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2篇)

蒙山的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4-10-22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2篇)

蒙山的導游詞 篇1

  沂蒙山是太一山脈的兩個分支,是指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既是革命老區,又是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

  沂蒙山也是一個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區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包括沂山風景區、蒙山云夢風景區、桂夢風景區和蒙恬風景區。其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它是齊長城的所在地,齊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健康長壽圣地。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距沂蒙八百里,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廬山、孟良崮等眾多丘陵組成。嶧山、蒙山、廬山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山高坡陡,丘壑險峻,峰巒連綿,丘壑疊崖,巨石嶙峋,古樹參天,瀑布泉水,溪深溪清,沂河蜀河出沒。文峰山、福來山、玉山、馬跡山、七十二山雄偉壯麗。

  依山之東的日照市,緊靠黃海,碧海與群山融為一體。

  沂源縣蘆山溶洞群由幾十個溶洞組成,溶洞內布滿奇石。另外,沂源縣雁蕩山織女洞、平邑縣趙莊洞、蒙山洞、費縣小梁莊洞也各有特色。

  臨沂和沂南有溫泉噴涌,可以用來觀光療養。嵐山區湯頭溫泉是全國一流的溫泉,已成為著名的療養勝地。

  沂蒙有許多古樹名木。伏萊山上的一棵銀杏樹,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歷史,春秋時期,在魯郡主與君子的交會處,被稱為“天下第一棵銀杏樹”。340多年前,日照城北李佳莊子的一棵大金桂,被譽為“北方桂花之王”。日照、郯城、沂源等地的厚殼樹、雪蘿卜樹、五角楓樹、白果樹、黑彈性樹等珍稀古樹名木,都有300多年的樹齡。平邑縣有國家森林公園。

  沂蒙有近千處文物古跡。主要有古人類遺址、古文化遺址、古建筑、古代石刻、名人故居等。

  蒙山,古稱“東夢”,又叫“云夢”,是沂蒙山區最高的山脈。它橫跨費縣、平邑、沂南、蒙陰,東西長約150李龍,南北寬約30里。蒙山有三座主峰:東面海拔1001米的那座叫望海樓,原名東夢;中間海拔1026米,又名云夢;最陡的是西邊海拔1156米的桂夢頂。

  在桂夢頂的南山根,有顓頊王國的遺址。據史料記載,周望風的后代傅在此立國,負責祭祀蒙山,蒙山又稱,隸屬于陸。傳說顓頊國王在蒙山下的萬壽宮舉行祭拜蒙山的儀式。后來,人們在這里建了一座廟,叫做廟,也就是李道元在朱所說的“夢祠”。

  從萬壽宮出發,穿過一片茂密的森林大約兩英里,有一條小河,上面有一座斷橋。橋頭的石碑上刻著“應縣橋”三個字。據說轟轟烈烈的皇帝過了這座橋,爬上了歸夢山頂。

  從應縣橋往上三里,到桃花峪。相傳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在此與鬼谷子一同研究軍事。鬼谷子視孫臏為忠厚可靠之人,讓他在這里打理桃園。穿過桃花塢,經過紅門,到達皇宮。它避風,陽光明媚,安靜優雅。踏著石階,踏著平臺,平臺上有宮殿,有寺廟。出宮往上走,山越來越陡,讓人一步一步回到馬陵,因為馬再怎么矯健,也要轉回這里。爬回馬陵的路并不長,然后就能聽到山風呼嘯,還有陣陣松濤,只看到眼前一塊黑色的巨石,像怪物一樣張牙舞爪的擋住去路,這就是著名的黑色通風口。

  向北望黑風出口,透過一個山隙,可以看到下面的深谷。穿過小風門、大風門等通道后,腳下的小徑完全被松柏雜草覆蓋。走出雜草,走出十八拐的復雜地形,一個豁然開朗的南天門呈現在我們面前。南門之上的九龍宮觀音寺是一座五室石廟,有石墻、石柱、石梁、石岙,連屋頂都用石板鋪成。

蒙山的導游詞 篇2

  游客們: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又有“岱宗之亞”的美稱。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中國老年人最喜歡的景區景點、全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景區。

  龜蒙頂,位于平邑縣境內,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與泰山遙遙相望,被稱為“岱宗之亞”,因酷似一神龜伏臥于云端天際而得名。登上極頂,眼前豁然開朗,但覺云生袖間,霞籠眉際,峰巔于足下,昂首于天外。奇峰羅列,皆匍匐而北拱,眾壑逶迤,俱幽冥而含翠,魯國故土盡收眼底。它雄踞東天,氣勢磅礴,風光壯美,主要景點有東魯在望、瞻魯臺、玉皇殿、小魯亭、孔子小魯碑、觀云亭、蒙山度假村、蒙山轉播臺、觀日峰、玉柱峰、群龜探海、海誓山盟石等。度假村集吃、住、游樂、購物于一體,兼有度假、接待、會議、療養等多種功能,并建有蒙山郵電分局一處,中、小型客車可直達,備有高、中、低檔客房、舞廳等,可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要。

