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廊導游詞(通用24篇)
長廊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好!我是風光旅行社的王飛達,大家叫我王導兒就可以,歡迎大家來北京游玩。現在我帶領大家參觀世界遺產—頤和園。請大家上車系好安全帶,我們馬上開始游玩。
到達目的地了,請各位下車。大家先跟我走,大家吃的果皮紙屑不要扔在地上,小心臺階。各位游客,我們已經來到了長廊,這條長廊共有七百多米長,共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畫,分別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共有幾千幅畫,這幾千幅畫里,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些畫里我最喜愛人物畫,人物畫里的每個人都栩栩如生,這里大家可以隨便拍照游玩,也聽我介紹一下長廊的傳說。
傳說,頤和園建好后,慈禧每年有一大半時間要在這里“頤養天年”。開始的時候,她很喜歡這里的江南景色,但時間一長,就覺得什么也不新鮮了。她心想:如果在湖邊建點兒什么,讓我走一步就看一個景色那該多好。一日,慈禧要去散步,王公大臣忙順從并伴其左右,當一行人走到萬壽山南坡的時候,竟下起了傾盆大雨,太監李蓮英連忙撐起雨傘。這時,慈禧說話了:“雨傘真好,不僅能遮風擋雨,還能讓我看到另外一番景致”。眾人不解。回到寢宮后,他立即召見工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不久,在萬壽山南坡與昆明湖之間就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走廊。
尊敬的各位游客,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束了,在游玩頤和園的這段時光,希望成為您難忘的一段永恒記憶。歡迎大家再次到來。
長廊導游詞 篇2
游客們,也許你們在游覽北京頤和園時,曾被頤和園的長廊所折服;今天我帶領大家來到的景點是綿陽市梓潼的翠云長廊。翠云長廊將會使你們更加感嘆。
你們看,翠云長廊不是建筑;而是在300多里長的劍門古道兩旁,生長著幾十萬棵柏樹,柏樹枝葉茂密,就像天上簇擁在一起的翠綠云彩。
游客們,你們知道嗎?翠云長廊還是世上少有的“森林博物館”呢。古老的柏樹從綿陽向廣元延伸,綿延300多里,真是一幅美麗而神奇的圖畫。
游客們,我們現在的位置,在梓潼城北5公里處的七曲山,七曲山是翠云長廊的起點。你們看,那滿山遍野翠綠的柏樹,被風掀起了綠色的“波浪”;你們聽,還傳來一陣陣“浪花飛濺”的'聲音呢。再聽,林濤和鳥兒的鳴叫聲混合在一起,多么悅耳,多么動聽。
大家繼續看,在翠云長廊里,沒有其他雜樹,全是清一色的柏樹,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有的筆直挺立,有的彎曲盤旋,有的舒展開朗,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像雄偉挺拔的泰山,叫“泰山柏”;有的像舞姿優美的仙女,叫“仙女柏”;有的像騰空的巨龍,叫“飛龍柏”……
游客們,大廟旁這株古老的柏樹叫“晉柏”,它是翠云廊里數以萬計的古柏里最珍貴的古柏了。這株晉柏已有1600多歲,它樹干無皮,無枝,無葉,是多么的奇特呀!
我還要告訴游客們關于翠云廊的幾個傳說:一是說,這些樹是三國時期的猛將張飛所植,叫“張飛柏”;二是說,為明朝地方官員綠化道路,形成的一條風景優美的綠色長廊;三是說,清代一個回鄉的官員,帶領兒孫經幾代努力形成的。
但,我認為是不同時代的勞動人民共同辛勞努力的成果。
游客們,今天的游覽已經結束了。我最后要告訴大家,千百年來,翠云廊為人們送來了綠蔭、清涼、美麗和勃勃生機。現在,翠云廊不但是全世界最大的古柏森林公園;而且是巨大的天然氧吧。
歡迎大家再次光臨。謝謝!
長廊導游詞 篇3
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市長廊導游公司的導游,我叫“馮照容”,大家也可以叫我:“容容”。現在我就帶你們去游筧歷史憂久、美麗壯觀的長廊吧!
