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的導游詞推薦(通用3篇)
銀川的導游詞推薦 篇1
銀川市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也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銀川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共有漢、回、滿、蒙、朝鮮等26個民族。
銀川市位于東經105°51’,北緯38°25’。東臨黃河,西屏賀蘭山,南鄰青銅峽市,北接石嘴山市,東西寬64公里,南北長82公里。全市總面積為3499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457平方公里。轄城區、新城區、郊區和永寧、賀蘭兩縣。 地形開闊平坦,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平均海拔1100米,呈西南高而東北低。銀川市地處寧夏平原引黃灌區中部,水利資源豐富。黃河過境長度78.4公里,水面12.47萬畝,年徑流量315萬立方米,流經銀川市的唐徠渠、漢延渠、西干渠、惠農渠等灌渠年引黃河水量達18.2億立方米。銀川平原地下水資源儲量大、埋藏淺,地下水量7.56億立方米,可開采量達4.53億立方米。
銀川市分布著廣闊的林地、水域,天然草場等。全市森林覆蓋率10.3%,天然林18.3546萬畝,天然林木蓄積量24萬立方米。1997年人工造林面積1.34萬畝。銀川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能源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化工原料礦產、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產等。
銀川市自然景觀獨特, 旅游資源豐富,是國務院公布的62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被譽為“中國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主要名勝古跡有距今已有1320xx年歷史的海寶塔、建于1050年的承天寺塔,明清建筑的鐘鼓樓、玉皇閣、南門樓。有伊斯蘭建筑風格的南關清真寺等。遠郊還有風景迷人的賀蘭山蘇峪口原始森林保護區、沙湖旅游區,以及引人入勝的鎮北堡電影城。
銀川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名勝古跡眾多,主要的旅游景點有承天寺塔、多寶塔、方塔、滾鐘口、海寶塔、賀蘭口巖畫、賀蘭山風景區、宏佛塔、華夏珍奇藝術城、黃河古渡、黃河水車、金沙鳴鐘、納家戶清真寺、南關清真大寺、南門樓 青銅峽108塔、沙湖、鐘鼓樓等。而且大漠金沙、黃土丘陵和水鄉綠稻、林翠柳綠,相輔相成,織造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塞上江南美如畫”的奇景。
銀川現已形成了穆斯林風情、西夏歷史文化、戈壁荒漠奇景、塞上江南等,正逐步成為中國西部風光獨特的旅游勝地。
銀川的導游詞推薦 篇2
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簡稱寧,是我國五大自治區之一。寧夏自治區首府銀川。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地區。寧夏東鄰陜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
寧夏位于“絲綢之路”上,歷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里同樣有寧夏回族自治區地理位置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20xx年,黨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獨特的西夏文化。 寧夏,位于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
寧夏疆域輪廓南北長、東西短。南北相距約456公里(北起石嘴山市頭道坎北2公里的黃河江心,南迄涇源縣六盤山的中嘴梁),東西相距約250公里(西起中衛營盤水車站西南10公里的田澇壩,東到鹽池縣柳樹梁北東2公里處),總面積為6.6萬多平方千米。 在中國自然區劃中,寧夏跨東部季風區域 和西北干旱區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區域,大致處在中國三大自然區域的交匯、過渡地帶。在中國國土開發整治的地域劃分上,寧夏位于中部重點開發區的西緣或西部待開發區的東緣,是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黃河上游水能礦產開發區的組成部分,北部和中部系“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的重點地段,南部屬于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區和“三西”地區的范圍。
銀川的導游詞推薦 篇3
‘穆斯林之鄉’寧夏、由于回族人口密集、居住習慣、‘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寧夏全區人口的1/3、占全國人口的2/5、燦爛的回族文化和風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現在寧夏的每個角落、身穿回族服飾的穆斯林人情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金燦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讓人為之心動、而獨特的生活習俗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位于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卻又在訴說著曾經的興衰榮辱、早在1038到1220___年、黨項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現在的銀川建立了大夏政權、由于位于黃河以西、又在我國的西北、被稱為西夏、西夏在歷史的舞臺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歷史、就算有的史書中有記載、也是幾筆帶過而已、《24史》中又唯獨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學家稱為‘絕學’、全世界認識西夏文字的人沒有幾個、這個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西夏、因為發生了什么變動、就這樣悄然退出了世人們的視線、就讓我們去到西夏王陵、共同解密、謎一樣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