  蒙山壽星巨雕,位于平邑縣境內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的裸巖石。該雕刻利用山體造型,依山就勢,雕刻中國傳統文化代表長壽的象征——老壽星。老壽星采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形象,突出頭部造型,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杖,一手托仙桃。它以古代南極仙翁為摩本,采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壽星形象,高218米,寬198米,頭部高85米,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鳩杖,一手托仙桃,慈眉悅目,笑逐顏開,近觀宏偉、慈祥、親切,遠看輪廓清晰,氣勢雄偉,緩步走出山體走向人間的效果,達到了耐人尋味的仙境神韻。壽星巨雕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山體雕刻,高度為四川樂山大佛的三倍。項目于20__年10月18日開工,20__年竣工將申報“吉尼斯”世界山體雕刻之最的紀錄。

  萬壽宮,位于蒙山南麓,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后易名萬壽宮。北宋宣和五年,宋徽宗趙佶曾封古顓臾王為英烈昭濟惠民王,故古蒙祠曾改名英烈昭濟惠民王廟。宋代盛行道教,萬壽宮道眾達310人,道觀建筑最具規模。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均在此舉行盛大的廟會,游客云集,香火旺盛。

  萬壽宮古建筑群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損壞,后經平邑縣政府修復。新建筑群坐北朝南,迎面兀立著一座象征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山門前有一建筑,稱“玉皇殿”。殿前有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一棵。有《金石錄》中記載的“玉華峰”奇石一處,碑刻數通。過山門即進入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前殿建筑面積180平方米,單檐歇山勢。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筑,北有“三清殿”,建筑面積560米,重檐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古寺新顏,金碧輝煌,頗具氣勢。

  萬壽宮依山傍水,有喬松古檜700余株,參霄蔽日,秀色可餐。有新植黑松、雪松、水杉、翠竹及各種果樹,滿山遍野。溪水長流,松竹常青。春華秋實,景色宜人。置身其間,如臨仙境。

  鷹窩峰,位于蒙山步游中路,于深壑峽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因只有蒼鷹飛臨其上筑巢,無人能登攀,而得名“鷹窩峰”。該峰絕壁如削,峻巖森森;峰頂蒼松如蓋,峭壁之松千姿百態,或樹冠扁平開張,或枝干旁倚斜出,繞有情趣。整個山峰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嘆為觀止。每當夕陽西下,云歸鳥還,奇峰與落日相應生輝,斑斕瑰麗,形成了“暮色蒼茫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絕景觀,實乃山水畫屏,人間奇觀。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

  偉人峰,自主峰龜蒙頂向西北舉目遠眺,林海環抱之中有一崮,宛若一巨人仰臥,眉目清晰,神態安詳。其形態與一代偉人毛澤東極為神似,其上松林恰好一面黨旗覆蓋,黨徽栩栩如生。更為奇巧的是該石崮腳下有一村莊名“毛家崮”,全村村民均為“毛”姓后代,幾百年來一脈相承。無數的巧合堆積成曠世奇觀,見者無不稱絕,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連北京毛主席紀念堂,主要負責人見此都稱之形神俱兼,非常逼真。

  蒙山主峰龜蒙頂,龜蒙頂為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東省第二高峰。峰體呈穹隆形,猶如一只巨大的神龜伏臥于云端天際而得名。《孟子》中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即指蒙山。一年四季登上蒙頂,會在你眼前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如蒙頂日出、蒙山云海、蒙頂佛光、蒙頂霧松等奇妙景觀,特別是秋季天高云淡之時,登上龜蒙頂,“風在身邊走,云從足下生”,給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福壽康寧寶鼎,位于蒙山文化廣場中心,整個寶鼎采用純天然青石制作。鼎高9.99米,直徑6.19米,周身鐫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和999個壽字,重606噸,是目前我國最大、最高的的石制盛鼎。寶鼎與蒙山壽星遙相呼應,其主題象征著中華民族國運昌盛,中國人民萬壽無疆,蒙山旅游事業蒸蒸日上。

  除以上主要景點外,群龜探海、百壽摩崖石刻、蒙山文化廣場、翠竹園、九龍潭、白云巖道士林、高山濕地景觀、讀景壁、攬勝亭、蒙山吊索橋、瞻魯臺等景點60余處都各具特色,觀后回味無窮。

蒙山的導游詞 篇3

  在這里旅游,做一個導游,大家都很興奮!

  蒙山是沂蒙山的主體,全長近1156米。山峰高聳,山巒重疊,氣魄雄壯。主峰歸夢頂是山東第二座岑嶺,被稱為岱宗的亞洲。

  蒙山是一座迂山,一部博大精深的地學史書,一座豐富的自然地質博物館,記錄了地球在過去28億年的巨大變化。28億年前,蒙山是一個不變的地塊。28-27年前。在過去的5億年里,地球裂谷形成了面積廣闊的盆地。巖漿沿裂谷噴發,接管沉積作用,形成火山沉積巖系,是齊魯最迂腐的巖石泰山群。2后。5億年間,蒙山地區經歷了兩期大規模的巖漿侵入,吞噬了泰山巖群,形成富平蒙山巖組和五臺義山巖組花崗巖;25億年至23億年前,蒙山地區發生第三次大規模巖漿侵入,形成呂梁奧萊山二長花崗巖套,轉移或俘獲泰山群和前兩次巖漿巖。23-80億年前,蒙山地塊經歷了構造行為的擠壓和巖漿的小局限,處于隆升剝蝕期。在過去的8億年里,蒙山地區經歷了海洋進退和大陸火山的變化。直到3000萬年前,受喜馬拉雅行為的影響,蒙山斷裂再次形成,蒙山主體不斷隆升剝蝕,最終稱霸齊魯。