我們走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美麗、五彩濱紛的大殿,就來到了世界上最長、最美麗,最壯觀的長廊,據說它可是一個吉尼斯世界記錄了,光這一條長廊就有700多米長,站在中間,你就會覺得前不見頭,后不見尾。
還有,更讓你意想不到的呢?這條長廊一共分成了273間,每間都掛著五彩的畫,非常精美,它一共有8000多幅畫。你一定很疑惑為什么有這么多的畫呢?現在我就告訴你這些畫都是有由來的。當年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猶未盡,做夢都經常夢到江南,于是,他先后畫了江南美景、花鳥山水畫,人物畫,……許多精美的畫,畫得栩栩如生。
更有獨特的是,長廊還有三絕:
一是:造型絕。
二是:風景絕。
三是:節構絕。
你看,這就是北京市美麗、壯觀的長廊啊!讓人流忘返。
長廊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頤和園參觀這里最著名的地方——長廊。我是你們的導游,你們有什么困難或問題都可以來找我解決。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長廊更是引人注目,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前幾年還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現在我們正行走在長廊上,大家是否會感覺到心曠神怡呢?長廊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它的建筑十分精美,人稱有三絕。
第一絕是造型絕。雖然說從地面上看不出來什么,但在空中看長廊就發現它像一只倒掛著的蝙蝠,這是一種古代習俗,意思是“福到了”。
第二絕是風水絕。這與現在大家的舒適感受有聯系了,長廊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冬天萬壽山擋住北面的寒風,夏天從南面的昆明湖吹來陣陣涼風,簡直就像天堂。周圍的風景無遮無擋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的眼球就被吸引過去了。這可是個冬暖夏涼的好地方,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這里都是生機勃勃。
第三絕是結構絕。大家可別驚訝,這全長728米的長廊全是用木頭搭成的,沒有用一顆釘子!
下面我要說說我們周圍的這些畫了。這些是古代乾隆皇帝太迷戀江南的景色讓畫工畫的。后來又增加了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
大家好像都陶醉了吧?那么接下來的2個小時大家可以拍照觀景,2個小時后我們在這里集合。
長廊導游詞 篇5
眾所周知,頤和園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朝代的皇家園林,是當時最尊貴的皇室家族們獨享的避暑園林,規模不可謂不宏達、布局不可謂不精致。接下來,就隨一起來看看這座皇家園林的導游詞吧!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成,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長廊。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要去的長廊全長728米,共273間畫廊,有油漆彩畫14000多幅,是中國廊建筑中最大、最長、最負盛名的長廊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長廊彩畫題材十分廣泛,有花鳥、樹石、山水、人物等。18世紀中葉,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在位)曾派宮廷畫師到杭州西湖寫生,得西湖景546幅,這些湖景被悉數移繪到長廊273間畫廊的梁枋上。本世紀60年代,中國政府不僅保留了西湖風景畫,還增繪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畫14000多幅,使長廊成為名副其實的畫廊。
好,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這座長廊,這座長廊是乾隆為他母親觀賞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為了讓母親游圓不受雨雪日曬之苦,又能飽攬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萬壽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邊設計修建了一條長長的游廊。乾隆皇帝的母親喜歡聽故事,經常一邊在長廊中游覽,一邊讓宮女給她講各式各樣的故事聽。有些她特別喜歡的故事,就讓宮女們反復地講。時間一長,宮女們肚子里的故事講完了,以前講過的故事也記不清了,這可難壞了宮女們。后來,她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故事的內容畫在長廊兩側的梁枋上。故事越講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畫也越來越豐富。從此,宮女們再也不愁沒有故事給太后講了。太后呢?因為年邁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畫,對此竟毫無察覺,這就是頤和園長廊人物故事彩畫最初的來歷。
