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州導游詞(精選4篇)
連州導游詞 篇1
連州地下河位于歷史文化古城連州市東北26公里處,在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現在可游覽面積達45000平方米。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洞內有無數千姿百態、瑰麗多彩的鐘乳石,游覽范圍共分三層:上中兩層為陸地層,廳堂高大寬闊,巖壁堅固,雄偉壯觀,“瀑布”“山林”、“幽谷”、“田園”、“瑤寨”,百花爭艷,鳥飛云走……;下層是一條地下暗河,由北向南蜿蜒1500米,經過三個美麗的峽谷,穿過四座山頭底部,aaa,河面寬1。6~10米,水深1~7米,兩岸奇景密布,巧奪天工,美不勝收。有洞中之寶“金雞報曉”、“飛象過河”;還有地下河最高最大、一物兩景的“壽星公”;更有近百處由石柱、石幔、石筍、石藕、石花等天然形成的奇觀,“飛瀑奇石”、“花鳥神閣”……,各處自然美景無不讓人嘆為觀止,樂而忘返。
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橋是連州地下河獨有的特色。我國著名作家秦牧作文章贊曰:“神秘瑰麗的地下河”。現代名作家楊羽說它是“永遠沒有滿足的藝術品”,F代名詩人楊應彬說它“勝似世
連州導游詞 篇2
這時,我正在去連州地下河的路上。也許我看過很多關于連州地下河的作文,現在渴望看到它的風采,于是就去想象。不知不覺,我們到了。
下了車,看到景區門口有個“5A級景區”的牌子,更讓我對地下河產生了期待。我們沿著一條石頭路走到景點。石頭路上長滿了樹。樹下是各種形狀的石頭,綠草如茵,鮮花盛開。
我們走到洞口向下看。這是一個蜿蜒的石階,一直延伸到山洞。臺階上排了很長的隊。抬頭望去,高高的洞頂上閃著五顏六色的燈光。好美!走進山洞走了很長一段路后,突然覺得冷,與外面的溫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等了很久,終于進了大門。跟著導游走過一條濕漉漉的小路,然后來到一個小碼頭。本來我是要坐船進地下河的。我們依次上船,導游不斷提醒我們:“不要伸出頭和手,以免被石頭劃傷!
在船上,導游滔滔不絕地說:連州地下河是中國最長的地下河,最寬的河道約10米,最深的河道10米...邊聽邊看,只見許多鐘乳石從洞頂直垂下來,形成石柱。環顧四周,到處都是石柱,有大有小,有粗有細,令人嘆為觀止!
不知過了多久,我們下了船,向地下河的橋走去。橋離地下河有幾十米高,看樣子不小心會掉下來,不禁感覺緊張。橋的底部有許多小水坑。我問我媽媽它們是怎么做的。我媽說:“是上面的水滴長時間滴在一個地方,形成了這些小水坑!蔽艺f:“這是水滴穿的嗎?”母親笑著點點頭...
不知不覺游完連州地下河,不禁感嘆:大自然多么偉大神奇!哦,美麗的連州地下河!
連州導游詞 篇3
暑假,爸爸帶了我們全家去了連州游玩。
我們出發了,經過了四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清遠吃飯,飯菜真豐富啊,有清遠白切雞、全菇宴……好吃極了!吃完了飯,我們繼續趕路去連州,又經過了三個小時,我們終于來到了連州,現在五點了,我們找了一家餐廳吃飯,吃完飯,爸爸找了一家酒店給我們住了下來。
第二天的早上,我們吃完了早餐,便開始游玩了。我們第一個目標,游玩連州小桂林。我到了小桂林的門口,我看見了進去門口的地方是一條木橋,,木橋下面是一條青青的小河,走到橋上面搖搖晃晃的,我很害怕掉下去,我提心吊膽的過了這座搖搖晃晃的木橋,便進去玩了。小桂林這綠樹成陰,鳥語花香,美極了!走著走著,我發現了一片小樹林,我走進去看了看,原來是游船的地方,我把爸爸和媽媽叫了過來,讓爸爸媽媽陪我游船。我上了船,我找了位子坐,船便開了。這河水清澈見底,水漲得再高也很清澈,河水的底部有一些水草,這些水草聚攏在一起,密密麻麻的,都數不清有多少條水草。這些水草很長很綠,我很好奇水草摸一下會怎樣的呢?于是,我把手伸進了水里,摸了摸水草,這些水草摸上去軟軟的,很舒服。終于,我們到岸了,我下了船。
接著,我們開始去第二個地方,連州排山瑤寨。我來到了瑤寨,下了車,我看見了許多瑤寨人,她們的服裝和我們漢族的不大一樣的,但是很漂亮。我們上山去了,我見到了這里很貧窮,但是有很多東西賣,如:酒、帽子……有許多的東西我是未見過的。我們繼續向前走,我發現了一個大劇院,里面在演戲,我和爸爸媽媽進去看,就看完了,真掃興!然后,我繼續走,我看見了一間手飾店,便進去看了看,里面有許多首飾,美麗極了!爸爸買了一條手鏈給我,是刻著花邊的,美極了!之后,我離開了瑤寨,去了吃飯。
下午,我們最后的一個目標,是去連州地下河,地下河很大,很涼爽,也很潮濕。我走了進去,里面黑漆漆的,啥都看不見,只有一點點燈光。里面雕刻著許多的東西,例如:無字天書、孟子……我們一直走,一直走,我們就來了河邊,我們又上了船,去游船,游船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個大瀑布,還看見會吸血的蝙蝠,可怕極了!游船游完了,我下了船,然后依依不舍地回酒店,第二天我就要回家了,我很舍不得和連州告別,因為連州太好玩了!