  在億萬年的漫長歷史中,偉大的自然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它破山裂海,培育了沂蒙山區多彩的地質遺跡。

  由片麻狀英云閃長巖、片麻狀花崗閃長巖和二長花崗巖三期大規模巖漿侵入形成的巖石沿蒙山廣泛分布,形成了蒙山的主體。蒙山,已成為蒙山巖組的命名地,是華北乃至世界上遙遠的古TTG花崗巖系列中最好的出露區之一。牛欄輝綠巖脈形成于17-15億年前的中元古代,命名于蒙山,是中國這一時期巖漿侵入最典型的地區。中國有一個局限性巨大的古老構造帶,形成于約26億年前。它經歷了多次巖漿和構造擠壓浸染,南北東偏已延伸數百公里,寬度2至9公里。

  沂沭斷裂帶及其東部中生代潛伏火山巖和侵入巖以及沿其分布的溫泉地熱遺跡是研究華北板塊東南緣構造行為和板塊俯沖碰撞造山過程的重要證據。

  莒南恐龍足跡化石形成于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世界罕見,海洋眾多。還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隕石,重達4噸,是研究天體演化的難得一見的演示。

  沂蒙山是座富山。蒙山金剛石是我國最早發明的原生金剛石礦,其粒度大、品位高,居世界首位。蒙山是中國名副其實的鉆石之鄉。5億至4.5億年前,蒙山地區沿近南北向斷層受到幔源巖漿侵入,形成長馬莊金伯利巖,即金剛石礦的母巖。蒙山一號鉆石,發明于1983年,重119.01克拉,是海洋原生礦石中最大的鉆石。

  沂蒙山有美麗的鐘靈和壯麗的自然風光。千峰萬谷,繁花似錦,怪石怪石,縹緲山川,泉瀑,明湖,北方山川壯闊,沿襲江南水鄉精神。

  蒙山巍峨,新的構造行為影響下形成的花崗巖山峰隨處可見,海拔500多米。桂夢頂、天夢頂、云夢峰等山峰,山谷險峻,山巒壯麗。英臥峰、刀山、大王等懸崖險峻,相對高差超過100米。

蒙山的導游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節,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們從市區出發,快到羅城高速口時,向西一拐,順著印有"佛"字的路燈往前走,就到了蒙山。蒙山上空的天真藍呀!藍得沒有半點兒雜質,純凈而透明。仿佛一塊兒巨大的藍水晶該在山上似的。一進山,一股在城市中久違的清新空氣便撲面而來。空氣是濕潤的,輕輕地、軟軟地撲在臉上。蒙山遍地綠色,草木猶如一塊兒綠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來。而那嘩啦嘩啦跳躍著的溪水,更為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幾分靈氣。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臉,瞬間皮膚上便有了水嬌柔的嫩滑,且熱意全無,如同沖了一場涼水澡般清爽,渾身上下舒服極了。心仿佛也像純凈的溪水一樣透明了許多。

  在青山綠水的簇擁下,大佛靜靜地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兩眼微閉,神情嚴肅,嘴角卻帶著淺淺的笑意。大佛兩手放于腿上,靜靜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約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了。它比全國最

  高的樂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時新建了庇蓋大佛的殿閣,后由于寺毀閣傾,大佛從此隱沒于亂石瓦礫之中。現在大佛已經修復。踏著山間的小路,耳邊還回響著山中隱約可聞的佛樂。時間過得飛快,我該回了。坐在車上,我戀戀不舍地望著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篇三:山西蒙山大佛導游詞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于年久風雨剝蝕,巖石表層風化嚴重,頭部早在元代就已經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風采。由于寺毀閣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僅現胸頸部分。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剩下的還需清理發掘,無怪乎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已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為古太原縣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曉月"之稱。史籍記載這尊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鑿,經五個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緯時鑿成。《北齊書》記載在《后主恒紀》中:"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所以稱為"晉陽西山大佛"。《北史》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

  "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據有關部門測量,晉陽西山大佛現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說66米,一說70多米,比樂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于"3至7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于北齊天保二年(551年),時值6世紀。

  如按"巴"佛鑿于"7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于唐開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據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傳說李淵做太原留守時曾參拜蒙山大佛,當晚就夢見佛光普照,以為祥瑞,從而堅定起兵決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于顯慶五年(660年)幸晉陽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龍山童子寺瞻禮二寺大佛),次年又派專使賜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并州。

