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旅游導游詞(通用3篇)
丹東旅游導游詞 篇1
大家好!
丹東市位于東經123°22′至125°42′,北緯39°43′至41°09′,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界鞍山,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丹東地區東西最大橫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0公里,總面積15222平方公里。
丹東位于亞歐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型氣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間,是中國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區,降水2/3集中于夏季。
年平均氣溫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風影響,季節變化明顯,四季分明,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濕潤的地方。春秋季節是南、北風交替的季節。春季冷空氣開始衰弱北退,暖空氣北進;秋季則反之。
冬季時間最長,夏季次之,春秋過渡季節最短。丹東降水量較多,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區,占遼寧省降水量的`70%,水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81.3-1087.5毫米,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該區暴雨集中期。
丹東地區江河密布,主要有鴨綠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區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條,其中流域面積超過4983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條,即鴨綠江、渾江、叆河、大洋河。
丹東地區是遼東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屬長白山脈向西南延伸的支脈或余脈。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劃分為北部中低山區、南部丘陵區、南緣沿海平原區3類規模較大的地貌單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局部還有階地、盆地、臺地等小型地貌單元。
丹東市屬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72.4%,平原谷地面積占14.6%,水域占8.7%,其他占4.3%。自然概貌可概括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寬甸和鳳城北部地勢最高,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有千米以上山峰14座,最高峰花脖山,海拔1336.1米;鳳城中南部以及東港北部平均海拔300米—500米,丹東市城市區和東港中南部地勢最低,海拔多在20米以上,最低處海拔在2米以下。
丹東旅游導游詞 篇2
黃椅山省級森林公園位于寬甸城西5公里,以其獨特的火山地貌而聞名,是地質史上第四紀火山噴發的玄武巖堆積的遺跡,是罕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
通過地質學家對寬甸火山群的考察研究,寬甸火山群形成于10余萬年前,經歷長期的地殼變動,內力和外力,物理和化學的作用,一部分火山景觀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黃椅山火山景觀則基本上保持著原有的狀態。滄海桑田。在充沛的雨量和溫濕的環境中,表層火山巖已化為肥沃的土壤,覆蓋上茂密的森林,這不僅使原有的火山景觀更加壯美,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火山景觀的原始面貌。那些雄偉壯觀的火山錐和火山口、堅硬無比的火山盾、奇麗多姿的玄武巖柱林、還有火山彈、浮石、火山玻璃、含有數十種 微量元素的火山礦泉水等,都是火山噴發后,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火山錐和火山口是火山地貌的主要景觀,而黃椅山火山錐,是寬甸火山群中最雄偉的火山錐。這里海拔504米,錐頂高出盆地204米,錐頂寬650米,錐底寬1800米,火山口深117米。由于火山噴發時從南坡決口,火山錐呈北陡南緩的形狀,很像一把巨型的圈椅,被黃色的火山灰覆蓋,故名黃椅山。黃椅山省級森林公園現已開發了三大景區,共有四十個主要景點,是典型的火山公園,尤其黃椅山獨特的玄武巖柱林,在東北乃至國內也屬罕見。
進入火山公園,我們在觀賞火山景觀的同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這些地質遺跡,因為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是不可再生的寶貴遺產,他們對于人類了解地球演化、進行科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霜毺氐幕鹕降孛玻沱惖纳诛L光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是黃椅山火山森林公園另一迷人之處。黃椅山森林公園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0%,多為天然幼樹次生林和人工林,這里還是野生動物和鳥類的天堂,現有十幾種野生動物和上百種鳥類。良好的森林植被構筑了獸類和鳥類的天堂。已發現的有赤狐、沙狐、松鼠、花鼠子、刺猬、山兔等。鳥類有綠啄木鳥、烏鴉、喜鵲、山斑鳩、黑枕黃鸝、畫眉等,尤其大山雀數量最為壯觀。
玄武湖是大蒲石河流入門坎哨電站庫區后形成的人工湖,因玄武巖柱林在這里依水而立,故名玄武湖。這里水面寬120米,最深處20米。不但水美魚肥,還是一處天然浴場。黃椅山西麓大蒲石河沿岸層巒峭立,形成多出河哨,水流湍急,有一條四公里長的漂流線路。在這段河道或大雨沖刷后的黃椅山,還可以撿到寶石。如黑色的橄欖石、紅色透明的鎂鋁榴石、藍色透明剛玉藍寶石、無色透明的鋯石、乳白色的月光石等。這些大小在0.5—8厘米之間的巨晶礦物極具觀賞價值,有的以達寶石級。除了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這里的人文文化也很豐富,清泉寺坐落于半山腰火山處,是佛教道場,恢復于1995年,F有5位僧人。占地220xx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而位于火山錐頂的濟源寶塔高41.5米,共九層,一至七層分別供奉著觀音/普賢/文殊/彌勒/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牟尼的佛像,第八層收藏寬甸歷史名人書畫,第九層專供游人觀光,因為這里就是寬甸的制高點啦。