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相機和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大家現在可以參觀一下這座長廊,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在長廊的起點集合。
長廊導游詞 篇6
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長廊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成,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長廊。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要去的長廊全長728米,共273間畫廊,有油漆彩畫14000多幅,是中國廊建筑中最大、最長、最負盛名的長廊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長廊彩畫題材十分廣泛,有花鳥、樹石、山水、人物等。18世紀中葉,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在位)曾派宮廷畫師到杭州西湖寫生,得西湖景546幅,這些湖景被悉數移繪到長廊273間畫廊的梁枋上。本世紀60年代,中國政府不僅保留了西湖風景畫,還增繪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畫14000多幅,使長廊成為名副其實的畫廊。
好,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這座長廊,這座長廊是乾隆為他母親觀賞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為了讓母親游圓不受雨雪日曬之苦,又能飽攬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萬壽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邊設計修建了一條長長的游廊。乾隆皇帝的母親喜歡聽故事,經常一邊在長廊中游覽,一邊讓宮女給她講各式各樣的故事聽。有些她特別喜歡的故事,就讓宮女們反復地講。時間一長,宮女們肚子里的故事講完了,以前講過的故事也記不清了,這可難壞了宮女們。后來,她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故事的內容畫在長廊兩側的梁枋上。故事越講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畫也越來越豐富。從此,宮女們再也不愁沒有故事給太后講了。太后呢?因為年邁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畫,對此竟毫無察覺,這就是頤和園長廊人物故事彩畫最初的來歷。
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相機和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大家現在可以參觀一下這座長廊,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在長廊的起點集合。
更多關于頤和園導游詞范文推薦閱讀★★★★★:
長廊導游詞 篇8
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長廊導游詞 篇9
游客朋友們,歡迎來到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的頤和園。今天,我們就來參觀游賞頤和園最具代表性的景點——長廊。
現在,請大家緊跟我,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了今天的游覽景點—長廊。大家仔細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大家知道嗎?這條長廊可大約有700多米,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經能工巧匠的妙筆,栩栩如生地畫出了幾千幅五彩的畫,幾千幅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您們看,在左邊的這幅畫是孫悟空大鬧蟠桃宴前,它正倚在一個桃樹上,拿著一個大蟠桃,邊啃邊看桃樹下的七仙正慌里慌張地尋找蟠桃,邊捂著嘴偷笑呢!右邊這幅是畫景的,粉紅色的荷花輕漾在碧綠的水上,水中幾條金魚正在互相嬉戲,整體構成了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由此可見古人的畫工是多么地高超!
走了挺長的一段路,大家一定累了,不妨倚靠在欄桿門旁休息一下,看看周圍的景色,長廊的兩旁栽滿了花木,紅花翠草,綠樹成陰,如果經過了雨水的滋潤就更加美麗了,真可以算是“霏紅花徑和云掃,新綠瓜畦趁雨鋤。”這花木的清香伴隨著從左邊昆明湖吹來的微風,真令人神清氣爽。
不過,愛屋及屋,我們喜愛長廊的美景,更要珍惜兩旁的一草一木,請游客朋友們不要隨意采摘花木,套用一句宣傳語:保護長廊,人人有責!