蒙山的導游詞 篇5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里不僅只是革命老區這么簡單,同時它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沂蒙山不僅是一個人文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區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龜蒙景區、蒙山云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沂蒙山是東夷文化、鎮山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遺址幾十處。曾有10朝16位帝王登封、詔祭,為中國五大鎮山之首。孔子“登東山而小魯”,諸多文人墨客、圣僧高道登臨攬勝,弘法傳道,留下大量碑碣銘文、詩章名句。齊長城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最大的單體雕刻壽星巨雕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旅游區內另有東鎮廟、玉皇閣、雨王廟、萬壽宮等知名人文景觀110余處。

  沂蒙山區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沂蒙山小調》唱響海內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優秀民歌。演唱的反映沂蒙山風光的民歌《誰不說俺家鄉好》以最高票入選“嫦娥一號”衛星搭載歌曲飛向太空。沂蒙山旅游區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全國紅辦重點調度的八大紅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列為全國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基地。

  沂蒙山旅游區自然風光秀麗,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95%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沂蒙山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崮”之稱,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5座,層巒疊嶂,奇峰競秀,最高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境內峰峭、水澈、石奇、谷翠,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飛瀑流泉,秋季紅葉映照,冬季銀裝素裹。旅游區有獅子崮、歪頭崮、九龍潭、情人谷、鷹窩峰、百丈瀑布、中國瀑布、懸崖棧道等高品質自然景觀300余處。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沂蒙山旅游區,熱情好客、淳樸厚道的沂蒙山人,誠摯歡迎海內外游客的光臨!

蒙山的導游詞 篇6

  蒙山(Mount Meng),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亞岱”,現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蒙山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這里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賢足跡。

  1999年中科院在蒙山監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第一,被譽為超潔凈地區。蒙山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數項世界之最。

  20xx年蒙山評獲全國首座“中國生態名山”稱號,入選“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名錄”。20xx年國土部推薦蒙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20xx年度候選單位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查。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于本身的主要特征,如東岳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岳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么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么呢?這在我國古典名著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征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征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說:“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注解說:“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說:“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亙于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云霧彌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峰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著(《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后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于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后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于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系,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志》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20xx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岳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說:“東蒙,靖廬福地,東浮云氣口接于蓬萊,西根連于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岳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里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后,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系。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于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圣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饑寒色,敦俗戶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說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于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說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后人偽托,《禹貢》一篇也是后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據袁梅《詩經譯注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0xx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于《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于《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說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說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說“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于“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說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于東山也。”這里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系孔子說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說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注》(1960年中華書局版)注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平邑縣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圣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圣憩石”等遺跡,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志書,有的僅流傳于群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云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峰數處,云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峰的稱呼。

蒙山的導游詞 篇7

  蒙山(MountMeng),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亞岱”,現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蒙山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這里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賢足跡。

  1999年中科院在蒙山監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第一,被譽為超潔凈地區。蒙山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數項世界之最。

  20__年蒙山評獲全國首座“中國生態名山”稱號,入選“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名錄”。20__年國土部推薦蒙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20__年度候選單位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查。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于本身的主要特征,如東岳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岳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么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么呢?這在我國古典名著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征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征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說:“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注解說:“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說:“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亙于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云霧彌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峰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著(《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后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于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后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于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系,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志》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岳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說:“東蒙,靖廬福地,東浮云氣口接于蓬萊,西根連于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岳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里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后,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系。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于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圣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饑寒色,敦俗戶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說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于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說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后人偽托,《禹貢》一篇也是后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據袁梅《詩經譯注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7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于《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于《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說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說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說“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于“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說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于東山也。”這里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系孔子說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說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注》(1960年中華書局版)注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平邑縣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圣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圣憩石”等遺跡,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志書,有的僅流傳于群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云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峰數處,云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峰的稱呼。

蒙山的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

  你們好!

  山東臨沂蒙陰縣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亞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于94年12月被原國家林業部批準設立,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公園總面積5.5萬畝,自然資源豐富多采。擁有野生動物: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8種,植物100余科900余種,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99 年經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195倍,居全國之首,為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潔凈地區”、成為“中國最佳綠色健身旅游勝地”。

  景區奇峰聳立,氣勢雄渾,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之勝景,尤以巍峨俊秀的'山岳景觀和原始森林風貌為世人稱頌。她是道教文化的圣地,是鬼谷子王禪老祖修煉神道之地。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魯”的記述,康熙、乾隆、李白、杜甫、蘇軾、公鼐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曾游歷蒙山,留下千古絕唱。公園包括水簾洞、雨王廟、云蒙峰、百花峪、老龍潭、望海樓六大景區。開發出中國瀑布、雨王廟、大小云蒙峰、棲鳳山、邵家寨、等180余個景點。四季景色:春季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秋季紅葉映照,冬季玉琢冰雕。 蒙山旅游交通便利,京滬高速、205國道、兗石公路、鐵路、沂蒙公路均經山腳穿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完備,吃、住、行、游、娛、購要素俱全,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

蒙山的導游詞 篇9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節,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們從市區出發,快到羅城高速口時,向西一拐,順著印有"佛"字的路燈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藍呀!藍得沒有半點兒雜質,純凈而透明。仿佛一塊兒巨大的藍水晶該在山上似的。一進山,一股在城市中久違的清新空氣便撲面而來。空氣是濕潤的,輕輕地、軟軟地撲在臉上。蒙山遍地綠色,草木猶如一塊兒綠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來。而那嘩啦嘩啦跳躍著的溪水,更為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幾分靈氣。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臉,瞬間皮膚上便有了水嬌柔的嫩滑,且熱意全無,如同沖了一場涼水澡般清爽,渾身上下舒服極了。心仿佛也像純凈的溪水一樣透明了許多。