連州太美了!我愛連州!
連州導游詞 篇4
【地理位置】——【巖溶】——【陸地層(溶洞)】——【地下河】
【地理位置】—【概括】
今天我們前往的景點是連州地下河。連州位于廣東省的西北部,連州的地下河在連州市北25公里的東坡鎮轄區內,距廣州約250公里,是華南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洞穴。它以其神秘、瑰麗的石鐘乳及洞穴暗河而蜚聲中外,有廣東地下第一河之稱。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開放。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據地質學家考察,大約在兩億多年前,連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隨地殼運動的變化,海底上升為陸地。第二個地殼穩定期時,這里發生大規模的崩塌,從而形成現在的洞穴。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層,可供游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游覽的景點分為陸路和水路兩部分,陸路為溶洞,水路為地下河,陸路兼備的連州地下河,以其恢弘的氣勢、壯麗的景觀和獨特的組合,堪稱嶺南一絕。溶洞入口題字“連州地下河”是國畫大師關山月為景區所題的。時間過得還真快,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連州地下河了。
【陸地層(溶洞)】
首先我們游覽陸地層,也就是溶洞,現在請各位向洞口望去,就好像一條龍張開了口,洞口正中那根鐘乳石就好像龍的舌頭卷起來,我們將這幅景稱為“玉龍卷舌”。
請看前面這一塊石,它圓形頂尖形似馬蹄,稱為“東陂馬蹄”。
我們這個洞與其他巖洞的不同之處,就是空氣比較清新。原因就在于兩個巖洞相通,而且空間高,跨度大;而前方這根石柱剛好把洞頂支撐起來,被稱為“一柱擎天”,有些游客又稱它為孫悟空的金砸棒“定海神針”。
在我們眼前這根石筍,是陸地層最高、最大、最美麗的石筍。它是飽含碳酸鈣的水、從洞頂的裂隙滲出來的沉積物,可以沿任意方向生長。這根石筍的形狀就像一只分開的五指手掌,所以稱為“巴西仙人掌”。
剛才我們觀賞了第二層奇景,相信大家都有一種游興未盡的感覺,第三層的奇觀就更加奇特了,游覽后定會增添樂趣,給你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第三層奇景:請看前面這幅石幔,形似一幅天然瀑布,由上噴瀉而下,站在這里,似聞濤聲震天,似見水花飛濺,猶如唐代詩人李白所描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故取名“天然瀑布”。
前方這座拱橋,非常精致,是由人工塑造,它的獨特之處是橋的兩邊護欄,全部是用連州市西江鎮特產“漢白玉石”精砌而成。經過這座拱橋,心靈就能得到進化,猶如“佛心常清凈,何處惹塵埃”的神仙境界,我們將這座橋取名仙人橋。因拱橋跨越銀河兩岸,又名“鵲橋”。
請各位向下觀望,這里一大片的梯田,非常像陜西省昔陽縣的大寨田。其實,這都是大自然的造化,這些像梯田的串環狀巖層,是由富含碳酸鹽的流水沖刷而成,由于地面的凹凸不平、水流不均以及水溫、氣溫等外力的影響,使水里的碳酸鹽逐漸沉積下來,形成了鈣化沉積的奇觀景觀“田園風光”的縮影。所以我們稱這幅景為“田園風光”。
前方這幅景名為“禹錫吟詩”,是為了紀念劉禹錫對連州文化歷史的貢獻而命名的。815年,唐代大詩人政治家劉禹錫被貶到連州任刺史,在連州執政四年半,寫詩73首,文章24篇,對連州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陸地層的游覽到此結束,現在再帶大家游覽神秘瑰麗的地下河。
