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景區導游詞(精選5篇)
蘇州景區導游詞 篇1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境內文物古跡有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門——盤門就坐落在蘇州古城南面的盤門風景區。
蘇州是東方水城。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星羅棋布,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內,東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風景區分布其間,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蘇州是一個園林之城。市內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集中體現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華。現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余處,中國四大名園中,就有拙政園、留園兩個。拙政園、留園、環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圃、耦園、滄浪亭、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蘇繡、緙絲、玉雕、泥塑、宋錦和木刻等精湛工藝品享譽海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筑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水鄉古鎮的典范,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莊、錦溪,吳中的木瀆、甪直,吳江的同里。這些古鎮完整地、大量地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古宅,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水鄉特色、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筑藝術價值。
蘇州致力于古城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正在恢復七里山塘原有的歷史風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建成了戲曲、工藝、民俗、園林、蘇繡、碑刻、絲綢等12個博物館。同時,對河道進行全面整治,開辟具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線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貿于一體的特色街區。
到蘇州旅游,不僅可以領略吳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還可以盡情。
蘇州景區導游詞 篇2
蘇州萬鳥園景區位于蘇州城西,占地130畝,緊鄰孫子兵法誕生地、國家5A級景區的穹窿山景區,在民國名士李根源居處——小隆中旁,是一處鳥類主題生態旅游景區,同時也是江蘇省唯一的鳥類生態旅游景點。
園內采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建筑風格,集觀賞、科普、休閑于一體,匯集了國內和世界各地的珍奇鳥類150多個品種。其中世界珍稀鳥類20多種,國家珍稀鳥類30多種,涉及水禽類、涉禽類、飛鳥類、鳴禽類、猛禽類和廣場鴿六個類別近萬只鳥,是目前國內鳥類品種最全、數量最多、鳥藝表演最豐富的鳥類觀賞園之一。珍奇的鳥類,悅耳的鳥鳴,人與自然和諧共融,與鳥同樂,佳趣天成,盡在鳥語花香的地方——蘇州萬鳥園。
萬鳥園內主要景點有:靈湖游禽園、鶴群涉禽園、熱帶花鳥園、火烈鳥園、小鳥園、科普館等。同時,園內還開設有表演場,結合各類鸚鵡及其他特色鳥類進行人鳥對話和拼圖、做算術、打籃球等鳥類表演。
蘇州景區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到蘇州游覽觀光。我是大家的導游員小賈,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將由我和大家共同度過在游覽的過程中,希望各位能積極配合我的工作,我也會盡全力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此小賈先謝過給位了。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點是蘇州園林,提到它呢我想問一個問題:蘇州園林是園林嗎?大家會想:小賈你問的問題好沒水平啊,如果蘇州園林不是園林,那我們去哪游玩啊?各位其實啊,蘇州園林真不是園林,它是指中國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筑,是一個統稱,主要以私家園林為主,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吳國。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在1997年,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好了游客朋友們,現在呢我們就來到了拙政園。它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合稱為我國“四大名園”,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始建于1509年,據傳它的建造者王獻臣在建園之初,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王獻臣死后,他的兒子一夜豪賭,將園輸給了他人。各位從園門進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東花園。入園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花園的主廳“蘭雪堂”。“蘭雪”二字出自李白的詩句“春風灑蘭雪”,廳堂中間屏門上有一幅漆雕畫,是拙政園的全景圖。大家請看,拙政園分為三個部分:東部,曾取名為“歸園田居”,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也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西部,稱為“補園”,以清代建筑為主。整個院子沒有明顯的中軸線,也不對稱,但錯落有致,近乎自然,是蘇州園林中布局最為精巧的一座。
各位走出了蘭雪堂,迎面而來的是一組太湖石假山。這塊名為“綴云峰”的假山高聳在綠樹竹蔭中,與西側形狀怪異的石峰并立,叫做“聯壁”。走到這里我們可能都會聯想到《紅樓夢》中大觀園進門處的假山,是不是和這座假山極為相似。
游客朋友們走出了東花園,我們便來到了中園。中園是拙政園的主體部分和精華所在。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四周分布著高低錯落的建筑物。從東面看,一山高過一山;從南面看,一山連接一山;從西面看,一山壓倒眾山,體現了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各位請跟我走,我們面前的這座亭子叫作“悟竹幽居”。此亭俗稱“月到風來亭”。是一座方亭,4個圓洞門使人聯想到十五的月亮。站在其中向外看,猶如四個巨大的鏡框鑲嵌著蘇州園林一年四季的風光。亭內有文征明的書額和對聯:“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
看過了東園田園風光,欣賞過了中園的池島假山勝景,最后我們來到了西園。西花園的主體建筑“卅(sa)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是鴛鴦廳結構。從外面看是一個屋頂,里面是四個屋面;從里面看是一個大廳,南北分為兩個客廳,北面客廳是夏天盛涼用的,南面客廳是冬天取暖用的。
游客朋友們,接下來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咱們30分鐘后集合,謝謝大家!