  在青山綠水的簇擁下,大佛靜靜地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兩眼微閉,神情嚴肅,嘴角卻帶著淺淺的笑意。大佛兩手放于腿上,靜靜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約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了。它比全國最

  高的樂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時新建了庇蓋大佛的殿閣,后由于寺毀閣傾,大佛從此隱沒于亂石瓦礫之中。現在大佛已經修復。踏著山間的小路,耳邊還回響著山中隱約可聞的佛樂。時間過得飛快,我該回了。坐在車上,我戀戀不舍地望著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篇三:山西蒙山大佛導游詞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于年久風雨剝蝕,巖石表層風化嚴重,頭部早在元代就已經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風采。由于寺毀閣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僅現胸頸部分。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剩下的還需清理發掘,無怪乎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已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為古太原縣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曉月"之稱。史籍記載這尊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鑿,經五個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緯時鑿成。《北齊書》記載在《后主恒紀》中:"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所以稱為"晉陽西山大佛"。《北史》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

  "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據有關部門測量,晉陽西山大佛現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說66米,一說70多米,比樂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于"3至7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于北齊天保二年(551年),時值6世紀。

  如按"巴"佛鑿于"7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于唐開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據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傳說李淵做太原留守時曾參拜蒙山大佛,當晚就夢見佛光普照,以為祥瑞,從而堅定起兵決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于顯慶五年(660年)幸晉陽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龍山童子寺瞻禮二寺大佛),次年又派專使賜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并州。

蒙山的導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里不僅是革命老區,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

  沂蒙山同時也是一個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區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云蒙景區、龜蒙景區、天蒙景區四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蘆山、孟良崮等高山攜帶無數丘陵組成。沂山、蒙山、魯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險嶺峻,峰巒連綿,山崮層疊,懸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參天,飛瀑流泉,澗深溪清,沂河、沭河縈繞如帶。文峰山、浮來山、羽山、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風光旖旎。

  沂山東部的日照市面靠黃海,碧海與山色相映成趣。

  沂源縣的魯山溶洞群,由大小數十個溶洞組成,洞內怪石林立,千姿百態。另外,沂源燕崖山織女洞、平邑縣趙莊溶洞和蒙山頂溶洞、費縣小梁莊溶洞等也各具特色。

  臨沂、沂南等地有溫泉噴涌,既可觀賞,又能療養。蘭山區的湯頭溫泉屬全國甲等溫泉,現已成為著名的療養勝地。

  沂蒙大地上多古樹名木。浮來山上的一棵銀杏樹,樹齡近4000年,乃春秋時期魯國國君與莒子會盟處,有“天下第一銀杏樹”之稱。日照城北李家莊子的一棵大金桂樹,距今340余年,被譽為“北方桂花王”。日照、郯城、沂源等市縣的厚殼樹、雪蘿樹、五角楓樹、白果樹、黑彈樹等稀有古樹名木,樹齡均在300年以上。平邑縣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

  現存的沂蒙文物古跡近千處。主要有古人類遺址、古文化遺址、古代建筑、古代石刻、名人故居等。

  蒙山,古稱“東蒙”,又名“云蒙”,是沂蒙山區最高大的山脈。它橫跨費縣、平邑、沂南、蒙陰四縣,東西長約150華里,南北寬30華里。蒙山有三主峰:東面海拔1001米的叫望海樓,舊稱東蒙;中間海拔1026米的叫掛心橛子,又叫云蒙;最為險峻的是西邊海拔1156米的龜蒙頂。

  在龜蒙頂的南山根,有顓臾國遺址。據史書記載,周王封伏羲氏的后裔在此建國,負責祭禮蒙山,叫做顓臾,附屬于魯國。傳說顓臾王在蒙山下的萬壽宮舉行過祭禮蒙山的典禮,后來,人們就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廟宇,叫做謁蒙祠,這就是酈道元在《水經注》上所說的“蒙祠”。

  從萬壽宮起步,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走約二里,有一小河,河上有斷橋,橋頭石碑上刻著“迎仙橋”三個大字,相傳朝氣隆皇帝就是跨過此橋登上龜蒙頂的。

  從迎仙橋上行三里到桃花峪。傳說戰國時代的軍事家孫臏就是在這里跟鬼谷子學習軍事的`,鬼谷子見孫臏為人忠厚,辦事牢靠,曾讓他在此處看管過桃園。穿越桃花峪,過了紅門,就到了行宮。這里避風向陽,幽靜雅致。踏著石階,步上平臺,平臺上有行宮廟宇。出了行宮往上走,山勢越來越陡峭,使人一步三喘,名回馬嶺,因為無論多矯健的馬,到此也必須折回。登上回馬嶺行不多遠,便聽得山風呼嘯,松濤陣陣,只見前面一塊黑黝黝的巨石,象一只張牙舞爪的怪獸擋住去路,這就是有名的黑風口。