長廊之旅結束了,祝大家在接下來的旅途愉快,謝謝!分享:
長廊導游詞 篇10
所謂廊棚,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瀕河,有的居中,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凳,供人歇息,廊棚的頂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雖然不同但都可以使商界貿易、行人過往免受日曬雨淋之苦。
古鎮的廊棚總長達877米。其中朝南埭廊棚東起北柵欄,西至來鳳橋,總長度168米,街寬2—2.5米。廊棚從街頭面延伸至河邊,圓木柱支撐著一層斜斜的屋面(即“一落水”)。廊棚為磚木結構,中間有一段最為出色,有翻轉軒兩層雕刻花紋。
廊棚傳說:
在西塘塔灣街里有一胡姓商戶,店主胡氏年輕守寡,艱難支撐著一家老小,和一家鋪子。胡家鋪子前的河攤邊,有一個水豆腐攤,攤主王二年輕力壯,老實厚道,他見胡氏艱難,便幫著她做一些體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覺離不開他,但又難以啟齒。
于是一日她借修繕店鋪之機,請工匠沿河建起了一排廊屋,將店鋪前的街路遮蓋起來,如此王二即可免受日曬風吹,又能在雨天照常擺攤,兩個同在一個屋檐下。不想廊棚建好后,胡家鋪子生意一下紅火起來,于是鎮上商家紛紛效仿,幾年下來,竟連成一線,以致后來成為一種西塘獨特的建筑式樣。后來老百姓知道這層意思后,便給廊屋取名為廊棚,意思是為郎君而建造的棚屋。
長廊導游詞 篇11
現在去玉花園。這過街天橋可算是木氏土司因地制宜,以民為本的一個創造。這樣的設計,官民相安,互不干涉。這里房梁較低,別忘了“見木低頭”。
請跟我上光碧樓。這是1:300的古城模型,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城和木府的全貌。這是玉龍橋,是古城的北入口,這是西河、中河、東河。有誰在古城中迷了路,那么,溯流而上就一定能走到玉龍橋。這是四方街。這是木府,它位于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長369米,背靠獅子山,坐西向東以接納木氣,以求家道興旺,官運亨通。可以說這木府占盡了古城的天時地利。這些圖片表現了麗江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壯美的自然風光,請大家瀏覽。
這是玉花園。園內花木繁多,光杜鵑就有30種,堪稱玉龍山這個杜鵑王國的一個縮影。“麗郡從來喜植樹,江城無處不養花”,說不定是從這里開始的。這是紫薇樹,夏季滿樹紅
花,如火似霞。在樹干上撓一撓或拍一拍,整棵樹都會抖動起來,所以又叫撓癢癢樹。這是山玉蘭,又叫夜荷花,夏季開花,花白而香,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那邊是金爪玉蘭,已有千年樹齡。還有許多盆栽苗木,等一會兒大家可以慢慢觀賞。
這是玉音樓,因樓層三疊,共有二十個翹角飛檐,所以在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五個翹角飛檐,就像五只鳳凰展翅來儀,所以又叫五風樓。是仿福國寺的五風樓而建的。二樓是供奉鳳詔鶴書的地方,一樓和樓前是土司歌舞宴樂的地方。大廳內有白沙壁畫的復制品。白沙壁畫是國家重點文物,其藝術價值可與明永樂宮相媲美,它把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融合在一個畫面上,讓三種宗教同居一室。這種三教合一的做法,在別的地方是少見的。而在麗江,由于以木氏土司為代表的納西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他們在文化上兼容并蓄,廣納博采。使麗江成為一個多元文化區,并使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弱小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人們稱贊納西族是‘‘小民族創造了大文化”。
現在到了三清殿。在這里可以鳥瞰古城和木府,我們可以看到徐霞客筆下的古城“居廬駢集,縈坡帶谷”,可以看到木-府的“宮室之麗,擬于王者”。說到這里,也許大家已對納西族,對木氏土司和木府有了較多的了解。大家既可以在這里抒發一下逝者如斯夫的思古幽情,還可以對木府春秋來一番高談闊論。這不,木天王早就給各位備好了這無字石碑啦。我的講解到此結束,大家可以漫游木府后再回到大門。謝謝大家。
長廊導游詞 篇12
廊棚也叫雨廊,不少江南古鎮都有,外觀看來就是有木柱支撐、帶有瓦片屋頂的街道。而西塘的廊棚最有特色,因為只要你在古鎮內沿河行走,頭頂上總會有廊棚為你遮風擋雨。尤其是在雨天,走在廊棚下聽著雨聲淅瀝,賞廊外迷蒙的景色,意境濃郁,因此西塘的廊棚有著“煙雨長廊”的美名。
西塘的廊棚大多為臨河而建,走在廊中可以逛逛沿街各色店鋪,另一邊則是河道,時而有搖櫓船載著游客緩緩而過。有的廊棚還設有靠背長椅,可供人休息,河兩岸的廊棚之間還有數座石橋相連。漫步在廊棚下,或找一家沿河茶坊搭兩把椅子坐在河邊,邊享受著河風邊品茶閑聊,絕對是神仙般的悠閑。
西塘的廊棚總長將近千米,也有部分廊棚居中于建筑之間,兩側都是緊挨著的店鋪和民居。但景觀最美的還是沿河的廊棚,其中南埭廊棚東起北柵欄、西至送子來鳳橋,已有上百年歷史,最為經典。電影《碟中諜3》中,阿湯哥一路飛奔至送子來鳳橋的鏡頭就是這段長廊去取的景。
長廊導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來到北京頤和園。我姓吳,叫吳思雨。大家可以叫我吳導;小朋友們可以叫我吳姐姐;想比較直接的可以叫我的名字“吳思雨”。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宮御苑,占地約290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另外,我提醒大家一點,千萬不可以隨便扔垃圾哦,尤其是湖面上。
頤和園中的主體建筑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佛香閣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閣高40米,有8個面、3層樓、4重屋檐;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園林的常用形式。
