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導游詞(精選3篇)
恩施導游詞 篇1
女士們、先生們:
歡迎大家到“龍麟宮”來游覽。
恩施自治州“龍麟宮”俗稱"出水洞",五十年代后期在這里筑壩引水,修建了裝機為650千瓦的高橋水電站,廠房在距此兩公里的前下方。1994年9月15日,州水電局、州高橋水利工程管理處組織人員進洞探險,在出水洞里端的右上方,發現了神奇的“迷津洞”。經專家學者們踏看研究,一致認為它是全州一絕,以它為主體所組成的三洞(出水洞、干洞、迷津洞)旅游景點,是對全州旅游事業的重大貢獻,并被命名為“龍麟宮”。龍為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賦予它吉祥、尊嚴、崇高的特征,是帝王、民族、文化的象征,能走能飛,興云作雨,神力無比。本景點有這條出水碧龍,有那條渠道引水青龍,在出水洞口有雙龍(石龍、玉龍),在“迷津洞”里有白龍、地龍、黑龍、石壁游龍,在龍圖廳里有醉龍,共九條龍。麒麟也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它鹿頭牛尾,狼額馬蹄,獨角鱗身,人稱四不象,為"麟鳳龜龍"四靈之一。它"不履生蟲,不踐生草,謂之仁獸"。此地有"麒麟獅象奔洞口"的傳說,遠古時代,麒麟獅象遵照玉皇大帝的叮囑,要在天亮前趕到這出水洞里修道成仙,結果,有的'按時趕到洞里成了仙,有些沒有趕到而被固定在河里,并化作幾個大石包,分別酷似麒麟獅象。它們的尾巴都向恩施城,頭都望著出水洞。所以,出水洞又叫麒麟泉,其流水叫麒麟溪。同時,麒麟溪的源流和傳說在清朝同治版“恩施縣志”中,有明確的記載:"俗傳宋雍熙中有麒麟出此",距今一千零一十多年。還有清朝知縣唐方耀的絕妙詩句:
十里高橋壩,橋高水亂流。
鳳嶺寒云薄,麟溪夕照收。
花深沾酒路,柳暗釣魚舟。
歸來剛薄暮,燈影出城頭。
所以,“龍麟宮”之名既有群眾文化的深厚基礎,又有史籍的可靠依據,它集中體現了吉祥和仁愛的特點,可謂天經地義,天作之合。并且,它是本景點"三洞兩界"的最好概括,龍代表水,即代表“出水洞”;麟代表陸地,即代表“干洞”和“迷津洞”。 “龍麟宮”旅游勝地共分一壇(龍王祭壇),兩府(龍王府、鹽水府),三峽(雙龍峽)、白虎峽、神龜峽,九龍,十三廳(逍遙廳、重陽廳、神女廳、玉參廳、鰲魚廳、三龍廳、棧道廳、玉宇廳、浮塔廳、三圣廳、明鏡廳、龍圖廳和洞外民俗館的觀音廳),二十八珍奇(龍王金鼎,石菌翡翠、麟角生輝、府門龍柱、定海神針、砂甕溢湯、鳳頭花菜、金石龍腦、天狗相吻、仙人足履、貓頭神鷹、石壁白鴿、洞柱雕花、梁祝幽會、神女金床、石林寨門、鸚鵡學舌、神龜頂柱、龍王衷腸、仙椒公主、瑤池珊瑚、張關情深、透明神魚、天龍抱蛋、倒正塔連、天懸玉藕、洞壁紅燭、雄鷹歸巢)等兩百多景點。
現在我們乘船游覽“山水洞”,請大家注意安全。“山水洞”海拔只有480米,由于它與“迷津洞”相通,自行調控氣溫,冬暖夏涼,平均溫度在20℃左右,所以,氣溫適宜,四季均可游覽。炎熱的夏季,這里是極好的避暑勝地,人們在洞里、洞口前的亭臺、游樂場以及在觀音廳里可以盡情地享受涼爽、清心之樂,玩牌、對弈、跳舞、溜冰、餐飲并暢敘情懷,實是不亦樂乎!由于洞頂巖石層層溶蝕、剝落而顯得寬大高深,其流水清徹幽逸,源出莫測。據水文地圖資料表明,這水從恩施市兩河口、龍潭壩地下來,長達18公里,是全州最長的暗河之一。五十年代前,凡大旱之年,鄉民們都要到這里向龍王求雨。據健在的老年人們講,求雨進洞時點了四只蠟燭才回頭,大約有六公里長。目前可供大家游覽的只有四百八十多米,其水量一般為每秒5至8立方米,最大水量為每秒139立方米,水深平均兩米多,寬約10米。洞高在30公尺左右,看洞頂,鐘乳石參差垂吊,組成滿口龍牙,此處叫“雙龍峽”,因為當大家回游出洞時,就能看到有兩條龍歡送各位出洞。看兩壁,石柱擎天,石筍佇立,石蔓懸掛,右側是“金龍殿”,左側是“麒麟殿”,七彩廳燈,光怪陸離,引人入勝。這右上方是一項"龍王金鼎",古色凝重,價值萬貫。看右上方,彩燈閃灼,歌聲嘹亮,那上面是"天賜樂園",在三百多平方米的樂園里,有歌舞廳、溜冰場和火鍋城等,轉來時游客們可上去娛樂一番。看左邊洞壁上有一個“神龕”,神龕是供奉祖先、神靈的地方,傳說這里供奉的是龍王的先靈。前面是座紅巖崗,象牛肝馬肺,也象一頭巨大的睡獅,叫"麟溪睡獅",它日夜守護著這條"出水長龍"。
那右壁頂上,由一條條橫向花紋所構成的乳白色的一片,叫"神農梯田"。傳說古帝神農氏,制耒耜,嘗百草,教民務農、治病,深受擁戴,那就是他與民共建的梯田,故稱"神農梯田"。左邊水面有個大圓石寶,稱之為"玉盤龍珠",這右壁上是一頭"白虎",想飛撲下來奪這龍珠,傳說巴人祖先廩君死后化為白虎,佑其后人,后世子孫則以虎為圖騰。因這里有"白虎撲珠",又名"白虎戲珠",所以這里叫“白虎峽”。