  在黑風口北望,通過一道山豁可看到下面的萬丈深谷。再向上經過小風門、大風門等隘口,腳下的山徑就完全掩蓋在松柏荒草之中了。撥開荒草,走出地形復雜的十八拐,令人豁然開朗的南天門便呈現在眼前。南天門上面的九龍宮觀音殿,是一幢五間房的石頭廟,石墻、石柱、石梁、石檁,連屋頂也是石板鋪的。

蒙山的導游詞 篇11

  五一節到了,在這萬里碧空的日子里,我又來到了那奇峰疊翠的蒙山跟前,簇簇薄紗般的煙云,繚繞在山腰,多么像仙境呀!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上那神秘的龜蒙頂,去欣賞祖國的美麗山河。

  我來到那古樸典雅的蒙山大門,門前那“蒙山”兩個大字,特別引人注目,站在門上,可一覽蒙山的秀美景色。穿過那清澈的小溪,來到了蒙山那古樸小道上。爸爸提議說:“坐蒙山索道來觀看秀美景色。啊!我的愿望實現了,好象我真的長上了一對翅膀,在蒙山上自由翱翔。買完票,爸爸領著我上了一個索道車上,關好門,索道車便漸漸動了起來,慢慢的升了起來。往外望去,一種特別的感覺,說也說不出來。輕悠悠的,在蒼翠的松樹中穿行,一陣微風吹過,樹枝隨風擺動,好象在迎接我們的到來。看,腳底下是那層層臺階,在淺綠深綠之中穿梭。游人們在那里不停的爬著,一會而歇歇,一會兒向遠處望去。啊!蒙山巨龍攀緣在山峰頂處,那片片綠鱗,在閃動著。索道越升越高,在巨大的石壁上攀上,石壁上長滿了嫩綠的青苔,一些生命力強的松樹在上面艱難的生長著,像是一個個登山者。

  索道慢悠悠的穿過了那高高的山峰,展現在眼前的是那雄壯的三疊中國瀑布,腳下是一塊巨大的天然石平臺,游人們也在抬著頭,去欣賞瀑布的雄姿。一條白色輕紗,唱著嘩啦啦的歌,吟誦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句,從百米高的山峰上直瀉而下,落到了平臺上,濺起一陣陣白霧,在陽光的照射下,一條五彩橋從山的這邊到山的那邊,好美啊!白霧夾雜著萬馬奔騰、轟轟烈烈的響聲,匯成了一條清澈的小溪,供小孩子們嬉戲打鬧,好一片“熱鬧”景象。“躡蹬覓仙境,流從天半垂。出云偏有隙,停雨境無期。水擊石鼓鳴,風披練破絲。至今簾不卷,終古月空窺。”用這首詩比喻是再好不過了。

  索道穿過了那使人精神氣爽的水霧,穿過了陣陣蔥蔥綠葉,穿過了淙淙流水,穿過了蜿蜒盤旋的小路,啊!一切是多么美好,多么吸引人。索道穿過了雨王廟,往云蒙峰走去,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看,那塊巨大的石頭,就是烏龜望月,每到晚上,月亮正升到烏龜頭頂,好像烏龜也對天上的嫦娥動心了呢!遠遠望去,大小云蒙峰就像雙翅插天一樣,在云霧圍繞下,高高聳在那里。

  索道漸漸到站了,爸爸告訴我,這里,就是西鳳山頂,我爬上石頭,云霧越來越濃,接著,云煙彌漫無邊無際,微風吹動,浮云斷續地舒卷飛升,時而如白衣,時而似蒼狗。在太陽照射下,金黃色的光芒從云層云隙中輝映照射,使蒙山云海更加奇譎瑰麗,變化莫測。啊!這是多么美麗,我從未見過這種景象。蒙山云海輕輕的拂摸這我的臉,我感到多么舒服。

  我在山頂享受著十幾分鐘的快樂,就下山了。走在下山的路上,我欣賞這里的景色,一片一片的樹木,偶爾遇到幾朵美麗的小花,或是幾個黃色的蘑菇,可是,我不愿意采,不愿意把著美好的景象給破壞了。走了一會兒,我們在一塊空地上野餐,邊吃東西,邊欣賞,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下午,我們又爬了天壺峰,游覽了蟠桃園、一線天、流碧橋、等很多景點,又到山下買了一些野產品和紀念品。此時已經是黃昏了,再望望那秀麗而又另人難忘的蒙山,真有一種不舍之情。

  有緣來此再相匯,下次我一定會再來玩的,一定會把你描繪的更美好的!