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廊上繪有圖畫14000余幅,均為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昆明湖東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國最大的。此外,萬壽山頂的無梁殿,全用磚石砌成拱頂,沒有一根支撐物,技術水平極高。
昆明湖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非常感謝大家能和我一起參觀頤和園,現在我們可以自己在這里找一個賓館住一宿,然后想參觀別的地方的游客可以繼續參觀,再見!
長廊導游詞 篇14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大家去頤和園游玩,希望大家在頤和園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長廊。你們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米長,分成二百三十七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花,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你感覺到了嗎?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頤和園的全部風景。站在這里看,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郁郁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頤和園的景色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盡情的去欣賞頤和園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
祝大家玩的愉快!
長廊導游詞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北京著名的頤和園,今天由我周導來帶大家參觀這美麗的地方,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后代不斷擴建,至慈禧時大力重建,后稱“頤和園”。頤和園總占地面積290公頃,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好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飽覽頤和園的景色吧!
大家請跟我來,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了大殿,這——就是有名的長廊。大家請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大家仔細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這幾千幅,沒那兩幅是相同的。
走完長廊,便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相信大家對這個景點已經期盼已久了吧?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昆明湖上有幾座不同式樣的石橋。湖中心有一座小島,各位游客走過石橋,就可以到小島上游玩!這座石橋叫十七孔橋,因為上面有十七個橋洞,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獨一無二。
好啦,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去拍照留念,細細游賞!
長廊導游詞 篇16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我覺得這句話應該改“上有天堂,下有西塘”更合適。
一進西塘,就被那古色古香的景色給迷住了。那一排排依水的小屋,看著就讓人心醉,立刻就會喜歡上這個地方。那一個個小橋,那一只只小船,給古雅的西塘增添了美麗的色彩。
早晨,煙雨長廊里空空的,偶爾只有一兩個人路過,帶給人一種清靜的感覺,獨自享受在這景中。旁邊的店門都沒開,細細的小河上,河水似乎都被凝固了。小小的,木褐色的船只停靠在岸邊,仿佛一個個小娃娃在床上睡覺。空空的煙雨長廊,如同一條條寂寞的小巷。
中午,煙雨長廊漸漸的熱鬧起來,一些攝影愛好者背著專業照相機來拍照片,一支支導游團帶著一大波游客來旅游,慢慢的,景區里變的熱鬧了。煙雨長廊里人來人往。我們從這里擠到那里,從那里擠到這里,漸漸地,寂靜的河面上劃過一只只小船,上面有的敲鑼打鼓,有的坐著新娘子,有的坐著說說笑笑的游客們,有的是水上清潔工······
最美麗的時候要數晚上了。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籠,把它掛在屋梁上,是那么整齊,在黑暗中閃碩著,像一顆顆明星在天空閃耀著。就因為這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美景。遠遠望去,紅紅火火的,非常喜慶。一個個旁邊的煙雨長廊里,表演著京劇,你想要的一應俱全。
第二天,我走了,但那青磚墻,小橋,小船。都深刻地印在我的腦子里。讓我流連忘返。
長廊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為大家講解,我來自陽光旅行社,叫王思雅。今天咱們游覽的是頤和園的長廊,因為長廊是頤和園最著名的景致。它被編寫進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長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們稱它有三絕,讓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這第一絕嘛,就是造型絕。全長728米的整體造型從飛機上往下看,像一只倒掛著的蝙蝠,也就是像英文字母“W”的形狀;第二絕是風水絕。長廊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長廊的第三絕是結構絕。長廊是斗拱結構,全部是由木頭搭成的,竟沒有用一顆釘子。