丹東旅游導游詞 篇3
丹東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位于遼寧省東南部,與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是一個以工業、商貿、物流、旅游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5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3萬,其中市區面積563平方公里,人口76.88萬。轄三縣(市)三區和一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丹東是對外開放度較高的城市,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沿海開放城市。
丹東是一個以輕紡、電子、旅游、港口為主要特色的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全市總面積1491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63平方公里。轄兩市(縣級市)一縣三區,即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振興區、元寶區和振安區。全市總人口為240萬,其中城市人口69.7萬。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回、北韓族等29個少數民族。其中滿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32%。
丹東的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丹東在唐堯時,歸屬看州領域,虞舜時屬營州管轄,戰國時是燕國的東部邊疆要塞。秦朝時,丹東屬遼東郡,一直延續到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時期,丹東是前燕,前秦、后燕的勢力范圍,除東部地區曾被高句麗割劇外,仍屬遼東郡管治,東晉安帝義熙五年(公元409年),丹東地區全部被高句麗割劇。唐總章元年(公元608年),收復遼東,設置安東都護府,丹東地區屬安東都護府,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革末革曷族所建立的渤海國,曾以今丹東市區一半為鴨綠府。遼代,丹東為熟女真轄地。在今丹東所轄的東港、鳳城境內分別置寅州和開州,并在今丹東市郊的九連城設來遠城。金代,丹東屬婆速府路。元朝,丹東屬婆速府,后改巡檢司,西部兼有蓋州建安縣地域。明朝,丹東地區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建湯站堡,次年建锘城。明萬歷四十六年,在有名的“爾滸”之戰之后,后金乘勝攻取遼寧各地,從此丹東屬后金勢力范圍。后金為加強邊境統治,將沿江居民全部內遷,以今東港市十字街以西為禁區。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宣布“東邊地帶全部開禁”。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設鳳凰廳和安東縣,次年設寬甸縣,并以鳳凰廳為首府統轄全境。1876年安東設縣治以后,隨著鴨綠江水運的開發,最先在今市區的沙河鎮一帶形成人口比較集中的城鎮。安奉(丹沈)鐵路建成后,由于開埠通商,城市規模逐漸擴大,形成帶狀格局。1937年,偽滿洲國始設安東市。當時,安東市與安東縣(今東港 市)并存,同屬安東省管轄,為東北淪陷時期日偽統治遼東的中心?谷諔馉巹倮,丹東先后經歷了兩次解放。1945年9月丹東首次解放,成立安東市民主政府,隸屬安東省,丹東是省民主政府所在地。1949年4月東北行政委員會對東北各省重新劃分,撤銷安東省建制,其所轄地區與原遼寧省合并,成立遼東省,省會為安東市。1954年,遼西、遼東兩省合并成立遼寧省,安東為省轄市。1959年,安東、鳳城、岫巖、寬甸四縣為安東市所轄,1966年增轄莊河、桓仁兩縣,1969年劃出。1965年安東市改稱丹東市,取“紅色東方之城”之意。
丹東屬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72.4%,平原谷地占14.6%,水域占8.7%,其它占4.3%。稱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其中寬甸和風城北部,屬寬桓山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千米以上高峰有14座。鳳城中部,南部以及東港北部,稱岫鳳丘陵,平均海拔300—500米。市區和東港中部、南部稱東溝平原,海拔分別在20米以上,低處在2米以下。丹東市水系發達,河流眾多。全市5公里以上或積水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超過5000平方公里的水源有鴨綠江、渾江、璦河等,丹東是我國大陸海岸線北端的起點。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抵東港市海洋紅鎮西端,全長93公里。
丹東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冬半年盛行北風,氣候干冷,夏半年盛行南風,氣候暖濕,是我國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區,全市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間)降水2/3集中于夏季。全地區年平均氣溫南部在8—9℃,北部在6—7℃,高溫區在東港市西部;低溫區在寬甸縣北部。日平均氣溫低于—10℃的嚴寒期,一般在60天左右,日平均氣溫高于的炎熱期一般約20天。與遼寧大部地區相比四季分明,冬夏較短,春秋過渡季節較長。冬季開始較晚,春季氣溫回升緩慢,夏季短而涼爽。
丹東自然資源豐富,全境森林覆蓋率61%,木材蓄積量3500萬立方米,是遼寧省東南部的天然屏障。丹東的礦藏資源已發現有56種,有25種礦產已探明儲量,開發利用的礦產有31種。1982年被國家列為全國59個重點成礦區之一。其中硼、金、紅柱石、鉛鋅、大理石等具有一定儲量。已發現硼礦57處,探明儲量3億多噸,占全國固體硼礦儲量的94%;餉礦遠景儲量6億噸,有較好的開采前景;著名的丹東綠大理石,被東南亞客商譽為“理石之冠”。全市水資源總量90.3億立方米,取水量8.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水的總硬度、PH值、生物原生質和透明度都優于國際標準,人均占有水量3968立方米,是遼寧省人均水平的4倍,高于全國人均水平,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