蒙山的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

  你們好!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蒙山自然、人文景觀數不勝數。在這里,我給大家簡要介紹幾個蒙山極具特色的代表景點:

  1、顓臾古國

  顓臾國都城舊址位于萬壽宮古建筑群正南4公里,城墻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50米。顓臾是夏商方國,傳為太昊后裔,西周初年建顓臾國,附庸于魯國,代表周天子主祭蒙山,要比秦始皇泰山封禪至少早800年。

  2、萬壽宮

  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后易名萬壽宮。明朝詩人王世貞寫詩稱贊萬壽宮:“霞矗黃金界,虹飛白玉橋”。清康熙年間萬壽宮達到鼎盛時期,道眾達300多人,說明在當時萬壽宮在全國道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3、壽星巨雕

  位于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北,是蒙山作為東方養生長壽圣地的標志性景點。壽星巨雕依花崗巖山體雕刻而成,高218米,寬200米,是樂山大佛的3倍。20__年,壽星巨雕作為世界上現有的最大山體雕刻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4、沂蒙山天然氧吧

  位于蒙山中路與東路交匯處,下方峽谷長10余公里,縱貫蒙山核心,該峽谷林木茂盛,棧壁險絕,空氣清新,吐吶風云,云氣自谷底而出,慢慢升騰,到達此處。據1998年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測定,該處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20萬個單位,是北京生態中心的176倍,是大氣平均值的4400倍,為全國之最,因此蒙山很早就被譽為“天然氧吧”、“森林浴場”、“超潔凈地區”,是人們健體、療養、養生的最佳去處。

  5、鷹窩峰

  位于蒙山步游中路,于深壑峽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因只有蒼鷹飛臨其上筑巢,無人能登攀,而得名“鷹窩峰”。該峰絕壁如削,峻巖森森;峰頂蒼松如蓋,峭壁之松千姿百態,或樹冠扁平開張,或枝干旁倚斜出,繞有情趣。整個山峰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嘆為觀止。每當夕陽西下,云歸鳥還,奇峰與落日相應生輝,斑斕瑰麗,形成了“暮色蒼茫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絕景觀,實乃山水畫屏,人間奇觀。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

  6、偉人峰

  自主峰龜蒙頂向西北舉目遠眺,林海環抱之中有一崮,宛若一巨人仰臥,眉目清晰,神態安詳。其形態與一代偉人毛澤東極為神似,其上松林恰好一面黨旗覆蓋,黨徽栩栩如生。更為奇巧的是該石崮腳下有一村莊名“毛家崮”,全村村民均為“毛”姓后代,幾百年來一脈相承。無數的巧合堆積成曠世奇觀,見者無不稱絕,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連北京毛主席紀念堂,主要負責人見此都稱之形神俱兼,非常逼真。

  7、蒙山主峰龜蒙頂

  龜蒙頂為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東省第二高峰。峰體呈穹隆形,猶如一只巨大的神龜伏臥于云端天際而得名。《孟子》中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即指蒙山。一年四季登上蒙頂,會在你眼前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如蒙頂日出、蒙山云海、蒙頂佛光、蒙頂霧松等奇妙景觀,特別是秋季天高云淡之時,登上龜蒙頂,“風在身邊走,云從足下生”,給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8、福壽康寧寶鼎

  位于蒙山文化廣場中心,整個寶鼎采用純天然青石制作。鼎高9.99米,直徑6.19米,周身鐫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和999個壽字,重606噸,是目前我國最大、最高的的石制盛鼎。寶鼎與蒙山壽星遙相呼應,其主題象征著中華民族國運昌盛,中國人民萬壽無疆,蒙山旅游事業蒸蒸日上。

  除以上主要景點外,群龜探海、百壽摩崖石刻、蒙山文化廣場、翠竹園、九龍潭、白云巖道士林、高山濕地景觀、讀景壁、攬勝亭、蒙山吊索橋、瞻魯臺等景點60余處都各具特色,觀后回味無窮。

  游客云集“天然福地”蒙山,見識蒙山壽星的真容,探尋養生秘訣,是蒙山龜蒙景區的主打品牌。今年我們推出了“祝壽之旅”、“吃長壽宴”兩個特色旅游項目。在蒙山壽星懷抱之中的拜壽臺舉行“祝壽儀式”,其中包括了“祈壽、頌壽、拜壽、祝壽、贈壽”五項內容,寓意“祈福增壽”,滿足游客祝壽到蒙山,一生保平安。