長廊還是頤和園的一條中軸線,它平分了頤和園的山水,構成了頤和園的主旋律,成為建筑美學的典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很高。更奇的是長廊的畫,它一共有一萬多幅呢!大家一定想知道這些畫的由來吧!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猶未盡,很留戀江南的景致,連做夢都經常夢到江南。于是,就讓畫工在長廊上畫了許多江南的美景。長廊上的畫有好幾種類型:有民間傳說的故事、有神話傳說的故事……長廊上的畫十分精美,中外游客看后都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好了,今天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30分鐘后長廊入口見!
長廊導游詞 篇18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成,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長廊。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要去的長廊全長728米,共273間畫廊,有油漆彩畫14000多幅,是中國廊建筑中最大、最長、最負盛名的長廊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長廊彩畫題材十分廣泛,有花鳥、樹石、山水、人物等。18世紀中葉,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在位)曾派宮廷畫師到杭州西湖寫生,得西湖景546幅,這些湖景被悉數移繪到長廊273間畫廊的梁枋上。本世紀60年代,中國政府不僅保留了西湖風景畫,還增繪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畫14000多幅,使長廊成為名副其實的畫廊。
好,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這座長廊,這座長廊是乾隆為他母親觀賞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為了讓母親游圓不受雨雪日曬之苦,又能飽攬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萬壽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邊設計修建了一條長長的游廊。乾隆皇帝的母親喜歡聽故事,經常一邊在長廊中游覽,一邊讓宮女給她講各式各樣的故事聽。有些她特別喜歡的故事,就讓宮女們反復地講。時間一長,宮女們肚子里的故事講完了,以前講過的故事也記不清了,這可難壞了宮女們。后來,她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故事的內容畫在長廊兩側的梁枋上。故事越講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畫也越來越豐富。從此,宮女們再也不愁沒有故事給太后講了。太后呢?因為年邁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畫,對此竟毫無察覺,這就是頤和園長廊人物故事彩畫最初的來歷。
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相機和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大家現在可以參觀一下這座長廊,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在長廊的起點集合。
長廊導游詞 篇19
各位游客朋友們: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長廊導游詞 篇20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來到了頤和園,在這里,長廊是最引人注目的,人們稱它有三絕,這第一絕就是造型絕。從地面上看,它的造型非常普通,什么也看不出來,但如果乘坐飛機,從飛機上俯視頤和園全場728米的長廊,一個倒掛蝙蝠型的長廊造型則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游客朋友們,你們想知道它為什么是倒掛蝙蝠型的嗎?其實蝙蝠倒掛的意思就表示福到了,這就是它的第一絕。
第二絕就是風水絕,它北依萬壽山,南臨昆明湖,寒冷的冬天,萬壽山擋住了呼呼的寒風,使長廊內充滿溫暖,夏天,南邊的昆明湖向長廊這吹來陣陣涼風,就算再熱,里面也是涼風習習,使人們在長廊里感到格外涼爽、愜意,可謂是冬暖夏涼,再從環境上看,長廊依山傍水,如同一幅美麗、賞心悅目的圖畫,當人們在長廊行走時,變會發現,園中美景隨水波而動,隨四季而變,可謂是變化無窮,這樣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長廊中,綠色的柱子,紅色的欄桿,灰色的道路,都到給人一種清新、獨特的感受。
第三絕是結構絕,長廊是斗拱結構,一層層如同階梯狀,顯得異常美麗,既裝飾了又起到了防震的作用,并且上面全是木頭搭成的,沒有用一顆釘子,都是把一塊木頭中削一塊凹槽,將另一塊木頭牢牢嵌在里面,這種高超、精湛的技藝都是祖先流傳下來的,在273間長廊里,一間一景、一景一畫,景色變化和諧,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邊移,隨處可見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
本次導游結束,游客朋友們你們體會到頤和園長廊建筑的絕了嗎?