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吳國(建都姑蘇時(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興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0__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景區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代表蘇州歡樂旅行社對你們來到蘇州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你們的導游小黃,你們也可以叫我黃導。今日我要帶領你們游覽蘇州園林,那里是世界著名遺產,請你們注意,不要隨地吐痰,制造垃圾,還有一點就是進去時必須腳步輕輕喲!希望今日你們能玩得開心!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蘇州園林和要去的園子:蘇州古典園林建于16世紀至18世紀,房子都是精雕細琢而成的,你們待會兒去細細游覽。
蘇州園林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據記載,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說了這么多題外話,相信你們對蘇州園林已經了解了一些吧!我們現在書歸正傳講正題了。我們要去的園林是世界四大名園中的兩個園子,知道是哪兩個嗎?嘻嘻!就是滄浪亭,建于宋朝,獅子林,建于元朝。聽了這些,你們也不妨跟我去玩玩吧,走!我們出發。我們先去滄浪亭吧,去滄浪亭不會太遠,一兩分鐘就到了。
好了,這就是滄浪亭,怎么樣?不錯吧!滄浪亭建于北宋時期(公元1041至1048年),是蘇舜欽所筑,可以說是蘇州最最古老的園林。南宋初期曾為名將韓世忠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不信你們看!前面有一泓綠包圍著園子,下前面有一座橋,你們可以從橋內進入滄浪亭。各位請跟我一起進入滄浪亭。你們都進來了嗎?好!你們向正前面遠眺,有一座土山,隆然高聳。山上幽竹纖纖、古木森森,山頂上有個寶貝叫滄浪石。你們可以上山,看一看這個在山頂上奇特的寶貝。
游客朋友們,集合了!集合了!我們要去獅子林了,我來說一下獅子林,待會兒,你們可以去獅子林玩,還可以去賓館休息,現在我來說說獅子林吧!
獅子林占地十五畝,東南多山,西北多水。獅子湖是水景觀的主要景點,那里的石假山別有特色,相當的精美。獅子林的建筑以燕譽堂為主,堂后有一個精美的小方廳。像燕譽堂之類的建筑在獅子林幾乎隨處可見,有名的有立雪堂。現在各回各家吧!
你們再見了,以后請你們的親朋好友來蘇州古典園林,不過,可別忘了我――小鄧喲!
謝謝大家!
蘇州景區導游詞 篇5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景色宜人,美輪美奐的蘇州。
蘇州位于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平原,東靠上海,南界浙江,西瀕太湖,北臨長江。它的歷史可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說起蘇州城市的特色,基本可以,概況括為“三位一體”,即:古城、水鄉、園林城市,因而自古以來就有“東方威尼斯,秀甲江南園”的美譽。它的主要景點有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留園,清代的怡園、耦園、鶴園、環秀山莊、虎丘,寒山寺、天平山、靈巖山等……
正說著,蘇州已經到了,我們的第一站是虎丘。“七里山堂到虎丘”。經過熱鬧的山塘街我們來到虎丘的山門海涌橋。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景區方圓230來畝,最高處海拔僅34米。然而,在這里大大小小分布著50多個景觀呢!
進入山門,正前方的那座虎丘塔已經進入我們的眼簾,那就是虎尾了。剛才走過的山門就是虎頭,門口的兩口古井是虎的雙眼,左右對稱的八字護墻是雙耳,臨山塘河的石階是牙齒,隔岸的照壁是嘴唇,再往前面的.斷梁殿是咽喉,整座山就像虎身……
踏上山道,進入景區我們游覽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景點。這條長約數十米的山道,點綴著憨憨泉、試劍石、枕頭思、仙桃石以及真娘墓等名勝古跡,著你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穿過一個圓洞門,我們來到了虎丘最美麗的地方――劍池。這里四周石壁合抱,有一種形式奇險,氣象蕭森的感覺。狹長形的水池,南稍寬而北微窄,狀如寶劍,池水清澈甘冽,唐朝時曾被品為“天下第五泉”。峭壁前,有摩崖石刻“風壑云泉”4字,右壁上有“劍池”兩個篆體大字,相傳是書圣王羲之的筆跡。
過雙橋往西,再經雪浪亭北上,來到虎丘塔前。只見虎丘雄踞塔園中央,塔身顯得有點蒼老班駁,但依然矯健挺拔,姿色迷人。眾所周知,意大利有座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虎丘塔要比比薩斜塔早建400多年,所以虎丘塔有被稱為“東方斜塔”。
不知不覺一天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在車上我想虎丘不但有山的風骨,也有水的柔姿。
最后,我想借用古人的兩句詩來評價我們今天的虎丘之行:平生游覽遍天下,游之不厭惟虎丘。
今天的講解就到此結束,大家繼續游覽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