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壇,所以我先給大家將一些注意事項:“禮貌、衛生、秩序、眼看手勿動、禁止亂涂亂畫”這五點,記得哦!
乘客們,旅游景點已到,請大家有秩序的下車!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壇的正門,這里是皇帝前來祭祀時進出的大門。現在,就讓我一一地為大家介紹吧!
天壇,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寶。
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種面積為273萬平方米。天壇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壇,圍墻分內外兩層,呈回字形。北圍墻為孤圓形,南圍墻與東西墻成直角相交,為方形。這種南方北圓,通稱“天地墻”,象徽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以上就是天壇的故事,時間不早了,現在,大家自由參觀拍照吧!——轉眼間,我們的北京天壇一日游又結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車回家吧!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22
大家好!歡迎你們大家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我是你們的導游請大家跟我一起往這邊走。
我們現在要去參觀1號俑坑,這是最大的一個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我們看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就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秦始皇自13歲登基時就開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駕崩前還沒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這座皇陵墓占地約25萬平方米左右。在這陵墓周圍有守衛了20xx多年、占地2萬畝的兵馬俑方陣。
現在人們公認秦兵馬俑有三大特點:一是多,現已挖掘出的兵馬俑,分三個坑,約有8000多個武士俑,600多個戰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統一六國的強大兵力。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陣,小到肌膚紋理無不蘊含巧思、一絲不茍。三是美,秦俑陣有令人震憾的壯麗美感、氣勢磅薄、威武雄奇。
請大家四處觀看,1小時后在大廳集合。祝您旅途愉快。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篇23
尊敬的先生們,女士們小朋友們:
你們好!
我們將要游覽的是龍門石窟。各位旅客,讓我們抬頭看,就看到龍門石窟四個大字。來,大家跟我來。龍門石窟這四個大字是古代人民先用小刀把竹子切得零零落落得,再把石頭磨成這四個大字。大家想想看,當時的古代人民是多么辛苦啊!
各位旅客,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美麗的.怡心池。怡心池的水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旅客們,你們千萬不要掉隊,這里的旅客非常多。大家跟著我走,現在我們來的了魚池。旅客請不要亂投食,這里的魚都是有專人喂養的。
剛剛我們游覽了世界遺產之一——龍門石窟。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