  目前,平邑蒙山風景旅游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齊備,吃、住、行、游、購、娛要素俱全。景區內現有星級以上賓館3家,距日東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另外今年我們投資建設了三處新景點:一是萬壽宮古建筑群已全面竣工,向游人開放。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占地300畝,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包括玉皇殿、三清殿、鐘鼓樓、宮門、配殿、重陽閣、素膳堂等設施,是江北最大的道觀。二是沂蒙山拓展培訓基地.位于蒙山景區翠竹園西,是山東省建設最為標準、配備最為齊全的拓展訓練基地。占地40余畝,總投資260萬元,主要包括:高空抓杠、高空斷橋、巨人梯等高空項目及信任背摔、齊心協力、攀巖、cs野戰等場地項目。歡迎各地游人來此體驗。三是蒙山森林漂流。位于龜蒙景區九龍潭至勝景坊之間,路線長度3000余米,總投資600萬元,是目前山東最長的森林漂流。漂流路線沿途景觀多變,時而在森林中迂回,時而在水旁嬉戲,讓游客盡情享受漂流帶來的樂趣。景區內游客參與性項目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為快速提升景區綜合接待設施建設和綜合服務水平,蒙山龜蒙景區計劃明年初開工建設游客中心、蒙山生態園及蒙陽社區沿街開發工程。其中:游客中心建設總投資1200萬元,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是按照國家旅游局5A景區標準建設的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大型游客服務設施;蒙山生態園總投資3000萬元,是集餐飲、住宿于一體,帶有沂蒙風情的`大型旅游接待設施,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擁有床位280張,可同時容納3000人就餐;蒙陽社區沿街開發建設工程,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在蒙陽社區主要道路兩側,建設綜合商業服務設施,造型古樸,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該商業街經營以蒙山景區居民為經營主體,是蒙山龜蒙景區以服務旅游為中心,進行農村產業調整的有力舉措。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朋友們,蒙山旅游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你們的關心、支持和厚愛,我們真誠地希望蒙山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憶,并通過你們使更多的人了解蒙山,走進蒙山,品味蒙山風情,感受紅色沂蒙。同時,不斷增近我們旅游界朋友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進一步推動雙方旅游事業的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創旅游事業輝煌的明天。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蒙山導游詞(通用28篇)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的沂蒙全蝎。沂蒙山區盛產蝎子,別的地方的蝎子都是2鉗6足。只有我們沂蒙山區的蝎子是2鉗8足,號稱十足全蝎。蝎子的營養價值極高,從全蝎中提取出的蝎子毒液一盎司為27萬美元,在醫藥方面有廣泛的用途,可治療抽...

  • 云蒙山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云蒙山位于洛南縣城北15千米處的麻坪鎮境內,為洛南群山之首。其主峰海拔1745米,峰巒高聳入云,霧山橫繞,縈回不絕如縷,故稱“云蒙山”,又稱“書堂山”。...

  • 蒙山導游詞(精選20篇)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自1993年開發以來,先后投資近十億元,本著先保護后開發,邊保護邊開發的原則,憑借典型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自然資源,榮獲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青年文明號等近百項行業認證和榮譽稱號,...

  • 蒙山的導游詞(精選9篇)

    五一節到了,在這萬里碧空的日子里,我又來到了那奇峰疊翠的蒙山跟前,簇簇薄紗般的煙云,繚繞在山腰,多么像仙境呀!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上那神秘的龜蒙頂,去欣賞祖國的美麗山河。...

  • 蒙山導游詞(精選19篇)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里不僅是革命老區,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

  • 蒙山導游詞(通用16篇)

    平邑蒙山風景區位于蒙山之陽,境內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有岱宗之亞的美稱。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綿亙75公里,面積1125平方公里。素有:岱宗之亞,九州巨鎮之譽。...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0篇)

    五一節到了,在這萬里碧空的日子里,我又來到了那奇峰疊翠的蒙山跟前,簇簇薄紗般的煙云,繚繞在山腰,多么像仙境呀!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上那神秘的龜蒙頂,去欣賞祖國的美麗山河。...

  • 蒙山導游詞(精選11篇)

    山東臨沂蒙陰縣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亞岱”。...

  • 平邑蒙山導游詞(精選3篇)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雄居于平邑縣城北,主峰及60%的山峰均在平邑縣境內,蒙山平邑龜蒙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山東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十佳山岳旅游區和十佳自駕車旅游區。...

  • 蒙山的導游詞(通用15篇)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

  • 蒙山導游詞(通用15篇)

    接待各人來到這里旅游,很興奮當各人的導游!蒙山是沂蒙山的主體,聯貫近百公里,群峰嵯峨,重巒疊嶂,氣魄恢宏,主峰龜蒙頂海撥1156m為山東第二岑嶺,被稱為岱宗之亞。...

  • 平邑蒙山導游詞(精選17篇)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雄居于平邑縣城北,主峰及60%的山峰均在平邑縣境內,蒙山平邑龜蒙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山東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十佳山岳旅游區和十佳自駕車旅游區。...

  • 平邑蒙山導游詞3篇

    蒙山龜蒙景區位于平邑縣境內,距平邑縣城20公里,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方著名養生長壽圣地。...

  • 云蒙山導游詞范文3篇

    云蒙山位于山東省肥城市孫伯鎮境內,是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上植被豐富,清泉長流,是有名的天然氧吧。這可真是一個旅游勝地,前來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下面是第一范文網為大家帶來的云蒙山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沂蒙山英文導游詞(通用6篇)

    Mengshan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 the development since 1993, has invested nearly one billion yuan, after protection in the first development, 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typical...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 | 日本无码全黄二区三区大片免费看 | 亚洲成人二区 | 国产精品男女猛烈高潮激情 | 久久精品xxx | av永久免费大全网站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 久久做久久 | 国产白嫩在线 | 人人种亚洲| 美女被强奷到抽搐的高潮视频喷奶水 |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最新版 | 日韩理论午夜无码 | 在线中文av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 一级女人裸体舞毛片 | 娇小japansex黑人另类 | 国产一区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 小少妇ASS浓PICS| 久久艹在线观看 |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专区 | 天堂色网| 久久黄色一级 | 国产96精品 | 久久久久久久98 | 欧美好骚综合网 | 蜜桃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综合性久久久影院 | 国产成人三级三级三级97 |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潮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两性色黄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com | 嫩草影院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 亚洲无砖砖区一二区免费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 | 99RE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理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