這左壁上是一個兩尺多長的大辣椒,是廩君、白虎吃后剩下來的,所以土家人都愛吃辣椒。
請大家回頭看,水面上、半空中、壁頂上,共有三個蓬萊仙境,個個五彩繽紛,呈現立體感,令人陶醉。"流水清澈仙境高,五彩繽紛醉船搖,請君來此游一游,勝億太空走一遭"。
恩施導游詞 篇2
龍麟宮風景區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西郊,距州府八公里,恩(施)利(川)公路橫貫其間,交通十分方便。該景區以高橋水庫出水源頭的天然洞穴為依托,形成洞穴觀光、土家歌舞表演、民族風情展示、水上游樂、餐飲住宿、會議接待等綜合型的水利風景區。
景區主要景點有:洞穴探奇:整個洞穴集出水洞、迷津洞、干洞于一體,分水陸兩界,沿途聚集200多個景點,溶洞疊轉迂回,千奇百怪,其中 樂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xx西藏圣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游全攻略 ,水洞全長500米,途經小“三峽”,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而干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內石柱林立,步步皆景,流泉飛濺,云封霧鎖,氣勢磅礴;觀龍口飛瀑:洞口瀑布飛流直下,奔騰咆哮,響聲如雷,聲蕩山谷,巍巍壯觀,似萬朵雪花撥掃半片絕壁; 民族風情館:游客可聽土家的歌,看苗山的舞,賞土家的咂酒,品山寨的茶道,當一回土家的“上門女婿”,唱哭嫁歌,跳擺手舞,打肉蓮湘……;清江闖灘:乘橡皮舟越五段峽谷,闖四十道險灘,沿江兩岸危崖聳峙,奇石滿布,飛瀑流泉,巴人懸棺的神奇洞葬,山民造紙的生活場景,隨著高亢激越的船工號子,把客人帶入驚險、野趣,神秘的境地。龍譚湖景區:湖面曲折玲瓏,湖水清而且深,兩岸坡緩林密,山上繁花似錦,四季不絕,春有桃李迎細雨,夏有杜鵑滿山紅,秋有野菊迎飛雪,冬有臘梅傲霜寒。
恩施導游詞 篇3
龍麟宮俗稱出水洞,是位于恩施市的一個景點。它以雄、奇、幽、秀堪稱湖北省洞穴景觀之一絕。
步入龍麟宮,就好象進入了龍宮一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綿綿不斷的小河。坐在船上,感覺涼風不斷襲來,渾身涼嗖嗖的。洞里的水清、涼、綠、深,還有透明魚在水里游。靜靜的水面上,有幾只土家人制作的“彎豆角”小船在水上游動,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船入洞口,就感受到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奇洞怪石,美不勝收。一段路后,回頭望望洞口,兩塊大石頭酷似兩個龍頭懸掛在洞頂,好象二龍嬉戲。船向前行駛著,剎那間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了我們的視野,仔細瞧瞧真像一只老虎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游完水洞,該覽干洞了。干洞全靠步行,游程1800米,我們棄舟登岸,環行而游。只見上洞、中洞、水洞、干洞,洞洞相通,洞內峽谷幽深,石柱林立,流泉飛濺,云封霧鎖,步步皆景,令人樂而忘返。走過一段路,我們看見了一個巨大的石筍屹立在洞內,就好似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一般。沒走多遠,“嘀噠、嘀噠”的聲音又吸引了我們,只見地面上有一個很大很圓的石筍,洞頂的水正好滴在石頂中間,據說它一百年才長一厘米呢!
在大石筍前面,有一大片水,水清澈見底。遠遠望去,像一個小湖。說它是湖呢,又不像;說它不是湖呢,又有幾分神似,因為它只有幾厘米深。可看起來,水底的石筍高低不平,此起彼伏,從不同的角度看,有的地方好像深淵峽谷。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潭水像鏡子似的把洞頂形態各異的石鐘乳映在了水里,我們看到的是洞頂的倒影。洞里,石柱屹立著,再配上彩色的燈光,顯得格外美麗。
走出洞口,想想龍麟宮倒真象導游介紹的:鬼斧神雕萬般景,咆嘯驚濤拍樓亭。鳥語香淳醉賓客,恨晚今朝游龍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