長廊導游詞 篇21
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張,你們叫我張導就行了。我們要去的處所就是有名全國的構筑—頤和園。
各人請隨我來,此刻我們繞過大殿,我們站的處所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廊。橫檻上有許很多多的畫。畫有鳥獸蟲魚、花卉樹木、風景,雖然尚有我們人類。你們信托嗎?一萬多幅畫,沒有哪兩幅是溝通的。橫檻上還畫著很多故事。
走完長廊,我們就來到萬壽山的腳下。昂首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構筑矗立在半山腰上。一排排金碧光輝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各人往前看,看那一片湖,那就是昆明湖。這篇湖靜的相面鏡子,綠的像塊碧玉。各人應該可以聽到游船上的那些旅客的歡聲笑語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望見頤和園的全部景致。
各人快快跟我來看看這瑰麗的石橋,這個石橋有十七個洞,中間的最大。這橋叫十七孔橋。并且上面都鐫刻這栩栩如上,姿態紛歧,活龍活現的小獅子,這些小獅子,沒有那兩只的姿態是溝通的。
頤和園處處都有瑰麗的景致。可是本日的旅游到此竣事,但愿各人可以下次再來,我隨時樂意在當各人的導游。
長廊導游詞 篇22
如果把木府看作是“麗江紫禁城”,那么這大廳就是“金鑾殿”了。這虎皮靠椅說明木氏是稱雄一方的土皇帝。這兩邊執事牌上寫的是朝廷賜的官銜爵位,有的是三品,相當于今天的省部級,有的甚至是二品。那么朝廷為什么如此倚重木氏呢?這是因為,納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灣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詔大理。這兩大地方勢力常常成為中央王朝西南邊疆的不安定因素,納西族的向背舉足輕重,木氏土司也知道這一點。因此,他一方面忠于朝廷,以朝廷為堅強后盾,另一方面則不斷擴張地盤,使他的統治地域達到7.5萬多平方千米,比今天云南省面積的1/6還多,成為稱雄一方的土皇帝,所以后人稱木氏“開門是諸侯,關門即天子”。大家看屋頂的三個藻井,中間是龍,為了避嫌,這龍只有四爪,而不像皇宮里的有五爪。兩邊藻井里則是納西婦女七星羊皮上的星星圖案。一個議論軍政大事的地方卻有婦女的服飾圖案,讓人稱奇。這也許是出于納西族歷史上婦女的崇高地位,也許是土司為了時時用婦女們的披星戴月、辛勤勞動來鞭策自己。總之這謎團只有土司們才能說清楚啦。近年來,不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木府參觀,給木府增添了光彩,前面的圖片室里留下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圖片室講解略)。這是萬卷樓。在木府里由東往西,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一字排開,其他建筑都是兩層,惟有這萬卷樓是三層,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木氏土司不僅在政治上與中央保持一致,還推崇并積極學習漢文化,有的達到很高的造詣,能與中原學士相唱酬。《明史?土司傳》中就說:“云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因此就建了這三層的萬卷樓。真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啊!簡單地說,這萬卷樓,一樓讀書,二樓藏書,三樓寫書,是一個書藏萬卷、書香滿屋的地方。大家看,這里供著孔子牌位,后壁上的鹿鳴古樹圖也飽含寓意:“古樹”與“古書”諧音,這梅花鹿,因“鹿”和福祿的“祿”同音,包含著“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意思,又有“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是希望木家的子弟寒窗苦讀,終成大器。有人問我,納西婦女披星戴月地操勞,把活計都承包了,那男子干啥呢?回答是,納西男子在戰時則披堅執銳,跟著土:司騎射征戰,平時則琴棋書畫考功名,“天雨流芳”(就是納西語“看書去吧”的意思)。由木氏土司首倡的學習之風,納西族一脈相承。據統計,目前納西族副教授以上的專家學者就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由此看來,納西族的男女分工較為明確:婦女以建設物質文明為主,男子以建設精神文明為主。下邊咱們前往家院參觀。
長廊導游詞 篇23
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木府。大家游了古城,游了四方街,如果說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那么,木府就是古城的心臟了。納西族姓木的土司曾統治麗江四百七十年,也就是公元1253年的“元跨革囊”到1720___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共沿續了二十三代,建造了這被人稱為“麗江紫禁城”的木府。.