【地下河】我們現在開始瀏覽地下河,地下河的河水是沿左邊石壁底下出的。地下河全程1500米,坐游艇經過香蕉峽、蓮花峽、龍門峽三峽要25分鐘才能到達出口處,洞內氣溫常年保持
18—22度左右,冬暖夏涼,是一個旅游避暑勝地。地下河空氣清新,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水深1—7米,河面寬度4—10米,均可容納兩艘游艇同時并進。
大家看看沿河兩岸,布滿了石鐘乳、石筍、石幔、石花等。景色奇特,千姿百態,應有盡有。
請各位向右邊望去,有一只神采飛揚的獅子正熱情地出來迎接各位,并祝各位一帆風順,萬事如意。這幅景就稱為“海獅迎賓”。
大家知道,蓮花本應是生長在有水的地方,但在地下河的蓮花卻是從石縫里倒長出來的。請各位向上看,這就是地下河最大的一朵“倒掛蓮花”,所以,這個巖洞就稱之為“蓮花巖”。
前方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最高最大的鐘乳石,它高達10米,形狀就像一位巨形的“壽星公”,許多國外的游客稱它為“圣誕老人”。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的標志,不但巨大,而且一物兩景,從正面看好像壽星公,從側面看就像只獅子坐在一朵大連花上,所以又將它稱為“金獅坐蓮”。
地下河經過七曲十四彎,沿途有三道窄處,稱之為“三峽”。現在已經到達第一個峽“香蕉峽”。兩岸石樹枝頭的“香蕉”伸手可摘,游船在“香蕉林”中穿行。香蕉峽河面最窄,水位最深,水深達7米。
在我們眼前這根鐘乳石,它就像一支寫字的毛筆,人們把它稱為“馬良神筆”。據說馬良神筆畫什么就有什么哦。
請各位向左邊前方望去,那里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中間有一粒白玉珠,我們就將這幅景稱為“雙龍戲珠”,不過很奇怪,這兩條都是有骨有肉的化骨龍。
請看前面這幅景,它就是地下河的無價之寶“金雞報曉”。金雞知道大家來游覽地下河,高興到連尾都翹起來了。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到達地下河第二個峽:“蓮花峽”。
請各位向左望去,這里到處都是石花,這些都很像蓮花,全都是倒掛蓮花,所以就稱為“蓮花山”。
地下河景觀是純天然景色,都是以三分形狀,七分想象來命名的,相信大家的想象力也會很豐富,請看左邊這幅景,你們覺得這幅景像什么?不錯,它就是地下河有名的“飛象過河”。
再看右上方這條鐘乳石,它的形狀就好像一只小鳥,而小鳥下方這條小小的石筍就好像一條小蟲,我們就把這幅景稱為“小鳥吃蟲”。你們看:這只小鳥伸長脖子還是吃不到這條蟲,究竟它什么時候才能吃到呢?根據地質學家分析,這兩條石鐘乳要連接起來,起碼要100年的時間。
我們現在已經到達地下河第三個峽:龍門峽。龍門峽是兩個巖洞中間的交界處,所以這里的空氣顯得特別清新涼爽。
俗語講: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更何況龍與鱷魚相斗,那就更旗鼓相當了。請看右邊這條鱷魚,它張開大嘴巴,看起來好像很兇猛,而左邊這條龍就更加厲害了,它張口吐舌,恨不得將鱷魚一口吞掉,這幅景就稱為“龍鱷相斗”。
看這一幅懸巖壁,就好像一艘“萬噸巨輪”,F在,地下河游覽快要結束了,請看左邊上方,這里燈色輝煌,猶如皇宮寶殿一樣,大大小小的鐘乳石筍就好像一群仙人熱情地出來歡送各位,名為“群仙送客”。
地下河全程游覽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參觀游覽!歡迎各位下次再來,祝各位在回程路上,一路平安!萬事如意!