木氏土司對朝廷忠義不貳,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獎,這忠義坊就是明朝的萬歷皇帝批準建造的,人稱“大理有名三塔寺,麗江有名石牌坊”。土司的忠君愛國也反映在這門聯上:“鳳詔每來紅日近,鶴書不到白云閑。”意思是說,皇帝的詔書一來,就好像離紅日更近了,心里暖融融的。如果長時間接不到朝廷的文書,那么,看白云也悠閑無聊,心里就空落落的。這門聯出自第十代土司木泰的詩句。1999年5月2日___參觀木府時對這門聯很感興趣,稱贊納西族土司“很懂政治”,并記下了這副對聯。
木氏土司曾多次帶兵出征,為朝廷“輯寧邊境”。這里是閱兵場,兩邊是鐘鼓樓。整個木府分為辦公區、生活區、玉花園三個部分,占地46畝。它可以說是木氏統治鼎盛時期,納西族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個縮影。歷史上,木府的占地曾達到100多畝,“其內樓閣極盛”,并且嚴重“超標”。所以公元1639年徐霞客應木增土司的邀請訪問麗江時,雖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但為了避嫌,沒有讓他進木府。可惜這紫禁城后來遭受了幾次大的破壞。其中,一次是清初順治年間戰爭中的毀壞,又一次是清朝的咸同年間云南各族農民大起義戰爭(民間稱為“亂世十八年”)中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木府,是在1996年的七級地震后修復的。這是議事廳,是土司議政施政的地方,這三塊御賜的“誠心報國”匾,分別是明朝的洪武、永樂、嘉靖三位皇帝的褒獎。納西族原來沒有姓,是父子連名制,如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等等。明朝初年(1382年~1383年),阿得在云南率先歸附明朝
長廊導游詞 篇24
我是歡悅觀光社的演習導游,我姓李,各人可以叫我李導。本日,由我來教育各人游覽頤和園,請各人多多看護,但愿各人能對我的事變提著名貴的意見。頤和園到了,各人請隨我下車。進了大門,繞過大殿,此刻的位置就是出名的長廊。你們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雕欄,是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多米長,分為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導游歡迎詞,畫著人物、風光、花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溝通。長廊兩旁栽的花木,一種花還沒有謝,另一種花就已經開了。
輕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各人感受到了嗎?走完長廊,我們此刻來到的是萬壽山腳下。各人昂首看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構筑矗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光輝的宮殿就是排云殿。此刻,我們在萬壽山的佛香閣。各人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致泰半收在眼底。看,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游船、畫舫也都從湖面逐步滑過,險些不留一點兒陳跡。各人向東遠眺,隱約約約可以瞥見幾座迂腐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我們此刻地址的所在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差異的石橋。各人走過石橋,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島上去玩。各人看,我此刻用手指著的那座橋有十七個橋洞,以是叫十七孔橋。橋雕欄上有著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鐫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紛歧,沒有哪兩只是溝通的。好,此刻各人可以去小島上玩兒,兩小時后在這兒齊集,然后我們坐車歸去。驅逐!
各人本日玩得開心嗎?通過我的講授,你們是不是對故宮有了必然的相識呢?但愿下次你們還來找我當你們的導游。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